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放料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179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线放料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铜线放料组件。



背景技术:

变压器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它可以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最简单的铁芯变压器由一个软磁材料做成的铁芯及套在铁芯上的两个匝数不等的线圈构成。

铁芯的作用是加强两个线圈间的磁耦合。为了减少铁内涡流和磁滞损耗,铁芯由涂漆的硅钢片叠压而成;两个线圈之间没有电的联系,线圈由绝缘铜线(或铝线)绕成。一个线圈接交流电源称为初级线圈(或原线圈),另一个线圈接用电器称为次级线圈(或副线圈)。实际的变压器是很复杂的,不可避免地存在铜损(线圈电阻发热)、铁损(铁芯发热)和漏磁(经空气闭合的磁感应线)等。理想变压器成立的条件是:忽略漏磁通,忽略原、副线圈的电阻,忽略铁芯的损耗,忽略空载电流(副线圈开路原线圈线圈中的电流)。

现有的变压器在绕线过程中往往采用相应的绕线治具,而现有的绕线治具在使用时,往往会因为多线一起缠绕而导致线与线之间存在相互搅扰,导致绕线中断,一方面导致铜线的浪费,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大大增加了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会发生线与线缠绕且提高工作效率的铜线放料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铜线放料组件,包括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传动组件和送线组件,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架、上放料组件、下放料组件和传动箱,所述的上放料组件、下放料组件和传动箱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分布在传动架上,所述的上放料组件和下放料组件分别与传动箱连接,所述的送线组件包括左送线架、右送线架和放线感应组件,所述的左送线架与上放料组件相匹配,所述的右送线架与下放料组件相匹配,所述的放线感应组件分别安装在左送线架和右送线架的下方,所述的放线感应组件与传动箱电连接,所述左送线架和右送线架的高度大于传动架的高度。

通过上放料组件和下放料组件的设计,使得线与线之间采用不同的机构,同时配合左送线架和右送线架,从而确保了线与线之间不会发生缠绕;通过传动箱的设计,实现了放线自动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放线感应组件的设计,能够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自动送线相应的长度,同时也防止了送线过多造成线与线之间的搅扰;通过传动架、左送线架和右送线架的高度设计,使得上放料组件和下放料组件上的铜线不会与传动架发生搅扰,保证了铜线的可靠运送;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自动送线、自动长度控制的要求,同时不会存在线与线之间的搅扰,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材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上放料组件的结构与下放料组件的结构是一致的,所述的上放料组件包括框架、传动主轴、传动副轴和铜线放料滚筒,所述框架的左右两边上设有导槽,所述传动主轴和传动副轴的两端均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底部设有导轨,所述的轴承座上设有紧固件,所述的轴承座通过导轨安装在框架的导槽内并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框架上,所述的铜线放料滚筒置于传动主轴和传动副轴的上方。通过导轨和导槽的设计,使得该装置能够根据铜线放料滚筒的大小来调整传动主轴和传动副轴的相对位置,以保证该装置的正常使用,适用范围广。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动主轴上设有左支撑柱、右支撑柱和传动齿轮,所述的左支撑柱的一端和右支撑柱的一端上均设有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安装在传动主轴上,所述左支撑柱的直径大于右支撑柱的直径,所述的传动齿轮与传动箱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的传动副轴上设有左限位块和右滑动块,所述的左限位块固定在传动副轴上,所述的右滑动块与传动副轴滑动连接,所述传动副轴上左限位块的位置与传动主轴上左支撑柱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传动副轴上右滑动块的位置与传动主轴上右支撑柱的位置相对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限位块包括限位挡块和支撑块,所述的左限位块是一体成型的,所述的限位挡块置于支撑块远离右滑动块的一端,所述支撑块的厚度等于左支撑柱的直径与右支撑柱的直径之差,所述的铜线放料滚筒包括滚筒本体、滚筒顶轴和滚筒底轴,所述的滚筒顶轴和滚筒底轴分别置于滚筒本体的左右两端,所述的滚筒顶轴分别置于左支撑柱上和左限位块的支撑块上,所述的滚筒底轴分别置于右支撑柱上和传动副轴上,所述的铜线放料滚筒通过左限位块的限位挡块和右滑动块进行限位。通过左限位块和右滑动块的结构设计,能够限定铜线放料滚筒的位置,使其能够置于传动主轴的相应位置处,防止铜线放料滚筒发生相对位移而造成铜线的搅扰或者断裂。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动箱包括箱体、上电动机、下电动机和控制面板,所述的上电动机和下电动机安装在箱体的内部,所述的控制面板安装在箱体的表面,所述的上电动机与上放料组件连接,所述的下电动机与下放料组件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分别与上电动机、下电动机和放线感应组件电连接。通过传动箱的设计,使得该装置能够通过放线感应组件的作用控制上电动机和下电动机动作,从而确保送线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左送线架的结构与右送线架的结构是一致的,所述的左送线架包括底座、支撑杆、固定送线机构和移动送线机构,所述的支撑杆安装在底座上且与底座相互垂直,所述的固定送线机构固定安装在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的移动送线机构安装在支撑杆上且与支撑杆滑动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杆有两根,所述的固定送线机构包括固定块和固定滑轮,所述的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的固定滑轮安装在固定块上且置于两根支撑杆之间,所述的移动送线机构包括移动架和移动滑轮,所述的移动架安装在支撑杆上且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的移动滑轮安装在移动架上且置于两根支撑杆之间。通过固定送线机构和移动送线机构的结构设计,能够确保送线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放线感应组件包括传动感应器和接近开关,所述的传动感应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接近开关安装在移动送线机构的移动架上,所述传动感应器的位置与接近开关的位置相对应。通过放线感应组件的设计,能够自动限定送线长度,满足实际需求,同时不造成材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自动送线、自动长度控制的要求,同时不会存在线与线之间的搅扰,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材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放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块,2.固定滑轮,3.铜线放料滚筒,4.上放料组件,5.支撑杆,6.移动滑轮,7.移动架,8.接近开关,9.传动感应器,10.底座, 11.控制面板,12.上电动机,13.工作台,14.下电动机,15.下放料组件, 16.传动带,17.左支撑柱,18.定位块,19.框架,20.传动主轴,21.右支撑柱,22.传动齿轮,23.导槽,24.轴承座,25.右滑动块,26.传动副轴, 27.左限位块,28.支撑块,29.限位挡块,30.滚筒顶轴,31.滚筒本体, 32.滚筒底轴,33.传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铜线放料组件,包括工作台13,工作台13 上设有传动组件和送线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架33、上放料组件4、下放料组件15和传动箱,上放料组件4、下放料组件15和传动箱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分布在传动架33上,上放料组件4和下放料组件15分别与传动箱连接,送线组件包括左送线架、右送线架和放线感应组件,左送线架与上放料组件 4相匹配,右送线架与下放料组件15相匹配,放线感应组件分别安装在左送线架和右送线架的下方,放线感应组件与传动箱电连接,左送线架和右送线架的高度大于传动架33的高度。

