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及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050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组件及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及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安规UL对爬电距离有限制要求,其测量方式是用测试手指从壳体端口推入,爬电距离为测试手指与壳体接触点到带电体之间的距离。现有技术中,某些连接器壳体开口太大,使测试手指无法接触到壳体,使其无法满足安规UL的爬电距离要求,导致用户有触电危险。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增加一个保护盖来覆盖住连接器前端,避免人手接触。例如,如图1所示,连接器组件101位于墙内,在不工作时,保护盖102覆盖住连接器并固定在墙上。如果需要使用连接器组件101,需要先拆下保护盖102,然后才能使用,导致连接器插拔不方便。综上所述,某些现有连接器壳体或连接器组件无法满足安规对爬电距离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及连接系统,其中连接器组件满足安规要求。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202,用于连接电缆,和用于容纳连接器的壳体201,所述壳体201限定贯穿的通道,所述通道具有用于进行电连接的第一开口 205和用于接收所述电缆的第二开口 204,所述连接器202被固定在所述通道内,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口 205处的壳体端面突出于连接器202的端面使得连接器202完全位于所述通道内部,且第一开口 205处的壳体201的开口尺寸足够小,从而使根据安规要求的测试手指401在测试时与壳体201具有接触点2051,且该接触点2051到连接器202带电端子之间的距离2052至少为安规要求的最小安全距离;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支撑板203,用于将所述连接器202固定至壳体201。可选的,所述支撑板203包括左侧支撑板2031和右侧支撑板2032 ;所述左侧支撑板2031的一侧具有第一连接键20311 ;所述右侧支撑板2032的一侧具有第三连接键20321 ;所述连接器202的外表面具有第五连接键2021和第六连接键2022 ;所述第一连接键20311、第六连接键2022属于第一类型连接键,所述第三连接键20321、第五连接键2021属于第二类型连接键,所述第一类型连接键和第二类型连接键配合;从而当连接器202旋转使所述第五连接键2021和第六连接键2022的朝向互换时,左侧支撑板2031和右侧支撑板2032互换位置即可将连接器202固定至壳体201。可选的,所述支撑板203包括左侧支撑板2031和右侧支撑板2032 ;所述左侧支撑板2031的一侧具有第一连接键20311,另一侧具有第二连接键20312 ;所述右侧支撑板2032的一侧具有第三连接键20321,另一侧具有第四连接键20322 ;所述连接器202的外表面具有第五连接键2021和第六连接键2022 ;所述壳体201内的左侧具有第七连接键2011、右侧具有第八连接键2012 ;所述第一连接键20311、第二连接键20312、第四连接键20322、第六连接键2022属于第一类型连接键,所述第三连接键20321、第五连接键2021、第七连接键2011、第八连接键2012属于第二类型连接键,所述第一类型连接键和第二类型连接键配合;从而当连接器202旋转使所述第五连接键2021和第六连接键2022的朝向互换时,左侧支撑板2031和右侧支撑板2032互换位置即可将连接器202固定至壳体201。可选的,所述连接器202至少具有大体平行第一对侧面和大体平行第二对侧面,其中所述第一对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五连接键2021和第六连接键2022,以及所述第二对侧面上也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五连接键2021和第六连接键2022。可选的,所述壳体201内侧与连接器202的连接键不接触或接触无作用力,从而在位置上不阻挡连接器拔插。可选的,所述第一类型连接键为凹槽,第二类型连接键为凸台;或者所述第一类型连接键为凸台,第二类型连接键为凹槽。可选的,所述连接器为多个,多个连接器之间通过所述第五连接键2021和第六连接键2022组合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口 205为长方形,其短边< 12mm。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系统,包括:公插头连接器组件和母插头连接器组件,所述公插头连接器组件和母插头连接器组件分别为如权利要求1 8所述的连接器组件;所述公插头连接器组件为EBM连接器组件,所述母插头连接器组件为UPS连接器组件;所述UPS连接器组件与EBM连接器组件对插以组合使用,对插后,使用卡勾互相卡紧或使用螺丝锁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I)通过使连接器组件满足安规要求,一方面可以安全使用,另一方面不需要安装背景技术中介绍的保护盖,插拔方便;(2)连接器可以有多种组合,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支撑板,便于连接器旋转不同方向依然可以装进壳体内,支持多种电压组合防呆。