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和接线端子的连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37812发布日期:2019-05-11 00:28阅读:27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和接线端子的连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缆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和接线端子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通过接线端子与设备连接。目前电缆和接线端子的连接通常采用压接的方式,即将电缆一端的线芯放入接线端子的铜管内后,采用液压钳在接线端子的铜管上沿铜管的轴向压接(即采用液压钳将铜管与电缆线芯压紧)两个位置,每次压接至不能压缩为止,保持10秒再卸去压力,使电缆端头与接线端子连接牢固。

但是当电缆线芯外径较大时,需要选用铜管直径较大的接线端子,此时,采用压接的方式容易使铜管破裂。且当电缆的一端插入铜管后电缆与铜管之间的缝隙较大时,采用上述压接方式时电缆端头与接线端子之间连接的可靠性较低,可能会导致电缆端头从接线端子中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和接线端子的连接方法,可以提高电缆与接线端子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和接线端子的连接方法,所述连接方法包括:

将电缆的绝缘层和外护套剥去,裸露出设定长度的电缆线芯;

将所述电缆线芯在焊锡液中浸泡后取出;

待焊锡冷却后对所述电缆线芯进行整形;

将接线端子的铜管内放入棒状焊锡,并将棒状焊锡加热熔化;

将整形后的所述电缆线芯放入所述接线端子的铜管内,继续在所述接线端子的铜管内放入焊锡并加热熔化,直至焊锡液充满所述电缆线芯与所述接线端子铜管的结合处,然后停止加热;

待所述电缆线芯和所述接线端子冷却后,对所述电缆与所述接线端子进行绝缘、防护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将电缆的绝缘层和外护套剥去,裸露出设定长度的电缆线芯,包括:

测量所述接线端子的铜管深度h;

从所述电缆的第一端部,将所述电缆的绝缘层剥去长度l1,l1≥h+20mm;

从所述电缆的第一端部,将所述电缆的外护套剥去长度l2,l2≥l1+20mm。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电缆线芯在焊锡液中浸泡后取出,包括:

在焊锡炉内放入适量棒状焊锡;

将焊锡炉内的棒状焊锡加热熔化;

将电缆线芯迅速浸入焊锡炉内,直至所述焊锡炉内无烟雾冒出;

将所述电缆线芯取出。

进一步地,采用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将焊锡炉内的棒状焊锡加热熔化。

进一步地,所述待焊锡冷却后对所述电缆线芯进行整形,包括:

采用小锤将电缆线芯整形,使整形后的所述电缆线芯的形状与所述接线端子的铜管的形状相匹配,且整形后的所述电缆线芯的直径小于所述接线端子的铜管的直径;

采用磨具将所述电缆线芯的第一端部磨修平整。

进一步地,在接线端子的铜管内放入焊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玻璃丝带将接线端子1/3叠包一层进行防护;

将所述接线端子固定在专用夹具上。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电缆与接线端子进行绝缘、防护处理,包括:

用高压绝缘自粘带填充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电缆的绝缘层之间的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电缆与接线端子进行绝缘、防护处理,包括:

在所述接线端子和所述电缆线芯外套设应力管,所述应力管位于所述电缆的外护套与所述接线端子之间;

对所述应力管进行热缩处理;

采用高压绝缘自粘带填充热缩后的所述应力管与所述电缆的外护套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电缆与接线端子进行绝缘、防护处理,包括:

在所述应力管、所述电缆的外护套和所述接线端子外套设热缩管;

对所述热缩管进行热缩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方法还包括:

在将所述电缆线芯在焊锡液中浸泡之前,在所述电缆线芯上缠绕至少一圈铜丝;

在对所述电缆线芯进行整形之后,将所述至少一圈铜丝拆卸。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先将电缆的绝缘层和外护套剥去,裸露出设定长度的电缆线芯,然后将电缆线芯在焊锡液中浸泡后取出,待焊锡冷却后对电缆线芯进行整形。通过对电缆线芯进行搪锡、整形操作,可以使得电缆线芯放入接线端子的铜管中后,电缆线芯与接线端子的铜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进一步地,将接线端子的铜管内放入棒状焊锡,并将棒状焊锡加热熔化,将整形后的电缆线芯放入接线端子的铜管内,继续在接线端子的铜管内放入焊锡并加热熔化,直至焊锡液充满电缆线芯与接线端子铜管的结合处,然后停止加热。此时电缆线芯与接线端子的铜管之间充满了焊锡,可以使得电缆线芯与接线端子的连接更紧密,提高了电缆与接线端子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最后待电缆线芯和接线端子冷却后,对电缆与接线端子进行绝缘、防护处理,以完成电缆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和接线端子的连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执行完s101后电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执行完s105后电缆和接线端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s106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执行完s1061后电缆和接线端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执行完s1063后电缆和接线端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执行完s1066后电缆和接线端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接线端子的连接方法,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和接线端子的连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连接方法包括:

s101:将电缆的绝缘层和外护套剥去,裸露出设定长度的电缆线芯。

具体地,s101可以包括:

测量接线端子的铜管深度h,从电缆的第一端部,将电缆的绝缘层剥去长度l1,l1≥h+20mm。从电缆的第一端部,将电缆的外护套剥去长度l2,l2≥l1+20mm。

若电缆的绝缘层或外护套剥去的长度过长,则会导致裸露出的电缆线芯的长度过长,从而导致后续封装较为不便。若电缆的绝缘层或外护套剥去的长度过短,则无法保证电缆伸入接线端子的铜管中的长度,使得电缆与接线端子连接的可靠性降低。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可以测量出此时接线端子1的铜管1a的深度为h。