如图2所示,上放料组件4的结构与下放料组件15的结构是一致的,上放料组件4包括框架19、传动主轴20、传动副轴26和铜线放料滚筒3,框架19的左右两边上设有导槽23,传动主轴20和传动副轴26的两端均设有轴承座24,轴承座24的底部设有导轨,轴承座24上设有紧固件,轴承座24 通过导轨安装在框架19的导槽23内并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框架19上,铜线放料滚筒3置于传动主轴20和传动副轴26的上方。传动主轴20上设有左支撑柱17、右支撑柱21和传动齿轮22,左支撑柱17的一端和右支撑柱21的一端上均设有定位块18,定位块18安装在传动主轴20上,左支撑柱17的直径大于右支撑柱21的直径,传动齿轮22与传动箱通过传动带16连接,传动副轴26上设有左限位块27和右滑动块25,左限位块27固定在传动副轴26 上,右滑动块25与传动副轴26滑动连接,传动副轴26上左限位块27的位置与传动主轴20上左支撑柱17的位置相对应,传动副轴26上右滑动块25 的位置与传动主轴20上右支撑柱21的位置相对应。左限位块27包括限位挡块29和支撑块28,左限位块27是一体成型的,限位挡块29置于支撑块28 远离右滑动块25的一端,支撑块28的厚度等于左支撑柱17的直径与右支撑柱21的直径之差,铜线放料滚筒3包括滚筒本体31、滚筒顶轴30和滚筒底轴32,滚筒顶轴30和滚筒底轴32分别置于滚筒本体31的左右两端,滚筒顶轴30分别置于左支撑柱17上和左限位块27的支撑块28上,滚筒底轴32 分别置于右支撑柱21上和传动副轴26上,铜线放料滚筒3通过左限位块27 的限位挡块29和右滑动块25进行限位。

传动箱包括箱体、上电动机12、下电动机14和控制面板11,上电动机 12和下电动机14安装在箱体的内部,控制面板11安装在箱体的表面,上电动机12与上放料组件4连接,下电动机14与下放料组件15连接,控制面板11分别与上电动机12、下电动机14和放线感应组件电连接。

左送线架的结构与右送线架的结构是一致的,左送线架包括底座10、支撑杆5、固定送线机构和移动送线机构,支撑杆5安装在底座10上且与底座 10相互垂直,固定送线机构固定安装在支撑杆5的上端,移动送线机构安装在支撑杆5上且与支撑杆5滑动连接。支撑杆5有两根,固定送线机构包括固定块1和固定滑轮2,固定块1固定安装在支撑杆5的上端,固定滑轮2 安装在固定块1上且置于两根支撑杆5之间,移动送线机构包括移动架7和移动滑轮6,移动架7安装在支撑杆5上且与支撑杆5滑动连接,移动滑轮6 安装在移动架7上且置于两根支撑杆5之间。放线感应组件包括传动感应器 9和接近开关8,传动感应器9安装在底座10上,接近开关8安装在移动送线机构的移动架7上,传动感应器9的位置与接近开关8的位置相对应。

使用时,首先,通过可调支脚34来调节工作台13,使得工作台13处于水平的位置;然后,将铜线放料滚筒3分别放置在上放料组件4和下放料组件15上,并通过左限位块27和右滑动块25进行限位;之后,将上放料组件 4上的铜线放料滚筒3内铜线安装到左送线架上,将下放料组件15上的铜线放料滚筒3内铜线安装到右送线架上;最后,通过控制面板11来控制上电动机12和下电动机14,当需要送线时,上电动机12和下电动机14动作,通过传动带16使得上放料组件4上的传动主轴20和下放料组件15上的传动主轴20转动,铜线放料滚筒3也随之滚动,与此同时,移动送线机构沿着支撑杆5向上运动,接近开关8与传动感应器9检测两者之间的距离,到达相应的铜线送线长度时,放线感应组件给上电动机12和下电动机14一个停止信号使其停止送线,而移动送线机构受重力作用下降复位,等待下一次的送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