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924358阅读:来源:国知局
配置(参照图3)。而且,如图7所示,在待机位置,两第二止动部65能够卡定于两第二防脱部32的前表面地配置。因此,当将待机位置的检测构件60向后方拉拽时,在检测构件6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将两第二止动部65卡定于两第二防脱部32,在检测构件60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将止动部67卡定于防脱部38,从而可靠地防止检测构件60向后方的脱离。而且,在待机位置,移动限制部70能够卡定于卡定部27的后表面地配置,并且两干涉部68能够与两被干涉部39发生干涉地配置(参照图3)。因此,当将待机位置的检测构件60向前方压入时,移动限制部70卡定于卡定部27,两干涉部68与两被干涉部39干涉,从而可靠地防止检测构件60向前方(检测位置侧)的移动。这样,检测构件60在待机位置被保持成限制了向前后方向的移动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当检测构件60组装于锁定臂22时,止动部67及两干涉部68配置在与锁定臂22的挠曲空间25面对的位置,关于宽度方向,配置在臂主体23的整个宽度内。
[0069]接着,使两壳体10、100嵌合。在两壳体10、100的嵌合过程中,对方壳体100的对方锁定部111与锁定臂22的卡定部27干涉,锁定臂22向臂主体23的前端抬起的方向发生挠曲变形。然后,如图4所示,当两壳体10、100正确嵌合时,锁定臂22弹性地复位,伴随于此,对方锁定部111嵌入卡定孔26并按压顶起移动限制部70。于是,第三检测部63与第一检测部61 —起向上方挠曲变形,移动限制部70从卡定部27分解。此时,干涉部68相对于被干涉部39的接触量非常小,因此成为实质上容许检测构件60向检测位置的移动的状
??τ O
[0070]接着,将检测构件60向前方(检测位置侧)压入。于是,将干涉部68相对于被干涉部39的干涉状态解除,使检测构件60朝向检测位置移动。在此期间,移动限制部70在对方锁定部111和卡定部27的各上表面上滑动,维持第一检测部61及第二检测部62的挠曲状态。如图5所示,当检测构件60到达检测位置时,第一检测部61及第二检测部62弹性地复位,移动限制部70能够卡定于卡定部27的前表面地配置。由此,限制检测构件60向返回后方(待机位置侧)的方向移动的情况。而且,在检测位置,包围部64的限动件71向凹槽31嵌入而能够抵碰于凹槽31的前端地配置,限制检测构件60的更向前方的移动。这样,检测构件60在检测位置被保持为限制了向前后方向的移动的状态。
[0071]另一方面,在两壳体10、100留置在未正确嵌合的半嵌合状态时,移动限制部70未从卡定部27分解,因此无法使检测构件60到达检测位置。因此,利用检测构件60到达检测位置的情况,能够判断为两壳体10、100处于正确嵌合状态。
[0072]另外,在检测构件60向锁定臂22组装之前的状态下,假设向下方的过大的压入力作用于锁定臂22的后端部时,两翼部24扭转而变形,锁定臂22产生的锁定功能可能会下降。然而,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当锁定臂22的后端部由外压强制性地压下时,两过度挠曲限制部33的过度挠曲限制面34与壳体主体11的上表面抵接,锁定臂22的进一步的挠曲动作受到限制。因此,防止锁定臂22过度地挠曲变形,能够发挥由锁定臂22产生的规定的锁定功能。此外,由于在两过度挠曲限制部33间架设有桥接部35,因此也能抑制两过度挠曲限制部33自身的变形,从而能提高过度挠曲防止功能的可靠性。
[0073]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例,处于待机位置的检测构件60的止动部67配置在与锁定臂22的挠曲空间25面对的位置,防脱部38配置在与锁定臂22的挠曲空间25面对的面侧,因此能够有效利用锁定臂22的挠曲空间25的空间,与在隔着锁定臂22的两侧配置防脱部38及止动部67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连接器小型。
[0074]而且,除了止动部67及防脱部38之外,还设有由第二止动部65及第二防脱部32构成的第二防脱机构,因此检测构件60的防脱功能的可靠性提高。而且,检测构件60的移动限制部70与止动部67沿前后方向同轴地排列配置,因此能够避免连接器在宽度方向上变得大型的情况。
[0075]另外,防脱部38设于在两过度挠曲限制部33间架设的桥接部35,在桥接部35集中有提高防止过度挠曲的可靠性的功能和防脱功能,因此能够实现连接器的进一步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此外,桥接部35具有被干涉部39,检测构件60的干涉部68在待机位置与被干涉部39干涉,由此限制检测构件60向检测位置的移动,因此桥接部35也具备移动限制功能,能够实现结构的进一步简化。
