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零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170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端子零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零件。



背景技术:

以前,已知有一种端子零件,其连接到电线的末端部,通过多个连接到电线的末端部的端子零件处于接触状态,从而使多个电线之间相连。例如,在以下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端子零件中,多个端子零件连接到电线的末端部并分别插入到壳体的端子收纳室,从而多个端子零件处于接触状态。在壳体中沿上下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端子收纳室,在端子零件的上表面侧设置的弹性接触片与在插入到上段相邻的端子收纳室中的端子零件的下表面侧设置的连接突部接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1484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构成中,由于多个端子零件的排列形状固定,所以无法灵活地根据例如电线的布线空间对排列形状进行改变。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这样的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灵活地对多个端子零件的排列形状进行改变的端子零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端子零件,其连接到电线的末端部,通过多个连接到电线的末端部的端子零件处于接触状态,从而使多个电线之间相连,所述端子零件包括:电线连接部,其连接于所述电线的末端部;筒状部,其呈筒形状;轴状部,其能够嵌入到所述筒状部的内侧;多个端子零件通过所述筒状部与所述轴状部的相互嵌合而处于接触状态,在所述筒状部或者所述轴状部设置有圆弧部,所述圆弧部使得所述筒状部和所述轴状部能够在相互嵌合的状态下分别绕轴旋转。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成为接触状态的多个端子零件能够分别在嵌合部绕轴旋转,所以能够对多个端子零件的排列形状进行灵活改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端子零件连接到电线的末端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处于连接到电线的末端部的状态的端子零件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处于连接到电线的末端部的状态的端子零件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处于连接到电线的末端部的状态的端子零件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处于连接到电线的末端部的状态的端子零件的仰视图。

图6是表示处于连接到电线的末端部的状态的端子零件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处于轴状部与筒状部相互嵌合的状态的端子零件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处于轴状部与筒状部相互嵌合的状态的端子零件的剖视图。

图9是改变轴向的朝向来示出处于轴状部与筒状部相互嵌合的状态的端子零件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将多个端子零件的排列形状自由改变的样子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将多个端子零件汇集在一起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将多个端子零件卷绕到电线束的外周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2的端子零件连接到电线的末端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处于连接到电线的末端部的状态的端子零件的主视图。

图15是表示处于连接到电线的末端部的状态的端子零件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处于连接到电线的末端部的状态的端子零件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处于连接到电线的末端部的状态的端子零件的仰视图。

图18是表示处于连接到电线的末端部的状态的端子零件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处于轴状部与筒状部相互嵌合的状态的端子零件的侧视图。

图20是表示处于轴状部与筒状部相互嵌合的状态的端子零件的主视图。

图21是表示处于轴状部与筒状部相互嵌合的状态的端子零件的剖视图。

图22是表示将多个端子零件卷绕到电线束的外周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3是改变轴向的朝向来示出处于轴状部与筒状部相互嵌合的状态的端子零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表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端子零件可以构成为所述筒状部和所述轴状部形成为改变轴向的朝向也能够嵌合。根据此构成,通过将端子零件的朝向改变并使筒状部与轴状部相嵌合,从而能够对电线的布线方向进行选择。

另外,本发明的端子零件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筒状部和所述轴状部沿与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排列设置。根据此构成,若轴状部与筒状部相嵌合,由于多个端子零件沿与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排列,所以能够使多个端子零件在轴向上的位置对齐。

另外,本发明的端子零件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筒状部和所述轴状部沿轴向错开设置。根据此构成,若轴状部与筒状部相嵌合,由于多个端子零件分别沿轴向一段一段地错开排列,所以能够将多个端子零件卷成螺旋状,从而使在正面视图上的直径变小。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12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端子零件t为用于绞接的端子零件,端子零件t连接于电线40的末端部,通过使多个连接于电线40的末端部的端子零件t处于接触状态,从而将多个电线40之间连接,该端子零件t具有形成为一体的电线连接部10、筒状部11以及轴状部12。电线连接部10连接于电线40的末端部,筒状部11呈筒形状,轴状部12能够嵌入到筒状部11的内侧。多个端子零件t通过筒状部11与轴状部12的相互嵌合而处于接触状态。以下,在各构成部件中,以图1中的左下侧为前方,以右上侧(连接在电线40的一侧)为后方,另外,以上侧(压接在电线40的一侧)为上方,以下侧为下方进行说明。

