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33120发布日期:2018-08-10 18:5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尤其涉及绝缘本体与印刷电路板结构配合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为满足消费类电子市场的独特需要,2002年的4月,日立、松下、飞利浦、晶像(Silicon Image)、索尼、汤姆逊、东芝共7家公司成立了HDMI(High-definition Digital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数位多媒体接口)协会,开始制定新的专用于数位视频/音频传输标准。HDMI技术是能够通过单一连接器传输高清视频和多通道音频,主要面向下一代消费电子市场。根据HDMI传输标准,HDMI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本体、组装在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缆。通常该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收容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包覆金属壳体后端及线缆与前端的绝缘保护壳。所述印刷电路板仅有前端收容至绝缘本体内,这样位于外侧的绝缘保护壳必须要设计的较长,如此设计,产品不但不美观,同时也无法使用在空间不足的终端产品上。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照2013年3月13日公告的公告号为CN101499568的中国专利,其揭示了一种线缆连器组件,该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及具有若干芯线的线缆,所述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仅有前端收容于绝缘本体内,如此设计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整体长度较长,经常会发现客户使用时由于空间受限,无法与终端产品连接。由于一些客户及产品设计的需要,印刷电路板上需设有若干电子元件,在生产的过程中,暴露于外侧的电子元件很容易损坏,影响产品的性能,引起较高的不良成本。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问题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能通过印刷电路板与绝缘本体的配合而减小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整体长度且降低不良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连接器及具有若干芯线的线缆,所述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相对的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印刷电路板设有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前端部、与所述芯线电性连接的后端部及连接前端部与后端部的中间部,所述印刷电路板部分收容于绝缘本体内,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后端部延伸超出绝缘本体并暴露于外侧,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后端部设有若干与芯线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片,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中间部设有若干电子元件,所述若干电子元件完全收容于绝缘本体内。

具体实施结构如下:

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后端部设有向两外侧延伸的一对凸缘,所述凸缘向前抵靠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面。

所述凸缘自印刷电路板的后端部向两外侧水平延伸。

所述印刷电路板设有相对的前壁及后壁,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导电端子连接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贴靠在印刷电路板的前壁上。

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上、下两排导电端子,所述上、下两排导电端子均包括固持于所述定位件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向后延伸出定位件的焊接部,所述上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与下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前端部至少部分收容于该夹持空间内。

所述定位件包括与上述上、下两排导电端子对应连接的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的上表面分别向上凸设有若干卡块,所述卡块与绝缘本体的内表面配合。

所述定位件与导电端子一体成型。

所述印刷电路板具有相对的正、反两面,所述印刷电路板前端设有跟导电端子接触的第二导电片,后端设有跟线缆的芯线接触的第一导电片,所述印刷电路板两相对的正、反面上均分布有上述第一、第二导电片,其中第一导电片的宽度较第二导电片宽。

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进一步设有收容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和包覆于金属壳体的后端及线缆的前端的绝缘保护壳。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组装方法,其能通过印刷电路板与绝缘本体的配合而减小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整体长度且降低不良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组装方法,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及具有若干芯线的线缆,所述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相对的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印刷电路板设有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前端部、与所述芯线电性连接的后端部及连接前端部与后端部的中间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中间部设有若干电子元件,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后端部设有若干与芯线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片,所述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一定位件,将定位件与前述导电端子一体成型;

(b).将连接有定位件的导电端子与印刷电路板的前端部电性连接;

(c).将连接有导电端子的印刷电路板自后向前插入绝缘本体内,以使所述印刷电路板部分收容于绝缘本体内,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后端部延伸超出绝缘本体并暴露于外侧,所述中间部设有的若干电子元件完全收容于绝缘本体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印刷电路板最大程度的收容于绝缘本体内,从而减小了连接器在轴线方向上的尺寸,确保产品小型化的同时也保证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高频性能,并且最大限度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部分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5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的分解图。

图6是符合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上印刷电路板、导电端子及定位件配合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其包括连接器10及具有若干芯线21的线缆2。所述连接器10为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3、收容绝缘本体1的金属壳体4、电性连接导电端子3的印刷电路板5以及包围金属壳体4后端及线缆2前端的绝缘保护壳6。

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相对的前端面11、后端面12、顶壁13、底壁14以及贯穿前端面11且位于顶壁13与底壁14之间的收容空间15,所述收容空间15包括位于绝缘本体1前端的插接空间151以收容插入物(未图示)、及位于绝缘本体1后端以收容印刷电路板5的安装空间152。所述绝缘本体1的顶壁13和底壁14的内表面设有若干收容导电端子3的端子槽153,所述插接空间151、安装空间152及端子槽153相连通。所述绝缘本体1的顶壁13的末端设有一对凸块130,所述凸块130左右对称布置。

