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921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阴端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涉及阴端子。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图14所示的阴端子1,为了明确阳端子与阴端子的触点位置,而在弹簧部2上设置了凸出状的突起3。将阳端子4插入到该阴端子1,阳端子4开始翻越突起3时,阳端子4触碰到突起3的基底部5,从而产生接触压力,在阳端子越到突起3上的期间,接触压力迎来峰值。也就是说,该峰值接触压力大于阴端子1与阳端子4的最终触点位置、即顶点部6处的接触压力。因此,若接触压力达到峰值的点和顶点部6非常靠近,则也会在顶点部6上发生镀层磨耗,顶点部6上的接触抵抗有可能增加。另外,作为实现了插入力降低的阴端子,已知有日本特开2009-21187号公报(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阴端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18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日本特开2009-21187号公报(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阴端子虽然能够实现插入力降低,但与阳端子弹性地接触的突起部为凸出状,并没有改变接触压力达到峰值的点和顶点部非常靠近的状况,从接触压力达到峰值的点至顶点部会产生镀层磨耗,接触抵抗有可能增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说明书公开的阴端子,其具备与阳端子弹性地接触的弹性片,该弹性片能够在所述阳端子接触之前的初始位置和因所述阳端子接触而弹性变形的变形位置之间移位,当在所述弹性片与所述阳端子之间产生的接触压力变为最大时形成的接触痕和在所述弹性片位于所述变形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阳端子滑接而形成的滑接痕被设为不相互重叠的配置。

根据这种构成,接触痕与滑接痕为不相互重叠的配置,所以与接触痕和滑接痕相互重叠的情况、即接触痕和滑接痕非常靠近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接触抵抗的增加。

本说明书公开的阴端子也可以采用以下的构成。

将在所述接触痕和所述滑接痕的排列方向上的所述接触痕的大小设为A,将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滑接痕的大小设为B,将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接触痕和所述滑接痕的中心间距离设为C的情况下,满足C>(A+B)/2。

根据这种构成,例如能够预先测定接触痕的大小A和滑接痕的大小B,根据测定到的A和B,设定中心间距离C即可。而且,根据中心间距离C适当设定弹性片的形状即可。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阴端子,能够抑制接触抵抗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阴端子的局部切断侧视图。

图2是从斜前方观看阴端子时的立体图。

图3是阴端子的俯视图。

图4是阴端子的侧视图。

图5是沿图4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阴端子的主视图。

图7是沿图4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只示出与图7相同的切断位置的剖视图,是示出阳端子与阴端子的正规连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弹性片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阳端子在接触开始点接触到各弹性片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阳端子在滑接点接触到各弹性片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从斜后方观看第1弹性片时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阳端子在接触压力达到峰值的点接触到各弹性片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4是阳端子触碰到突起的基底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3的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阴端子10,如图1所示,与阳端子11电连接。另外,下面将图1中的左方设为前方,将图1中的右方设为后方,进行说明。另外,上下方向也以图1为基准。

(阳端子11)

阳端子11通过将金属板材冲压加工成预定的形状而形成。阳端子11具有形成为细长板状的阳极片12,阳极片12的与阴端子10接触的接触面为平面。阳端子11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电线的末端连接,但是也可以是与未予图示的机器连接的构成。

(阴端子10)

阴端子10通过将金属板材冲压加工成预定的形状而形成。阴端子10具有筒部14,阳端子11的阳极片12插入到该筒部14。如图2至图4所示,筒部14形成为在前后方向开口的大致方筒状。筒部14通过将多个周壁构成为方筒状而形成,这些周壁构成为包括:底壁15;从底壁15的两侧缘向上方立起的一对侧壁16;以及与底壁15对置的顶壁17。

顶壁17从一对侧壁16中的一个侧壁16的上端缘向另一个侧壁16呈大致直角地折弯而形成。在顶壁17的侧端缘突出形成有卡止部18,该卡止部18被插通到形成于另一个侧壁16的卡止孔19的内部。另一个侧壁16的侧端缘折叠于顶壁17的上表面。由此,筒部14被保持成方筒状。

在底壁15的后方延伸设置有线筒(wire barrel)20。如图1所示,在电线13的末端处从绝缘覆膜21露出的芯线22与该线筒20连接。线筒20被凿紧压装于芯线22。

(第1弹性片23)

在底壁15的前端缘突出形成有第1基端部24。第1基端部24形成为从底壁15的前端缘向筒部14的内侧(后方)折回的形状。如图4所示,第1基端部24从筒部14的前端缘向前方稍微突出。