端子零件t具有沿前后方向细长延伸的底壁部15,在底壁部15的后端部设置有电线连接部10。电线连接部10具备:电线筒部13,其压接于在电线40的末端部露出的芯线41;以及绝缘筒部14,其压接在绝缘包覆部42的末端部。电线筒部13以及绝缘筒部14均具备从底壁部15朝上方立起的铆接片16,铆接片16以将芯线41以及绝缘包覆部42分别包围的方式被铆接安装。

筒状部11以及轴状部12设置在端子零件t的前端部。筒状部11和轴状部12构成为将底壁部15夹于中间,轴状部12位于上侧,筒状部11位于下侧,筒状部11和轴状部12沿与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排列设置。

轴状部12设置为从在底壁部15的沿前后方向的中间部朝上表面侧立起的基部17朝前方延伸。基部17呈筒形状形成于底壁部15的上表面侧。基部17形成为从底壁部15的左右两侧缘部中的一个缘部朝上方折弯至另一缘部,处于整个周向闭合的状态。在基部17的端缘部形成有突出部21,该突出部21与在底壁部15的侧缘部凹陷形成的凹部18相嵌合(参照图3以及图5)。

如图2所示,基部17具有:一对上侧壁部22,其从底壁部15的两侧缘部朝上方稍向外倾斜;以及上壁部23,其呈圆弧形状,并与一对上侧壁部22的上端相连。

如图1所示,轴状部12连续设置在基部17的前侧。轴状部12的上侧部分形成为截面形状与基部17的上壁部23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另外,轴状部12的下侧部分隔着狭缝24而与基部17分离,并形成为与上侧部分连续的圆弧形状。如图2所示,轴状部12形成为下端部被切削而朝下方开放的形态,且配置为从底壁部15朝上方分开。轴状部12构成为圆弧部(以下,称为轴侧圆弧部25),圆弧部大致整体呈一个圆弧形状(具有大致相同的半径)。

如图8以及图9所示,在轴状部12的前端部设置有卡爪部26,卡爪部26卡止于与轴状部12相嵌合的筒状部11的前端或者后端,从而防止轴状部12的脱离。如图2所示,卡爪部26各设置一个在轴状部12的下端的开放端缘部。一对卡爪部26分别以与底壁部15大致垂直的方式从轴状-部12的开放端缘部朝下方折弯。

如图7所示,从侧方看,卡爪部26呈梯形,其后缘部与前后方向大致正交峭立。另外,卡爪部26的前缘部以突出尺寸从前端朝后方逐渐增加的方式倾斜,对轴状部12向筒状部11的嵌入进行诱导。

如图2所示,筒状部11形成为截面形状比轴状部12的截面形状大一圈,且在前后两侧开口。筒状部11形成为从底壁部15的左右两侧缘部中的一个缘部朝下方折弯至另一缘部(与连接于基部17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的缘部),并处于整个周向闭合的状态。与基部17一样,在筒状部11的端缘部设置有突出部21,突出部21与在底壁部15的侧缘部凹陷形成的凹部18相嵌合(参照图9)。另外,筒状部11的沿前后方向的尺寸与基部17的沿前后方向的尺寸相同。

如图2所示,筒状部11具有:一对下侧壁部28,其从底壁部15的两侧缘部朝上方稍向外倾斜;以及下壁部29,其呈圆弧形状,并与一对下侧壁部28的下端相连。下壁部29构成为形成于筒状部11的圆弧部(以下,称为筒侧圆弧部31)。筒侧圆弧部31形成为半径比轴侧圆弧部25的半径大的圆弧。

