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面检测装置和制冷循环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8385791阅读:来源:国知局
用,另外,室外换热器523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
[0164]室外换热器523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作用,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散热器)发挥作用,在热介质(例如空气、水等)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使该制冷剂蒸发气化或冷凝液化。室外换热器523的形式不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用由传热管和多个翅片构成的交叉翅片式的翅片管型换热器构成较好。此外,室外换热器523的气体侧与四通阀522连接,液体侧与液体主管506A连接。
[0165]室外单元502具有鼓风机(省略图示),所述鼓风机用于将室外空气吸入单元内,并使空气在室外换热器523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向室外排出。该鼓风机能够使向室外换热器523供给的空气的风量可变,例如由螺旋桨风扇等构成,所述螺旋桨风扇被由直流风扇电机构成的电机驱动。但是,室外换热器523也可以在制冷剂和与空气不同的热介质(例如水或载冷剂等)之间执行热交换。
[0166]容器9如在实施方式I中说明的那样,与压缩机521的吸入侧连接,能够根据室外单元502和室内单元504、配管的运转负荷的变动等来积存在制冷剂回路510内产生的剩余制冷剂。容器9由碳素钢等金属形成,并且必须是遵照法规考虑耐压强度而设计制作的压力容器。
[0167]在检测制冷剂回路510的制冷剂泄漏时,需要检测出储存在容器9内的剩余液体制冷剂的量。因此,在制冷循环装置500中,搭载有容器9,所述容器9具有在实施方式I?3中说明了的液面检测装置中的任一个。
[0168]另外,室外单元502具有控制构成室外单元502的各个要素的动作的控制测量装置20。并且,控制测量装置20具有变频器回路等,所述变频器回路等对为了进行室外单元502的控制而设置的微型计算机、存储器或电机进行控制,能够与室内单元504的室内侧控制部之间经由传输线(也可以是无线)进行控制信号等的发送和接收。即,控制测量装置20通过与室内侧控制部协同工作来进行制冷循环装置500整体的运转控制。
[0169](延长配管)
[0170]延长配管(液体侧延长配管506、气体侧延长配管507)是用于连接室外单元502和室内单元504并使制冷循环装置500的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循环而必不可少的配管。
[0171]延长配管由液体侧延长配管506 (液体主管506A、液体支管506a、506b)和气体侧延长配管507 (气体主管507A、气体支管507a、507b)构成,是在将制冷循环装置500设置在大楼等设置场所时在现场构建的制冷剂配管。将根据室外单元502和室内单元504的组合而分别确定的管径的延长配管用于延长配管。
[0172]如上所述,将室内侧制冷剂回路510a和510b、室外侧制冷剂回路510c、延长配管(液体侧延长配管506和气体侧延长配管507)连接来构成制冷剂回路510。并且,本实施方式4的制冷循环装置500通过室内侧控制部和控制测量装置20,由四通阀522切换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而进行运转,并根据各个室内单元504A、504B的运转负荷进行室外单元502和室内单元504A、504B各个设备的控制。
[0173]该制冷循环装置500搭载有容器9,因此能够抑制多个温度测量层的测量值的偏差,能够进行气液判断,所述容器9具有在实施方式I?3中说明了的液面检测装置中的任一个。因此,根据制冷循环装置500,廉价、测量值偏差降低、传感器设置容易,并能够起到检测制冷剂回路的剩余制冷剂的效果。
[0174]附图标记的说明
[0175]IA液面检测装置,IB液面检测装置,IC液面检测装置,9容器,9a入口配管,9b出口配管,9c回油孔,9d吸引口,10传感器,1a传感器,1b传感器,1c传感器,1d传感器,20控制测量装置,90板簧,91焊接部,92磁铁固定引导件,93磁铁,94粘接剂,95带,101导热体,102加热体,103温度测量元件,104弹性体,104a弹性体,104b弹性体,104c弹性体,105端子,106端子,107引导件,108固定部件(安装部件),109部件保持部,110供电线,111供电线,112信号线,113信号线,120自发热热敏电阻,201加热体控制部,202传感器测量部,203存储部,204气液判断部,205输入部,206输出部,500制冷循环装置,502室外单元,504室内单元,504A室内单元,504B室内单元,506液体侧延长配管,506A液体主管,506a液体支管,506b液体支管,507气体侧延长配管,507A气体主管,507a气体支管,507b气体支管,510制冷剂回路,510a室内侧制冷剂回路,510b室内侧制冷剂回路,510c室外侧制冷剂回路,521压缩机,522四通阀,523室外换热器,541膨胀阀,542室内换热器,a异物,b异物。
【主权项】
