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钒液流电池电堆移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645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全钒液流电池电堆移动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全钒液流电池电堆移动支架。



背景技术:

钒电池,全称是全钒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VRB),是一种活性物质呈循环流动液态的氧化还原电池。早在60年代,就有铁—铬体系的氧化还原电池问世,但是钒系的氧化还原电池是在1985年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Marria Kacos提出,经过二十多年的研发,钒电池技术已经趋近成熟。在日本,用于电站调峰和风力储能的固定型(相对于电动车用而言)钒电池发展迅速,大功率的钒电池储能系统已投入实用,并全力推进其商业化进程。

钒电池电能以化学能的方式存储在不同价态钒离子的硫酸电解液中,通过外接泵把电解液压入电池堆体内,在机械动力作用下,使其在不同的储液罐和半电池的闭合回路中循环流动,采用质子交换膜作为电池组的隔膜,电解质溶液平行流过电极表面并发生电化学反应,通过双电极板收集和传导电流,从而使得储存在溶液中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这个可逆的反应过程使钒电池顺利完成充电、放电和再充电。

全钒液流电池属于现有技术。其通用的电堆结构广为人知。《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国内外研发状况及展望》;罗冬梅;攀枝花科技与信息。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电堆结构很多时候都是双层安装,上层的电堆难以有效放下来进行运输和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全钒液流电池电堆移动支架,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全钒液流电池电堆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下方部分和上方部分,上方部分和下方部分各自为框架结构,下方部分包含底板,上方部分包含底板和侧板,下方部分包含下方轮子,上方部分包含侧边轮子,上方部分和下方部分各自能放置电堆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方部分的框架结构上包含一个以上的侧边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能插入侧边孔的固定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杆为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能绑定在侧边孔中的网状覆盖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方轮子和侧边轮子均为万向轮。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原来的上方部分和下方部分的电堆都是单独放置,需要取下来的时候需要爬架子将其抬下来,采用本处的结构,能够方便将上方部分直接推侧,直接就能将上方部分放置在地面上,方便其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方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池总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方部分;2.上方部分;3.下方轮子;4.侧边轮子;5.侧边支架;6.侧边孔;7.上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全钒液流电池电堆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下方部分和上方部分,上方部分和下方部分各自为框架结构,下方部分包含底板,上方部分包含底板和侧板,下方部分包含下方轮子,上方部分包含侧边轮子,上方部分和下方部分各自能放置电堆结构。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原来的上方部分和下方部分的电堆都是单独放置,需要取下来的时候需要爬架子将其抬下来,采用本处的结构,能够方便将上方部分直接推侧,直接就能将上方部分放置在地面上,方便其移动。

所述上方部分的框架结构上包含一个以上的侧边孔。还包含能插入侧边孔的固定杆。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在不同的侧边孔中插入固定孔,能形成不同的固定架子,对电堆本体进行压紧,方便适应各种尺寸的电堆结构,也方便其转运。

所述固定杆为橡胶材质。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橡胶材质的杆件有一定的弹性,不会对电堆本体的表面造成刚性伤害。

还包含能绑定在侧边孔中的网状覆盖结构。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网状覆盖结构能够方便固定电堆。所述下方轮子和侧边轮子均为万向轮。万向轮方便移动。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以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专利名称还可以是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安装架。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