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02733阅读:来源:国知局
.1与通孔31.3对齐并通过螺栓紧固将调节柱32与直角安装座31连接。调节柱32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接件33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的连接件33设有与扭转臂连接的连接孔33.1o连接件33通过调节柱32调节位置与扭杆组件一端扭转臂固定。
[0030]所述的转动臂组件5包括转动臂52和活动块53,所述的转动臂52呈不规则的多边形板状,转动臂52的左上角具有用于固定钢丝绳插编索具8端部的固定孔52.1,转动臂52的左下角具有用于贴合钢丝绳插编索具8绕过的圆角滑槽52.2,所述的条形通孔51设置在转动臂52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活动块53装在条形通孔51中,活动块53左右两侧面与条形通孔51左右两侧面啮合,所述的活动块53上设有与拉杆4连接的活动块通孔53.1,所述的转动臂52通过销组件52.3可转动的安装到机架盒6上。在所述的转动臂52与机架盒6之间装有用于转动臂52缓冲和复位的弹簧座54。活动块53左右侧面与条形通孔51的左右侧面啮合,使活动块53能在条形通孔51中移动,根据扭杆组件中扭转臂的长度调节活动块53在条形通孔51中的位置,检验时可在条形通孔51的旁边划上刻度线,标记出活动块53中的活动块通孔53.1的圆心到转动臂52的转动轴销组件52.3的中心的垂直距离,此垂直距离即为钢丝绳插编索具拉动转动臂转动的拉力的力臂。
[0031]所述的支撑座组合2由两个安装座21组成,两个所述的安装座21均可拆式的定位在工作台I上,所述的安装座21包括固定座21.1、夹持座21.2和中间套环21.3,中间套环21.3夹装在固定座21.1和夹持座21.2之间,固定座21.1和夹持座21.2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扭杆组件穿过所述的中间套环21.3装在两个所述的安装座21上。当检验不同扭杆轴直径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时,只需更换不同内径的中间套环21.3即可。
[0032]所述的工作台I上设有长条形安装槽11,所述的长条形安装槽11的横截面呈倒“T”字型,所述的安装座21和直角安装座31均通过螺栓组件定位在长条形安装槽11上。两个安装座21在长条形安装槽11上的安装位置可以调节,以适应长度不同的扭杆轴的扭杆组件的安装。
[0033]上述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模拟车辆运行时扭杆组件的扭转状态,将扭杆组件安装在支撑座组合2中,扭杆组件中一个扭转臂通过工件支撑座3固定使扭杆组件相对支撑座组合2无法转动,扭杆组件中的另一个扭转臂与拉杆4连接,通过拉杆4传递扭杆轴与扭转臂之间的扭力。将拉杆4连接转动臂组件5,通过液压油缸7的顶出拉动一端固定在转动臂组件5上的钢丝绳插编索具8使转动臂组件5转动。当转动臂组件5停止转动时,拉杆4上传递的扭力的力矩与钢丝绳插编索具拉动转动臂转动的拉力的力矩达到力矩平衡。通过在液压油缸7的顶出端设置压力传感器9输出液压油缸顶出压力,得到钢丝绳插编索具8拉动转动臂组件5转动的拉力的数值,再根据力矩平衡原则计算出扭杆轴与扭转臂之间的扭力,从而判断扭杆组件中扭杆轴和扭转臂之间的过盈配合是否满足抗侧滚扭杆系统在车辆安全运行状态下的性能要求。上述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大大的提高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的可靠性,可正确判断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是否满足抗侧滚扭杆系统在车辆安全运行状态下的性能要求,降低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质量风险,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034]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工作台(I)上可拆式的装有支撑座组合(2)和工件支撑座(3),扭杆组件安装在支撑座组合(2)上,扭杆组件一端的扭转臂固定在工件支撑座(3)上,扭杆组件另一端的扭转臂与拉杆(4) 一端连接,拉杆(4)的另一端与转动臂组件(5)上的条形通孔(51)通过销轴连接,转动臂组件(5)可转动的装在机架盒(6)上,机架盒(6)固定在工作台(I)上,机架盒(6)的右侧装有水平放置的液压油缸(7),钢丝绳插编索具(8)的一端固定在转动臂组件(5)上,钢丝绳插编索具(8)的另一端穿过机架盒(6)和液压油缸(7)从液压油缸(7)的顶出端穿出并固定在液压油缸(7)顶出端的右侧,液压油缸(7)顶出端向外顶出拉动钢丝绳插编索具(8)带动转动臂组件(5)转动向与拉杆(4)连接的扭转臂施加扭转力,液压油缸(7)顶出端装有用于记录顶出压力的压力传感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传感器(9)与液压油缸(7)之间设有过渡圈(10),压力传感器(9)右侧设有固定压圈(11),固定压圈(11)和过渡圈(10)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固定压圈(11)外套活动压圈(12),所述的钢丝绳插编索具(8)穿过所述的过渡圈(10)、压力传感器(9)和固定压圈(10)从活动压圈(12)中穿出环扣在固定轴(13)上,所述的固定轴(13)紧靠活动压圈(12)的右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支撑座(3 )包括直角安装座(31)、调节柱(32 )和连接件(33 ),所述的直角安装座(31)可拆式的定位在工作台(I)上,所述的调节柱(32)的一端与直角安装座(31)可拆式连接,调节柱(32)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接件(33)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的连接件(33)设有与扭转臂连接的连接孔(3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柱(32)的一端与直角安装座(31)可拆式连接是指所述的直角安装座(31)由水平安装块(31.1)和两个竖直定位块(31.2)组成,所述的水平安装块(31.1)通过螺栓定位在工作台(1),两个竖直定位块(31.2)设置在水平安装块(31.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在竖直定位块(31.2)上开有两个上下对齐的通孔(31.3),所述的调节柱(32)的一端设有安装孔(32.1),将调节柱(32)置于两个竖直定位块(31.2)之间,安装孔(32.1)与通孔(31.3)对齐并通过螺栓紧固将调节柱(32)与直角安装座(3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臂组件(5)包括转动臂(52)和活动块(53),所述的转动臂(52)呈不规则的多边形板状,转动臂(52)的左上角具有用于固定钢丝绳插编索具(8)端部的固定孔(52.1),转动臂(52)的左下角具有用于贴合钢丝绳插编索具(8)绕过的圆角滑槽(52.2),所述的条形通孔(51)设置在转动臂(52)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活动块(53)装在条形通孔(51)中,活动块(53)左右两侧面与条形通孔(51)左右两侧面啮合,所述的活动块(53)上设有与拉杆(4)连接的活动块通孔(53.1),所述的转动臂(52)通过销组件(52.3)可转动的安装到机架盒(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动臂(52)与机架盒(6)之间装有用于转动臂(52)缓冲和复位的弹簧座(5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组合(2)由两个安装座(21)组成,两个所述的安装座(21)均可拆式的定位在工作台(I)上,所述的安装座(21)包括固定座(21.1)、夹持座(21.2)和中间套环(21.3),中间套环(21.3)夹装在固定座(21.1)和夹持座(21.2)之间,固定座(21.1)和夹持座(21.2)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扭杆组件穿过所述的中间套环(21.3)装在两个所述的安装座(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I)上设有长条形安装槽(11),所述的长条形安装槽(11)的横截面呈倒“T”字型,所述的安装座(21)和直角安装座(31)均通过螺栓组件定位在长条形安装槽(11)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扭杆组件过盈配合检验工装,扭杆组件安装在支撑座组合上,扭杆组件一端的扭转臂固定在工件支撑座上,扭杆组件另一端的扭转臂与拉杆一端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与转动臂组件上的条形通孔通过销轴连接,转动臂组件可转动的装在机架盒上,机架盒固定在工作台上,机架盒的右侧装有水平放置的液压油缸,钢丝绳插编索具的一端固定在转动臂组件上,钢丝绳插编索具的另一端穿过机架盒和液压油缸从液压油缸的顶出端穿出并固定在液压油缸顶出端的右侧,液压油缸顶出端向外顶出拉动钢丝绳插编索具带动转动臂组件转动向与拉杆连接的扭转臂施加扭转力,液压油缸顶出端装有用于记录顶出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IPC分类】G01M17-08
【公开号】CN204612944
【申请号】CN201520380210
【发明人】庄征宇, 罗斌, 王亚平, 刘文松, 杜方孟, 郭春杰, 邹敏佳, 高发雄, 范湘
【申请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6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