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钒电池泵路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7519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钒电池泵路集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钒电池泵路集成装置,属于钒电池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钒电池全称为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活性物质呈循环流动液态的氧化还原电池,现有的泵路集成装置只能够对电解液进行循环利用,却无法对电解液进行提纯,导致电解液的使用寿命降低,影响电解液的使用,适用范围低,而且泵路集成装置在进行循环工作时,电解液中会有水蒸气的产生,然后现有的泵路集成装置没有水回收装置,水蒸气无法回收,导致水蒸气对钒电池进行腐蚀,而且水蒸气中含有一定的余热,造成了能量的浪费,加大了能量的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钒电池泵路集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可循环利用,可加热,提高了余热的利用率,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钒电池泵路集成装置,包括电解液箱、循环加热机构以及回收机构,所述电解液箱右端安装循环加热机构,所述循环加热机构右端装配回收机构,所述循环加热机构包括水泵一、水管一、水泵二、水管二、加热器、导热棒以及加热箱,所述电解液箱右端安装水管一以及水管二,所述水管一安装在水管二后侧,所述水管一以及水管二均装配在加热箱左端,所述水泵一安装在水管一上,所述水泵二安装在水管二上,所述水泵一设置在水泵二后侧,所述电解液箱通过水管一与加热箱相连接,所述电解液箱与加热箱通过水管二相连接,所述加热箱下端装配加热器,所述导热棒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导热棒等距设置在加热箱内部底端,所述导热棒下端穿过加热箱与加热器相连接,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冷凝管、管体一、转动叶片、转动轴、锥形齿轮一、水箱、管体二、风扇叶片以及锥形齿轮二,所述冷凝管下端左部安装管体一,所述管体一固定在加热箱上端,所述转动叶片设有四个,四个所述转动叶片等距安装在转动轴外端,所述转动轴右端安装锥形齿轮一,所述转动叶片以及转动轴均装配在管体一内,所述加热箱右侧设置水箱,所述水箱上端安装管体二,所述管体二上端装配冷凝管,所述锥形齿轮一下端连接锥形齿轮二,所述风扇叶片设有四个,四个所述风扇叶片等距安装在锥形齿轮二外端,所述锥形齿轮一右端穿过管体二与锥形齿轮二相连接,所述锥形齿轮一与锥形齿轮二进行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箱上端加工有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齿轮二与管体二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与管体一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一与水泵二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上端加工有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棒与加热箱连接位置处安装有隔热密封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钒电池泵路集成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加热器、导热棒以及加热箱,该设计实现了对电解液进行加热,提高电解液的浓度,延长电解液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泵路集成装置只能够对电解液进行循环利用,却无法对电解液进行提纯,导致电解液的使用寿命降低,影响电解液的使用,适用范围低的问题,因添加水泵一、水管一、水泵二以及水管二,该设计实现了对电解液进行循环流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管体一、转动叶片、转动轴、锥形齿轮一、管体二以及锥形齿轮二,该设计实现了对水蒸气中的余热进行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损耗,同时也实现了对水蒸气进行回收,防止水蒸气对钒电池进行腐蚀,解决了现有的泵路集成装置没有水回收装置,水蒸气无法回收,导致水蒸气对钒电池进行腐蚀,而且水蒸气中含有一定的余热,造成了能量的浪费,加大了能量的损耗的问题,因添加冷凝管,该设计便于对水蒸气进行液化,因添加水箱,该设计便于对水资源进行回收,因添加风扇叶片,该设计加快了水蒸气的流通速度。