在底壁部15的沿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心设置有朝上侧突出的台阶部32。如图6所示,台阶部32以在前后方向上从底壁部15中的靠近基部17的后端的位置细长地延伸至靠近筒状部11的前端的位置的方式设置。台阶部32朝底壁部15的上表面侧凸出,并在下表面侧形成有凹部。如图8所示,成为如下状态:在一个端子零件t的筒状部11中嵌合有另一个端子零件t的轴状部12的状态下,一个端子零件t的筒状部11的下端部与另一个端子零件t的台阶部32接触。

接着,对使用所述端子零件t将多个电线40之间连接的作业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将端子零件t连接到各电线40的末端部。在电线40的末端部,将绝缘包覆部42剥去使芯线41露出,通过分别将电线筒部13紧固在芯线41,以及将绝缘筒部14紧固在绝缘包覆部42,从而将电线40压接在端子零件t。

接着,使多个端子零件t处于接触状态。在一个端子零件t的筒状部11中嵌入另一个端子零件t的轴状部12。此时,如图7以及图8所示,在多个电线40从端子零件t统一朝同一个方向延伸的情况下,将端子零件t的沿前后方向的朝向一致后嵌入。

具体为,使一个端子零件t的筒状部11位于另一个端子零件t的轴状部12的前方,将一个端子零件t朝后方拉。于是,筒状部11抵接到轴状部12的卡爪部26的前缘部,筒状部11因卡爪部26的倾斜而较顺利地越过卡爪部26,而成为外嵌到轴状部12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通过卡爪部26卡止在筒状部11的前端,从而防止筒状部11向前方脱落,并且通过基部17的上侧壁部22来防止筒状部11向后方脱落。

另外,如图9所示,在多个电线40从端子零件t以相差180度的朝向延伸的情况下,使端子零件t的前后方向的朝向反转,将轴状部12与筒状部11相嵌合。也就是说,在一个端子零件t的筒状部11中从前方嵌入与一个端子零件t反向的另一个端子零件t的轴状部12。于是,成为如下状态:通过将卡爪部26卡止到筒状部11的后端,从而防止筒状部11向后方脱落,通过基部17的上侧壁部22来防止筒状部11向前方脱落。

通过这种方式,若依次将轴状部12与筒状部11相嵌合从而使多个端子零件t处于接触状态,则将多个电线40之间连接的作业即完成。

如图10所示,在轴状部12与筒状部11相互嵌合的状态下,轴状部12与筒状部11以大致无间隙的方式接触从而防止在内外方向(与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晃荡。轴状部12抵接到筒状部11的底壁部15的沿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心,并与沿筒侧圆弧部31的内周面配置的部分面接触。于是,通过轴侧圆弧部25与筒侧圆弧部31而允许轴状部12与筒状部11绕轴进行旋转动作。

如图10、图11以及图12所示,处于接触状态的多个端子零件t根据布线空间设置为展开状态,或者被汇集,或者被卷绕到电线束w的周围。这样的排列方向的变更是通过对相互嵌合的筒状部11与轴状部12进行相对转动进行的。相对于一个端子零件t,另一个端子零件t能够转动至少180度以上。另外,通过用胶带等包围多个端子零件t的外周侧从而对设置为预定的排列形状的多个端子零件t进行绝缘以及保护。