如图5所示,在被折回的第1基端部24的后端缘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第1弹性片23,多个第1弹性片23在与阳端子11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隔着间隔排列,多个第1弹性片23形成为向筒部14的内侧(后方)延伸。如图9所示,从侧方观看时,第1弹性片23从第1基端部24以悬臂状呈直线状地延伸。在该第1弹性片23的延出端部形成有第1触点部25,该第1触点部25与阳端子11弹性地接触。在第1触点部25上实施有例如镀银。

各第1弹性片23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被设定为大致相同。另外,各第1弹性片23在与阳端子11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称为“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大致相同。另外,相邻的一对第1弹性片23之间的间隔均设为大致相同。因此,多个第1弹性片23在筒部14的宽度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上隔着相等的间隔配置。

如图7所示,第1触点部25的与阳端子11接触的接触缘25B形成为圆弧状。如图6所示,在各第1弹性片23上分别形成有1个第1触点部25。另外,如图7所示,第1触点部25沿着第1弹性片23的整个宽度形成。由此,相对于阳端子11的扭转动作,第1触点部25的接触缘25B以宽范围与阳端子11进行点接触,不会因为阳端子11的扭转动作而导致接触状态急剧改变。

(第2弹性片26)

在顶壁17的前端缘突出形成有第2基端部27。第2基端部27形成为从顶壁17的前端缘向筒部14的内侧(后方)折回的形状。如图4所示,第2基端部27从筒部14的前端缘向前方稍微突出。

如图5所示,在被折回的第2基端部27的后端缘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第2弹性片26,多个第2弹性片26在与阳端子11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隔着间隔排列,多个第2弹性片26形成为向筒部14的内侧(后方)延伸。如图9所示,从侧方观看时,第2弹性片26从第2基端部27以悬臂状呈直线状地延伸。在该第2弹性片26的延出端部形成有第2触点部28,该第2触点部28与阳端子11弹性地接触。在第2触点部28上实施有例如镀银。

各第2弹性片26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被设定为大致相同。另外,各第2弹性片26在与阳端子11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称为“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大致相同。另外,相邻的一对第2弹性片26之间的间隔均设为大致相同。因此,多个第2弹性片26在筒部14的宽度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上隔着相等的间隔配置。

如图7所示,第2触点部28的与阳端子11接触的接触缘28B形成为圆弧状。如图6所示,在各第2弹性片26上分别形成有1个第2触点部28。另外,如图7所示,第2触点部28沿着第2弹性片26的整个宽度形成。由此,相对于阳端子11的扭转动作,第2触点部28的接触缘25B以宽范围与阳端子11进行点接触,不会因为阳端子11的扭转动作而导致接触状态急剧改变。

如图6所示,第1基端部24以及第1弹性片23和第2基端部27以及第2弹性片26形成为上下对称。由此,第1弹性片23的第1触点部25和第2弹性片26的第2触点部28分别相对配置(参见图7)。

(第1点接触以及第1渐变部)

如图12所示,第1弹性片23具有:与阳端子11线接触的第1线接触部29;与阳端子11点接触的第1触点部25;以及第1渐变部30,其配置于第1线接触部29与第1触点部25之间,与阳端子11接触的接触面积随着朝向第1触点部25而逐渐变小。第1渐变部30形成为前后方向长的大致二等边三角形状,形成在从第1线接触部29的终端29B至第1触点部25的顶点25A的区域。在沿着阳端子11的插入方向穿过第1触点部25的顶点25A的位置纵向切割第1弹性片23的与阳端子11接触的接触面29A、30A的切割线为直线(参见图9)。也就是说,第1渐变部30形成在不超过与第1线接触部29的接触面29A齐平的平面的区域(该平面及其下方区域)。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线接触部29的接触面29A、第1渐变部30的接触面30A以及第1触点部25的顶点25A依次排列配置于一条直线上。

第1线接触部29的接触面29A和第1渐变部30的接触面30A均为平面,构成为与阳端子11线接触。在第1线接触部29的接触面29A中,与阳端子11接触的接触缘的长度在阳端子11的插入方向上恒定;相对于此,在第1渐变部30的接触面30A中,与阳端子11接触的接触缘的长度在第1线接触部29的终端29B最长,随着朝向第1触点部25慢慢变短,在第1触点部25处最短。如图12所示,在第1渐变部30的两侧形成有不与阳端子11接触的非接触面30B,该非接触面30B与第1触点部25的接触缘25B连接。另外,第1触点部25在维持接触缘25B的截面形状的状态下向斜下方延伸。

(第2线接触部以及第2渐变部)

