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流电池电堆的电极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489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液流电池电堆的电极框结构,电极框为平板,包括设置于靠近电极框边缘处的4个通孔,分别作为阴极电解液进口、阴极电解液出口、阳极电解液进口、阳极电解液出口,于平板的中心设置有一个镂空的、可容置电极的空腔,其特征在于:

于电极框上,于阴极电解液进口和阴极电解液出口的通孔处分别设有与空腔间相连通的进口主流道和出口主通道;或,于电极框上,于阳极电解液进口和阳极电解液出口的通孔处分别设有与空腔间相连通的进口主流道和出口主流道;进口主流道和出口主流道之间的距离为A;

于平板上设置电解液的补充流道,电解液补充流道的一端与电解液进口的通孔相连,另一端与可容置电极的空腔相连通,补充流道与空腔相连通处与进口主流道间的距离为1/6A至5/6A,补充流道与空腔相连通处与出口主流道间的距离为1/6A至5/6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框结构,其特征在于:

电极框为矩形平板,于靠近矩形平板四周的边角处设置有2个作为电解液进口的通孔和2个作为电解液出口的通孔,分别作为阴极电解液进口、阴极电解液出口、阳极电解液进口、阳极电解液出口;于矩形平板的中心设置有一个镂空的、可容置电极的方形空腔;

于矩形平板上设置有电解液流入主流道即进口主流道,电解液流入主流道的一端与电解液进口的通孔相连,另一端于方形空腔的第一条边B处与空腔相连;

于矩形平板上设置有电解液流出主流道即出口主流道,电解液流出主流道的一端与可容置电极的空腔相连,另一端于方形空腔的第二条边C处与空腔相连;

于矩形平板上设置电解液的补充流道,电解液补充流道的一端与电解液进口的通孔相连,另一端与方形空腔的第三条边D和/或第四条边F处的空腔相连通;

第一条边B和第二条边C为相互平行的相对二条边;第三条边D和第四条边F均与第一条边B相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框结构,其特征在于:

电解液由矩形平板上的电解液进口通孔经电解液流入主流道流入置于空腔处的碳毡电极中,流经碳毡后再经由电解液流出主流道流出至电解液出口的通孔;同时,电解液还由电解液进口通孔经电解液补充流道流入电极局部位置,后共同汇聚至电解液出口主流道通过电解液出口的通孔流出电极框。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框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极框 上设置的补充流道可以是一条或者二条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补充流道与电解液流入主流道的截面积之和等于电解液流出主流道的截面积。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框上的补充流道和主流道上均设置有盖片,防止组装电池电堆时密封垫压紧时将流道堵塞。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框的材质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或ABS。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框结构,其特征在于:

电极框为矩形平板。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