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的塑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3809发布日期:2019-02-01 19:18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端子的塑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壳,特别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的塑壳。



背景技术:

洗衣机是利用电能产生机械作用来洗涤衣物的清洁电器,其内部会设置有很多个用于排水、开关等用途的电配件,这些配件基本上都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上壳体或者下壳体上会固定安装一个带有接线端子的塑壳以用于通电。

由于目前大部分的塑壳是一体注塑成型于上壳体或者下壳体,当配件需要安装或者拆卸时,在拆卸接线端子时会变得麻烦,而且塑壳在与对接端子插接时还易出现对接端子在塑壳内产生晃动的现象,使导致对接端子易脱落,因此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的塑壳,具有方便拆卸、良好限位对接端子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接线端子的塑壳,塑壳上设有插接板、一体设置于插接板侧面上的插接座,所述插接座外侧端设有插接槽并在插接槽里侧面设有贯穿于所述插接板以供接线端子穿插的插孔,插接板采用上壳体以及下壳体分别设有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进行限位固定,第一安装座设有U型且开口端朝向于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内侧壁上设有供插接板两侧边沿穿插的滑移槽,第二安装座用于抵触插接座底部,所述插接槽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一端朝向插接槽里端面且另一端朝向插接槽开口。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塑壳分离于上壳体、下壳体,并通过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对其进行限位固定。当需要安装塑壳时,可先将接线端子安装于塑壳内,再将塑壳中插接板的两侧插入滑移槽内,再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安装固定即对塑壳完成了固定安装;拆卸时,首先将上壳体与下壳体进行分离,再将插接板取出,便可方便地对接线端子进行拆卸,此方案将接线端子的拆装过程变得简便、快捷,通过在插接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当与接线端子的接线头插接于接线端子时,限位凸起的设置用于抵触接线头的外壁,使接线头进行限位使其不易晃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底端向下延伸有凸沿,所述第二安装座顶端设置有插接配合于所述凸沿的插接槽。

采用上述方案,凸沿和插接槽的配合对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使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不易晃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里侧面向外一体设有限位于所述插接板的限位条。

采用上述方案,限位条的设置第一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使第一安装座的整体牢固度提高,第二起到限位的作用,用于将插接板紧贴于滑移槽的内壁,使塑壳不会出现松动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限位凸起朝向所述插接槽开口的一端设置有斜导面。

采用上述方案,在将接线头插接于接线端子时,斜导面的设置起到导向的作用,使接线头能容易对准接线端子,从而使插接方便。

优选的,所述限位凸起的宽度范围为0.5mm-5mm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限位条宽度范围限制为0.5mm-5mm,能很好地对接线头起到限位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限位凸起的长度范围为0.5mm-20mm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限位凸起的长度范围为0.5mm-20mm之间,此范围内的限位凸起能很好地对接线头起到限位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插接板相对于所述插接座的一面且位于所述插孔的四周一体连接有环向凸起。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插孔周围设置环向凸起,能够对接线端子起到保护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插接座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两道凹槽,每一所述凹槽均垂直于所述插接板。

采用上述方案,凹槽的设置能够加大插接板安装时与手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安装更加快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塑壳分离于上壳体、下壳体,并通过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对其进行限位固定。当需要安装塑壳时,可先将接线端子安装于塑壳内,再将塑壳中插接板的两侧插入滑移槽内,再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安装固定即对塑壳完成了固定安装;拆卸时,首先将上壳体与下壳体进行分离,再将插接板取出,便可方便地对接线端子进行拆卸。此方案将接线端子的拆装过程变得简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塑壳与上壳体、下壳体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塑壳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插接座的结构;

图5为塑壳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插接板背部的机构。

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第一安装座;31、限位条;32、凸沿;4、第二安装座;41、顶块;5、插接板;6、插接座;61、凹槽;62、限位凸起;621、斜导面;63、环向凸起;7、接线头;8、接线端子;81、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接线端子的塑壳,可拆卸安装于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塑壳上设有插接板5,插接板5的外侧面上一体连接有两个并排排布以供接线头7插接的插接座6,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同侧面上分别向外一体连接有第一安装座3和第二安装座4,第一安装座3呈U型且开口朝向第二安装座4,第二安装座4顶端外沿向上一体连接有顶块41以抵触插接座6底部使塑壳固定。

第一安装座3的两相对内侧壁上纵向设有插接槽81,插接板5的两侧可穿插与插接槽81内,为了使插接板5在插接槽81内时不易晃动,在插接槽81的里侧面上向外一体连接有限位条31以限制插接板5横向移动。

在第一安装座3底部的里侧端向下延伸有凸沿32,相应的,在第二安装座4顶端的里侧面上设有供凸沿32穿插的插接槽81,凸沿32和插接槽81的配合设置可使第一安装座3和第二安装座4在连接后不易晃动。

如图4所示,插接座6内的外侧端上设有插接槽81并在插接槽81里侧面上设有供接线端子8穿插的插孔,在插接槽81内壁的上下侧面上分别一体连接有限位凸起62,每一限位凸起62的一端朝向插接板5且另一端朝向插接槽81开口端,限位凸起62的设置用于抵触于接线头7的上下两端面,减少接线头7在插接槽81内时的晃动。为了方便接线头7的插接,在每一限位凸起62的外侧端设有斜导面621,斜导面621的倾斜角度为135度到145度之间。为了是限位凸起62有着良好的限位效果,将限位凸起62的长度范围设置为0.5mm-20mm之间,宽度范围设置为0.5mm-5mm之间。为了使塑壳安装于滑移槽时不易打滑,在插接座6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两道凹槽61,每一凹槽61均垂直于插接板5。

如图5所示,在插接板5相对于插接座6的一面且位于所述插孔的四周一体连接有环向凸起63以保护接线端子8。

安装过程:

首先将塑壳中的插接板5穿设于第一安装座3内的滑移槽内,并将第一安装座3和第二安装座4连接即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