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综合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391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综合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综合停车场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各大中城市汽车数量持续增长,而土地资源却日益缩减紧张,停车矛盾十分突出;为解决停车矛盾,为节省土地资源,地下车库应时而生。

司机在地下停车场进行停车时,由于地下停车场非常大,因此,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管理,通过人为的指引,使司机快速的找到停车位,但是,在人为的指引时,不仅导致人为成本上升,同时,当工作人员换岗时,也会导致停车困难的问题,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综合停车场管理系统,当司机需要停车时,可以通过设置在路口的指示框上的远程指示装置进行判断,从而达到快速找到车位,还节约了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大型综合停车场管理系统,包括设置于停车场中的车位,还包括设置于车位的上方的支架、设置于支架上且用于输出红外发射信号的红外发射装置、设置于车位上且耦接于红外发射装置以接收红外发射信号并输出红外接收信号的红外接收装置,所述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接收装置设置于每个车位与支架上;

还包括耦接于红外接收装置以接收红外接收信号并输出红外控制信号的红外控制装置、耦接于红外控制装置以接收红外控制信号并响应于红外控制信号以实现远程指示的远程指示装置;

还包括设置于停车场的路口上且用于安装远程指示装置的指示框;

当车辆停放在车位上时,所述红外接收装置不能接收到红外发射信号,所述指示框上的远程指示装置以实现远程指示。

采用上述方案,指示框中安装有若干的远程指示装置,且远程指示装置通过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接收装置进行控制,当汽车停到车位上时,配合支架的使用,红外接收装置就不能接收到红外发射装置所发出的信号,从而将远程指示装置实现指示,放置在路口的指示框可以从指示情况给司机进行指引,不仅减少了人工费用,同时提高了司机寻找车位的速度,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车位上设置有供红外接收装置安装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车位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第一安装孔的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安装孔的设置,使红外接收装置可以得到安装,不用裸露在外侧,同时通过第一端盖对红外接收装置进行保护,提高了红外接收装置的使用寿命,而第一通孔的设置,则保证了红外接收装置的正常传输,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车位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红外发射装置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供红外发射装置安装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第二安装孔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安装孔的设置,使红外发射装置可以得到安装,不用裸露在外侧,同时通过第二端盖对红外发射装置进行保护,提高了红外发射装置的使用寿命,而第二通孔的设置,则保证了红外发射装置的正常传输,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上均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空心设置,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上均设置有供密封圈安装的安放槽。

采用上述方案,密封圈的设置,提高了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与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之间的密封程度,从而减少了灰尘等杂质进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中,提高了对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接收装置的使用寿命,而密封圈呈空心设置,使密封圈在进行使用中,通过挤压密封圈中的空气,从而来提高对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的密封能力,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上均设置有透光板,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上均设置有供透光板滑移卡接且与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一体设置的挡板。

采用上述方案,透光板的设置,不仅将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进行密封,同时能够保证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接收装置的正常传输,而挡板的设置,将透光板与第一端盖、第二端盖进行滑移卡接,提高了对透光板的安装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端盖与车位上的第一安装孔螺纹配合,所述第二端盖与第二安装孔螺纹配合,且所述第一端盖与车位呈水平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螺纹的配合,使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可以进行安装,且安装时不用使用工具,徒手就可以完成安装,且安装效率高,同时第一端盖与停车位呈水平设置,减少了汽车对第一端盖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第一端盖的保护能力,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包括用于输出振荡信号的振荡电路、耦接于振荡电路以接收振荡信号并输出红外发射信号至红外接收装置的红外发射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振荡电路的设置,在电路中主要起到驱动红外发射电路启动的作用,当振荡电路通电时,就会产生振荡,从而进行起振,并输出一定频率的振荡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电路将信号发射出去,使红外发射电路的输出频率一致,提高了红外发射电路的稳定性,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接收装置包括耦接于红外发射装置以接收红外发射信号并输出红外开关信号的红外开关电路、耦接于红外开关电路以接收红外开关信号并输出红外接收信号至红外控制装置的红外控制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红外开关电路在电路中作为一个开关作用的电路,当红外开关电路接收到红外发射装置输出的红外发射信号后,就会导通,从而使红外控制装置触发,并控制红外控制装置的启动,提高了电路的抗干扰的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控制装置包括耦接于红外接收装置以接收红外接收信号并输出红外控制开关信号的红外控制开关电路、耦接于红外控制开关电路以接收红外控制开关信号并输出光耦信号的光耦电路、耦接于光耦电路以接收光耦信号并输出红外控制信号至远程指示装置的触发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红外控制开关电路在电路中作为开关作用的电路,当红外控制开关电路一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时,就会导通,而且导通的速度快,光耦电路对电信号具有隔离的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共模抑制能力,同时使红外触发电路触发,并迅速控制远程指示装置进行工作,反应速度快。

