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电极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05878阅读:来源:国知局
极120a的形状例如是由二个相互垂直的边连接一弧形所构成的弧状三角形,其中这些第二触控电极120a的个数具体化是8个。每二个形状相互对称的第二触控电极120a相邻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10a所排列形成的正方形的一侧边,且通过这样的设计可排列成圆形而定义出圆形触控区域C1。此时,圆形触控区域C1为单层触控结构层,具有节省成本的优势。
[0049]由于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0a是通过二种简单的形状(即第一触控电极110a的正方形与第二触控电极120a的弧状三角形)即可形成圆形触控区域,因此这种仅通过二种简单的形状的触控电极所形成的触控电极层100a,可有效降低屏幕的噪声干扰。再者,当通过算法进行触控位置的演算时,只需要处理周边弧状三角形的区块、中央正方形的区块以及弧状三角形与正方形的交界处即可,可有效大幅降低算法的复杂度,以达到较佳的位置解析度以及定位准确率。此外,本实例的触控电极层100a在圆形触控区域C1内均可触控感应,且圆形触控区域C1的设计其大小较不受设计上的限制。另外,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0a亦适于多指触控,可提供人性化地操作模式。
[0050]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0051]图2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电极层的俯视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0b与图1中的触控电极层100a相似,然而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0b的第二触控电极120b配置于第一触控电极110b的外围且暴露出正方形(即矩形R1)的一边R11,而第一触控电极110b与第二触控电极120b排列成类圆形,且定义出类圆形触控区域C2。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0b的设计相对于图1的触控电极层100a的设计少了二个第二触控电极120b,可符合客户对产品外观的需要。此外,于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依序所需的触控区域图案,而自行排列及增减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10b与这些第二触控电极120b的位置与数量,以达到所需的目的及效果。
[0052]图3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电极层的俯视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3,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0c与图1中的触控电极层100a相似,然而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为了降低屏幕的绕射问题,可将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10c排列成正方形(即矩形R1),其中正方形的二对角线D1、D2分别平行于圆形触控区域C1的水平轴线X与垂直轴线Y。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10c所排列成的正方形是相对于图1中的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10a所排列成的正方形旋转一角度。换言之,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0c通过旋转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10c所排列成的正方形,即可达成降低屏幕的绕射问题的目的。
[0053]图4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电极层的俯视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4,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0d与图1中的触控电极层100a相似,然而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10d的个数具体化为6个,且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10d排列成矩形R2,其中矩形R2具体化为长方形。第二触控电极120d、130d的形状相互对称且具有二种不同的大小,且第一触控电极110d与第二触控电极120d、130d排列成类圆形,类圆形例如是椭圆形,而定义出椭圆形触控区域C3。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触控电极120d、130d具有相同或对称的形状,但不具有相同的面积大小,藉此设计搭配排列成长方形的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10d而定义出椭圆形触控区域C3。
[0054]图5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电极层的俯视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4与图5,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0e与图4中的触控电极层100d相似,然而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二触控电极120e配置于第一触控电极110e的外围且暴露长方形(即矩形R2)的相对二边R21、R22。此处,这些第二触控电极120e的形状相互对称且具有相同的大小与相同的面积,且第一触控电极110e与第二触控电极120e排列成类圆形,而定义出类圆形触控区域C4。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0e的设计相对于图4的触控电极层100d的设计少了四个第二触控电极130d,可符合客户对产品外观的需要。此外,于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依序所需的触控区域图案,而自行排列及增减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10e与这些第二触控电极120e、130e的位置与数量,以达到所需的目的及效果。
[0055]图6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电极层的俯视示意图。请参考图6,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0f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0f以及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20f。第一触控电极110f排列成多边形P1,其中第一触控电极110f具有相同大小的形状。第二触控电极120f配置于第一触控电极110f的外围,且与第一触控电极110f排列成圆形,而定义出圆形触控区域C1。第二触控电极120f包括多个第一弧状触控电极122f与多个第二弧状触控电极124f。每一第一弧状触控电极122f的面积大于每一第二弧状触控电极124f的面积,且第一弧状触控电极122f与第二弧状触控电极124f彼此不相连且呈交替排列。
[0056]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10f的数量具体化为13个,而第一弧状触控电极122f的数量具体化为4个,且第二弧状触控电极124f的数量具体化为4个,但并不以此为限。每一第一触控电极110f的形状具体化为正方形,且第二弧状触控电极124f位于圆形触控区域C1的水平轴线X与垂直轴线Y上。每一第二弧状触控电极124f排列于一个第一触控电极110f的一侧边112f,且这些第一弧状触控电极122f、这些第二触控电极124f以及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10f排列并定义出圆形触控区域C1。因此,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0f在圆形触控区域C1内均可触控感应,且圆形触控区域C1的设计其大小较不受设计上的限制。此外,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0f还具有适于双指应用,可提供人性化地操作模式,且具有较佳的定位准确度的优势。
[0057]图7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电极层的俯视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6与图7,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0g与图6中的触控电极层100f相似,然而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10g的数量具体化为24个。详细来说,每一第二弧状触控电极124g排列于二个第一触控电极110g的侧边112g,且这些第一弧状触控电极122g、这些第二触控电极124g以及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10g排列并定义出圆形触控区域C1。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10g的尺寸小于图6中的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10f的尺寸,可有效降低成本且可提高触控灵敏度。
[0058]图8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电极层的俯视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7与图8,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层100h与图7中的触控电极层100g相似,然而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每一第一触控电极110h的形状为正方形,且每一正方形具有四个粗糙表面S,而这些第二触控电极120h的第一弧状触控电极122h与第二弧状触控电极124h与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10h的粗糙表面S相互排列而定义出圆形触控区域。通过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1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