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组件剖面图以及各个部分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连接器的示意图;图4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EBM和UPS连接器组件的安规测试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器不同开口方向示意图;图6是图2中所示的连接器组件支持电压组合防呆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UPS和EBM连接器组件及其组合使用的不意图;图8a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3P0RT UPS连接器组件以及一种3P0RTEBM连接器组件的示意图;图8b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5P0RT UPS连接器组件以及一种5P0RTEBM连接器组件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器组件装配方法过程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器组件装配方法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如图2所示,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202和与其固定的壳体201 ,壳体201用于限定连接器202穿过的通道,连接器202被固定在该通道内。连接器202如图3所示,其上具有连接键301和302,其中连接键301为凸台,连接键302为凹槽。继续参考图2,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支撑板203。壳体201内壁和支撑板203两侧也具有连接键。支撑板203的连接键分别与连接器202和壳体201内侧的连接键装配,从而将连接器202固定在壳体201中。上述连接键包括凹槽和凸台。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上述连接键也可以是卡勾结构或者螺丝螺母结构。优选的,所述壳体内侧与连接器的连接键不接触或接触无作用力,从而在位置上不阻挡连接器拔插,方便使用。继续参考图2,壳体201限定的通道具有第一开口 205和第二开口 204。第一开口205用于连接其他连接器组件,第二开口 204用于接收电缆。在第一开口 205处的壳体201的端面突出于连接器202的端面。并且,在第一开口 205处的壳体201的开口尺寸足够小,如图4a、4b所示;从而使安规UL要求的测试手指401测试时与壳体201具有接触点2051。该接触点2051到连接器202带电端子402之间的距离2052至少为安规UL要求的最小安全距离。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的一端具有开口。如图5所示,开口 501朝下,逆时针旋转连接器90度使开口 502朝右,可以用于表示不同的电压值,作为防呆设计(避免不同电压误接造成事故风险)。但是在转过程中,连接器的连接键与壳体的连接键(如凹槽和凸台)的对应关系会发生变化,传统的连接器与壳体直接接触的方式将不能有效固定(例如,当连接器的凸台和壳体内侧的凸台相对的时候接触面积小) ’为了支持电压组合防呆,需要更换壳体。本实施例中采用支撑板作为连接器和壳体之间的桥梁,使得在壳体不改变的情况下,能够让连接器和壳体有效固定,从而支持多种电压组合的防呆设计。具体的,连接器一端的开口朝向有四种(如图5所示),其另一端的连接键的相应位置如图6所示。其中,3个连接器202组合连接,组合连接后,其左右两侧的连接键包括左边的凸台和右边的凹槽,而壳体201的连接键都是凸台,直接将组合连接的连接器202插入壳体201则在一侧连接键接触面积小,不能达到较好的固定效果。通过引入支撑板2031和2032,让支撑板的一侧的连接键与连接器的连接键配合,另一侧与壳体201的内壁配合;如图所示,支撑板2031的连接键包括两侧的凹槽,支撑板2032的连接键为凹槽、凸台。当连接器需要防呆设计进行旋转时,比如三个连接器202逆时针旋转90度,其组合连接后的连接键包括左侧的凹槽和右侧的凸台,只需互换支撑板2031和2032的位置即可固定连接器202和壳体201。之后,三个连接器202继续逆时针旋转90度,同理,支撑板2031和2032只要相应的调换位置即可固定连接器202和壳体20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如果壳体201的内侧的连接键为凹槽时,图6中的左侧支撑板的连接键为凸台、凹槽,右侧支撑板的连接键为凸台、凸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壳体201内侧没有连接键时,图6中的左侧支撑板的连接键为一个凹槽,右侧支撑板的连接键为一个凸台,两个支撑板都有一面为平面,即可实现与壳体201完全接触。根据上述连接器组件,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UPS(不间断电源)连接器组件以及一种EBM(外部电池模块)连接器组件。与前述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组件相比,其特点在于:(I)如图7中上半部分左侧连接器所示,该UPS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壳体、支撑板。壳体的开口为矩形,短边尺寸< 12mm;并且在长度方向上包裹住连接器,不暴露在外面。(2)如图7中上半部分右侧连接器所示,该EBM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壳体、支撑板和盖。壳体的开口为矩形,短边尺寸< 12mm;并且在长度方向上包裹住连接器,不暴露在外面。另外,EBM是需要连接电源线,因此需要盖来压紧电源线。如图7下半部分所示,UPS连接器组件与EBM连接器组件对插以组合使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卡勾互相卡紧或螺丝锁紧。如图8a所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3P0RT(3个端子连接器)UPS连接器组件以及一种3P0RT EBM连接器组件。其中,每个连接器组件中的连接器的个数都是3个。如图8b所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5P0RT UPS连接器组件以及一种5P0RT EBM连接器组件。其中,每个连接器组件中的连接器的个数都是5个。与上述连接器组件相应的,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装配方法。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S101、通过连接键,将多个连接器并迭结合;S102、通过连接键,将单个连接器或并迭结合后的多个连接器与左侧支撑板、右侧支撑板结合成为第一组件;和S103、将第一组件插入壳体中,支撑板的凹槽与壳体的凸台相互配合固定,并确保测试手指测试时与壳体的接触点到连接器带电端子之间的距离等于安规要求的最小安全距离。