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极卷搬运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3970阅读:1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卷搬运工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卷搬运工装。



背景技术:

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重量轻、容量大、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受到了普遍应用,其中圆柱18650锂离子电池更因为生产制造简单而被广泛使用,正负极片是圆柱18650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负极片的脏污、破损直接影响电池各项性能,圆柱18650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分切后极卷的搬运,传统的搬运方法是直接用手接触极卷搬运,手上的污渍很容沾在极卷上从而降低极卷质量,同时在搬运过程中也非常容易会发生磕碰导致极卷破损而报废。

因此,研制出一种可便捷和安全的搬运锂离子电池极卷的工装,便成为业内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卷搬运工装,克服了现有产品中上述方面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卷搬运工装,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夹板,两个夹板之间的间隙与锂离子电池极卷的宽度相对应,每个所述夹板的中心处设置有锂离子电池极卷的中心孔对应的通孔,每个所述夹板的上部设置有扇形缺口,且该夹板的底部设置有平面,两夹板的边缘通过圆周均布的若干支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板的形状为圆形,且所述扇形缺口的圆心角为120度。

进一步地,所述夹板的直径比锂离子电池极卷的直径大20-100mm。

进一步地,两个夹板之间的间距比锂离子电池极卷的宽度大10-50mm。

进一步地,所述夹板上均圆周均布有若干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夹板的材质为电木。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直径比锂离子电池极卷中心孔的直径大5-20mm。

进一步地,所述支柱的数量为六个,且所述支柱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夹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既能确保搬运过程中极卷不与手直接接触,又可以避免极卷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磕碰破损,同时还可以在搬运过程中随时平稳放置地面,工装操作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极卷搬运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卷搬运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锂离子电池极卷搬运工装的正视图;

图3是根据图1所示的锂离子电池极卷搬运工装的侧视图。

图中:

1、锂离子电池极卷;2、夹板;3、支柱;4、通孔;5、扇形缺口;6、平面;7、圆孔;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卷搬运工装,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夹板2,两个夹板2之间的间隙与锂离子电池极卷1的宽度相对应,每个所述夹板2的中心处设置有锂离子电池极卷1的中心孔对应的通孔4,每个所述夹板2的上部设置有扇形缺口5,且该夹板2的底部设置有平面6,两夹板2的边缘通过圆周均布的若干支柱3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夹板2的形状为圆形,且所述扇形缺口5的圆心角为120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夹板2的直径比锂离子电池极卷1的直径大20-10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两个夹板2之间的间距比锂离子电池极卷1的宽度大10-5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夹板2上均圆周均布有若干圆孔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夹板2的材质为电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通孔4的直径比锂离子电池极卷1中心孔的直径大5-2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柱3的数量为六个,且所述支柱3通过螺钉8固定连接夹板2。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搬运工装包括夹板2和支柱3,夹板2中部开有通孔,其直径比锂离子电池极卷1的中心孔的直径大5-20mm,不会妨碍锂离子电池极卷1安装到极卷滚筒上,夹板2底部设置有平面6,用于将整个搬运工装放置在水平面上,夹板2的形状为2/3的圆形,夹板2的材质为电木,两个夹板2之间的间距比锂离子电池极卷1的宽度大10-50mm,当锂离子电池极卷1安装到极卷滚筒上时,将搬运工装竖直向下移动即可轻松地将该搬运工装取下,夹板2的半径要比极卷半径大20-100mm,夹板2上均圆周均布有三个圆孔7用于减轻整个搬运工装的重量,两个夹板2中间通过六个支柱3连接,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钉、粘接、焊接等常规方式。

具体使用时,将锂离子电池极卷1放置在搬运工装内,用手托住夹板2,将锂离子电池极卷1搬运到位,并安装到极卷滚筒上,然后搬运工装竖直向下移动,使其脱离锂离子电池极卷1即可,在搬运时,可将搬运工装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

综上所述,借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既能确保搬运过程中极卷不与手直接接触,又可以避免极卷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磕碰破损,同时还可以在搬运过程中随时平稳放置地面,工装操作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极卷搬运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