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_6

文档序号:8460901阅读:来源:国知局
br>[0126] 再者,由于除了负极活性物质层N1、N2的高密度部Nhd以外的部分(包含相对区域 Nf)的密度如上所述为I. 29g/cm3,因此算出本例涉及的负极片的P Nm/P 乂为1. 96/1. 29 =1. 51。另外,算出高密度部Nm的宽度在剩余区域NSQUTE2、呢_2的宽度中所占的比例为 0. 5/2. 5 = 0. 2 (20% )。该比例与高密度部Nhd的面积在剩余区域NS QUTE2、NSINE2中所占的比 例一致。
[0127] <例 4 >
[0128] 除了调整压缩条件使得高密度部Nhd的密度P Nm成为2. Olg/cm3这点以外,与例3 同样地在通过例1而得到的负极片的上述剩余区域形成了 1条高密度部Nm(压缩槽)。使 用该负极片与例1同样地制作了锂二次电池。
[0129] <例 5 >
[0130] 除了调整压缩条件使得高密度部Nm的密度P Nm成为2. lOg/cm 3这点以外,与例 3同样地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上述剩余区域形成了 1条高密度部NHD(压缩槽)。形成该压 缩槽时,在负极集电片的一部分发生损伤,因此没有进行锂二次电池的制作。
[0131] <例 6 >
[0132] 在通过例1而得到的负极片的上述剩余区域,从该负极片的外周侧端部起以与上 述卷绕电极体的最外周1周的量对应的长度,如图4、图5所示,等间隔地形成了 2条与该剩 余区域呢。_2、呢_的宽度中心平行延伸的0. 5mm宽的高密度部Nm(压缩槽442)。高密度 部Nhd的密度P NhdSL 96g/cm 3。使用该负极片与例1同样地制作了锂二次电池。
[0133] <例 7 >
[0134] 在通过例1而得到的负极片的上述剩余区域,从该负极片的外周端起以与上述卷 绕电极体的最外周1周的量对应的长度,等间隔地形成了 3条与该剩余区域的宽度中心平 行延伸的0.5mm宽的高密度部Nm(压缩槽)。高密度部Nhd的密度PN m为1.96g/cm3。使 用该负极片与例1同样地制作了锂二次电池。
[0135] <例 8 >
[0136] 除了将上述剩余区域的宽度设为1.0mm、并将2条高密度部M压缩槽)的宽度 都设为0. 3_这点以外,与例6同样地制作了负极片。使用该负极片与例1同样地制作了 锂二次电池。
[0137] <例 9 >
[0138] 除了将2条高密度部Nm(压缩槽)的宽度分别设为0.3_这点以外,与例6同样 地制作了负极片。使用该负极片与例1同样地制作了锂二次电池。
[0139] < 例 10 >
[0140] 除了将上述剩余区域的宽度设为4. 0mm、并将2条高密度部Nm(压缩槽)的宽度 分别设为〇. 3_这点以外,与例6同样地制作了负极片。使用该负极片与例1同样地制作 了锂二次电池。
[0141] <例 11 >
[0142] 除了将高密度部Nhd(压缩槽)的数量设为5条这点以外,与例10同样地制作了负 极片。各高密度部N m与非端子连接侧剩余区域的宽度中心平行且等间隔地形成。使用该 负极片与例1同样地制作了锂二次电池。
[0143] <例 12 >
[0144] 除了将2条高密度部Nm (压缩槽)的宽度分别设为0. 2mm这点以外,与例6同样 地制作了负极片。使用该负极片与例1同样地制作了锂二次电池。
[0145] <例 13 >
[0146] 除了将2条高密度部Nm (压缩槽)的宽度分别设为LOmm这点以外,与例6同样 地制作了负极片。使用该负极片与例1同样地制作了锂二次电池。
[0147] < 例 14 >
[0148] 除了将上述剩余区域的宽度设为4. 0mm、并将2条高密度部Nm(压缩槽)的宽度 分别设为I. 5_这点以外,与例6同样地制作了负极片。由于观察到通过该压缩槽的形成, 导致在所得到的负极片上发生挠曲变形,因此没有进行锂二次电池的制作。
[0149] < 例 15 >
[0150] 除了调整压缩条件使得高密度部Nm的密度P Nm成为I. 84g/cm 3这点以外,与例 6同样地在上述剩余区域形成了 2条高密度部Nhd (压缩槽)。使用该负极片与例1同样地 制作了锂二次电池。
[0151] <例 16 >
[0152] 除了调整压缩条件使得高密度部Nm的密度P Nm成为1.88g/cm 3这点以外,与例 6同样地在上述剩余区域形成了 2条高密度部Nhd (压缩槽)。使用该负极片与例1同样地 制作了锂二次电池。
[0153] <例 17 >
[0154] 除了调整压缩条件使得高密度部Nm的密度P Nm成为2. Olg/cm 3这点以外,与例 6同样地在上述剩余区域形成了 2条高密度部Nhd (压缩槽)。使用该负极片与例1同样地 制作了锂二次电池。
[0155] <例 18 >
[0156] 除了调整压缩条件使得高密度部Nm的密度P Nm成为2. lOg/cm 3这点以外,与例 6同样地在上述剩余区域形成了 2条高密度部Nhd (压缩槽)。由于形成这些压缩槽时,在负 极集电片的一部分发生损伤,因此没有进行锂二次电池的制作。
[0157] < 例 19 >
[0158] 与例6同样地,在上述剩余区域形成了 2条高密度部NHD(压缩槽)。但是在本例 中,遍及负极片的全长而形成了该高密度部Nm。使用该负极片与例1同样地制作了锂二次 电池。
[0159] 〈性能评价〉
[0160] 对于各例涉及的锂二次电池,按照以下的顺序测定了 60°C保存后容量维持率。将 结果不于表1~表5。
[0161] [60°C保存后容量维持率]
[0162] 采用以下所示的方法测定了初始容量和放电容量。由所得到的测定结果,通过下 式求出了 60 °C保存后容量维持率:
[0163] 60°C保存后容量维持率(% )=(保存后容量V(初始容量)X100。
[0164] 初始容量采用以下的方法测定。在25°C的温度环境中,进行IC的充电直到4. IV 为止,暂停5分钟后,进行IC的放电直到3. OV为止,暂停5分钟。然后,以IC的速率、0.1 C 的截止电流进行恒流恒压(CCCV)充电直到4. IV为止,然后,以IC的速率、0.1 C的截止电流 进行CCCV放电直到3. OV为止。测定此时的放电容量,作为初始容量使用。
[0165] 将在25°C的温度条件下调整为S0C100%的锂二次电池在60°C的温度环境中保存 100天后,在与初始容量相同的条件下测定了保存后容量。
[0166] 每个例子准备10个锂二次电池供于上述的测定,记录所得到的值的平均值。
[0167] 对于例1、例6和例19涉及的锂二次电池,进一步按照以下的顺序测定了 50°C循 环容量维持率。将结果示于表6。
[0168] [50°C循环容量维持率]
