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盲插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1838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盲插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盲插连接器。



背景技术:

本部分中的陈述仅仅提供了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有关的背景信息,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在用的同轴传输线和连接件一般包括圆形的内外导体,内外导体轴向对齐且被介电材质分离。(轴向对齐且被介电材料分离的圆形内外导体)。电缆内部的这种介电材料通常是一种有韧性的固体或者泡沫,它们能够让内导体保持在电缆轴心位置并保证电缆能够按照要求松紧或者弯曲。连接件中的介电材料通常是在连接件一个区域(部位)的一种混合固体,能够对齐导体并排除空气。以上描述的同轴传输线或连接件的阻抗特性由内导体的外径(d)、外导体的内径(D)、形成信号通路的两个导体之间的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ε)决定。众所周知,同轴传输线的阻抗特性是由以下公式决定:Z=138 (ε)-1/2 log(D/d) 其中Z就是线(同轴传输线)的阻抗。

为了减少信号通过连接件时候的(信号)干扰,每一个沿着传输线长度的点的阻抗特性必须按照以上公式与传输线阻抗相匹配。特别超过1兆赫兹的高频应用时阻抗不匹配会导致严重信号中断。

高频电连接件通常包括至少一个内外导体充满充满空气的区域和内外导体间充满例如聚四氟乙烯之类的固体绝缘介质的区域来确保内导体和外导体同轴对齐。聚四氟乙烯的介电常数不同于空气,反过来可能不同于用于同轴电缆的绝缘介电材料。然而只要上面提出的阻抗公式保持不变,信号中断会最小化。在连接件内部,这要求在每一个介电常数变化的点上调整d 和 D 相对尺寸保证阻抗Z保持不变。

现有技术上的连接件都依赖于连接件两部分的对接,换句话说,就是插头和插座的内外导体交叉,从一个插头到另一个的过渡点保持D 和 d 不变。此处说的”对接“是指插头和插座的插接件连接时彼此的表面没有间隙。

在这样的连接件中,从插头到插座每一边过渡点的介电常数(ε)通常都一样。沿着使用的连接件长度方向的恒阻抗必须条实现是通过充分缩小插头的间隙(保持连接件方向的恒阻抗可以通过充分缩小插头间隙来实现),此所需条件被在连接件设计时被最大频率所忽略。

一个典型的同轴连接件设计,插座的外导体的自由端是扩大的(从而增加D),这就可以使得插座的外导体可以滑入到扩大的插头外导体,并在公连接件的末端和母连接件外导体内边缘实现对接(一个良好的机械和电连接)。

类似设计在内导体的上体现:插头内导体的自由端通常直径是减小的(从而降低 d),这是为了与插座内导体上的轴向孔相匹配。

为了让这种现有技术的连接件能正确连接,要求插头必须完充接触,在插头和插座的内外导体的对接点之间必须没有实质上的间隙。只有当这个间隙没有的时候,D的增加和d的减少才能被忽略(只有增加 D 和减少d才能忽略这种显著的间隙)。在这中技术的连接件中,特别是在高频连接上,如果哪怕有一个小的的间隙,当信号通过连接件传输时,由于连接件机械设计的直径D 和 d值在间隙中的不可控制的变形,间隙中就会产生阻抗失配(阻抗失谐)干扰信号传输。

为了缩小连接件对接的间隙,许多高频连接件的插头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这种螺纹连接可以连接紧密并拧紧到规定扭矩确保两个连接件的间隙降低到一个可允许的最小值。

但是,这种需要用专用扭矩扳手完全固定每个连接件的应用不太实际。当遇到多个连接件(多路插头)、盲插连接件、远程连接件或者有快速连接要求的场合就会特别麻烦。其中,当剩下的连接件能准确定位时,多路连接必须同时取得不能完全就位的多路连接件(多路插头)中的一个或多个。

