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式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90491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管式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热管式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式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用于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散
热的热管式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背景技术
目前,散热器广泛应用于对电子器件进行散热,以降低电子器件的温度,保持电子 器件的正常运转。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散热器中使用热管来提高散热效果。在现有的热管 式散热器中,散热片与吸热块相互分离,仅通过热管进行连接。使得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和结 构强度较差,并且占用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热管式散热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式散 热器及其制造方法,在该热管式散热器中采用了一种高效连接且稳定固定吸热块、散热片 以及热管的结构与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热管式散热器,包括 热管;多个散热片,彼此间隔排列,以形成散热器主体;吸热块,具有用于接触发热源的接 触面;其中散热器主体设置于吸热块上,散热片垂直于接触面,并且热管平行于接触面穿过 吸热块以及至少部分散热片。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至少部分散热片包括设置于吸热块边侧的第一散热 片,第一散热片上形成有允许热管通过的通孔,吸热块同样形成允许热管通过的通孔,第一 散热片的通孔与吸热块的通孔彼此对齐。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第一散热片的通孔的边缘形成有突出于第一散热片的 突起部,突起部挤压固定热管。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突起部与第一散热片通过冲压方式一体形成,突起部 形成有用于挤压固定热管的皱起部或凹陷部。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至少部分散热片进一步包括设置于吸热块正上方的第 二散热片,吸热块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列的沟槽,第二散热片对应地插入沟槽,第二散热片上 形成有允许热管通过的通孔,吸热块的通孔形成于沟槽的侧壁上并与第二散热片的通孔彼 此对齐。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吸热块挤压固定热管。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吸热块的通孔的顶部形成有开口,限定开口的吸热块 边缘挤压固定热管。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散热片具有互连件,以实现散热片之间的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互连件设置于散热片的边缘,互连件包括朝散热片一 侧弯折并且在垂直于散热片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与第一延伸部连接并沿垂直方向 进一步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从第一延伸部的侧边缘朝向散热片内部弯折的支撑部;以及从第二延伸部的侧边缘朝向散热片内部弯折的扣合部,其中第一延伸部进一步设置有形状与 扣合部对应的接收孔。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散热片和互连件通过冲压方式一体形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热管式散热器的制
造方法,其中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以预定间隔排列多个散热片,以形成散热器主
体;b)将散热器主体设置于吸热块上,吸热块具有用于接触发热源的接触面,散热片垂直
于接触面;c)将热管平行于接触面穿过吸热块以及至少部分散热片;d)固定热管。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在步骤c中,至少部分散热片包括设置于吸热块边侧
的第一散热片,热管沿直线穿过第一散热片以及吸热块上的通孔。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在步骤d中,利用形成于第一散热片的通孔的边缘且 突出于第一散热片的突起部来挤压固定热管。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在步骤d中,利用形成于突起部上的皱起部或凹陷部 来挤压固定热管。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在步骤c中,至少部分散热片进一步包括设置于吸热
块正上方的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片对应地插入形成于吸热块上表面的多个间隔排列的沟
槽内,第二散热片上形成有允许热管通过的通孔,吸热块的通孔形成于沟槽的侧壁上并与
第二散热片的通孔对齐,热管沿直线穿过吸热块和第二散热片的通孔。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在步骤d中,利用吸热块挤压固定热管。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在步骤d中,吸热块的通孔的顶部形成有开口 ,利用限
定开口的吸热块边缘挤压固定热管。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在步骤a中,散热片具有互连件,并利用互连件实现散 热片之间的相互连接,以形成散热器主体。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互连件设置于散热片的边缘,互连件包括朝散热片一 侧弯折并且在垂直于散热片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与第一延伸部连接并沿垂直方向 进一步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从第一延伸部的侧边缘朝向散热片内部弯折的支撑部;以及从 第二延伸部的侧边缘朝向散热片内部弯折的扣合部,其中第一延伸部进一步设置有形状与 扣合部对应的接收孔。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和方法,使得热管同时穿过吸热块和散热片,增加了散热器的 散热效果和结构强度。此外,利用形成于散热器通孔边缘的突起部以及吸热部来挤压固定 热管,可以提高热管的固定效果。