[0169] 在25°C的温度环境中,进行IC的充电直到4. IV为止,暂停5分钟后,进行IC的放 电直到3. OV为止,暂停5分钟。然后,以IC的速率、0.1 C的截止电流进行CCCV充电直到 4. IV为止,然后,以IC的速率、0.1 C的截止电流进行CCCV放电直到3. OV为止。测定此时 的放电容量,将其作为初始容量。
[0170] 测定初始容量后,在50°C的恒温槽中反复进行1000次循环的2C的CC循环充放 电,测定了 1000次循环后的放电容量。由所得到的测定结果,通过下式求出了容量维持率 (%):
[0171] 容量维持率(%)= 1000次循环后的放电容量/初始容量X 100 ;
[0172] 每个例子准备5个锂二次电池,测定各电池的容量维持率,记录了所得到的值的 平均值。
[0173] 表 1
[0174]
【主权项】
1.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包含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电极体, 所述正极片包含正极集电片和配置于该正极集电片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 所述负极片包含负极集电片和配置于该负极集电片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 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被配置为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彼此 相对,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相对的相对区域Nf、和没有与所述正 极活性物质层相对的非相对区域Nnf, 所述非相对区域Nnf包含与所述相对区域N#目比密度高的高密度部Nm。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非相对区域Nnf包含配置于负极 集电片的向外的面上的外侧向外区域NSotit,所述负极集电片在位于所述电极体中最外侧的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外侧, 所述外侧向外区域NSott的外缘部包含所述高密度部Nm。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非相对区域Nnf包含向所述 相对区域乂的外部扩展的剩余区域NE, 所述剩余区域Ne包含所述高密度部NHD。
4. 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非相对区域Nnf包 含配置于负极集电片的向外的面上并向所述相对区域Nf的外部扩展的外侧向外剩余区域 NSotte,所述负极集电片在位于所述电极体中最外侧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外侧, 所述外侧向外剩余区域NSotte包含所述高密度部NHD。
5. 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高密度部Nm设置 于所述负极片的外缘部,在该外缘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在所述负极集电片的两面 直到该负极集电片的端缘。
6. 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非相对区域Nnf包 含向所述相对区域乂的外部扩展的剩余区域NE, 所述剩余区域Ne包含沿着所述相对区域NF的近位端延伸的线状的高密度部NHD。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剩余区域Ne包含多个线状的所述 高密度部Nhd,这些高密度部Nhd彼此平行地配置。
8. 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高密度部Nm是向 所述负极集电片赋予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用组合物并使其干燥后,局部地按压其干燥物而 成的。
9. 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 片都是长的形状, 所述电极体是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重叠并在长度方向上卷绕而成的卷绕型电极 体。
10. -种车辆,搭载了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保存而导致的容量劣化得到抑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包含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电极体,上述正极片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层,上述负极片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层。上述正极片和上述负极片被配置为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与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彼此相对。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相对的相对区域(NF)、和没有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相对的非相对区域(NNF)。上述非相对区域(NNF)包含与上述相对区域(NF)相比密度高的高密度部(NHD)。
【IPC分类】H01M4-13, H01M10-058, H01M4-139, H01M10-0587
【公开号】CN104781979
【申请号】CN201280076940
【发明人】大原敬介, 桥本达也, 横山友嗣, 福本友祐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2年11月12日
【公告号】US20150280209, WO2014073113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