为使得所有必要的连接都要靠通过模块滑入到位,盲插连接件通常被用在滑动模块的后面。这种连接件在远程连接的意义上,模块前段有个紧固件用于设置半个插接件滑块背面的位置。另一半插接件被定位在放置模块的框架上。因此,定位机制决定了插头插入深度是来自插头自身的远程位置。制造公差的不同和安装框架的微小扭曲都会直接影响两个插头的连接间隙。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轴连接件设计者发明了各种方法来减小这个间隙。例如,Kubota公司提出的一项美国专利(4,426,127)展示了一种同轴连接件,这种连接件的内、外导体的公母头之间有弹簧,通过弹簧变形来减小由于两个插头间导体小范围位移引起的间隙。

然而这种设计依旧是使用螺栓连接类型,插头和插座过度点的临界直径D和d保持不变。弹簧机构只是在千分之十到千分之十五英寸(0.25-0.38mm)的短距离上有效,但是,在上述提到的模块连接件和多路连接件中普遍的存在的间隙已经超出了这种设计的补偿范围,

故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头和插座的内外导体不需要彼此对接,导体被设计在两个连接件之间形成一个重叠区域的盲插连接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盲插连接器,包括第一插头,第一插头包含一个内导体、一个外导体和他们之间的介电隔离材料;第一插头有一个连接自由端可以与第二插头连接;内导体和外导体的自由端都延伸长于其它导体的自由端;

第二插头包含一个内导体,一个外导体,以及它们之间的介电隔离材料,第二导体有自由端可以与第一导体连接,第二插头的内外导体同样有自由端可以与第一插头的内外导体连接,第二插头的内导体和外导体的自由端都延伸长于其它导体的自由端;

当连接件开始连接,并且只有部分连接时,第一插头的导体延长端和第二插头的导体延长端彼此重叠形成一个重叠区域;沿着部分连接件的连接件,包含其重叠区域,内外导体的形状和介电隔离材料的选择,内导体的有效外径被引用为'd',外导体的有效内经“D”和内外导体中间的介电常数“ε”满足以下公式:Z=138 (ε)-1/2 log(D / d) 其中Z是阻抗,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插头当连接器处于局部结合的位置时,连接件部分连接在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的重叠区域Z值恒定。

所述介电隔离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重叠区域形成信号通路的一部分或者完全接合的连接器。

内导体的自由端第一插头超出该自由端第一插头的外导体和外导体的自由端第二插头伸出的自由端第二插头的内导体;所述内导体的自由端第一插头具有较大的直径在区,在那里突出超过第一插头的外导体的区域中比它不超出第一插头的外导体;和,第二插头的外导体具有内径较小的区域中突出超过第二插头的内导体比在区域上不突出超过内导体第二插头。

其中,第一插头的外导体被开槽并且在其自由端稍微膨胀,使连接到第二插头的外导体的内部。

其中,第二插头的内部导体被开槽并且在其自由端略微压缩,以使连接到第一插塞的内导体。

所述第一插头的内导体的放大的突出部的长度是大致相同的第二插头的外部导体的突出部分的长度。

进一步包括一个导电屏蔽基本上围绕所述第一插头的自由端,并形成为与配合并基本上包围所述第二插头的外部导体的自由端时,插头接合。

其中屏蔽被开槽并且在其自由端略微压缩以与第二插头的外部连接。

每个连接器的插头中的至少一个被安装在连接器块。

当连接件部分连接时,第一内导体的延伸部分与第二外导体的延伸部分彼此重叠形成一个重叠区域。该区域形成信号通路的一部分。第二外导体重叠部分的内径与第一内导体重叠部分的外径的比值和重叠区域的介电常数组成的阻抗(指按照公式)和第一、第二插头的阻抗一致。