所述印刷电路板5设有相对的正、反两面51、52、相对设置的前壁57及后壁58、与导电端子3电性连接的前端部53、与所述芯线21电性连接的后端部54及连接前端部53与后端部54的中间部55。所述印刷电路板5的前端部53设有若干跟导电端子3接触的第二导电片531,后端部54设有若干跟线缆2的芯线21接触的第一导电片541。所述印刷电路板5两相对的正、反两面51、52上均分布有上述第一、第二导电片541、531,其中第一导电片541的宽度较第二导电片531宽。各第一导电片541分别焊连各芯线21,各相邻第二导电片531的间距等于嵌置于绝缘本体1中的各相邻导电端子3的间距,以对应地焊连导电端子3。且两相邻的第一导电片541的间距大于两相邻第二导电片531的间距。所述印刷电路板5的中间部55上设有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的电子元件551、或电路或芯片,以提供如调节阻抗、解码等其它功能,使本发明可扩大其功能。所述印刷电路板5的后端部54具有一对自后端部54向两外侧延伸的一对凸缘56,所述凸缘56向前抵靠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端12,可防止印刷电路板5向前运动而滑至绝缘本体1的安装空间152内。所述凸缘56自印刷电路板5的后端部54向两外侧水平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印刷电路板5部分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所述印刷电路板5的前端部53与中间部55均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所述印刷电路板5的后端部54延伸超出绝缘本体1并暴露于外侧,所述后端部54设有与所述芯线21连接的第一导电片541的最前端与绝缘本体1的后端面52平齐。如此设计,印刷电路板5最大限度的嵌置于绝缘本体1内,只留出需与芯线21焊接的部分,减小了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在轴线方向上的整体长度,解决了客户在与终端产品连接的空间限制。而且,由于印刷电路板5上设有电子元件551或者电路或芯片等元件,将其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不仅可以避免该等元件在生产过程中碰撞受损,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功能,降低不良成本。

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还设有可与导电端子3连接的定位件7。所述定位件7贴靠在印刷电路板5的前壁57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端子3与定位件7为一体成型。当然,于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端子3还可以组装至定位件7上。所述导电端子3包括上、下两排导电端子31、32,所述上、下两排导电端子31、32均包括固持于所述定位件7的固持部33、自固持部33向后延伸出所述定位件7的焊接部34及自固持部33向前弯曲延伸的对接部35。所述对接部35自后端的安装空间152插入至前端,并向内延伸至插接空间151用以与插入物电性接触。所述导电端子3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印刷电路板5电性接触。于本发明中,导电端子3可通过hotbar焊接或者laser焊接的方式与印刷电路板5连接。当然,于其他实施方式中,导电端子3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印刷电路板5形成电性连接。所述上排导电端子31的焊接部34与下排导电端子32的焊接部34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未图示),所述印刷电路板5的前端部53至少部分收容于该夹持空间内。所述定位件7包括与上述上、下两排导电端子31、32对应连接的第一定位件71与第二定位件72,所述第一定位件71与第二定位件72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定位件71与第二定位件72的上表面均向上凸设有若干卡块73,所述卡块73与绝缘本体1的内表面配合,可使得印刷电路板5更牢固的组装至绝缘本体1内,有效的防止组装完成后的印刷电路板5与导电端子3从绝缘本体1内向后退出。

所述金属壳体4包括沿上下方向组装的第一遮蔽部41和第二遮蔽部42。所述第一遮蔽部41包括封装部411、U型的第一盖体部412及自U型第一盖体部412向后延伸的延伸片413。该第一盖体部412自封装部411末端向后延伸而形成。第二遮蔽部42包括U型的第二盖体部421及与该第二盖体部421相连接的线缆握持部422。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组装方法,组装时,先将定位件7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与导电端子3连接,将连接有定位件7的导电端子3焊接至印刷电路板5上,然后再将焊接有导电端子3的印刷电路板5自后向前插入至绝缘本体1内,所述印刷电路板5部分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导电端子3收容于绝缘本体1设有的端子槽153内,这时印刷电路板5的前端部53及中间部55均收容至绝缘本体1的安装空间152内,所述中间部55上设有若干电子元件551,将其完全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不仅可以避免该等元件在生产过程中碰撞受损,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功能,降低不良成本。然后再将线缆2上的各芯线21焊接至印刷电路板5的后端部54上,以与印刷电路板5形成电性连接。再将金属壳体4组装至绝缘本体1的外侧。最后,通过外模成型的方式将绝缘保护壳6包覆于金属壳体4的后端及线缆2的前端。当然,本设计也可以先将定位件7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与导电端子3连接,将连接有定位件7的导电端子3焊接至印刷电路板5上。再将线缆2上的各芯线21焊接至印刷电路板5的后端部54上,以与印刷电路板5形成电性连接。然后将连接有芯线21以及导电端子3的印刷电路板5自后向前插入至绝缘本体1内,所述印刷电路板5部分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导电端子3收容于绝缘本体1设有的端子槽153内,这时印刷电路板5的前端部53及中间部55均收容至绝缘本体1的安装空间152内,所述中间部55上设有若干电子元件551,该等电子元件551完全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不仅可以避免该等元件在生产过程中碰撞受损,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功能,降低不良成本。再将金属壳体4组装至绝缘本体1的外侧。最后,通过外模成型的方式将绝缘保护壳6包覆于金属壳体4的后端及线缆2的前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导电端子3比一般的HDMI连接器的导电端子3的整体长度要短,在本实施方式中,组装至绝缘本体1内的导电端子3占据整个绝缘本体1长度的比例不大于1/2,从而保证绝缘本体1内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最大限度的容纳印刷电路板5的前端部53及中间部55,使得印刷电路板5只有与线缆2的芯线21电性连接的后端部54暴露于外侧,所述后端部54设有与所述芯线21连接的第一导电片541的最前端与绝缘本体1的后端面52平齐。如此设计,减小了包覆于金属壳体4后端及线缆2前端的绝缘保护壳6的长度,进而最大限度的减小了连接器10在轴向方向上的整体长度。本设计中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00方便了客户使用、节省了空间,适于产品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而且印刷电路板5上设有的若干电子元件均被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可避免在生产过程中,该等电子元件受损,大大减小了不良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