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9314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业作业用的拖拉机或土木作业用的轮式装载机等那样的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作为作业车辆的拖拉机中,有如下的拖拉机:其在配置于操纵座椅的左右至少任意一方的扶手的上表面,集中地配置了用于设定和调节行驶机体和旋耕机的作业状态的多个作业系统操作机构。专利文献I公开了这样的结构的拖拉机的一例。在专利文献I的拖拉机中,在配置于操纵座椅的行进方向右侧的扶手上,配置有作为作业系统操作机构的作业机器升降杆(作业部定位杆),在相对于操纵座椅比扶手靠外侧的位置配置有作为行驶系统操作机构的节气门操纵杆(主变速杆)。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 — 0374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7]但是,在专利文献I的结构中,由于行驶系统操作机构配置于从操纵座椅离开的位置,因此,每当改变作业车辆的行驶速度时,都必须将手从方向盘大幅度地移开,其操作性很差。另外,虽然在扶手上配置有作业系统操作机构,但行驶系统操作机构配置于扶手的外侦U。因此,操作人员在操作行驶系统操作机构时,必须至少移动从肘部起的前侧部分,存在扶手妨碍该操作姿势的情况。
[0008]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使操作人员的手容易地到达各种操作机构的基础上,可靠地维持扶手本来具有的功能(承载手臂并使手臂休息的功能)。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技术方案I的发明是一种作业车辆,构成为将来自搭载于行驶机体的发动机的动力用液压式无级变速器进行变速,并传递给行驶部和作业部,用于放置操作人员的手臂和手的扶手配置于所述行驶机体的操纵座椅的侧方,所述作业车辆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扶手前端的所述操纵座椅侧配置使所述行驶部的行驶速度变速的主变速杆,另一方面,在所述扶手的所述操纵座椅的相反侧的侧面配置使所述作业部升降的升降刻度盘。
[0011]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作业车辆中,在所述扶手前端的所述操纵座椅侧突出设置有所述主变速杆,所述扶手的前表面由与所述主变速杆的转动轨迹相应的曲面构成。
[0012]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I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作业车辆中,所述升降刻度盘以所述升降刻度盘的上端位于比所述扶手上表面低的位置的方式,嵌合于所述扶手的侧面而配置,在所述扶手的侧面,在所述升降刻度盘的设置区域的上侧设置刻度盘操作用的侧方缺口部,并且在所述升降刻度盘上方设置操作用突起,将所述侧方缺口部的前后的台阶部作为旋转限制部而构成,所述旋转限制部通过与所述操作用突起抵接,从而限制所述升降刻度盘的旋转。
[0013]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I?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中,所述扶手的后方部分与所述操纵座椅平行地构成,另一方面,所述扶手的前方部分以随着朝向前端而远离所述操纵座椅的方式构成。
[0014]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I?4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中,在所述扶手的上表面,在所述主变速杆的后方且是所述操纵座椅侧的位置配置设定刻度盘和选择开关,所述设定刻度盘设定所述行驶速度的最高速度或所述发动机的最高转速的值,所述选择开关择一地选择该设定刻度盘的设定值是所述行驶速度的最高速度和所述发动机的最高转速中的哪一方。
[0015]发明的效果
[0016]根据本发明,由于在扶手前端的所述操纵座椅侧配置使行驶部的行驶速度变速的主变速杆,另一方面,在扶手的操纵座椅相反侧的侧面配置使作业部升降的升降刻度盘,因此,行驶系统操作机构和作业系统操作机构的配置位置离操作人员近,行驶系统操作机构和作业系统操作机构的操作性好。并且,通过使行驶系统操作机构的主变速杆是拉杆式的操作部件,另一方面,使作业系统操作机构的升降刻度盘是刻度盘式的操作部件,由此,即使在操纵作业车辆时,操作人员也能容易地识别行驶系统操作机构和作业系统操作机构,能够防止误操作。
[0017]另外,由于在扶手前端的所述操纵座椅侧突出设置主变速杆,并将扶手的前表面构成为与主变速杆的转动轨迹相应的曲面,因此,把持主变速杆的上端部分(把持部)的操作人员的手不会与扶手接触,操作人员能够顺利地进行主变速杆的操作。
[0018]另外,由于升降刻度盘以升降刻度盘的上端位于比扶手上表面低的位置的方式嵌合于扶手的侧面而配置,在扶手的侧面,在升降刻度盘的设置区域的上侧设置刻度盘操作用的侧方缺口部,并且在升降刻度盘上方设置操作用突起,将该侧方缺口部的前后的台阶部作为通过与操作用突起抵接从而限制升降刻度盘的旋转的旋转限制部而构成,因此,不仅能够防止在操作主变速杆时误触升降刻度盘的情况,也能够在操作升降刻度盘时将其旋转区域限制在规定范围,能够防止过度操作。
[0019]另外,通过使扶手的后方部分与操纵座椅平行地构成,另一方面,扶手的前方部分以随着朝向前端而远离操纵座椅的方式构成,从而能够得到如下效果:行驶系统操作机构和作业系统操作机构的操作性(使用性)优良,并且能够可靠地支承操作人员的手臂,使其不与膝盖相碰。
[0020]另外,在扶手的上表面,在主变速杆的后方且是操纵座椅侧的位置配置设定刻度盘和选择开关,所述设定刻度盘设定行驶速度的最高速度或发动机的最高转速的值,所述选择开关择一地选择该设定刻度盘的设定值是行驶速度的最高速度和发动机的最高转速中的哪一方,因此,在离操纵座椅的操作人员近的一侧,作为行驶系统操作机构的主变速杆、设定刻度盘、和选择开关集中地配置,因此其操作性(使用性)优良。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拖拉机的左视图。
