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9062发布日期:2019-05-07 19:5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传输高速信号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015年7月14日授权公告的美国专利第us9083130号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模组。所述端子模组包括排成两排的导电端子及分别固定两排导电端子的绝缘体。现有技术中通过调整传输各端子不同部位的宽度、间距等参数使得其满足传输高速信号的特征阻抗,但在高速传输时,还会存在共振等参数的影响。

是以,需要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可以改善高速信号传输时的共振及远端干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传输差分信号的第一信号端子、与第一信号端子间隔设置的第一接地端子、一对间隔设置的传输差分信号的第二信号端子、及与第二信号端子间隔设置的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与第一接地端子在水平方向上排成第一排,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与第二接地端子在水平方向上排成第二排,所述第一排与第二排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与第一接地端子均包括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第一接触部、用以安装到外部电路板上的第一安装部、自第一接触部水平向后延伸的第一水平部、及连接第一水平部与第一安装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与第二接地端子均包括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第二接触部、用以安装到外部电路板上的第二安装部、及自第二接触部水平向后延伸的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安装部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水平部与第二水平部之间的间距,也大于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之间的间距。

具体实施结构如下:

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与第二接地端子均包括连接第二水平部与第二安装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水平部与第二水平部之间的间距,也大于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之间的间距。

所述第一连接部自第一水平部向后并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自第二水平部向后并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平行。

所述第一接触部设置在第二接触部的前方,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在第二安装部的后方。

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传输差分信号的第三信号端子、与第三信号端子间隔设置的第三接地端子、一对间隔设置的传输差分信号的第四信号端子、及与第四信号端子间隔设置的第四接地端子,所述第三信号端子与第三接地端子在水平方向上排成第三排,所述第四信号端子与第四接地端子在水平方向上排成第四排,所述第三排与第四排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三信号端子与第三接地端子均包括第三接触部、用以安装到外部电路板上的第三安装部、及自第一接触部水平向后延伸并连接第三安装部的第三水平部,所述第四信号端子与第四接地端子均包括第四接触部、用以安装到外部电路板上的第四安装部、自第四接触部水平向后延伸的第四水平部、及连接第四水平部与第四安装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第三安装部之间的间距大于第四水平部与第三水平部之间的间距,也大于第四安装部与第三安装部之间的间距。

所述连接部自第四水平部向后并倾斜向下延伸。

所述第三接触部设置在第四接触部的前方,所述第三安装部设置在第四安装部的前方,所述第四安装部设置在第二安装部的前方。

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及第一接地端子与相应的第二信号端子及第二接地端子在竖直方向上对齐,所述第三信号端子及第三接地端子与相应的第四信号端子及第四接地端子在竖直方向上对齐。

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及第一接地端子与相应的第三信号端子及第三接地端子在左右方向错开设置。

进一步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及第四固定件,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及第一接地端子固定在第一固定件上形成第一端子模组,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及第二接地地端子固定在第二固定件上形成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第三信号端子及第三接地端子固定在第三固定件上形成第三端子模组,所述第四信号端子及第四接地端子固定在第四固定件上形成第四端子模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安装部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水平部与第二水平部之间的间距,也大于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抑制高速信号传输时共振及远端干扰的问题,从而利于高速信号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部分分解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进一步的分解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进一步的分解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上端子模组的进一步的分解图。

图8是图7所示的上端子模组的另一视角的进一步的分解图。

图9是图7所示的上端子模组第一模组与第二模组的进一步的分解图。

图10是图6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下端子模组的进一步的分解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下端子模组的另一视角的进一步的分解图。

图12是图9所示的下端子模组第三模组与第四模组的进一步的分解图。

图13是沿图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4是沿图图2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5是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未安装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第一中间导电件、第二中间导电件及未调整端子结构时,插入损耗与频率的关系图。

图16所示是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上端子模组调整端子结构前与调整端子结构后的远端干扰与频率的关系图。

图17所示是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下端子模组调整端子结构前与调整端子结构后的远端干扰与频率的关系图。

图18所示是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上端子模组的插入损耗与频率的关系图。

图19所示是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下端子模组的插入损耗与频率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4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可安装于外部设备的电路板上并可与对接连接器配合。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及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的端子模组2。