图3是执行完s101后电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此时,得到裸露的电缆线芯23。电缆2的外护套22被剥去长度l2,l2=l1+20mm。

进一步地,在执行完s101后,执行步骤s102之前,该连接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电缆线芯上缠绕至少一圈铜丝,以防止电缆线芯膨胀。

s102:将电缆线芯在焊锡液中浸泡后取出。

具体地,s102可以包括:

在焊锡炉内放入棒状焊锡,将焊锡炉内的棒状焊锡加热熔化,将电缆线芯迅速浸入焊锡炉内,直至焊锡炉内无烟雾冒出,将电缆线芯取出。

其中,可以采用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将焊锡炉内的棒状焊锡加热熔化。例如,可以采用齐盛qs-15中频感应焊接设备。

在本实施中,可以控制焊锡炉内焊锡熔化后的深度为20mm左右,电缆线芯的浸入深度略小于焊锡炉内焊锡熔化后的深度。

进一步地,s102还可以包括:

在将电缆线芯迅速浸入焊锡炉内之前,先在电缆线芯表面均匀涂抹一层膏状焊锡,以防止电缆线芯浸入焊锡炉内后,焊锡炉内的焊锡发生溅射。

s103:待焊锡冷却后对电缆线芯进行整形。

具体地,s103可以包括:

采用小锤将电缆线芯整形,使整形后的电缆线芯的直径和形状与接线端子的铜管的直径和形状相匹配。此时电缆线芯放入接线端子的铜管中后,电缆线芯与接线端子的铜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然后采用磨具将电缆线芯的第一端部磨修平整。

进一步地,在执行s103之后,该连接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电缆线芯上缠绕至少一圈铜丝拆卸。

进一步地,在执行s104之前,该连接方法还可以包括:

采用玻璃丝带将接线端子1/3叠包一层进行防护,以防止将接线端子的铜管内放入焊锡并将焊锡加热熔化后,铜管内的焊锡溢出铜管。

将接线端子固定在专用夹具上,以保持后续步骤中接线端子的稳定性。

s104:将接线端子的铜管内放入棒状焊锡,并将棒状焊锡加热熔化。

具体地,可以采用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将接线端子铜管内的棒状焊锡加热熔化。

s105:将整形后的电缆线芯放入接线端子的铜管内,继续在接线端子的铜管内放入焊锡并加热熔化,直至焊锡液充满电缆线芯与接线端子铜管的结合处,然后停止加热。

图4是执行完s105后电缆和接线端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此时电缆2的电缆线芯23和接线端子1的铜管1a之间充满了焊锡3。

在s105执行完后,可以将接线端子从专用夹具上取下,以继续进行下述步骤。

s106:待电缆线芯和接线端子冷却后,对电缆与接线端子进行绝缘、防护处理。

图5是s106的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s106可以包括:

s1061:用高压绝缘自粘带填充接线端子与电缆的绝缘层之间的空隙。

图6是执行完s1061后电缆和接线端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此时高压绝缘自粘带4搭住接线端子1的铜管1a和电缆2的绝缘层21各15mm。

s1062:在接线端子和电缆线芯外套设应力管。

s1063:对应力管进行热缩处理。

具体地,可以采用电热风枪对应力管进行热缩处理。

图7是执行完s1063后电缆和接线端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此时应力管5位于电缆2的外护套22与接线端子1的铜管1a之间,且高压绝缘自粘带4有10mm未被应力管5覆盖。

s1064:采用高压绝缘自粘带填充热缩后的应力管与电缆的外护套之间的缝隙。

s1065:在应力管、电缆的外护套和接线端子外套设热缩管。

s1066:对热缩管进行热缩处理。

图8是执行完s1066后电缆和接线端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此时热缩管6套设在应力管5、电缆2的外护套22和接线端子1的铜管1a外,且电缆的外护套22有60mm被热缩套6覆盖。

具体地,可以采用电热风枪对热缩管进行热缩处理。加热时,控制电热风枪的火焰朝向电缆与接线端子的结合处,并控制电热风枪的火焰至热缩管之间的距离保持在40~50mm。然后沿电缆的轴向不断移动电热风枪,以保证热缩管均匀受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先将电缆的绝缘层和外护套剥去,裸露出设定长度的电缆线芯,然后将电缆线芯在焊锡液中浸泡后取出,待焊锡冷却后对电缆线芯进行整形。通过对电缆线芯进行搪锡、整形操作,可以使得电缆线芯放入接线端子的铜管中后,电缆线芯与接线端子的铜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进一步地,将接线端子的铜管内放入焊锡,并将焊锡加热熔化,将整形后的电缆线芯放入接线端子的铜管内,继续在接线端子的铜管内放入焊锡并加热熔化,直至焊锡液充满电缆线芯与接线端子铜管的结合处,然后停止加热。此时电缆线芯与接线端子的铜管之间充满了焊锡,可以使得电缆线芯与接线端子的连接更紧密,提高了电缆与接线端子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最后待电缆线芯和接线端子冷却后,对电缆与接线端子进行绝缘、防护处理,以完成电缆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