[0022]图2是拖拉机的俯视图。
[0023]图3是表示动力传递系统的概要的框图。
[0024]图4是控制器的功能框图。
[0025]图5是驾驶室的俯视图。
[0026]图6是驾驶室内的左视图。
[0027]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扶手的俯视图。
[0028]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扶手的左视图。
[0029]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扶手的右视图。
[0030]图10是另外例的扶手的左视图。
[0031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扶手的俯视图。
[0032]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扶手的左视图。
[0033]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扶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根据附图(图1?图13)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作为作业车辆的拖拉机的实施方式。图1是拖拉机的左视图,图2是拖拉机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动力传递系统的概要的框图,图4是控制器的功能框图,图5是驾驶室的俯视图,图6是驾驶室的左视图,图7是扶手的俯视图,图8是扶手的左视图,图9是扶手的右视图。此外,在图2中,为了方便而省略了驾驶室的图不。
[0035]首先,参照图1和图2来说明拖拉机的概要。实施方式中的拖拉机I的行驶机体2由作为行驶部的左右一对的前车轮3和同样左右一对的后车轮4支承。通过利用搭载于行驶机体2的前部的作为动力源的共轨式的柴油发动机5(以下,仅称为发动机)驱动后车轮4和前车轮3,从而使拖拉机I向前和向后行驶。发动机5由发动机罩6覆盖。在行驶机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驾驶室7,在该驾驶室7的内部配置有操纵座椅8和操纵驾驶盘(圆形驾驶盘)9,该操纵驾驶盘通过操舵来使前车轮3的转向方向左右移动。在比驾驶室7的底部靠下侧的位置,设置有向发动机5供给燃料的燃料箱11。
[0036]在被发动机罩6覆盖的发动机室内,发动机5的排气侧与连续再生式的废气净化装置50(柴油微粒过滤器)连结。废气净化装置50具有生成二氧化氮(N02)的铂等柴油氧化催化剂、以及将捕获到的粒子状物质(以下称为PM)在比较低的温度下连续地氧化去除的蜂窝结构的烟尘过滤器。即,废气净化装置50具有在筒状的净化外壳的内部将柴油氧化催化剂和烟尘过滤器沿废气的移动方向串联地排列的结构,在去除发动机5的废气中的PM的基础上,减少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
[0037]行驶机体2由发动机框架14和左右机体框架16构成,所述发动机框架14具有前保险杠12和前车轴箱13,所述左右机体框架16通过螺栓拆装自如地固定于发动机框架14的后部。在机体框架16的后部搭载有变速箱体17,所述变速箱体17用于将来自发动机5的旋转动力适当地变速并传递给前后四轮3、3、4、4。后车轮4经由后车轴箱18安装于变速箱体17,所述后车轴箱18从变速箱体17的外侧面向外突出地装配。左右后车轮4的上方由固定于机体框架16的挡泥板19覆盖。
[0038]在变速箱体17的后部上表面可拆装地安装有用于使作为作业部的旋耕机15升降移动的液压式升降机构20。旋耕机15经由三点连杆机构连结于变速箱体17的后部,所述三点连杆机构由一对左右下部连杆21和顶部连杆22构成。在变速箱体17的后侧面向后突出地设置有用于向旋耕机15传递PTO驱动力的PTO轴23。
[0039]如图3所示,在向后突出地设置于发动机5的后侧面的发动机输出轴24上,以直接连结的方式安装有飞轮25。经由主离合器140与该飞轮25连结并向后延伸的主动轴26经由在两端具备万向联轴器的伸缩式的动力传递轴28,与向前突出地设置于变速箱体17的主变速输入轴27连结。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从前车轴箱13向后突出的前车轮传递轴(未图示)与从变速箱体17的前侧面向前突出的前车轮输出轴(未图示)经由前车轮驱动轴85连结。
[0040]另外,在变速箱体17内配置有液压无级变速器29、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行驶副变速齿轮机构31和差动齿轮机构58。发动机5的旋转动力经由动力传递轴28传递给变速箱体17的主变速输入轴27,然后,由液压式无级变速器29和行驶副变速齿轮机构30适当地进行变速。该变速动力经由差动齿轮机构58传递给左右后车轮4。另外,上述变速动力通过经由前车轮驱动轴85传递给前车轴箱13,从而也传递给左右前车轮3。
[0041 ] 液压式无级变速器29是将主变速输出轴36与主变速输入轴27同心地配置的内联方式的部件,具备可变容量式的液压栗部150和定容量式的变速用液压马达部151,所述变速用液压马达部151利用从所述液压栗部150排出的高压的工作油工作。在液压栗部150中设置有栗斜板159,所述栗斜板159能够改变相对于主变速输入轴27的轴线的倾斜角,来调节其工作油供给量。栗斜板159与主变速液压缸相关联,所述主变速液压缸改变和调节栗斜板159相对于主变速输入轴27的轴线的倾斜角。通过利用该主变速液压缸(未图示)的驱动改变栗斜板159的倾斜角,从而改变和调节从液压栗部150向液压马达部151供给的工作油的量,来进行液压式无级变速器29的主变速动作。
[0042]S卩,当切换阀(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