如图1-6,13及1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主体部11及与主体部11配合的上盖12。所述主体部包括对接面110、与对接面110相对的供端子模组安装的安装面111、连接对接面110及安装面111并设置在底部的用以安装到电路板上的底壁112、与底壁112相对的顶壁113、一对侧壁114、及收容空间115。所述对接面110上开设有与收容空间115连通的安装口1100,以供对接连接器进入收容空间115。所述底壁112上设有若干在竖直方向贯穿底壁112的下通孔1120。所述顶壁113上设有若干在竖直方向贯穿顶壁113的上通孔1130。所述一对侧壁114向后延伸超出底壁112及顶壁113。所述一对侧壁114的内侧面上均设有若干安装槽1140。所述上盖12包括平板状的盖体120及形成在盖体120两侧的安装部121,所述安装部121与一对侧壁114上相应的安装槽1140配合从而将上盖12安装到主体部11上。

如图1-14所示,所述端子模组2包括上端子模组201及设置在上端子模组201下方的下端子模组202。所述上端子模组201包括第一端子模组21、设置在第一端子模组下方的第二端子模组22、设置在第一端子模组21与第二端子22之间的第一中间导电件23、及设置在第一端子模组21上方的第一导电件24。所述下端子模组202包括第三端子模组25、设置在第三端子模组25上方的第四端子模组26、设置在第三端子模组25与第四端子模组26之间的第二中间导电件27、及设置在第三端子模组下方的第二导电件28。

如图1-9及13所示,所述第一端子模组21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一固定件210、固持于第一固定件210上的若干对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第一信号端子211、固持于第一固定件210上的若干第一接地端子212。所述第一信号端子211与第一接地端子212在水平方向排成第一排,所述各对第一信号端子211设置在一对第一接地端子2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210是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一信号端子211及第一接地端子212上。所述第一固定件210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2101及自第一部分2101的后端向后并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二部分2102。所述第一固定件210上设有对应第一信号端子211的开口部2103,所述各开口部2103将相应的第一信号端子211收容在第一固定件210内的部分尽量暴露在空气中,从而调整第一信号端子211的特征阻抗,以便第一信号端子211可以传输高速信号。所述第一固定件210设有与各第一接地端子212对应的上通孔2104及下通孔2105,所述每个第一接地端子212对应至少两个及以上上通孔2104及两个及以上下通孔2105。所述第一固定件210的下方设有若干第一凹槽2106。所述各第一信号端子211及第一接地端子212均包括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第一接触部213、用以安装到外部电路板上的第一安装部214、自第一接触部213水平向后延伸的第一水平部215、及连接第一水平部215与第一安装部214的第一连接部216。所述第一连接部216自第一水平部215向后并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一接触部213收容在绝缘本体1的顶壁113上相应的上通孔1130内。所述第一安装部214可通过表面贴装的方式电性连接到外部电路板上。所述第一水平部215及第一连接部216固定在第一固定件210内。

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2与第一端子模组21类似,但是整体尺寸小于第一端子模组21。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2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二固定件220、固持于第二固定件220上的若干对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第二信号端子221、固持于第二固定件220上的若干第二接地端子222。所述第二信号端子221与第二接地端子222在水平方向排成第二排,并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211与第一接地端子212在水平方向排成的第一排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各对第二信号端子221设置在一对第二接地端子22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220是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二信号端子221及第二接地端子222上。所述第二固定件220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2201及自第一部分2201的后端向后并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二部分2202。所述第二固定件220上设有对应第二信号端子221的开口部2203,所述各开口部2203将相应的第二信号端子221收容在第二固定件220内的部分尽量暴露在空气中,从而调整第二信号端子221的特征阻抗,以便第二信号端子221可以传输高速信号。所述第二固定件220设有与各第二接地端子222对应的上通孔2204,所述每个第二接地端子222对应至少两个及以上上通孔2204。所述第一部分2201上设有一对间隔设置的凸柱2205。所述各第二信号端子221及第二接地端子222均包括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第二接触部223、用以安装到外部电路板上的第二安装部224、自第二接触部223水平向后延伸的第二水平部225、及连接第二水平部225与第二安装部的第二连接部226。所述第二连接部226自第二水平部225向后并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接触部223收容在第一固定件210上相应的第一凹槽2106内。所述第二安装部224可通过表面贴装的方式电性连接到外部电路板上。所述第二水平部225及第二连接部226固定在第二固定件220内。

所述第一信号端子211及第一接地端子212与相应的第二信号端子221及第二接地端子222在竖直方向上对齐。所述第一接触部213设置在第二接触部223的前方,所述第一接触部213与第二接触部223与对接连接器的同一侧电性接触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214设置在第二安装部224的后方。所述第二连接部226与第一连接部216平行。所述第一连接部216与第二安装部224之间的间距d1大于第一水平部215与第二水平部225之间的间距d2,也大于第一安装部214与第二安装部224之间的间距d3。更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216与第二连接部226之间的间距d4大于第一水平部215与第二水平部225之间的间距d2,也大于第一安装部214与第二安装部224之间的间距d3。所述第一连接部216与第二安装部224之间的间距d1是指第一连接部216与第二安装部224开始折弯成水平的表面贴装区域的弯折点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连接部216与第二安装部224之间的间距d1的尺寸大于或等于3.561mm。

