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3911阅读:8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社会和工业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发展大容量、高参数发电、变电机组,变压器的负载也在逐渐增大。当变压器长期处于过热状态时,电力系统输电损耗会大大增加,严重时还会导致变压器失效,引起严重的电力事故。油浸式变压器是利用其散热器来达到降低变压器油的温升的,片式散热器是由多个散热片组成,每个散热片是由薄钢板压成有槽形油道后,两片组焊成一片散热片,然后再组焊成片式散热器,现有的片式散热器单片两头是直角小圆弧过度,变压器油循环流动阻力大,散热效果不高。而且散热器肩部为水平结构,在片组肩部,由于片扇结构不合理,会使得肩部空间冗余,出现明显的油流的低速流动区域,变压器油的循环流动阻力大,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不理想。而且相邻两散热片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油流在片扇内部流动时,片扇中间与外侧的流动阻力不同,所以均匀油道的排列结构不能充分发挥油流的散热作用。

因此,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出一款能提高变压器油在散热器内部的流速、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的一种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正是发明人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其结构简单,能加快变压器油在散热器内部的流速,提高散热器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其包括上导油管、下导油管、散热片,所述上导油管上连接有吸湿器,所述上导油管上设有吊耳,所述上导油管与下导油管的端口处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上导油管与下导油管的各边角处设有弧形段,所述上导油管与下导油管之间连通有非均匀分布的散热片,所述相邻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从靠近中间位置的两相邻散热片向外逐次递增,靠近所述上导油管一侧的散热片片肩从中间向外两侧的倾斜角度为5~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适当增加片扇肩部的倾斜角度,同时导油管的四个边角处设置为弧形段,可以有效的减少片扇肩部和弧形段处的油流低速区,降低循环流动阻力,进而提高散热效果。相邻散热片的距离由中间向两侧逐次递增,采用此非均匀油道结构可有效提高片式散热器的总散热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导油管;2-下导油管;3-散热片;4-连接法兰;5-吊耳;6-吸湿器;7-弧形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参见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该结构一种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包括上导油管1、下导油管2、散热片3,上导油管1上连接有吸湿器6,上导油管1上设有吊耳5,上导油管1与下导油管2的端口处设置有连接法兰4,上导油管1与下导油管2的各边角处设有弧形段7,上导油管1与下导油管2之间连通有非均匀分布的散热片3,相邻散热片3之间的距离从靠近中间位置的两相邻散热片3向外逐次递增,即距离分布为大-小-大结构,靠近上导油管1一侧的散热片3片肩从中间向外两侧的倾斜角度为5~10°。

本实用新型通过适当增加片扇肩部的倾斜角度,同时导油管的四个边角处设置为弧形段,可以有效的减少片扇肩部和弧形段处的油流低速区,降低循环流动阻力,进而提高散热效果。相邻散热片的距离由中间向两侧逐次递增,采用此非均匀油道结构可有效提高片式散热器的总散热量。

上导油管和下导油管边角设置成弧形段结构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加片组总散热量,同时还相应的减少了散热面积,即在保持相同的总散热量的条件下,可以减少达到此散热总量的有效散热面积,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优质冷轧钢板用量和变压器内部循环油量。此外,片组整体的总传热系数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片肩倾斜角度达到5~10°后总散热量的增加趋势就已经逐渐达到稳定,即使继续增加倾斜角度,总散热量等其他散热参数都没有显著的增加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