接着,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实施例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端子零件t构成为,端子零件t连接于电线40的末端部,通过使多个连接于电线40的末端部的端子零件t处于接触状态,从而将多个电线40之间连接,该端子零件t具有电线连接部10、筒状部11以及轴状部12。电线连接部10连接于电线40的末端部,筒状部11呈筒形状,轴状部12能够嵌入到筒状部11的内侧。多个端子零件t通过筒状部11与轴状部12相互嵌合而处于接触状态,在筒状部11以及轴状部12设置有轴侧圆弧部25以及筒侧圆弧部31,轴侧圆弧部25以及筒侧圆弧部31能够在筒状部11以及轴状部12相互嵌合的状态下分别绕轴旋转。根据此结构,由于成为接触状态的多个端子零件t能够分别在两者的嵌合部绕轴转动,所以能够灵活地对多个端子零件t的排列形状进行改变。

另外,筒状部11和轴状部12在轴向朝向改变的情况下也能够相互嵌合。根据此结构,通过改变端子零件t的朝向并将筒状部11与轴状部12相互嵌合,从而能够对电线40的布线方向进行选择。

另外,筒状部11和轴状部12沿与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排列设置。根据此结构,若筒状部11与轴状部12相互嵌合,则由于多个端子零件t沿与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排列,所以能够使多个端子零件t在轴向上的位置对齐。

<实施例2>

接着,参照图13-23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2的端子零件50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端子零件50在筒状部51与轴状部52沿轴向(前后方向)偏离设置这一点上与实施例1不同。另外,对与实施例1具有同样构成的部件赋予同样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的端子零件50构成为,端子零件50连接于电线40的末端部,通过使多个连接于电线40的末端部的端子零件50处于接触状态,从而将多个电线40之间连接,该端子零件50具有电线连接部10、筒状部51以及轴状部52。电线连接部10连接于电线40的末端部,筒状部51呈筒形状,轴状部52能够嵌入到筒状部51的内侧。多个端子零件50通过筒状部51与轴状部52相嵌合而成为接触状态。

与实施例1相同,端子零件50整体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细长的形状,电线连接部10、筒状部51以及轴状部52通过沿前后方向细长地延伸的底壁部15而形成为一体。

轴状部52设置在端子零件50的前端部,轴状部52呈筒形状形成于底壁部15的上表面侧。轴状部52从底壁部15的左右两侧缘部朝上方折弯,轴状部52的顶端彼此在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心相互对接,成为整个周向闭合的状态。轴状部52以包含底壁部15在内的整体具有呈大致圆形的截面的方式形成,并构成轴侧圆弧部53。

在轴状部52的前端部形成有锥形部54,锥形部54以使轴状部52朝前端逐渐变细的方式倾斜。另外,在轴状部52的沿前后方向的中间部设置有轴侧卡止部55,轴侧卡止部55卡止于在筒状部51上设置的筒侧卡止部58来防止前后方向的脱离。轴侧卡止部55是比其他部分朝外侧突出的突部,轴侧卡止部55形成为在轴状部52的整个周向(包括底壁部15)上连续。另外,在轴侧卡止部55的内侧形成有凹陷部。

筒状部51设置在轴状部52与电线连接部10之间,并以比轴状部52大一圈的筒形状形成于底壁部15的下表面侧。筒状部51具有一对侧壁部56,一对侧壁部56从底壁部15的左右两侧缘部朝下方铅垂,一对侧壁部56之间在下方开放。筒状部51的侧壁部56呈圆弧形状,构成为筒侧圆弧部57。筒侧圆弧部57形成为其半径比轴侧圆弧部53的半径大的圆弧。筒状部51的沿前后方向的尺寸与轴状部52的除了锥形部54之外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相同。

在筒状部51的沿前后方向的中间部设置有筒侧卡止部58,筒侧卡止部58卡止于在轴状部52上设置的轴侧卡止部55来防止前后方向的脱离。筒侧卡止部58是具有能够将轴侧卡止部55嵌合的宽度尺寸(沿前后方向的尺寸)的凹陷部,形成为遍及一对侧壁部56以及底壁部15沿圆周方向延伸。即使轴状部52与筒状部51转动,筒侧卡止部58与轴侧卡止部55的卡止状态也能被保持。