散热片的边缘还设置有能够实现散热片之间相互连接的 互连件,避免了将散热片逐一穿设与热管上,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热管式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热管式散热器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热管式散热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处于部分组装状态的散热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散热片的立体图;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散热片与热管之间的配合关系的侧视 图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散热片与热管之间的配合关系的侧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热管式散热器的吸热块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2所示,图l和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热管式散热器的立体图和 侧视图。热管式散热器1包括热管10、散热器主体20、吸热块30以及固定框40。散热器 主体20包括设置于吸热块30边侧的第一散热片21和设置于吸热块30正上方的第二散热 片22。各散热片21、22彼此间隔排列,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间隔平行排列。吸热 块30包括用于接触发热源(未图示)的接触面31,以吸收发热源所发出的热量。散热器主 体20设置于吸热块30上,并且散热片21、22分别垂直于吸热块30的接触面31。在本发明 中,热管IO平行于接触面31并穿过吸热块30以及至少部分散热片21、22。
如图3所示,图3是图1所示的热管式散热器1的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散 热片21 、22上形成有允许热管10通过的通孔211。吸热块30形成有允许热管10通过的通 孔32。此外,吸热块30的上表面进一步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列的沟槽33,并且吸热块30的 通孔32形成于沟槽33的侧壁上。在组装时,设置于吸热块30正上方的第二散热片22对 应地插入各沟槽33中,并且吸热块30的通孔32与散热片21、22的通孔211对齐,使得热 管10可沿直线直接穿过第一散热片21、第二散热片22以及吸热块30的各自通孔。
上述结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热管可选择仅穿 过部分散热片。例如,设置于吸热块正上方的第二散热片不是插入吸热块的沟槽内,而是 在第二散热片上形成形状与吸热块对应的切割部,由此将吸热块接收到由第二散热片的切 割部所限定的空间内,并使得热管仅沿直线穿过设置于吸热块边侧的第一散热片以及吸热 块。 如图4-图5所示,第一散热片21的通孔211的边缘设有突出于第一散热片21的 突起部212。突起部212用于挤压固定热管10。在优选实施例中,通孔211的直径略大于 热管10的直径,以使热管10可轻易地穿入通孔211。然而,通孔211的直径也可以略小于 热管10的直径,以使热管10与通孔211之间形成紧密配合。 参照图6,在将热管IO插入第一散热片21的通孔211之后,挤压突起部212以在 突起部212上形成皱起部2121,并由此改变突起部212的直径,实现对热管10的挤压固定。
参照图7,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在将热管IO插入第一散热片21的通孔 211之后,挤压突出部212以在突出部212上形成凹陷部2122。凹陷部2122优选凹入热管 10的表面,由此可增加挤压固定的效果。 此外,再次参照图4-图5,在散热片21、22上还设有互连件213。在本实施例中, 互连件213设置于散热片21、22的边缘,并且包括第一延伸部2131、第二延伸部2132、支撑 部2133以及扣合部2134。第一延伸部2131朝散热片21、22 —侧弯折并且在垂直于散热 片21、22的方向上延伸,第二延伸部2132与第一延伸部2131连接并沿垂直方向进一步延 伸。第一延伸部2131的宽度大于第二延伸部2132。支撑部2133从第一延伸部2131的侧 边缘朝向散热片21、22内部弯折,而扣合部2134则从第二延伸部2132的侧边缘朝向散热 片21、22内部弯折。此外,第一延伸部2131进一步设置有形状与扣合部2134对应的接收孔 2135。在优选实施例中,突起部212、互连件213以及散热片21、22以冲压方式一体制成。
在散热片21、22的组装过程中,某特定散热片21、22的支撑部2133支撑与其相邻 的第一相邻散热片21、22,而其接收孔2135则接收与其相邻的第二相邻散热片21、22的扣 合部2134,由此实现多个散热片21、22之间的相互连接。 互连件213的作用在于能够预先连接多个散热片21、22,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散热 器主体20。本发明的互连件并不局限于图4和图5所示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 想到采用本领域其它公知的互连结构来实现散热片21、22之间的相互连接。
如图8所示,在吸热块30的通孔32的顶部形成有开口 34,限定该开口 34的吸热 块边缘35挤压固定热管10。此外,也可以通过直接挤压通孔32的顶部来固定热管10。
在本发明的热管式散热器1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制备多个散热片21、22,并以预 定间隔排列该多个散热片21、22,以构成散热器主体20。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片21、22以一 定间隔平行排列,并且散热片21 、22边缘还形成有如图4-图5所示的互连件213,并且利用 互连件213实现散热片21、22之间的相互连接。 随后,将散热器主体20设置于吸热块30上,吸热块30具有用于接触发热源(未 图示)的接触面31,散热片21、22垂直于接触面31。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散热片21、22上 分别形成允许允许热管10通过的通孔211。吸热块30的上表面进一步设置有多个间隔排 列的沟槽33,并且吸热块30的通孔32形成于沟槽33的侧壁上。在组装时,设置于吸热块 30正上方的第二散热片22对应地插入各沟槽33中,并且吸热块30的通孔32与散热片21 、 22的通孔211对齐。 随后,将热管10穿入吸热块30以及至少部分散热片21 、22。在本实施例中,热管 10沿直线穿过第一散热片21、第二散热片22以及吸热块30的各自通孔。然而,如上文所 描述的,热管也可仅穿过部分散热片,例如仅穿过吸热块30以及设置于吸热块30边侧的第 一散热片21。 接着,挤压吸热块30和第一散热片21的突起部212来固定热管10与吸热块30 和第一散热片21。在本实施例中,在吸热块30的通孔32的顶部形成有开口 34,并通过挤 压限定该开口 34的吸热块边缘35来挤压固定热管10。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和方法,使得热管同时穿过吸热块和散热片,增加了散热器的 散热效果和结构强度。此外,利用形成于散热器通孔边缘的突起部以及吸热部来挤压固定 热管,可以提高热管的固定效果。散热片的边缘还设置有能够实现散热片之间相互连接的 互连件,避免了将散热片逐一穿设与热管上,提高了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