第2弹性片26为与第1弹性片23上下对称的构成,具有:与阳端子11线接触的第2线接触部31;与阳端子11点接触的第2触点部28;以及第2渐变部32,其配置于第2线接触部31与第2触点部28之间,与阳端子11接触的接触面积随着朝向第2触点部28而逐渐变小。与第1渐变部30同样地,第2渐变部32为前后方向长的大致二等边三角形状,形成在从第2线接触部31的终端31B至第2触点部28的顶点28A的区域。在沿着阳端子11的插入方向穿过第2触点部28的顶点28A的位置纵向切割第2弹性片26的与阳端子11接触的接触面31A、32A的切割线为直线(参见图9)。也就是说,第2渐变部32形成在不超过与第2线接触部31的接触面31A齐平的平面的区域(该平面及其上方区域)。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线接触部31的接触面31A、第2渐变部32的接触面32A以及第2触点部28的顶点28A依次排列配置于一条直线上。

第2线接触部31的接触面31A和第2渐变部32的接触面32A均为平面,构成为与阳端子11线接触。在第2线接触部31的接触面31A中,与阳端子11接触的接触缘的长度在阳端子11的插入方向上恒定;相对于此,在第2渐变部32的接触面32A中,与阳端子11接触的接触缘的长度在第2线接触部31的终端31B最长,随着朝向第2触点部28慢慢变短,在第2触点部28处最短。与第1弹性片23同样地,在第2渐变部32的两侧形成有不与阳端子11接触的非接触面32B,该非接触面32B与第2触点部28的接触缘28B连接。另外,第2触点部28在维持了接触缘28B的截面形状的状态下向斜下方延伸。

(接触痕以及滑接痕)

而且,各弹性片23、26能够在图9所示的初始位置和图11所示的变形位置之间移位。初始位置是指,阳端子11与各弹性片23、26接触之前的位置且各弹性片23、26处于自然状态的位置。另外,变形位置是指,阳端子11与各弹性片23、26接触而弹性变形的位置且对阳端子11施加接触压力(接触负荷)的位置。

如图10所示,将阳端子11开始与位于初始位置的各弹性片23、26接触的点设为接触开始点33,如图11所示,将在各弹性片23、26移位到变形位置的状态下阳端子11滑接的点设为滑接点34。如图13所示,接触压力在从接触开始点33至滑接点34之间迎来峰值。下面,将接触压力迎来峰值的点设为接触压力最大的点37。如图5所示,在接触压力达到最大的点37的周围形成有用双点划线示出的接触痕35,在滑接点34的周围形成有用双点划线示出的滑接痕36。

在此,接触痕35和滑接痕36为相互不重叠的配置,使得将在接触痕35和滑接痕36的排列方向上的接触痕35的大小设为A,将排列方向上的滑接痕36的大小设为B,将排列方向上的接触痕35与滑接痕36的中心间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压力达到最大的点37与滑接点34的分离距离)设为C的情况下,满足C>(A+B)/2。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开始点33与各线接触部29、31的终端29B、31B一致,滑接点34与各触点部25、28的顶点25A、28A一致。因此,将接触痕35和滑接痕36相互分开配置,从而能够抑制因阳端子11的反复插拔而导致在各触点部25、28上产生镀层磨耗。由此,能够抑制阳端子11的反复插拔导致的接触抵抗的增加。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痕35和滑接痕36设为不相互重叠的配置,所以与接触痕和滑接痕相互重叠的情况、即接触痕和滑接痕配置成非常靠近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接触抵抗的增加。

也可以是如下构成:将在接触痕35和滑接痕36的排列方向上的接触痕35的大小设为A,将排列方向上的滑接痕36的大小设为B,将排列方向上的接触痕35和滑接痕36的中心间距离设为C的情况下,满足C>(A+B)/2。

根据这种构成,例如预先测定接触痕35的大小A和滑接痕36的大小B,根据所测定的A和B,设定中心间距离C即可。而且,根据中心间距离C,适当设定弹性片23、26的形状即可。

<其他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不限于上述描述以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也包括例如如下各种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接触痕35和滑接痕36均为椭圆形状,但是接触痕和滑接痕的形状不限于椭圆形状。另外,在接触痕和滑接痕为扁圆形状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不满足C>(A+B)/2的情况,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接触痕和滑接痕为相互不重叠的配置即可。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各触点部25、28不是凸出状的阴端子10,但即使是具备凸出状的触点部的阴端子,只要接触痕和滑接痕不相互重叠即可。

附图标记说明

10…阴端子;11…阳端子;23…第1弹性片;26…第2弹性片;33…接触开始点;34…滑接点;35…接触痕;36…滑接痕;37…接触压力最大的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