在一对侧壁部56上形成的筒侧卡止部58是开口部,朝下方开放至各侧壁部56的下端。另外,在底壁部上形成的筒侧卡止部58是上表面侧封闭的凹部,以沿底壁部15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另外,与实施例1一样,在底壁部15的沿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心设置有沿前后方向细长地延伸的台阶部32。

与实施例1一样,使用所述的端子零件50将多个电线40之间连接时,将端子零件50连接到各电线40的末端部,接着,使多个端子零件50处于接触状态。

如图19以及图21所示,与实施例1一样,在多个电线40从端子零件50统一朝同一方向延伸的情况下,在使端子零件50的沿前后方向的朝向一致的状态下将筒状部51与轴状部52相嵌合。具体为,与实施例1一样,使一个端子零件50的筒状部51位于另一个端子零件50的轴状部52的前方,将一个端子零件50朝后方拉。于是,筒状部51的侧壁部56稍朝外侧弹性变形,并越过轴状部52的轴侧卡止部55,从而筒状部51与轴状部52成为相嵌合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通过轴侧卡止部55与筒侧卡止部58沿前后方向抵接,从而防止筒状部51与轴状部52之间的脱离。与实施例1一样,如图20所示,在相互嵌合的轴状部52以及筒状部51中,轴状部52和筒状部51以大致无间隙的方式接触,从而防止在内外方向(与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晃荡。轴状部52与筒状部51的一对侧壁部56(筒侧圆弧部57)的内周面的大致整体面接触。于是,通过轴侧圆弧部53与筒侧圆弧部57从而允许轴状部52和筒状部51绕轴进行旋转动作。

通过轴状部52与筒状部51依次嵌合而处于接触状态的多个端子零件50以一点一点(与轴状部52的长度尺寸对应的量)朝后侧错开的方式配置。因此,例如在将多个端子零件50卷绕到电线束w的周围的情况下,如图22所示,多个端子零件50不会两层、三层地重叠于电线束w的外周,而是保持一层的状态沿轴向错开设置,缠绕成螺旋状。

另外,与实施例1一样,如图23所示,在多个电线40从端子零件50以相差180度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下,将端子零件50的前后方向的朝向反转,使轴状部52与筒状部51相嵌合。也就是说,在一个端子零件50的筒状部51中从前方嵌入与一个端子零件反向的另一个端子零件50的轴状部52,从而使轴侧卡止部55与筒侧卡止部58卡止。

在上述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一样,由于在筒状部51以及轴状部52设置有筒侧圆弧部57以及轴侧圆弧部53,筒侧圆弧部57以及轴侧圆弧部53能够使筒状部51和轴状部52在相互嵌合的状态下分别绕轴旋转,所以能够灵活地对多个端子零件t的排列形状进行改变。

并且,由于筒状部51与轴状部52沿轴向错开设置,所以能够使处于接触状态的多个端子零件50卷绕成螺旋状,以此使在正面视图上的直径变小。另外,由于轴状部52以及筒状部51分别从底壁部15朝上侧或者下侧折弯形成,所以制造容易,成品率也高。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并非限定为根据上述描述以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以下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例中,在轴状部12(52)设置有轴侧圆弧部25(53),在筒状部11(51)设置有筒侧圆弧部31(57),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圆弧部只设置在筒状部或者轴状部中的一个上,例如也可以将筒状部或者轴状部中的一个设置为圆筒形状,将另一个设置为多角形状等。

(2)在上述实施例中,轴状部12(52)与筒状部11(51)沿前后方向(轴向)相互嵌入,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例如将轴状部和筒状部从侧方(与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相互嵌入,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在侧方开放的筒状部中从侧方嵌入轴状部从而使筒状部弹性变宽后,向闭合方向弹性恢复而相互嵌合。

附图标记说明

t,50…端子零件

10…电线连接部

11,51…筒状部

12,52…轴状部

25,53…轴侧圆弧部

31,57…筒侧圆弧部

40…电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