所述第一中间导电件23是有片状金属制造形成。所述第一中间导电件23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部分231及自第一部分231的后端向后并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二部分232。所述第一中间导电件23设有朝向第一端子模组21方向延伸的若干上弹片233、朝向第二端子模组22方向延伸的若干下弹片234、及一对间隔设置的安装孔235。所述第一中间导电件23通过安装孔235与第二固定件220上的凸柱2205的配合而安装到第二固定件220上。所述上弹片233通过第一固定件210上相应的下通孔2105与各第一接地端子212在至少两个位置形成电性连接。所述下弹片234通过第二固定件220上相应的上通孔2204与各第二接地端子222在至少两个位置形成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件24是有片状金属制造形成,安装在第一固定件210上靠近绝缘本体1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件24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部分241及自第一部分241的后端向后并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二部分242。所述第一导电件24设有朝向第一端子模组21方向延伸的若干弹片243。所述弹片243通过第一固定件210上相应的上通孔2104与各第一接地端子212在至少两个位置形成电性连接。

如图1-6,10-12及14所示,所述第三端子模组25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三固定件250、固持于第三固定件250上的若干对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第三信号端子251、固持于第三固定件250上的若干第三接地端子252。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2设置在第一端子模组21及第三端子模组25之间。所述第三信号端子251与第三接地端子252在水平方向排成第三排,所述各对第三信号端子251设置在一对第三接地端子25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定件250是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三信号端子251及第三接地端子252上。所述第三固定件250包括水平延伸的主体2501。所述主体2501上设有对应第三信号端子251的开口部2102,所述各开口部2102将相应的第三信号端子251收容在第三固定件250内的部分尽量暴露在空气中,从而调整第三信号端子251的特征阻抗,以便第三信号端子251可以传输高速信号。所述主体2501设有与各第三接地端子252对应的上通孔2503及下通孔2504,所述每个第三接地端子252对应至少一个及以上上通孔2503及两个及以上下通孔2504。所述主体250的上方设有若干第二凹槽2505、设置在第二凹槽2505后方的一对凸柱2506、及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的一对卡块2507。所述各第三信号端子251及第三接地端子252均包括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第三接触部253、用以安装到外部电路板上的第三安装部254、自第三接触部253水平向后延伸并连接第三安装部254的第三水平部255。所述第三接触部253收容在绝缘本体1的底壁112上相应的下通孔1120内。所述第三安装部254可通过表面贴装的方式电性连接到外部电路板上。所述第三水平部255固定在第三固定件250内。

所述第四端子模组26与第三端子模组25类似。所述第四端子模组26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第四固定件260、固持于第四固定件260上的若干对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第四信号端子261、固持于第四固定件260上的若干第四接地端子262。所述第四信号端子261与第四接地端子262在水平方向排成第四排,并与所述第三信号端子251与第四接地端子252在水平方向排成的第三排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各对第四信号端子261设置在一对第二接地端子26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固定件260是一体成型在所述第四信号端子261及第四接地端子262上。所述第四固定件260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2601及自第一部分2601的后端向后并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二部分2602。所述第四固定件260上设有对应第四信号端子261的开口部2603,所述各开口部2603将相应的第四信号端子261收容在第四固定件260内的部分尽量暴露在空气中,从而调整第四信号端子261的特征阻抗,以便第四信号端子261可以传输高速信号。所述第四固定件260设有与各第四接地端子262对应的下通孔2604,所述每个第四接地端子262对应至少一个及以上下通孔2604。所述第一部分2201在左右两侧均设有卡块2605。所述各第四信号端子261及第四接地端子262均包括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第四接触部263、用以安装到外部电路板上的第四安装部264、自第四接触部263水平向后延伸的第四水平部265、及连接第四水平部265与第四安装部的连接部266。所述连接部266自第四水平部265向后并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四接触部263收容在第三固定件250上相应的第二凹槽2505内。所述第四安装部264可通过表面贴装的方式电性连接到外部电路板上。所述第四水平部265及连接部266固定在第四固定件260内。

