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铅酸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4658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铅酸蓄电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蓄电池在照明、汽车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并且铅酸蓄电池由于实际使用的时间长,各方面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是散热问题对蓄电池的效能、使用寿命等影响很大,现有的有些蓄电池散热存在不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铅酸蓄电池。

技术方案: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顶盖和外壳,所述顶盖上具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外壳内具有正极板、负极板、分隔板和电解液;所述外壳的壁内具有U型通道,所述U型通道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顶盖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具有进气风扇,所述第二通孔内具有出气风扇,所述第一通孔对准所述进口,所述第二通孔对准所述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U型通道内具有矩形的散热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外侧面和底面均具连接有多个长条形的发泡条。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同一个侧面上的多个发泡条平行设置;所述外壳底面上的多个发泡条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U型通道内具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铅酸蓄电池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进气风扇、出气风扇、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还包括报警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U型通道的两个转弯处均为圆角。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散热效果好,且能够实现电池壳体温度的自动监控,并且具有一定的防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蓄电池示意图;

图2为蓄电池表面的发泡条。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外壳;2顶盖;1.1U型通道;2.1第一通孔;2.1.1进气风扇;2.2第二通道;2.2.1出气风扇;3.1正极柱;3.2负极柱;4、5发泡条。

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顶盖2和外壳1,所述顶盖2上具有正极柱3.1和负极柱3.2,所述外壳1内具有正极板、负极板、分隔板和电解液;所述外壳的壁内具有U型通道1.1,所述U型通道1.1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顶盖具有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所述第一通孔内具有进气风扇2.1.1,所述第二通孔2.2内具有出气风扇2.2.1,所述第一通孔对准所述进口,所述第二通孔对准所述出口。所述U型通道内具有矩形的散热翅片。所述外壳的外侧面和底面均具连接有多个长条形的发泡条。所述外壳同一个侧面上的多个发泡条4平行设置;所述外壳底面上的多个发泡条5平行设置;所述U型通道内具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铅酸蓄电池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进气风扇、出气风扇、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散热效果好,U型通道内的散热翅片将电池的热量散热至U型通道内,U型通道不存在直角,是圆弧形的转弯,因此利于空气的流动,配合进气风扇和出气风扇,使得空气迅速流通,加强散热效果。并且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通道内的温度,当温度过高时,报警装置报警。并且发泡条具有一定的防震效果。且间隔设置的发泡条不会太影响电池的散热。

尽管本实用新型就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