同轴电连接件中,第一内导体的延伸部分长度与第二外导体延伸部分的长度一致。

第一、第二介电隔离根据材料都是聚四氟乙烯。

当连接件完全连接或者是部分连接时,重叠区域形成的了信号通路的一部分。

在延伸区域的第一内导体的外径大于延伸区域外第一内导体的外径,延伸区域内的第二外导体的内径小于延伸区域外的第二外导体的内径。

第一外导体滑入第二外导体的延伸区域并保持连接。

第一外导体有插槽并且其自由端被轻微扩大以便于能与第二外导体自由端链接。

第一内导体的延伸部分滑入第二内导体并保持连接。

第二内导体的自由单开插槽并被轻微压缩,以便于能与第一内导体自由端外部连接。

大部分插头连接时,围绕第一内导体延伸端的导电护罩与在第二外导体的自由端相匹配。

护罩上开插槽并且其自由端被轻微压缩以便于与第二导体自由端的外部相连接。

在多数连接件中,每个连接件中至少有一个插头被固定安装在连接板上。

每个连接件的第一、第二插头的所有插头都固定安装在彼此相对的连接板上,这样可以使得所有连接件可以同时连接或断开。

内外导体的相对直径D 和d形状特殊,特别是重叠区域内外导体件的介电材料是沿着连接器的轴向部分的。有效的内导体外直径d 和外导体内直径D 以及内外导体间介电常数ε满足一下公式:Z=138 (ε)-1/2 log(D/d)。其中Z是阻抗。当连接件从部分连接到完全连接,在连接件长度方向上Z保持恒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了种新的设计,使得插头和插座的内外导体不需要彼此对接,导体被设计在两个连接件之间形成一个重叠区域,这个重叠区域就相当于现有技术的连接件中的间隙。这个被特殊设计的重叠区域能够形成一个信号通路,并能与连接件其它部分的阻抗相匹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连接件透视图;

图2为沿着图1的2-2面的一个侧视图;

图3为侧视图,其展示了部分连接的第一插头(插头)和第二插头(插座)的状态;

图4和5是连接件配合端视图,分别是沿着图2中的 4-4和5-5方向的视图;

图6是一个现有技术的连接件的纵向剖面图,

图7为应用本发明的处于完全连接状态的三连连接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8为公头母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阅图1至图7一个同轴电连接件包含:第一插头包含一个内导体、一个外导体和他们之间的介电隔离材料。第一插头有一个连接自由端可以与第二插头连接。内导体和外导体的自由端都延伸长于其它导体的自由端。

第二插头包含一个内导体,一个外导体,以及它们之间的介电隔离材料,第二导体有自由端可以与第一导体连接,第二插头的内外导体同样有自由端可以与第一插头的内外导体连接,第二插头的内导体和外导体的自由端都延伸长于其它导体的自由端。

当连接件开始连接,并且只有部分连接时,第一插头的导体延长端和第二插头的导体延长端彼此重叠形成一个重叠区域。沿着部分连接件的连接件,包含其重叠区域,内外导体的形状和介电隔离材料的选择,内导体的有效外径被引用为'd',外导体的有效内经“D”和内外导体中间的介电常数“ε”满足以下公式:Z=138 (ε)-1/2 log(D / d) 这里Z是阻抗,而且当连接件部分连接时在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的重叠区域Z值恒定

图6展示了一个简单的现有技术的连接件的纵向剖视图,关于这种连接件以及它在完全连接是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的讨论,对于理解本发明是有帮助的。所展示的现有技术的连接件,包括插头10和插座 12,插头包含外导体14,其内径为D1,内导体16,其外径为d1,内外导体同轴对齐。插座12同样包含外导体18 和内导体20 ,其主体部分的直径D1和d1与插头一样.

内外导体之间充满了具有介电常数ε的介电材料22,在这个特殊简化的例子中展示的介电材料充满整个插头内部。然而在很多连接件中,每个插头只有一部分介电材料,其余部分是以空气作为介电材料的敞开式设计。

在任何情况下,图6所示的插头都不按照图示的那样完全连接,在其接头之间都有一个微小间隙。按照如上描述的插头的阻抗特性公式:

Z=138 (ε)-1/2 log(D/d)

这个公式也适用于连接件12的另半个插座。因此,如果插头能完全连接到位,插头的外导体14和插座的外导体18将在结合面24和26上对接,内导体16和20将在结合面28,30上对接,这样保证沿着整个连接件长度方向上保持阻抗恒定。

然而,如上所述,有很多因素不能确保连接件能完全充分连接,如图6所示的连接件的间隙。在这个间隙的区域,插座的外导体18有一个增大的内径 D2,为了确保插头10和插座12连接,插头的内导体16有一个减小的直径 d2,因此在连接的间隙区域,连接件的阻抗遵循以下公式:

Z=138 (εair)-1/2 log(D2 / d2).

