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的防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8149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的防护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套,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的防护套,属于光伏组件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上配有带线缆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器。组件未安装时,经常会暴露在露天环境中。恶劣的环境中会有水汽、沙尘、腐蚀性气体侵入连接器。可能会造成金属插针被腐蚀,导致导电性能变差。沙尘进入会造成连接器对插不顺畅,过多的沙尘甚至导致连接器无法对插。因此需要有一种连接器防护套来保护处于恶劣环境中的组件上的连接器。

目前市场上光伏组件连接器绝大部分与史陶比尔公司的MC4型号连接器具有相似的结构,对插部分的塑料件尺寸都是非常接近的。因此连接器防护套能适用于绝大部分的光伏组件连接器。

普通的防护套管是将管口径做小与连接器正极的橡胶O型圈过盈配合,这种配合仅靠O 型圈小面积受力,套管配合不牢固极易脱落。为了增加牢固性会把管口径做小,管壁与橡胶O 型圈过于紧密接触,容易导致橡胶O 型圈被压坏。只增加了微乎其微的牢固性却带来非常大的隐患。

为此,需要设计一种连接牢固、防护效果好的防护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组件连接器防滑套连接牢固性欠佳,防

护效果不够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的防护

套,提高防护套的防护效果。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的防护套,包括分别与连接器负极插头和正极插头连接的负极防护套(1)和正极防护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防护套(1)具有可插入连接器负极插头的凸出部(11),所述正极防护套(2)具有可容纳正极插头的容置腔(21),在容置腔(21)的底部形成若干卡爪筋(22),卡爪筋可卡住正极插头的头部。

进一步地,所述卡爪筋(22)沿容置腔(21)的周向成对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卡爪筋(22)的数量为三对。

进一步地,所述卡爪筋(22)的宽度为容置腔(21)直径的1/12-1/10。

进一步地,沿所述凸出部(11)的外周设置有若干凸棱(11a)。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防护套(1)的底部设置有把手(3),把手(3)

的尺寸大于凸出部(11),且在把手上形成可用于固定的通孔(31)。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防护套(2)的底部设置有把手(3),把手(3)的尺寸大于容置腔(21),且在把手上形成可用于固定的通孔(31)。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3)呈凸轮状,具有圆形的底座(32)和位于底座一侧的、与底座延续的凸部(33),所述通孔(31)位于凸部(33)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负极防护套和正极防护套分别对连接器的负极插头和正极插头进行防护,可大大降低组件在未安装前遇到恶劣环境对连接器造成的损害。连接器正极是杆状的,设计一个管状的防护套管,套住正极的对插部分,内有卡爪筋可以增加牢固性,保护连接器正极里面的金属插套和O 型橡胶圈免于沙尘、雨水等污染物侵入。连接器负极是筒状的,设计一个凸型的防护堵头,堵住负极的开口,隔绝沙尘、雨水等污染物。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套,组件在未安装前遇到了恶劣的环境,对连接器的损害可以大幅度降低。在沙尘比较大的地区,如新疆沙漠区域,经常有风沙灌入连接器导致连接器无法顺利对插,导电性能下降。遇到雨水、水汽大的环境,有水侵入连接器造成金属插针腐蚀以至于导电性能下降。

通过在正极防护套的内部设计卡爪筋,使正极防护套能够牢固的套在连接器正极上,不易脱落。同时,由于有卡爪筋,套管的口径不用做小,减少压坏橡胶O 型圈的风险。正极和负极防护套都设计有凸轮状的把手,防止滚动,方便取用,同时把手上设计通孔能起穿孔固定、定位的作用。负极防护套的凸出部上设计凸棱,可增加摩擦力,保证负极防滑套与负极插头连接的牢固性。可有效地保护保护连接器不受沙尘、水汽等污染物的侵蚀。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连接可靠,防护效果好,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负极防护套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极防护套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极防护套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极防护套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B部放大图;

图6为图4的A-A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6的C部放大图;

图中,1为负极防护套,11为凸出部,11a为凸棱,2为正极防护套,21为容置腔,22 为卡爪筋,3 为把手,31 为通孔,32 为底座,33 为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以详细描述。

如图1-7 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的防护套,包括分别与连接器负极插头和正极插头连接的负极防护套1 和正极防护套2,其中:如图1-2 所示,负极防护套1 具有可插入连接器负极插头的凸出部11,沿所述凸出部11 的外周设置有若干凸棱11a。为了获得更好的实施效果,所述负极防护套1 的底部设置有把手3,把手3 的尺寸大于凸出部11,且在把手上形成可用于固定的通孔31。使用时,负极防护套1套设在连接器负极插头(连接器母头)内,凸棱11a 可以增加摩擦力,保证连接的牢固性;把手可防止防滑套滚动,方便取用,同时把手上的通孔能起到固定、定位的作用。

如图3-7 所示,正极防护套2 具有可容纳正极插头的容置腔21,在容置腔21 的底部形成若干卡爪筋22,卡爪筋可卡住正极插头的头部;卡爪筋22 沿容置腔21 的周向成对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爪筋22 的数量为三对,沿沿容置腔21 的周向等间距地地设置。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卡爪筋22的宽度为容置腔21直径的1/12-1/10。

为了获得更好的实施效果,正极防护套2 的底部也设置有把手3,把手3 的尺寸大于容置腔21,且在把手上形成可用于固定的通孔31。

为了获得更好的实施效果,把手3 呈凸轮状,具有圆形的底座32 和

位于底座一侧的、与底座延续的凸部33,所述通孔31 位于凸部33 上。

使用时,正极防护套套设在连接器负极的杆状部分上,卡爪筋可以卡主正极连接器杆状部分的头部,使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同时,把手可防止防滑套滚动,方便取用,同时把手上的通孔能起到固定、定位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