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旋转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4198阅读:3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路旋转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器材领域,特别是一种线路旋转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线路连接中,绝大部分是固定连接。在实际使用中,有些生产机器和电器(例如转动的机床、机械手臂和吸尘器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转动或连续旋转,在转动的过程中,连接其上的导线也会跟着旋转,就会产生线路缠绕,这对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尤其对安全埋下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线路旋转连接器,便于使用中需要转动的用电设备使用,提高用电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路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绝缘材料制作的定子和转子,转子可旋转地设在定子上,定子具有三个分离开设置的定子导电环,每个定子导电环均连接一根导线,转子具有三个分离开设置的转子导电环,每个转子导电环均连接一根导线,每个定子导电环保持分别与一个转子导电环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路旋转连接器,转子可绕定子旋转,能够实现电流稳定传输及线路转向,在用电设备旋转使用中,不会产生导线缠绕,方便了使用,并提高了安全性。线路旋转连接器生产制作简易、组装方便且经久耐用,旋转连接处导电性良好,松紧程度易于调节,适用范围广泛,不受地域因素及环境因素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路旋转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线路旋转连接器包括定子1和转子2,定子1和转子2均由绝缘材料制作。定子1整体为圆柱型,在其圆柱型外环面上设有三个向内凹进的圆环形的凹槽,该三个凹槽自上而下等距离分离开设置。凹槽的上壁面和下壁面上各设置一个定子导电环11,定子导电环11为由铜或其它导电材料制成的圆环,镶嵌在定子上。凹槽的底壁上设有一个石墨环12,石墨环12材料为石墨,其上下两端分别紧紧压在一个定子导电环11上,每个石墨环12均连接一根导线13,设置在同一个凹槽上的两个定子导电环11通过压在其上的石墨环12与一根导线13连接。导线13的一端从定子1内部穿过与石墨环12连接,另一端从定子1的上端面伸出,也可以从定子1的下端面伸出。伸出定子1的导线13端可以做成插头,使用时与电源或插排连接。

转子2可旋转地嵌套在定子1上,在定子的外侧。转子2具有三个向内凸出的圆环形的凸环21,三个凸环21自上而下等距离分离开设置,在位置和大小上分别与一个定子上的凹槽相适配,每个凸环21分别嵌入在一个凹槽中。这样定子1和转子2之间安装很稳固,相对旋转很顺畅。凸环21的上壁面和下壁面上各设置一个转子导电环22,转子导电环22为由铜或其它导电材料制成的圆环,镶嵌在转子上。导线23的一端从转子内部穿过与设置在同一个凸环21上的两个转子导电环22连接,另一端从转子2的侧面伸出。伸出转子2的导线23端可以做成插头,使用时与用电设备连接。转子与定子相互咬合,转子并可以围绕定子转动,每个定子导电环保持分别与一个转子导电环接触。用电设备旋转使用时,导线23和转子2随着用电设备一起旋转,实现了电流稳定传输及线路转向,不会引起线路缠绕,方便使用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例的石墨环12设置在定子1凹槽的底壁上,石墨环12的润滑使得转子相对定子的旋转更加顺畅,并且在工作状态下实现旋转功能时不会发热短路。石墨环不限于设置在凹槽上,可以设置在凸环21的顶壁上。

本实用新型线路旋转连接器生产制作简易、组装方便且经久耐用,旋转连接处导电性良好,松紧程度易于调节,适用范围广泛,不受地域因素及环境因素限制。使用该线路旋转连接器,各种生产机器(如转动的机床等)能实现在电流通路的情况下进行自由旋转,尤其在机械手臂等灵活性较高的机器部件中,即使在不断的旋转中依旧能保持电路的连通。用电器主体(如吸尘器,发电机的输出线,空调,电热水器,冰箱等大功率用电器)能自然地进行绕线和放线动作,将多余的线路隐藏于体内或自由地延长接入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本实用新型能通过旋转而将外接充电线隐藏于汽车中,通过微型电动机的驱动而自动收线或放线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