如图1所示的情况,所有的三个关键参数:ε、D、 d的值在传输线内部间隙和与连接件其它部分不一样的,这三个关键参数不受欢迎的改变引起阻抗Z的增大,尤其是,空气的介电常数εair 通常低于固体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这些固体介电材料被广泛个应用来增加(ε)-1/2 值

间隙区域的D值的增加和d值的减少,都能引起比例(D2/d2)的增大,进而增大log(D2 /d2)和log(D1 /d1).因此这个三个参数都会引起阻抗Zgap 的增大,从而导致阻抗失配造成信号传输性能降低。尽管这个简单例子中所有的三个参数ε、D、 d的值改变导致这种阻抗失配,但是在高频传输中,由于这个间隙导致任何信号中一个参数的变化都会引起传输问题。

因此需要对连接件进行优化,如下:

图1展示的是一个优化的连接件的透视图。但是连接件的很多重要特征都在内部,而且被图1所示的外视图所遮挡。尽管如此,这个图仍然对连接件的一般取向定位是有帮助的。

连接件由第一插头32和第二插头 34组成。两个插头的都有不同的放大环 36 和38.放大环主要在多个连接件模块组件中将单个插头32,34固定在连接件套里面(连接件套在图2中没有展示,但是显示在图7中)。

第一插头包含有护罩40和插槽42.插槽42的作用是在制造时允许护罩40被轻微压缩,在两个插头连接时保证第二插头34 的外导体44能牢固连接。很明显,图1能看到第一插头32的内导体46的自由端的一部分(自由端是插头相互连接时的最末端)。与之类似,也能看到第二插头34的内导体48的一部分,在这个视图中,内导体48不是自有端,而是与同轴传输线连接的最终端。这个外导体48的最终端可以符合用于现有技术同轴连接传输线的任何标准结构,可能是的直线或者直角,通常含有焊接接头,能够在同轴传输线和第二插头之间保持一个较低损耗并大体上阻抗的连接。类似的情况也出现第二插头32 和其相应的同轴传输线与远端(图1中无显示)的连接中。

图2是沿着图1的2-2方向上的一个侧视图。这个侧视图主要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主要特征,为了便于描述,第一插头32被分为标号50-56的四个区域,第二插头34被分为标号58-64的四个区域。这个优化的结构中,第一插头32包含四个独立的机械部分:内导体46,外导体66,护罩40和介电隔离物68。第二插头34包含3个部分:内导体48,外导体44和介电隔离物70.

区域50和64分别是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与同轴电缆连接的地方,在这个区域内,信号首先从同轴电缆传进或者传出连接件。上述的的区域都按标准技术设计,可以使指定的同轴电缆紧密配合并提供一个精确的阻抗匹配,使信号能分别有效的传输到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为了保证这种连接,通常外导体和同轴电缆的介电材料被与同轴电缆内导体相隔离,同轴电缆内导体被嵌入到第一插头32的内导体46中(标记72)和内导体48(标记73)中。在区域50的左边和区域64的右边,信号在同轴电缆的内外导体之间沿着规定的的路径传输,在区域50 和64里,信号是在第一插头的的内导体72 和护罩40之间以及在第二插头的外导体44个内导体48之间传输,而在这些区域的空隙内则充满空气。

在第一插头32中可以这里理解:区域50内护罩40的左边大部分相当于有临界直径 D的外导体。根据图FIG 3,在区域50内,连接件的阻抗与临界直径比 D3/d3 关系如下公式所示:

Z=138 (εair)-1/2 log(D3 / d3)

区域64内的直径D 和d与区域50一样,因为在这两个区域内材料一样都是空气,所以这两个区域有一样的临界直径比 D3/d3。但是在优化结构的连接件中,因为连接件的简单组成,临界直径与D3和d3相比有轻微不同。

区域52和62是内外导体间充满介电隔离材料的介电隔离区域。介电隔离材料通常由聚四氟乙烯制成,介电隔离材料使得连接件连接紧密,并且在每个插头中保证内外导体轴向中心对齐。

由于聚四氟乙烯的介电常数比空气大,所以必须调整区域52的直径D4 和 d4(见图3所示),确保区域52的阻抗与区域50的阻抗以及同轴电缆本身的阻抗匹配。

所以在区域52内,直径D4和d4按照如下公式选取:

这种临界直径D和d的调整就如同介电常数在区域间的变化。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点是在d3到d4的过渡面上D3到D4过渡并不能按照预想的那样精确。

这种过渡的抵消是一个由经验得出的调整,因为在电场线大致沿着连接件方向的这个区域内的实测直径D和d ,上述的阻抗公式几乎是完全准确的。只有当D和d变化的很迅速的区域,电场线从连接件径向发散,上述的阻抗公式不完全精确了.

