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抗器端子焊接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1697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具,尤其是一种电抗器端子焊接治具。



背景技术:

中小型单相电抗器在完成产品组装后组成三相电抗器用端子进行并联上下焊接,每台单相电抗器定位1个端子后进行焊接完成再重新折下翻转再进行定位下1个端子后进行焊接完成,3个单相产品需进行6次定位、焊接、翻转的动作才能完成1台完整的产品焊接,这种作业方法有几个缺点:1、单个产品在经过2次的翻转、定位、焊接在尺寸不好控制;2、生产这类产品的工时多;3、产品在焊接完成后整台的尺寸很难管控;4、产品的外观很难管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抗器端子焊接治具,能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并具有良好的尺寸一致性和电气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抗器端子焊接治具,包括放置机座、上下旋转机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机座两端的顶部内侧分别通过一个上下旋转机构安装有一块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侧均安装有若干个端子定位块,所述端子定位块内平行穿设有若干个端子固定销,两块固定板底部固定安装有一个铁芯定位装置,其中一块固定板顶部安装有另一个可旋转打开的铁芯定位装置,其中一块固定板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一块可旋转打开的产品固定装置,所述铁芯定位装置上安装有至少一个铁芯固定块。

所述放置机座两端均设置为三角形结构,上下旋转机构安装在三角形结构顶部的内侧。

所述端子定位块为4个,端子固定销为2个。

每块产品固定装置上均安装有3个铁芯固定块。

各个铁芯固定块具有相同的铁芯定位尺寸。

两块产品固定装置为形状相同的长方形铁板结构。

两个铁芯定位装置均为形状相同的长方形结构。

所述上下旋转机构能进行180°旋转,上下旋转机构通过旋转机构固定销进行固定。

所述旋转机构固定销有两根,分别用于固定两个上下旋转机构。

两个端子固定销均呈圆形,且大小、长度、尺寸相同,在端子定位块上的安装位置相同。

每个铁芯固定块与产品和端子的标准尺寸匹配,产品端子由端子定位块进行定位及端子固定销进行固定,上下左右的对应装置可以打开将产品及端子放入后进行锁紧及固定,最终将产品的端子进行一次性焊接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节省人力的投入,提升焊接的效率;2、每个部位进行定位管控,产品的一致性;3、焊接治具采用翻转的方式,保证产品的安全性;4、一次性完成整台产品的焊接及防护,提升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旋转机构固定销 2. 铁芯定位装置 3. 上下旋转机构 4. 放置机座 5. 端子定位块 6. 端子固定销 7. 铁芯固定块 8. 产品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抗器新型端子焊接治具,包括6个铁芯固定块(7)、4块端子定位块(5)、2根旋转机构固定销(1)、2根端子固定销(6)、2块上下产品固定装置(8)及铁芯定位装置(2)和2个上下旋转机构(3)及1个放置机座(4),其特征在于:产品的端子与每个铁芯固定块组成产品的标准尺寸,产品端子有定位块进行定位及端子进行固定,上下左右安装有固定产品的装置可以打开将产品及端子放入后进行锁紧及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端子定位块(5)的形状相同,安装位置的定位孔相同,左右两侧的产品固定装置(8)均呈长方形,左右两侧的两个铁板形状相同,上下铁芯固定块(7)定位相同及形状相同,上下旋转机构(3)在上下旋转后焊接的位置相同,端子固定销(6)圆形定位相同及大小、长度、尺寸相同。

本新型端子焊接治具的工作原理是将组装完成的产品在模具中放置固定,确保其组装完成的产品尺寸不能超出固定的尺寸规格,再进行产品端子的焊接,生产时将上部铁芯定位装置(2)、产品固定装置(8)打开,将已组装完成的3个产品分别放入铁芯固定块(7)中,关闭上部铁芯定位装置(2)、产品固定装置(8)并锁紧,将各焊接的6根铝端子分别放入端子定位块(5)并用端子固定销(6)进行固定,用氩焊将上部铝端子与产品的铝端子进行焊接完成后,拔下旋转机构固定销(1)手动拨动上下旋转机构(3)进行焊接治具180度旋转后插上旋转机构固定销(1),用氩焊将下部铝端子与产品的铝端子进行焊接完成后,拔下旋转机构固定销(1)手动拨动上下旋转机构(3)进行焊接治具180度旋转后插上旋转机构固定销(1),打开上部铁芯定位装置(2)、产品固定装置(8),拔下端子固定销(6),将已焊接完成的产品向上直行从铁芯固定块(7)、端子定位块(5)中取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端子焊接治具可在这类产品需焊接端子时焊接设备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改动,且产品放置、端子定位非常简单、快速,可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及提升产品质量,并具有良好的尺寸一致及电气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