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壳卷绕锂离子电池转接极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801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塑壳卷绕锂离子电池转接极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特别涉及一种塑壳卷绕锂离子电池转接极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塑壳锂离子电池普遍采用叠片方式,且内部转接也是用金属条连接极 耳与接线柱。这种方式存在着锂电池的放电倍率小、电池内阻高(金属条的导电面积窄)、 内部结构复杂、混乱,生产效率低,且容易产生短路,成品率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研制一种塑壳卷绕锂离子电池转 接极耳装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塑壳卷绕锂离子电池转接极耳装置,外面是塑壳,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卷芯 引出的电芯极耳连接到“L”形转接极耳,“L”形转接极耳连接至接线柱。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L”形转接极耳结构有更宽的导电面积,有利于电 子的通过,降低了内阻,减少产生的热量;充电时,电流从接线柱流过“L”形转接极耳结构, 实现均流;放电时,各电芯极耳上的电子,从电芯极耳汇集到“L”形转接极耳结构,易实现 大倍率放电;实现了塑壳卷绕锂电池正、负极同向;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内阻;提高锂离子电 池放电倍率;减少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时,产生的热量;使用转接极耳,内部结构清晰,便于 锂离子电池组装;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成品率。本实用新型中的卷绕方式比叠片方式的生产效率高,壳体空间利用率高,质量、体 积比能量高,设备费用和生产成本更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中“L”型转接极耳结构示意图。图中,接线柱1、“L”形转接极耳2、电芯极耳3、卷芯4、塑壳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外面是塑壳5,卷芯4引出的电芯极耳3连接到“L”形转接极耳2,“L”形转接极 耳2连接至接线柱1。“L”形转接极耳2呈悬挂状态。“L”形转接极耳2上正、负极各一个, 分别位于“L”形转接极耳2的两侧。图1中有两个“L”形转接极耳2,只是另一个在对面,在图1中无法看到,被正面这 个“L”形转接极耳2挡住了,所以看不出来,是对称设置的。每一个卷芯4有两个电芯极耳3 (正、负电芯极耳3,其中,卷芯4的正极电芯极耳3用铝带,负极的电芯极耳3用镍带),正极的电芯接耳3、负极的电芯极耳3分别接两个“L” 形转接极耳2 (在图中只能看出一个,另一个被遮住了);“L”形转接极耳2再通过连接接线 柱1向外供电。两个“L”形转接极耳2的材质一个用铝材,一个用铜材,其中,铝质的“L”形转接 极耳2连接正极接线柱1 (铝质),铜质的“L”形转接极耳2连接负极接线柱1 (铜质)。正极部分包括正极接线柱1、铝质“L”形转接极耳2、正极电芯极耳3,三者都是铝 质,它们之间没有电势差;负极部分包括负极接线柱1、铜质“L”形转接极耳2、负极电芯极 耳3,铜镍之间电势差很小,三者之间电势差可以忽略。防止内部结构之间形成电势差,影响 电池性能。应用说明当大电流向内充电时,大量的电子从卷芯4的电芯极耳3的正极通过,汇集到“L” 形转接极耳2上,通过接线柱1和外电路流经卷芯4的电芯极耳3的负极,到达负极的卷芯 4处;卷芯4内部锂离子通过电解液由正极到达负极,实现电子平衡;当向外放电时,电子反 向流动。正是由于有“L”形转接极耳2,充、放电时,大量的电子能够移动传输,同时,起到 均流作用。根据焦耳定律公式Q = I2Rt,由于“L”形转接极耳2的作用,使得有足够大的导 电面积降低了电池总内阻,故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随之降低,提高了电池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其容量范围从10AH-1000AH。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钴酸锂、锰酸锂、锰钴镍酸锂、磷酸铁锂等各种锂离子电池。
权利要求1.一种塑壳卷绕锂离子电池转接极耳装置,外面是塑壳,其特征在于卷芯引出的电芯 极耳连接到“L”形转接极耳,“L”形转接极耳连接至接线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壳卷绕锂离子电池转接极耳装置,其特征在于“L”形 转接极耳呈悬挂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壳卷绕锂离子电池转接极耳装置,其特征在于“L”形 转接极耳上正、负极各一个,分别位于“L”形转接极耳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壳卷绕锂离子电池转接极耳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是外面是塑壳,卷芯引出的电芯极耳连接到“L”形转接极耳,“L”形转接极耳连接至接线柱。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叠片方式存在的锂电池的放电倍率小、电池内阻高、内部结构复杂、混乱,生产效率低,且容易产生短路,成品率低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的“L”形转接极耳结构有更宽的导电面积,有利于电子的通过,降低了内阻,减少了热量,内部结构清晰,便于锂离子电池组装,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成品率,生产效率高,壳体空间利用率高,质量、体积比能量高,设备费用和生产成本更低。
文档编号H01M2/26GK201820827SQ20102055734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9日
发明者林伃仑 申请人:全栋(南京)太阳能光伏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