作为优选,所述远程指示装置包括耦接于红外控制装置以接收红外控制信号并输出无线发射信号的无线发射电路、耦接于无线发射电路以接收无线发射信号并输出无线接收信号的无线接收电路、耦接于无线接收电路以接收无线接收信号并响应于无线接收信号以实现提示的提示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无线发射电路的设置,使指示框上的指示无需使用电线进行连接,通过无线发射电路与无线接收电路进行远程数据的传输,提高了对指示的方便性,同时减少了电线的使用,成本更低,同时提示电路的设置,将指示框上的对应位置进行指示,使司机一目了然,实用性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司机需要停车时,可以通过设置在路口的指示框上的远程指示装置进行判断,可以快速的找到车位,同时,节约了人工成本;

2、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接收装置安装牢固,不容易损坏,不容易进入杂质,使用寿命高。

附图说明

图1为车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位上的红外接收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支架上的红外发射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密封圈的剖视图;

图5为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接收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图6为红外控制装置、远程指示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图中:1、车位;2、红外发射装置;3、红外接收装置;4、红外控制装置;5、远程指示装置;6、指示框;7、第一安装孔;8、第一端盖;9、第一通孔;10、第二安装孔;11、第二端盖;12、第二通孔;13、密封圈;14、透光板;15、挡板;16、振荡电路;17、红外发射电路;18、红外开关电路;19、红外控制电路;20、红外控制开关电路;21、光耦电路;22、触发电路;23、无线发射电路;24、无线接收电路;25、提示电路;26、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大型综合停车场管理系统,包括设置于停车场中的车位1,车位1上设置有支架26,车位1上设置有红外接收装置3,支架26上设置有红外发射装置2,且停车场的路口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远程指示装置5的指示框6。

如图1所示,停车场的车位1上用于停放汽车,且车位1上固定连接有支架26,支架26呈数字“7”形设置,且指示框6上设置有若干的远程指示装置5。

如图2、4所示,车位1上设置有供红外接收装置3安装的第一安装孔7,第一端盖8与第一安装孔7螺纹配合,且第一端盖8与第一安装孔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3,密封圈13呈中空且密封设置,密封圈13套设于第一端盖8上,第一端盖8上设置有供红外接收装置3发射信号的第一通孔9,且第一端盖8上远离密封圈13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5,挡板15呈C形设置,且挡板15将透光板14进行滑动卡接,透光板14将第一通孔9进行盖合。

如图3、4所示,支架26上设置有供红外发射装置2安装的第二安装孔10,第二端盖11与第二安装孔10螺纹配合,且第二端盖11与第二安装孔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3,密封圈13呈中空且密封设置,密封圈13套设于第二端盖11上,第二端盖11上设置有供红外发射装置2发射信号的第二通孔12,且第二端盖11上远离密封圈13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5,挡板15呈C形设置,且挡板15将透光板14进行滑动卡接,透光板14将第二通孔12进行盖合。