所述第三信号端子251及第三接地端子252与相应的第四信号端子261及第四接地端子262在竖直方向上对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211及第一接地端子212与相应的第三信号端子251及第三接地端子252在左右方向错开设置。所述第三接触部253设置在第四接触部263的前方,所述第三接触部253与第四接触部263与对接连接器的同一侧电性接触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13与第三接触部253可与qsfp标准的插头连接器配合,所述第一接触部213、第二接触部223、第三接触部253、及第四接触部263一起与qsfp-dd标准的插头连接器配合。所述第四安装部264设置在第三安装部224的后方,所述第四安装部264设置在第二安装部224的前方。所述连接部266与第三安装部254之间的间距d5大于第三水平部255与第四水平部265之间的间距d6,也大于第三安装部254与第四安装部264之间的间距d7。所述连接部266与第三安装部254之间的间距d5是指连接部266与第三安装部254开始折弯成水平的表面贴装区域的弯折点之间的间距。所述连接部266与第三安装部254之间的间距d5的尺寸大于或等于2.449mm。

所述第二中间导电件27是有片状金属制造形成。所述第二中间导电件27包括水平设置的主体部271及自主体部271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卡扣弹片272。所述主体部271设有朝向第四端子模组26方向延伸的若干上弹片273、朝向第三端子模组25方向延伸的若干下弹片274、及一对间隔设置的安装孔275。所述第二中间导电件27通过安装孔275与第二固定件220上的凸柱2506的配合而安装到第三固定件250上,所述卡扣弹片272与第三固定件250上相应的卡块2507卡扣配合而与第三固定件250固定配合。所述上弹片273通过第四固定件260上相应的下通孔2604与各第四接地端子262形成电性连接。所述下弹片274通过第三固定件250上相应的上通孔2503与各第二接地端子252形成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件28是有片状金属制造形成,安装在第三固定件250上靠近绝缘本体1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件28包括水平设置的主体部281及自主体部281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上延伸的卡扣弹片282,所述卡扣弹片282与第三固定件250上相应的卡块2507卡扣配合而与第三固定件250固定配合。所述第二导电件28设有朝向第三端子模组25方向延伸的若干弹片283。所述弹片283通过第三固定件250上相应的下通孔2504与各第三接地端子252在至少两个位置形成电性连接。

图15所示是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在未安装第一导电件24、第二导电件28、第一中间导电件23、第二中间导电件27及未调整端子结构时,各端子模组21,22,25,26的插入损耗与频率的关系图。规格要求在0-14ghz的范围内,插入损耗应该大于-1db,从图中可以看出,在4ghz、7ghz、8ghz、12ghz、及13.5ghz均出现了明显的凸起,且均小于了-1db,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频段产生了共振,从而影响高速信号的传输,使得高速信号的速率无法达到28gbps。

图16所示是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的上端子模组201调整端子结构前与调整端子结构后的远端干扰与频率的关系图。规格要求在0-14ghz的范围内,远端干扰数值越小越好,标号301的曲线显示的是端子结构调整前,第一端子模组21的远端干扰与频率的关系图,标号303的曲线显示的是端子结构调整后,第一端子模组21的远端干扰与频率的关系图。标号302的曲线显示的是端子结构调整前,第二端子模组22的远端干扰与频率的关系图,标号304的曲线显示的是端子结构调整后,第二端子模组22的远端干扰与频率的关系图。

图17所示是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的上端子模组202调整端子结构前与调整端子结构后的远端干扰与频率的关系图。规格要求在0-14ghz的范围内,远端干扰数值越小越好,标号401的曲线显示的是端子结构调整前,第三端子模组25的远端干扰与频率的关系图,标号403的曲线显示的是端子结构调整后,第三端子模组21的远端干扰与频率的关系图。标号402的曲线显示的是端子结构调整前,第四端子模组26的远端干扰与频率的关系图,标号404的曲线显示的是端子结构调整后,第四端子模组26的远端干扰与频率的关系图。

图18所示是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上端子模组201的插入损耗与频率的关系图。标号501的曲线显示的是第一端子模组21的插入损耗与频率的关系图,标号502的曲线显示的是第二端子模组22的插入损耗与频率的关系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在规范要求的0-14ghz频段甚至是更高的频段内,第一端子模组21与第二端子模组22的插入损耗均大于-1db。

图19所示是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下端子模组202的插入损耗与频率的关系图。标号601的曲线显示的是第三端子模组25的插入损耗与频率的关系图,标号602的曲线显示的是第四端子模组26的插入损耗与频率的关系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在规范要求的0-14ghz频段甚至是更高的频段内,第三端子模组25与第四端子模组26的插入损耗均大于-1db。

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符合qsfp-dd的规范,其定义了8个发射通道及8个接收通道,每个通道的信号传输速率在28gbps以上,信号频率为14ghz。当然,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正在制定的如sfp-dd等或其他未制定的相同或不同通道数量的或者传输更高速率的高速电连接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