优选的,如果是EBM连接器,如图10所示,上述步骤S103还可以包括:S104、将盖固定在第二开口处壳体上,用于压紧电源线。应该注意到并理解,在不脱离后附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详细描述的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改进。因此,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不受所给出的任何特定示范教导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连接器(202),用于连接电缆,和 用于容纳连接器的壳体(201),所述壳体(201)限定贯穿的通道,所述通道具有用于进行电连接的第一开口(205)和用于接收所述电缆的第二开口(204),所述连接器(202)被固定在所述通道内,其特征在于: 第一开口(205)处的壳体端面突出于连接器(202)的端面使得连接器(202)完全位于所述通道内部,且第一开口(205)处的壳体(201)的开口尺寸足够小,从而使根据安规要求的测试手指(401)在测试时与壳体(201)具有接触点(2051),且该接触点(2051)到连接器(202)带电端子之间的距离(2052)至少为安规要求的最小安全距离; 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支撑板(203),用于将所述连接器(202)固定至壳体(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支撑板(203)包括左侧支撑板(2031)和右侧支撑板(2032); 所述左侧支撑板(2031)的一侧具有第一连接键(20311); 所述右侧支撑板(2032)的一侧具有第三连接键(20321); 所述连接器(202)的外表面具有第五连接键(2021)和第六连接键(2022); 所述第一连接键(20311)、第六连接键(2022)属于第一类型连接键,所述第三连接键(20321)、第五连接键(2021)属于第二类型连接键,所述第一类型连接键和第二类型连接键配合; 从而当连接器(202)旋转使所述第五连接键(2021)和第六连接键(2022)的朝向互换时,左侧支撑板(2031)和右侧支撑板(2032)互换位置即可将连接器(202)固定至壳体(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支撑板(203)包括左侧支撑板(2031)和右侧支撑板(2032); 所述左侧支撑板(2031)的一侧具有第一连接键(20311),另一侧具有第二连接键(20312); 所述右侧支撑板(2032)的一侧具有第三连接键(20321),另一侧具有第四连接键(20322); 所述连接器(202)的外表面具有第五连接键(2021)和第六连接键(2022); 所述壳体(201)内的左侧具有第七连接键(2011)、右侧具有第八连接键(2012); 所述第一连接键(20311)、第二连接键(20312)、第四连接键(20322)、第六连接键(2022)属于第一类型连接键,所述第三连接键(20321)、第五连接键(2021)、第七连接键(2011)、第八连接键(2012)属于第二类型连接键,所述第一类型连接键和第二类型连接键配合; 从而当连接器(202)旋转使所述第五连接键(2021)和第六连接键(2022)的朝向互换时,左侧支撑板(2031)和右侧支撑板(2032)互换位置即可将连接器(202)固定至壳体(20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202)至少具有大体平行第一对侧面和大体平行第二对侧面,其中所述第一对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五连接键(2021)和第六连接键(2022),以及所述第二对侧面上也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五连接键(2021)和第六连接键(2022)。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壳体(201)内侧与连接器(202)的连接键不接触或接触无作用力,从而在位置上不阻挡连接器拔插。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类型连接键为凹槽,第二类型连接键为凸台;或者所述第一类型连接键为凸台,第二类型连接键为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为多个,多个连接器之间通过所述第五连接键(2021)和第六连接键(2022)组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开口(205)为长方形,其短边< 12mm。
9.一种连接系统,包括:公插头连接器组件和母插头连接器组件,所述公插头连接器组件和母插头连接器组件分别为如权利要求1 8所述的连接器组件; 所述公插头连接器组件为EBM连接器组件,所述母插头连接器组件为UPS连接器组件; 所述UPS连接器组件与EBM连接器组件对插以组合使用,对插后,使用卡勾互相卡紧或使用螺丝锁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202),用于连接电缆,和用于容纳连接器的壳体(201),所述壳体(201)限定贯穿的通道,所述通道具有用于进行电连接的第一开口(205)和用于接收所述电缆的第二开口(204),所述连接器(202)被固定在所述通道内,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口(205)处的壳体端面突出于连接器(202)的端面使得连接器(202)完全位于所述通道内部,且第一开口(205)处的壳体(201)的开口尺寸足够小,从而使根据安规要求的测试手指(401)在测试时与壳体(201)具有接触点(2051),且该接触点(2051)到连接器(202)带电端子之间的距离(2052)至少为安规要求的最小安全距离;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支撑板(203),用于将所述连接器(202)固定至壳体(201)。
文档编号H01R24/00GK103187656SQ201110460519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徐胜峰, 费景涛, 陈凯江 申请人:伊顿制造(格拉斯哥)有限合伙莫尔日分支机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