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组成的薄膜绕包绝缘高温电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8139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酰亚胺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组成的薄膜绕包绝缘高温电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使用在航空、航天工业领域的绝缘耐高温软电线,尤其是一种在航空、航天及其机载设备等飞行器中信号和能量传输使用的绝缘耐高温软电线。
背景技术
目前,航空、航天用的传输线绝缘层主要采用挤包聚四氟乙烯或聚全氟乙丙烯,因此导线的绝缘层厚,导线体积大、重量重,而且在经受外空高能粒子辐射后绝缘层容易发生开裂老化,使用寿命缩短,安全可靠性差。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飞行器中电线电缆布线系统的安全性能、绝缘性能、弯曲性能和体积、重量等指标要求越来越高,而现行的聚四氟乙烯或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导线已难以满足航空、航天产品向小型化、轻型化、高可靠性方向发展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聚四氟乙烯或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导线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空、航天所需要的电性能优异、体积小、重量轻、耐辐射、耐高温、安全可靠性高的聚酰亚胺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组成的复合薄膜绕包绝缘耐高温软电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聚酰亚胺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组成的薄膜绕包绝缘高温电线,其特征是它包括由多股单丝同芯绞合而成的绞合导电线芯1,在绞合导电线芯(1)外紧密包裹有由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与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黏结而成的保护层。
其中,在所述的绞合导电线芯1外紧密包裹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再在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外紧密包裹有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
也可在绞合导电线芯1外紧密包裹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后,再在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外面紧密包裹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在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外还紧密包裹有一层或两层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
作为优选,在绞合导电线芯1外紧密包裹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后,再在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外面紧密包裹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在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外还紧密包裹有两层缠绕方向相反的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缠绕方向相反的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外还紧密包裹有经防散处理的芳香族聚酰胺或玻璃纤维编织层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外径小、重量轻导电线芯采用多股单丝同向绞合而成,结构紧凑、稳定,使得相同截面的导体外径减小许多;绝缘层采用了超薄型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和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绕包,使得该产品绝缘外径减小、重量减轻(见表1)。
(2)耐辐射由于绝缘层采用了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这种特殊材料,使得该种电线能够抵抗外空高能粒子辐射。
(3)安全可靠由于绝缘层采用了超薄型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和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该种电线抗冲击性能、抗电晕性能、抗绝缘开裂性能极为优异。
(4)耐潮湿和化学溶剂浸渍绝缘层材料本身具有优异的耐潮湿和化学溶剂浸渍特性,而且绝缘层中聚酰亚胺是采用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经过烧结后,聚酰亚胺层与层之间和聚酰亚胺与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之间能相互粘连,形成密封整体,这两点使得电线的耐潮湿、耐化学溶剂浸渍性能卓越。
(5)耐高、低温该导线长期工作温度为-65℃~+260℃,短时工作温度可达300℃以上。
(6)该导线与绝缘层厚度相似的航空导线相比,耐热温度提高了60℃,与耐热等级相似的航空导线相比,绝缘厚度更薄,电线外径更小(见表1)。
表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它包括由多股单丝同芯绞合而成的绞合导电线芯1,在绞合导电线芯1外紧密包裹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再在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外紧密包裹有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它包括由多股单丝同芯绞合而成的绞合导电线芯1,在绞合导电线芯1外紧密包裹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后,再在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外面紧密包裹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在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外还紧密包裹有一层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它包括由多股单丝同芯绞合而成的绞合导电线芯1,在绞合导电线芯1外紧密包裹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后,再在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外面紧密包裹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在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外还紧密包裹有两层缠绕方向相反的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
实施例4本实用新型它包括由多股单丝同芯绞合而成的绞合导电线芯1,在绞合导电线芯1外紧密包裹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后,再在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外面紧密包裹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在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外还紧密包裹有两层缠绕方向相反的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在所述的缠绕方向相反的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外还紧密包裹有经防散处理的芳香族聚酰胺或玻璃纤维编织层4。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工艺过程制造得到(1)采用多股单丝同向绞合成导电线芯;(2)精确切割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聚酰亚胺是采用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复绕成盘;(3)在导电线芯外依次精确搭盖绕包绝缘薄膜,确保绝缘厚度均匀,表面光滑;(4)采用先进的烧结设备对烧结温度和速度进行精确控制,使绝缘结构烧结充分、合理;(5)采用高速编织机编织芳香聚酰胺或玻璃纤维编织层。
权利要求1.一种聚酰亚胺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组成的薄膜绕包绝缘高温电线,其特征是它包括由多股单丝同芯绞合而成的绞合导电线芯(1),在绞合导电线芯(1)外紧密包裹有由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与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黏结而成的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组成的薄膜绕包绝缘高温电线,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绞合导电线芯(1)外紧密包裹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再在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外紧密包裹有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组成的薄膜绕包绝缘高温电线,其特征是在绞合导电线芯(1)外紧密包裹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后,再在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外面紧密包裹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在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外还紧密包裹有一层或两层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酰亚胺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组成的薄膜绕包绝缘高温电线,其特征是在绞合导电线芯(1)外紧密包裹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后,再在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外面紧密包裹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在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外还紧密包裹有两层缠绕方向相反的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亚胺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组成的薄膜绕包绝缘高温电线,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缠绕方向相反的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外还紧密包裹有经防散处理的芳香族聚酰胺或玻璃纤维编织层(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使用在航空、航天工业领域的绝缘耐高温软电线,尤其是一种在航空、航天及其机载设备等飞行器中信号和能量传输使用的绝缘高温电线,该绝缘高温电线它包括由多股单丝同芯绞合而成的绞合导电线芯(1),在绞合导电线芯(1)外紧密包裹有由聚酰亚胺双面涂敷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层(2)与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与改性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复合层(3)黏结而成的保护层。它具有外径小重量轻、耐辐射、安全可靠、耐潮湿和化学溶剂浸渍、耐高温与低温的特点。
文档编号H01B3/42GK2924732SQ20062007352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5日
发明者赵彬, 姜志嘉 申请人:南京全信传输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