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308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组件,尤其涉及一种适于电连接在供电装置和负载之间的电源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一套供电系统同时给多个独立的负载供电。多个独立的负载一般先通过一块主板分别与多个电源连接器电连接,然后再分别通过多个电源连接器电连接至供电系统的汇流条。

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各个负载的工况不同,可能会出现某个负载过载的现象。一旦某个负载出现过载,就会导致整个负载系统的温度上升,当温度过高时,就会烧毁主板,导致整个负载系统瘫痪,甚至还会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组件,包括:电连接器,具有壳体和容纳在所述壳体中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线,其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另一端适于电连接至负载的一个电极端;和第二导线,其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二导电端子,另一端适于电连接至所述负载的另一个电极端。所述电连接组件还包括保险丝,所述保险丝串联在所述第二导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线包括连接至所述保险丝的一端的第一部分和连接至所述保险丝的另一端的第二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部分的导体焊接在所述保险丝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部分的导体焊接在所述保险丝的另一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连接组件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险丝被完全地容纳在所述保护套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护套的一端套装在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部分上,另一端套装在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部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一端压接在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部分的导体上,另一端可拆卸地电连接至所述保险丝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一端压接在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部分的导体上,另一端可拆卸地电连接至所述保险丝的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螺纹连接装置可拆卸地电连接至所述保险丝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螺纹连接装置可拆卸地电连接至所述保险丝的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螺纹连接装置包括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另一端和所述保险丝的一端的第一螺丝和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丝上的第一紧固螺母;所述第二螺纹连接装置包括穿过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另一端和所述保险丝的另一端的第二螺丝和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丝上的第二紧固螺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连接组件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险丝被完全地容纳在所述保护套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护套的一端套装在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一部分上,另一端套装在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部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连接组件还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险丝被完全地容纳在所述保护外壳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护外壳包括第一半壳体和适于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半壳体组装在一起的第二半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适于以卡扣的方式相互组装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连接组件是适于连接在供电装置和所述负载之间的电源连接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线电连接至所述负载的正极端,所述第二导线电连接至所述负载的负极端。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施例中,由于电连接组件的一根导线上串联有保险丝,因此,一旦出现负载过载现象,保险丝就会立刻熔断,从而能够防止负载系统温度升高,并且能够有效地避免火灾等安全事故。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的示意图;和

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电连接组件,包括:电连接器,具有壳体和容纳在所述壳体中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线,其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另一端适于电连接至负载的一个电极端;和第二导线,其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二导电端子,另一端适于电连接至所述负载的另一个电极端。所述电连接组件还包括保险丝,所述保险丝串联在所述第二导线上。

第一实施例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电连接组件主要包括电连接器100、第一导线10、第二导线20和保险丝110。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连接器100具有壳体和容纳在壳体中的第一导电端子(未图示)和第二导电端子(未图示)。第一导线10的一端(图中的右端)电连接至电连接器100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一导线10的另一端(图中的左端)适于直接或经由电路板电连接至负载(未图示)的一个电极端。第二导线20的一端(图中的右端)电连接至电连接器100的第二导电端子,第二导线20的另一端(图中的左端)适于直接或经由电路板电连接至负载的另一个电极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保险丝110串联在第二导线20上。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一旦出现负载过载现象,保险丝110就会立刻熔断,从而能够防止负载系统温度升高,并且能够有效地避免火灾等安全事故。

如图1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导线20包括连接至保险丝110的一端110a(图中的右端)的第一部分21和连接至保险丝110的另一端110b(图中的左端)的第二部分22。

如图1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导线20的第一部分21的导体20a焊接在保险丝110的一端110a上,第二导线20的第二部分22的导体20a焊接在保险丝110的另一端110b上。

如图1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还包括保护套120,保险丝110被完全地容纳在保护套120中。

如图1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保护套120的一端紧密地套装在第二导线20的第一部分21上,另一端紧密地套装在第二导线20的第二部分22上。这样,就可以将保险丝110密封在容纳在该保护套120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连接组件是适于连接在供电装置和负载之间的电源连接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导线10电连接至负载的正极端,第二导线20电连接至负载的负极端。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第一导线10可以电连接至负载的负极端,第二导线20可以电连接至负载的正极端。