[0076]此外,在将检测构件60向壳体10组装而直至待机位置的过程中,桥接部35与止动部67干涉而发生挠曲变形,因此能够使检测构件60顺畅地到达待机位置。
[0077]<其他的实施例>
[0078]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实施例,例如下面那样的形态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0079](I)防脱部只要配置在与锁定臂的挠曲空间面对的面侧即可,也可以设置在桥接部以外的部分。
[0080](2)也可以从检测构件省略干涉部。
[0081](3)也可以从检测构件省略第二止动部,从锁定臂省略第二防脱部。
[0082](4)检测构件也可以构成为与上述实施例相反地从待机位置向后方移动而到达检测位置。
[0083](5)检测构件也可以构成为从待机位置由弹簧构件施力而到达检测位置。
[0084](6)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不具有橡胶栓及密封环的非防水类型的连接器。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具备: 壳体,具有能够挠曲的锁定臂,该锁定臂将设置于对方壳体的对方锁定部弹性地卡定并将所述对方壳体保持为嵌合状态;及 检测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组装成能够向待机位置和检测位置移动,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对方壳体嵌合之前留置于所述待机位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对方壳体正确嵌合时被容许向所述检测位置移动, 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臂具有配置在与该锁定臂的挠曲空间面对的面侧的防脱部, 所述检测构件具有止动部,该止动部配置在与所述锁定臂的挠曲空间面对的位置,并通过在所述待机位置与所述防脱部卡定来限制从所述壳体的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臂具有配置成在两壳体的正确嵌合时能够与所述对方锁定部抵接的卡定部,所述检测构件具有通过在所述待机位置处与所述卡定部卡定来限制向所述检测位置的移动的移动限制部,所述移动限制部与所述止动部在两壳体的嵌合方向上同轴地排列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锁定臂设置有成对的过度挠曲限制部,所述过度挠曲限制部在该锁定臂要过度地挠曲变形时与在该挠曲方向上相对的面抵接,由此来限制所述锁定臂的过度挠曲, 所述防脱部设置于在所述成对的过度挠曲限制部之间架设的桥接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测构件向所述壳体组装而直至所述待机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桥接部与所述止动部干涉而发生挠曲变形。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桥接部具有被干涉部,所述检测构件具有干涉部,该干涉部通过在所述待机位置处与所述桥接部的所述被干涉部发生干涉来限制向所述检测位置的移动。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器,避免具备嵌合检测功能的连接器的大型化。壳体(10)的锁定臂(22)具有:配置成在两壳体(10、100)的正确嵌合时能够与对方锁定部(111)抵接的卡定部(27);及配置在与该锁定臂(22)的挠曲空间(25)面对的面侧的防脱部(38)。检测构件(60)向壳体(10)组装成能够向待机位置和检测位置移动。检测构件(60)具有:通过在待机位置处与卡定部(27)卡定来限制向检测位置的移动的移动限制部(70);配置在与锁定臂(22)的挠曲空间(25)面对的位置且通过在待机位置处与防脱部(38)卡定来限制从壳体(10)的脱离的止动部(67)。
【IPC分类】H01R13/64
【公开号】CN104901084
【申请号】CN201510101081
【发明人】冈野智树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6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