1.一种液面检测装置,所述液面检测装置将作为液面测量对象的容器的多个位置加热并测量温度,并根据测量到的温度来检测所述容器的内部的液面,其特征在于,具有: 设置在所述容器的表面上并加热所述容器的加热体; 温度测量元件; 将所述加热体向所述容器侧推压的弹性体; 将所述加热体、所述温度测量元件和所述弹性体安装在所述容器上的安装部件, 根据所述安装部件相对于所述容器的设置状态,来用所述加热体加热所述容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设置在所述加热体和所述容器之间的导热体; 通过与所述加热体接触来向所述加热体供电的端子, 所述安装部件, 构成为以覆盖所述加热体、所述温度测量元件、所述导热体、所述弹性体、和所述端子的状态将这些部件安装在所述容器上, 并构成为根据所述导热体和所述安装部件相对于所述容器的设置状态,所述加热体和所述端子成为接触、非接触,通过所述加热体与所述端子接触,来用所述加热体加热所述容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热体和所述容器之间设置导热体, 所述弹性体同时具有作为输电线的功能, 所述安装部件, 构成为以覆盖所述加热体、所述温度测量元件、所述导热体和所述弹性体的状态将这些部件安装在所述容器上, 并构成为根据所述导热体和所述安装部件相对于所述容器的设置状态,所述加热体和所述弹性体成为接触、非接触,通过所述加热体与所述弹性体接触,来用所述加热体加热所述容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体和所述温度测量元件由自发热的电阻构成, 具有: 设置在所述电阻和所述容器之间的导热体; 通过与所述电阻接触来向所述电阻供电的端子, 所述安装部件, 构成为以覆盖所述电阻、所述导热体、所述弹性体和所述端子的状态将这些部件安装在所述容器上, 并构成为根据所述导热体和所述安装部件相对于所述容器的设置状态,所述电阻和所述端子成为接触、非接触,通过所述电阻与所述弹性体接触,来用所述加热体加热所述容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体和所述温度测量元件由自发热的电阻构成, 在所述加热体和所述容器之间设置导热体, 所述弹性体同时具有作为输电线的功能, 所述安装部件, 构成为以覆盖所述电阻、所述导热体和所述弹性体的状态将这些部件安装在所述容器上, 并构成为根据所述导热体和所述安装部件相对于所述容器的设置状态,所述电阻和所述弹性体成为接触、非接触,通过所述电阻与所述弹性体接触,来用所述加热体加热所述容器。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热体和所述安装部件中的至少一方没有以规定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容器上时,不向所述加热体供电。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热体和所述安装部件中的至少一方没有以规定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容器上时,不向所述电阻供电。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弹性体相对于所述容器的推压力小于规定的力时, 所述加热体与所述端子成为非接触。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弹性体相对于所述容器的推压力小于规定的力时, 所述加热体与所述弹性体成为非接触。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弹性体相对于所述容器的推压力小于规定的力时, 所述电阻与所述端子成为非接触。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弹性体相对于所述容器的推压力小于规定的力时, 所述电阻与所述弹性体成为非接触。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件在水平截面观察的状态下,至少在端部的两个位置与所述容器的外表面紧密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件具有作为隔热材料的功能。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面检测装置安装在外表面是曲面的所述容器上, 所述导热体根据所述容器的外表面的曲率而变形。
15.如权利要求2、3或从属于权利要求2或3的权利要求6?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体的外形构成为比所述加热体小。
16.如权利要求4、5或从属于权利要求4或5的权利要求6?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体的外形构成为比所述电阻小。
17.—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用配管连接的制冷剂回路, 并将用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面检讨装置进行液面检测的容器连接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
【专利摘要】液面检测装置(1A)至少具有将容器(9)加热的加热体(102),设置在加热体(102)的与容器(9)相反侧的温度测量元件(103),设置在加热体(102)和容器(9)之间的导热体(101),以恒定的力推压加热体(102)的弹性体(104),向加热体(102)供电的端子(105)、端子(106),以覆盖加热体(102)、温度测量元件(103)、导热体(101)、弹性体(104)以及端子(105)、端子(106)的状态将这些部件固定在容器(9)上的固定部件(108),并构成为在导热体(101)和固定部件(108)中的至少一方不适当地设置在容器(9)上的状态下,加热体(102)与端子(105)、端子(106)不接触。
【IPC分类】G01F23-22
【公开号】CN104704329
【申请号】CN201380051950
【发明人】落合康敬, 齐藤信, 亩崎史武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3年5月21日
【公告号】WO2014054180A1, WO2014054312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