一种输入轴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673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入轴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输入轴检测装置,属于机械配件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轴是机器中的重要零件之一,用来支持旋转的机械零件。根据承受载荷的不同,轴可分为转轴、传动轴和心轴三种。转轴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如齿轮减速器中的轴;传动轴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如汽车的传动轴;心轴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如铁路车辆的轴、自行车的前轴。输入轴属于传动轴,输入轴在传动过程中将电动机的力输入给变速箱,从而使机械能够相互配合运行。

输入轴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生产质量,关乎着整个机械运作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所以在输入轴的生产中质量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大量的输入轴生产中,一般采用抽样检测,但现有的输入轴检测方式多为工作人员将检测装置搬运到生产完成的输入轴位置,然后再将输入轴放置在检测装置上进行检测,检测效率低,检测不及时,容易造成次品多,增加了生产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入轴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能够在输入轴加工过程中进行检测工作,检测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输入轴检测装置,包括推送组件、传送带、输入轴、尺寸测量组件以及探伤机,所述推送组件安装在传送带后侧的地面上,所述输入轴设置在传送带上端面,所述尺寸测量组件安装在传送带前侧的地面上,所述探伤机固定在尺寸测量组件上端面,所述推送组件包括电动升降机、推板、导向板、操作台以及滑槽一,所述电动升降机通过支撑固定在传送带后侧的地面上,所述推板安装在电动升降机前端,所述推板下端面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前端面与传送带后端面相贴合,所述操作台固定在传送带前侧的地面上,所述操作台上端面加工有滑槽一,所述尺寸测量组件包括移动件、滑槽二、刻度板、载台以及滑块,所述载台下端面安装在操作台上端面,所述载台上端面加工有滑槽二,所述移动件设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移动件下端面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装配在滑槽二内部,两个以上所述移动件通过刻度板相连接,所述刻度板通过支架固定在载台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推板前端面呈圆弧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推板与导向板贴合处安装有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载台下端面固定有凸台,且凸台装配在滑槽一内部。

进一步地,两个以上所述移动件左端面均加工有通孔,且刻度板装配在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载台中间位置固定有支座,且输入轴安装在支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入轴检测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电动升降机、推板、导向板以及操作台,该设计便于工作人员在输入轴生产过程中进行抽样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输入轴抽样需由人工进行,抽样集中,且不能及时进行检测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移动件、刻度板、载台以及探伤机,该设计提高了输入轴检测速度,检测结果可靠性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输入轴检测工作效率低,且检测结果误差大的问题。

因推板前端面为圆弧结构,该设计提高了输入轴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因添加了滚珠,该设计减小了推板与导向板之间的摩擦力,因添加了凸台,该设计便于载台的安装以及移动,因添加了通孔,该设计便于刻度板的安装以及移动,因添加了支座,该设计便于输入轴的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能够在输入轴加工过程中进行检测工作,检测效率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输入轴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输入轴检测装置中推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输入轴检测装置中尺寸测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推送组件、2-传送带、3-输入轴、4-尺寸测量组件、5-探伤机、11-电动升降机、12-推板、13-导向板、14-操作台、15-滑槽一、41-移动件、42-滑槽二、43-刻度线、44-载台、45-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输入轴3检测装置,包括推送组件1、传送带2、输入轴3、尺寸测量组件4以及探伤机5,推送组件1安装在传送带2后侧的地面上,输入轴3设置在传送带2上端面,尺寸测量组件4安装在传送带2前侧的地面上,探伤机5固定在尺寸测量组件4上端面。

推送组件1包括电动升降机11、推板12、导向板13、操作台14以及滑槽一15,电动升降机11通过支撑固定在传送带2后侧的地面上,推板12安装在电动升降机11前端,推板12下端面设置有导向板13,导向板13前端面与传送带2后端面相贴合,操作台14固定在传送带2前侧的地面上,操作台14上端面加工有滑槽一15,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输入轴抽样需由人工进行,抽样集中,且不能及时进行检测的问题。

尺寸测量组件4包括移动件41、滑槽二42、刻度板43、载台44以及滑块45,载台44下端面安装在操作台14上端面,载台44上端面加工有滑槽二42,移动件41设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移动件41下端面固定有滑块45,滑块45装配在滑槽二42内部,两个以上移动件41通过刻度板43相连接,刻度板43通过支架固定在载台44上端面,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输入轴检测工作效率低,且检测结果误差大的问题。

推板12前端面呈圆弧结构,推板12与导向板13贴合处安装有滚珠,载台44下端面固定有凸台,且凸台装配在滑槽一15内部,两个以上移动件41左端面均加工有通孔,且刻度板43装配在通孔内,载台44中间位置固定有支座,且输入轴3安装在支座上。

具体实施方式:工作人员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载台44移动到操作台14后端,使载台44后端面与传送带2前端面相贴合,工作人员启动电动升降机11,电动升降机11工作带动推板12沿着导向板13移动,从而推动传送带2上的输入轴3,使输入轴3移动到载台44上端面,然后工作人员拉动载台44,载台44移动带动凸台在滑槽一15内移动,同时带动输入轴3移动,从而将输入轴3移动到操作台14前端,然后工作人员进行检测工作,该设计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随机抽样工作。

检测时,工作人员推动移动件41,移动件41移动带动滑块45在滑槽二42内发生移动,从而使移动件41在刻度板43上发生移动,工作人员使移动件41与输入轴3的各部位紧密贴合,然后观察刻度板43上的刻度线,得出输入轴3的尺寸参数,并记录,然后再与输入轴3的设计尺寸参数进行对比,计算误差,若误差过大,则及时对生产设备进行调整,然后再利用探伤机5检测输入轴3是否有裂纹,该设计提高了输入轴3的检测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