在内导体或者外导体的表面的尖角附近,电场线往往指向尖角。从而,有效的内外直径D和d和实测的直径有轻微的不同。

实质上,当把有效直径D和d带入上述公式,在快速变化实测直径的附件会产生实际阻抗。然而,在实际直径快速过渡的点,有效直径D和d非常接近实际直径。在实际直径不变的区域,有效直径等于实际测量直径。实际直径通常被用来计算连接件的阻抗。有效直径必须被控制,尽管大部分从业者设计这种连接件的时候无法区分两者(有效直径和实测直径)

这样意义在于,为了在导体直径变化的区域保持阻抗恒定,需要抵消由内外导体直径变化引起的轻微变化。这个要求在同轴电连接设计者中众所周知,一些在电连接件设计领域经验丰富的设计者可能轻易预计一个细微调整来在理想情况下使得直径的变化发生在同一平面上。

标号54和60的区域在这里被作为一个“自由空间”区域。在区域54内,和区域50一样,相对直径 D5和d5(见图FIG 3)被重新选取,目的是为了与连接件剩余部分的阻抗相匹配。在区域50内,内导体46和外导体66之间的介电材料是空气,因此D5/d5的值与D3/d3的值相同。在图FIG2中可以看到区域54内的外导体66有插槽74,当外导体66与第二插头44的外导体内部接触时,插槽74可以使得外导体66的自由端稍微变大来确保连接。

在图3中可以清晰看到,在区域56内,第一插头46的内导体外伸超过了内导体66.延伸出的自由端细微变大。在区域54内,外部直径d6大于d5。在图2中可以清晰看到内导体66短于区域56。当连接件连接时,外导体护罩40不能形成信号通路。因此,区域56里内导体46的伸出部分,有一个直径d6,。区域58里第二插头的外导体44有个内径D6(如图2标记。)

在图2中可以看到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的相似点。考虑到现在一个信号从从图2的左边传输到右边,信号会按照预先的描述从同轴电缆进入连接件,进入到区域64,然后通过区域62,进入区域60.以上的几个区域60,62和64有着与同轴电缆和第一插头的50-54区域相同的阻抗。

就像在第一插头里一样,第二插头的内外导体48,44长度不一样。在第二插头内,较长的导体是外导体,其在区域58中延伸超过了内导体48,当它从自由空间区域60到区域58时,第二插头的外导体44的临界直径发生变化,对于外导体44,其临界直径就是内径D,这个D可以减小区域58的直径D6和与之对应的区域60的较大的内径D。

在这个优化的方案里,区域54,56,58和60都大体上有同样的长度,当连接件连接时,区域58里第二插头的外导体44滑入护罩40内部,直到两个外导体66和44彼此连接。同样的道理,内导体46和48彼此连接形成电连接。

当电连接形成的瞬间,区域56和58在连接件中形成一个重叠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内导体46的延伸增大部和外导体44的延伸减小部分,在两个插头之间形成一个由比例D6/d6确定的阻抗。甚是当连接件只是部分连接时,选择这些直径的值可以在连接件内部提供阻抗匹配。进而在沿着连接件的方向上形成阻抗。

当连接件从刚连接位置到完全连接位置时,区域56和区域58之间的重叠区域变小,同时外导体44滑到外导体66的动作停止,最终形成型号通道。类似的情形,内导体46滑进内导体48的动作停止,形成信号通路的一部分。

可以明显看到,连接件重叠区域的长度可以制作成一个想要的值。在这个优化方案里,区域54,56,58和60都接近0.10英寸(2.5mm),这个值大于两个插头连接深度的补偿值。优化的区域54,56,58和60的长度值提供的补偿值是现有技术的10倍。

