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099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正反插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请参照中国台湾专利twm519829号专利公开的一种连接器插座,所述连接器插座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位于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金属中心片。其说明书中已经揭露金属中心片可以为陶瓷材料,但没有揭露使用陶瓷材料制造的中心片的具体结构部,如果将金属中心片直接替换为陶瓷材料的中心片,因其结构过于复杂,无法生产制造。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简单且耐插拔的电连接器。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一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及加强件、及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包括接触部与焊接部,所述加强件为陶瓷材料制成,其包括夹持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之间的中心片及自所述中心片的前部的边缘延伸形成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的厚度大于所述中心片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为竖直延伸的片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还包括夹持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之间的定位部及连接所述定位部与所述中心片的连接部。进一步的,当所述电连接器与设有一锁扣件的对接连接器对接时,所述加强部设置于所述锁扣件与所述电连接器对接的配合处。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包括自所述中心片两侧边缘的前端分别向上、下方向延伸形成侧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的上、下表面分别突出于中心片的上、下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还包括自所述侧加强部向后形成的颈部,所述左右两颈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所述侧加强部之间距离,当所述电连接器与设有一锁扣件的对接连接器对接时,所述颈部与所述锁扣件相互锁扣。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还包括自所述中心片前表面的两侧分别向上、下方向延伸形成的,且与所述侧加强部连接的前加强部。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收容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绝缘本体,收容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绝缘本体及包覆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及第二绝缘本体的绝缘基座,所述两加强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最外侧的两第一导电端子及最外侧的两第二导电端子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片夹持于所述第一、第二绝缘本体之间,所述加强部暴露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绝缘基座包覆于所述第一、第二绝缘本体及加强件外并将所述加强部的外侧面暴露于所述绝缘基座外。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分别设有相互卡扣的卡扣装置,所述中心片的前部设有一收容所述卡扣装置的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电连接器采用设有加强部的陶瓷材料的加强件,加强部为防火的陶瓷材料且加强部的厚度大于中心片的厚度,既可以进一步将第一、第二导电端子分离,避免第一、第二导电端子之间搭接发生短路,又可以增强对接时耐插拔程度,增加插拔寿命,并且制造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中的绝缘本体、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及加强件的部分分解图。图4是图3的另一角度视图。图5是图3所示的绝缘本体、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及加强件的进一步分解图。图6是图5的另一角度视图。图7是本发明电连接器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电连接器100绝缘本体1第一绝缘本体11第二绝缘本体12绝缘基座13基部14舌板15卡扣装置16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导电端子22接触部24焊接部25加强件3前部303中心片30定位部33加强部31前表面302连接部32侧加强部311缺口301前加强部312颈部313中心片的上、下表面300加强部的上、下表面310横向部331竖向部332固定脚333外侧面316收容空间40遮蔽壳体4顶壁41底壁42侧壁43金属外壳5外壳固定脚53第一端子模块61第二端子模块62密封部7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7介绍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定义所述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插接的端口为插接端。界定对接方向、与对接方向垂直横断方向及与对接方向和横断方向均垂直的竖直方向。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21、若干第二导电端子22及加强件3、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的遮蔽壳体4、包覆于遮蔽壳体4外的金属外壳5及封堵于所述绝缘本体1后端的密封部7。请参照图3至图7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收容第一导电端子21的第一绝缘本体11、收容第二导电端子22的第二绝缘本体12及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及第二绝缘本体12外的绝缘基座13。第一绝缘本体11与第二绝缘本体12分别包括基部14及自基部14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15。每根第一导电端子21及第二导电端子22分别包括接触部24及焊接部25。第一导电端子21及第二导电端子22的接触部24分别暴露于对应的舌板15的上、下表面,即,第一导电端子21的接触部24暴露于第一绝缘本体11的舌板15的上表面外,第二导电端子22的接触部24暴露于第二绝缘本体12的舌板15的下表面外。第一导电端子21及第二导电端子22的焊接部25分别暴露于对应的基部14外。第一绝缘本体11与第二绝缘本体12上分别设有相互卡扣的卡扣装置1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21与第一绝缘本体11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第一端子模块61,第二导电端子22与第二绝缘本体12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形成第二端子模块62。加强件3夹持于第一端子模块61与第二端子模块62之间,绝缘基座13包覆成型于组装后的第一端子模块61、第二端子模块62及加强件3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组装的方式形成第一端子模块61及第二端子模块62,或者将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导电端子22、加强件3及绝缘本体1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直接成型。请参照图2至图7所示,加强件3为陶瓷材料制成,其包括夹持于第一导电端子21与第二导电端子22的接触部24之间的中心片30,自中心片30的前部303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的加强部31,夹持于第一绝缘本体11与第二绝缘本体12之间的定位部33及连接所述定位部33与中心片30的连接部32。所述中心片30的前表面302的中间向内凹陷形成缺口301以提供让位空间收容卡扣装置16。两加强部31之间的距离大于最外侧的两第一导电端子21之间的距离,也大于最外侧的两第二导电端子22之间的距离。中心片30夹持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及第二绝缘本体12之间,加强部31暴露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和第二绝缘本体12的左右两侧,所述绝缘基座13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第二绝缘本体12及加强件3外并将所述加强部31的外侧面316暴露于所述绝缘基座13外。请参照图5至图7所示,当电连接器100与设有一锁扣件的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时,加强部31设置于对接连接器的锁扣件与本电连接器100对接的配合处,加强部31为防火的陶瓷材料且加强部31的厚度大于中心片30的厚度,既可以进一步将第一导电端子21与第二导电端子22分离,避免第一导电端子21与第二导电端子22之间搭接发生短路,又可以增强对接时耐插拔程度,增加插拔寿命。加强部31为竖直的片状结构,加强部31包括自中心片30两侧边缘的前端分别向上、下方向延伸形成的侧加强部311、自所述侧加强部311向后延伸形成的且与对接连接器的锁扣件对接的颈部313及自所述侧加强部311向前弯折延伸形成的前加强部312。所述加强部31包括左、右各一个,请参照图7所示,加强部31的上、下表面310分别突出于中心片30的上、下表面300。左、右两个颈部313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侧加强部311之间的距离,当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颈部313与所述锁扣件相互锁扣。前加强部312自中心片30的前表面302的两侧分别向上、下方向延伸形成,且与侧加强部311连接在一起。请参照图4至图6所示,定位部33包括夹持于第一绝缘本体11与第二绝缘本体12之间的横向部331,自横向部331弯折延伸的夹持于第一导电端子21与第二导电端子22的焊接部25之间的竖向部332,及自横向部331弯折延伸的与竖向部332分离的固定脚333。陶瓷材料的中心片30夹持于第一导电端子21与第二导电端子22的接触部24之间,陶瓷材料的竖向部332夹持于第一导电端子21与第二导电端子22的焊接部25之间,有效的避免第一导电端子21与第二导电端子22之间发生短路的情况。参阅图1至图2所示,所述遮蔽壳体4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顶壁41与底壁42、连接所述顶壁41与底壁42的一对侧壁43及由顶壁41、底壁42与侧壁43围绕而成的收容空间40。金属壳体5大致呈平板状组装于所述遮蔽壳体4的底壁42上。所述金属外壳5两侧分别设有向两侧延伸且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对外壳固定脚5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