如图5所示,红外发射装置2包括振荡电路16、红外发射电路17。振荡电路16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芯片U1可以为NE555、UA555、SL555时基集成电路,本实施例中优先采用NE555,红外发射电路17为红外发射管LED1。

如图5所示,芯片U1的1脚分别与地GND、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芯片U1的2脚、芯片U1的6脚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U1的7脚、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U1的4脚、芯片U1的8脚、电阻R3的一端、电源VCC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红外发光管LED1的阳极连接,红外发光管LED1的阴极与芯片U1的3脚连接。

如图5所示,当芯片U1得电时,就会发出一定频率的振荡信号,振荡信号的频率由电阻和电容控制,并通过红外发光管LED1输出信号。

如图5所示,红外接收装置3包括红外开关电路18、红外控制电路19。红外开关电路18为红外接收管LED2。红外控制电路19包括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感L、芯片U2,芯片U2的型号为UPC1373H。

如图5所示,芯片U2的3脚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电感L的一端连接,电感L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芯片U2的8脚、电阻R5的一端、电容C7的正极、电源VCC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的正极、红外接收管LED2的阴极连接,电容C2的负极与地GND连接,红外接收管LED2的阳极与芯片U2的7脚连接,芯片U2的6脚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地GND、电容C4的一端、芯片U2的5脚、电容C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与芯片U2的2脚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U2的1脚、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分与芯片U2的4脚、电容C7的负极连接。

如图5所示,红外发光管LED1发射的信号被红外接收管LED2接收到时,芯片U2的1脚输出低电平的信号。当红外发光管LED1发射的信号被隔断,导致红外接收管LED2无法接收到红外发光管LED1发射的信号时,芯片U2的1脚输出高电平的信号。

如图6所示,红外控制装置4包括红外控制开关电路20、光耦电路21、红外触发电路22。红外控制开关电路20为三极管Q1,三极管Q1为NPN型的三极管且型号为2SC4019,红外触发电路22为继电器KM1,光耦电路21为光耦合器U1。

如图6所示,芯片U2的1脚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地GND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光耦合器U1中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光耦合器U1中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电源VCC连接,光耦合器U1中光敏三极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M1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M1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光耦合器U1中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GND连接。

如图6所示,远程指示装置5包括无线发射电路23、无线接收电路24、指示电路。无线发射电路23包括电阻R8、发射器;无线接收电路24包括接收器、电阻R9,指示电路为发光二极管LED3,发射器、接收器的型号了315M超再生模块。

如图6所示,继电器常开触点KM1-1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KM1-1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发射器的一端连接,发射器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接收器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接收器的另一端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3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3的阴极与地GND连接。

如图6所示,当继电器常开触点KM1-1断开时,发射器不得电,因此发射器不工作,接收器不能接收到发射器的信号,从而发光二极管LED3不亮。当继电器常开触点KM1-1闭合时,发射器得电,因此发射器工作,接收器接收到发射器的信号,从而发光二极管LED3导通发光。

工作过程:

1、芯片U1组成的振荡电路16输出振荡信号给红外发光管LED1,当汽车停到车位1上时,红外发光管LED1输出的信号不被红外接收管LED2接收到,芯片U2的1脚输出高电平的信号,三极管Q1接收到高电平的信号后导通,光耦合器U1导通,此时继电器KM1导通,继电器常开触点KM1-1得电闭合,发射器得电开始发送信号,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使安装在指示框6上的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

2、芯片U1组成的振荡电路16输出振荡信号给红外发光管LED1,当汽车没有停到车位1上时,红外发光管LED1输出的信号被红外接收管LED2接收到,芯片U2的1脚输出低电平的信号,三极管Q1接收到低电平的信号后不导通,光耦合器U1不导通,此时继电器KM1不导通,继电器常开触点KM1-1失电断开,发射器不工作,接收器不能接收到发射发出的信号,安装在指示框6上的发光二极管LED3不发光。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