因为重叠区域被设计能够以和连接器其他部分以阻抗匹配,形成信号通路的一部分而不需要连接件完全结合。所以这种设计能更适用一直保持部分结合的连接件。在图3 和5中可以看到:内导体48的自由终端通常有插槽75。自由端被轻微压缩以确保自由端和内导体46能够连接。所有的插槽能在图4和5中看到,插槽的压缩和扩张是随意的,并且可以按照适合应用的要求进行调节。

连接件的零件在制造中,导电部件通常被用高导电率的无氧材料(例如金)进行电镀,然后成型。

本发明的连接件在高频1兆赫兹可以良好工作,最高测试频率为18兆赫兹。

图7展示了一个目前发的多路连接组件,这个多路组件被以编码76,78,80区分。第一插头上的每一个连接件都被安装在连接板82上,第二插头上的每一个连接件都被安装在连接板84上。通常,连接板82被安装在电路模块的背面,连接板84被安装在一个框架的背面,这样当电路模块连接时,其被定为在框架内。在图7中可以看到,由于一些错位和制造差异,当连接件78如图展示的只有部分连接时,而连接件76和80只有部分连接。

因此,在现有技术的连接件中,连接件78中用数字指示的区域86就是产生阻抗不匹配(阻抗失配)的间隙。然而在这个新发明的连接件中,区域86是一个重叠区域,它被设计成信号通路的一部分,且特性阻抗与连接件和传输线的阻抗相匹配。

有效的内导体外直径d 和外导体内直径D,本方案确定的参数为:d=1.35 D=3.1本发明设采用了种新的设计,使得插头和插座的内外导体不需要彼此对接,导体被设计在两个连接件之间形成一个重叠区域,这个重叠区域就相当于现有技术的连接件中的间隙。这个被特殊设计的重叠区域能够形成一个信号通路,并能与连接件其它部分的阻抗相匹配。

参阅图8,第一插头32包含的四个独立的机械部分:内导体46,外导体66,护罩40和介电隔离物68。第二插头34包含3的个部分:内导体48,外导体44和介电隔离物70所确定的参数如表1:

表1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采用了种新的设计,使得插头和插座的内外导体不需要彼此对接,导体被设计在两个连接件之间形成一个重叠区域,这个重叠区域就相当于现有技术的连接件中的间隙。这个被特殊设计的重叠区域能够形成一个信号通路,并能与连接件其它部分的阻抗相匹配。2、区域54,56,58和60都接近0.10英寸(2.5mm),这个值大于两个插头连接深度的补偿值。优化的区域54,56,58和60的长度值提供的补偿值是现有技术的10倍。3、区域52和62是内外导体间充满介电隔离材料的介电隔离区域。介电隔离材料通常由聚四氟乙烯制成,介电隔离材料使得连接件连接紧密,并且在每个插头中保证内外导体轴向中心对齐。

4、连接件由第一插头 32 和第二插头 34组成。两个插头的都有不同的放大环36和38.放大环主要在多个连接件模块组件中将单个插头32,34固定在连接件套里面(图7中)。

5、每个插头由内导体、外导体以及两者之间的绝缘垫片组成,内外导体自由端长度不一样。第一插头的内外导体被设计为与第二插头的内外导体紧密配合。

6、第一插头包含有护罩40和插槽42.插槽42的作用是在制造时允许护罩40被轻微压缩,在两个插头连接时保证第二插头34 的外导体44能牢固连接。

7、区域50 和64 分别是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与同轴电缆连接的地方,在这个区域内,信号首先从同轴电缆传进或者传出连接件。上述的的区域都按标准技术设计,可以使指定的同轴电缆紧密配合并提供一个精确的阻抗匹配,使信号能分别有效的传输到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

8、区域54,56,58和60都大体上有同样的长度,当连接件连接时,区域58里第二插头的外导体44滑入护罩40内部,直到两个外导体66和44彼此连接。同样的道理,内导体46和48彼此连接形成电连接。

9、本发明的连接件在高频12GHZ可以良好工作,最高测试频率为18GHZ。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