因添加排气孔,该设计便于水蒸气的流通,因添加气孔,该设计便于空气的流通,因添加隔热密封套,该设计可防止电解液溢出,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可循环利用,可加热,提高了余热的利用率,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钒电池泵路集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钒电池泵路集成装置中循环加热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钒电池泵路集成装置中回收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 1-电解液箱、2-循环加热机构、3-回收机构、21-水泵一、22-水管一、23-水泵二、24-水管二、25-加热器、26-导热棒、27-加热箱、31-冷凝管、32-管体一、33-转动叶片、34-转动轴、35-锥形齿轮一、36-水箱、37-管体二、38-风扇叶片、39-锥形齿轮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钒电池泵路集成装置,包括电解液箱1、循环加热机构2以及回收机构3,电解液箱1右端安装循环加热机构2,循环加热机构2右端装配回收机构3。

循环加热机构2包括水泵一21、水管一22、水泵二23、水管二24、加热器25、导热棒26以及加热箱27,电解液箱1右端安装水管一22以及水管二24,水管一22安装在水管二24后侧,水管一22以及水管二24均装配在加热箱27左端,水泵一21安装在水管一22上,水泵二23安装在水管二24上,水泵一21设置在水泵二23后侧,电解液箱1通过水管一22与加热箱27相连接,电解液箱1与加热箱27通过水管二24相连接,加热箱27下端装配加热器25,导热棒26设有三个,三个导热棒26等距设置在加热箱27内部底端,导热棒26下端穿过加热箱27与加热器25相连接,该设计实现了对电解液进行加热。

回收机构3包括冷凝管31、管体一32、转动叶片33、转动轴34、锥形齿轮一35、水箱36、管体二37、风扇叶片38以及锥形齿轮二39,冷凝管31下端左部安装管体一32,管体一32固定在加热箱27上端,转动叶片33设有四个,四个转动叶片33等距安装在转动轴34外端,转动轴34右端安装锥形齿轮一35,转动叶片33以及转动轴34均装配在管体一32内,加热箱27右侧设置水箱36,水箱36上端安装管体二37,管体二37上端装配冷凝管31,锥形齿轮一35下端连接锥形齿轮二39,风扇叶片38设有四个,四个风扇叶片38等距安装在锥形齿轮二39外端,锥形齿轮一35右端穿过管体二37与锥形齿轮二39相连接,锥形齿轮一35与锥形齿轮二39进行齿轮啮合,该设计实现了对余热进行利用以及对水资源进行回收。

加热箱27上端加工有排气孔,锥形齿轮二39与管体二37通过轴承相连接,转动轴34通过轴承与管体一32相连接,水泵一21与水泵二23规格相同,水箱36上端加工有气孔,导热棒26与加热箱27连接位置处安装有隔热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当电解液箱1内的电解液浓度降低时,使用人员启动水泵一21,水泵一21工作将电解液箱1内的电解液抽出,然后电解液进入水管一22内,然后电解液通过水管一22进入加热箱27内,然后工作人员启动加热器25,加热器25工作产生热量,然后加热器25将热量传递给导热棒26,然后导热棒26将热量传递给电解液,实现提高加热效率,当加热完成后,工作工作人员启动水泵二23,水泵二23工作将加热后的电解液抽离加热箱27,然后进入水管二24内,然后电解液通过水管二24回到电解液箱1内,该设计实现了对电解液进行加热。

当电解液被加热时,电解液中的水资源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在自身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然后水蒸气向上移动离开加热箱27进入管体一32内,然后水蒸气向上移动带动转动叶片33转动,转动叶片33转动带动转动轴34转动,转动轴34转动带动锥形齿轮一35转动,因为锥形齿轮一35与锥形齿轮二39进行齿轮啮合,所以锥形齿轮一35转动带动锥形齿轮二39转动,锥形齿轮二39转动带动风扇叶片38转动,风扇叶片38转动从而产生风力,实现加快水蒸气的流通速度,同时水蒸气向上移动离开管体一32进入冷凝管31内,然后水蒸气在冷凝管31内遇冷液化成水资源,然后水资源向下移动离开冷凝管31进入管体二37内,然后水资源离开管体二37进入水箱36内,该设计实现了对余热进行利用以及对水资源进行回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