第二实施例

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电连接组件主要包括电连接器100、第一导线10、第二导线20和保险丝210。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连接器100具有壳体和容纳在壳体中的第一导电端子(未图示)和第二导电端子(未图示)。第一导线10的一端(图中的右端)电连接至电连接器100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一导线10的另一端(图中的左端)适于直接或经由电路板电连接至负载(未图示)的一个电极端。第二导线20的一端(图中的右端)电连接至电连接器100的第二导电端子,第二导线20的另一端(图中的左端)适于直接或经由电路板电连接至负载的另一个电极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保险丝210串联在第二导线20上。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一旦出现负载过载现象,保险丝210就会立刻熔断,从而能够防止负载系统温度升高,并且能够有效地避免火灾等安全事故。

如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导线20包括连接至保险丝210的一端210a(图中的右端)的第一部分21和连接至保险丝210的另一端210b(图中的左端)的第二部分22。

如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端子231和第二连接端子232。第一连接端子231的一端压接在第二导线20的第一部分21的导体20a(参见图1)上,另一端可拆卸地电连接至保险丝210的一端210a。第二连接端子232的一端压接在第二导线20的第二部分22的导体20b(参见图1)上,另一端可拆卸地电连接至保险丝210的另一端210b。

如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23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螺纹连接装置241、251可拆卸地电连接至保险丝210的一端210a。第二连接端子23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螺纹连接装置242、252可拆卸地电连接至保险丝210的另一端210b。

如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螺纹连接装置241、251包括穿过第一连接端子231的另一端和保险丝210的一端210a的第一螺丝241和螺纹连接在第一螺丝241上的第一紧固螺母251。第二螺纹连接装置242、252包括穿过第二连接端子232的另一端和保险丝210的另一端210b的第二螺丝242和螺纹连接在第二螺丝242上的第二紧固螺母252。

如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还包括保护套220,保险丝210被完全地容纳在保护套220中。

如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保护套220的一端紧密地套装在第二导线20的第一部分21上,另一端紧密地套装在第二导线20的第二部分22上。这样,就可以将保险丝210密封在容纳在该保护套220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连接组件是适于连接在供电装置和负载之间的电源连接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导线10电连接至负载的正极端,第二导线20电连接至负载的负极端。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第一导线10可以电连接至负载的负极端,第二导线20可以电连接至负载的正极端。

第三实施例

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电连接组件主要包括电连接器100、第一导线10、第二导线20和保险丝310。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连接器100具有壳体和容纳在壳体中的第一导电端子(未图示)和第二导电端子(未图示)。第一导线10的一端(图中的右端)电连接至电连接器100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一导线10的另一端(图中的左端)适于直接或经由电路板电连接至负载(未图示)的一个电极端。第二导线20的一端(图中的右端)电连接至电连接器100的第二导电端子,第二导线20的另一端(图中的左端)适于直接或经由电路板电连接至负载的另一个电极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保险丝310串联在第二导线20上。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一旦出现负载过载现象,保险丝310就会立刻熔断,从而能够防止负载系统温度升高,并且能够有效地避免火灾等安全事故。

如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导线20包括连接至保险丝310的一端310a(图中的右端)的第一部分21和连接至保险丝310的另一端310b(图中的左端)的第二部分22。

如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端子331和第二连接端子332。第一连接端子331的一端压接在第二导线20的第一部分21的导体20a(参见图1)上,另一端可拆卸地电连接至保险丝310的一端310a。第二连接端子332的一端压接在第二导线20的第二部分22的导体20b(参见图1)上,另一端可拆卸地电连接至保险丝310的另一端310b。

如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33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螺纹连接装置341、351可拆卸地电连接至保险丝310的一端310a。第二连接端子33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螺纹连接装置342、352可拆卸地电连接至保险丝310的另一端310b。

如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螺纹连接装置341、351包括穿过第一连接端子331的另一端和保险丝310的一端310a的第一螺丝341和螺纹连接在第一螺丝341上的第一紧固螺母351。第二螺纹连接装置342、352包括穿过第二连接端子332的另一端和保险丝310的另一端310b的第二螺丝342和螺纹连接在第二螺丝342上的第二紧固螺母352。

如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还包括保护外壳320,保险丝310被完全地容纳在保护外壳320中。

如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保护外壳320包括第一半壳体320a和适于以可拆卸的方式与第一半壳体320a组装在一起的第二半壳体320b。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半壳体320a和第二半壳体320b适于以卡扣的方式相互组装在一起。这样,能够快速地打开和关闭保护外壳320,便于对内部的保险丝310进行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连接组件是适于连接在供电装置和负载之间的电源连接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导线10电连接至负载的正极端,第二导线20电连接至负载的负极端。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第一导线10可以电连接至负载的负极端,第二导线20可以电连接至负载的正极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