一种热管式散热器,包括热管;多个散热片,彼此间隔排列,以形成散热器主体;吸热块,具有用于接触发热源的接触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主体设置于所述吸热块上,所述散热片垂直于所述接触面,并且所述热管平行于所述接触面穿过所述吸热块以及至少部分所述散热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散热片包括设置 于所述吸热块边侧的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上具有允许所述热管通过的通孔,所述 吸热块同样具有允许所述热管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所述通孔与所述吸热块的所 述通孔彼此对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所述通孔的 边缘具有突出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挤压固定所述热管。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第一散热片 通过冲压方式一体形成,所述突起部形成有用于挤压固定所述热管的皱起部或凹陷部。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散热片进一步包 括设置于所述吸热块正上方的第二散热片,所述吸热块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列的沟槽,所述 第二散热片对应地插入所述沟槽,所述第二散热片上形成有允许所述热管通过的通孔,所 述吸热块的所述通孔形成于所述沟槽的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的所述通孔彼此对齐。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块挤压固定所述热管。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块的所述通孔的顶部 形成有开口 ,限定所述开口的吸热块边缘挤压固定所述热管。
8. 根据权利要求l-7任意一项所述的热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具有互 连件,以实现所述散热片之间的相互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件设置于所述散热片 的边缘,所述互连件包括朝所述散热片一侧弯折并且在垂直于所述散热片的方向上延伸 的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并沿所述垂直方向进一步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从所 述第一延伸部的侧边缘朝向所述散热片内部弯折的支撑部;以及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侧边 缘朝向所述散热片内部弯折的扣合部,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进一步设置有形状与所述扣合 部对应的接收孔。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和所述互连件通过 冲压方式一体形成。
11. 一种热管式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 以预定间隔排列多个散热片,以形成散热器主体;b) 将所述散热器主体设置于吸热块上,所述吸热块具有用于接触发热源的接触面,所 述散热片垂直于所述接触面;c) 将热管平行于所述接触面穿过所述吸热块以及至少部分所述散热片;以及d) 固定所述热管。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热管式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至少部分 散热片包括设置于所述吸热块边侧的第一散热片,所述热管沿直线穿过所述第一散热片以及所述吸热块上的通孔。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管式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中, 利用形成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所述通孔的边缘且突出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突起部来挤压 固定所述热管。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管式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中, 利用形成于所述突起部上的皱起部或凹陷部来挤压固定所述热管。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管式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 所述至少部分散热片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吸热块正上方的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 对应地插入形成于所述吸热块上表面的多个间隔排列的沟槽内,所述第二散热片上形成有 允许所述热管通过的通孔,所述吸热块的所述通孔形成于所述沟槽的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二 散热片的所述通孔对齐,所述热管沿直线穿过所述吸热块和所述第二散热片的通孔。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管式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中, 利用所述吸热块挤压固定所述热管。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热管式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中, 所述吸热块的所述通孔的顶部形成有开口 ,利用限定所述开口的吸热块边缘挤压固定所述 热管。
18. 根据权利要求11-17任意一项所述的热管式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步骤a中,所述散热片具有互连件,并利用所述互连件实现所述散热片之间的相互连接, 以形成所述散热器主体。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热管式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件设置 于所述散热片的边缘,所述互连件包括朝所述散热片一侧弯折并且在垂直于所述散热片 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并沿所述垂直方向进一步延伸的第二 延伸部;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侧边缘朝向所述散热片内部弯折的支撑部;以及从所述第二 延伸部的侧边缘朝向所述散热片内部弯折的扣合部,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进一步设置有形 状与所述扣合部对应的接收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式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该热管式散热器包括热管;多个散热片,彼此间隔排列,以形成散热器主体;吸热块,具有用于接触发热源的接触面;其中散热器主体设置于吸热块上,散热片垂直于吸热块的接触面,并且热管平行于吸热块的接触面穿过吸热块以及至少部分散热片。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得热管同时穿过吸热块和散热片,可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以及结构强度。
文档编号H01L23/427GK101754645SQ20081021829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0日
发明者杜建军 申请人:杜建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