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端子的结构和方法

文档序号:940223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连接端子的结构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具有导体的电线的端子连接结构和端子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地,压接端子通过将导体安置在筒部中并且压接筒部而压接且连接到电线的导体。
[0003]作为将端子连接到电线的连接方法,已知如下连接方法:其包括将多条漆包导线提前插入到压接连接器中并且然后通过机械加压装置向压接连接器施加临时压接的临时压接处理,其中,临时压接是临时地压接压接连接器,使得在利用外力抑制由于加压而产生的两端或者一端的扩张的同时,减小与压接连接器的轴向垂直的截面的两端或者一端的截面面积(参考专利文献I)。
[0004]此外,还已知通过使用压接端子而抑制在压接期间端子破裂的技术,在该压接端子中,芯线筒部设置有:大致矩形的底板,其具有与芯线的轴向平行的板表面;以及至少两个侧板,其设置成从底板的两侧大致竖直向上地延伸,并且在底板的两侧上,两侧板沿着芯线的轴向布置成交错形状(参考专利文献2)。
[0005]另一方面,在汽车中使用的电线中,由于车载设备的增加或者计算机化,车载布设空间相对应地快速增加,因此为了提高燃油效率而强烈地需求车载电线的重量减轻,并且此外,要求能够布设在有限空间内的具有柔性的电线。因此,为了获得电缆,使用具有高导电性和轻量特性两者的电线,或者设置有如下纤维构成的纤维导体的电线:诸如碳纤维这样的具有电导通性的纤维,或者通过对诸如芳香族纤维这样的非导电性纤维进行电镀处理而给予电导通性的镀金属纤维。纤维导体在轻量化、拉伸强度和可弯曲性方面优良,并且因此,期望纤维导体作为超细电线(例如,具有不大于0.05 (sq)的截面面积的电线)的导体。
[0006]引用列表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I] JP-A-2OlO-1M39
[0009][专利文献2] JP-A-2005-259613

【发明内容】

[0010]技术问题
[0011]然而,纤维导体具有高拉伸强度。然而,由于变成单股线的纤维非常细,所以抗剪切力是低的。
[0012]因此,如上所述,如果压接端子的筒部压接并且按压到纤维导体,则在筒部的齿部或者前端处载荷集中地作用在纤维导体上,并且从而损坏纤维导体,从而存在可能引起拉伸轻度降低的担忧。此外,从其移除外被覆的纤维导体容易分离成碎片,从而如果当压接压接端子时在电线之间产生空隙,则存在导电性能可能下降的担忧。
[0013]另外,如上所述,在压接端子的筒部被压接且按压到纤维导体的情况下,由筒部实现的压接部分的刚度小于纤维导体的拉伸轻度,并且结果,存在可能引起电线的拉伸强度降低的担忧。
[0014]已经鉴于上述情况作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和端子连接方法,其中,能够在维持高的拉伸强度和可弯曲性的同时,将端子连接到导体。
[0015]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端子连接结构的特征在于以下(i)至(iv)。
[0017](i) 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其中,金属端子连接到设置有由多条股线构成的导体的电线,
[0018]其中,所述端子具有多个夹持部,在所述多个夹持部中,彼此相对的表面充当夹持表面,
[0019]所述多个夹持部被压接成使得所述各个夹持表面大致互相平行,从而利用所述夹持表面夹持构成所述导体的所述股线,并且
[0020]所述多个夹持部的每个夹持部在所述电线的长度方向上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并且所述夹持表面保持成基本互相平行。
[0021](ii)根据以上(i)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多个夹持部的每个夹持部在所述电线的所述长度方向上具有两个以上所述弯曲部,并且整体形成为曲柄状。
[0022](iii)根据以上⑴或(ii)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导体包括纤维导体,并且
[0023]所述纤维导体由股线组成,该股线是具有通过在纤维的表面上进行金属电镀而赋予了电导通性的镀金属纤维。
[0024](iv)根据以上(iii)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纤维是聚芳酯纤维。
[0025]在具有以上(i)的构造的端子连接结构中,夹持部被压接成大致互相平行,并且因此,构成导体的股线以大致均一的厚度受到夹持和保持。以这种方式,能够提供拉伸强度和可弯曲性优良的连接结构。此外,在具有以上(i)的构造的端子连接结构中,每个夹持部均在电线的长度方向上弯曲,从而具有弯曲部,并且因此,增强了按压导体的夹持部(压接部)的刚度。以这种方式,防止了夹持部的刚度低于导体的拉伸强度,并且从而能够可靠地确保拉伸强度。
[0026]在具有以上(ii)的构造的端子连接结构中,每个夹持部在电线的长度方向上弯曲两次以上,从而整体形成为曲柄形状,并且因此,作为压接部的夹持部的刚度进一步提高。S卩,每个夹持部都至少具有在电线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上朝着上侧或下侧弯曲的弯曲部和在另一侧上朝着与所述上侧或下侧相反的侧弯曲的弯曲部。以这种方式,能够更可靠地确保拉伸强度。
[0027]在具有以上(iii)的构造的端子连接结构中,使用纤维导体,并且因此,虽然端子具有更轻量化的特性,但是端子的拉伸强度并不由于抗剪切力低的纤维受损而降低,并且可靠地连接端子从而获得良好的机械和电气性能。
[0028]在具有以上(iv)的构造的端子连接结构中,使用具有高强度和高弹性模量并且在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上优良的聚芳酯纤维,并且因此,更可靠地连接端子,从而获得良好的机械和电气性能。
[0029]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端子连接方法特征在于以下(V)。
[0030](V) —种将金属端子连接到电线的端子连接方法,所述电线设置有由多条股线构成的导体,所述端子连接方法包括:
[0031]将所述导体安置在设置于所述端子中的多个压接部之间的步骤;
[0032]使所述夹持部逐渐互相靠近,从而压接所述夹持部,使得由所述夹持部的相对表面构成的夹持表面大致互相平行,并且从而以大致相同的厚度夹持所述导体的步骤;以及
[0033]在所述电线的长度方向上弯曲所述夹持部的步骤。
[0034]在根据以上(V)的端子连接方法中,在导体安置在夹持部之间的状态下,夹持部逐渐互相靠近,从而能够在平行地布置股线的同时,以大致均一的厚度夹持并且保持导体的股线。以这种方式,在维持拉伸强度和可弯曲性的同时,可靠地连接端子,并且从而能够获得良好的机械和电气性能。此外,在以上(V)的端子连接方法中,夹持部在电线的长度方向上弯曲,并且从而,能够提高按压导体的夹持部的刚度。以这种方式,防止了夹持部的刚度低于导体的拉伸强度,并且从而能够可靠地确保拉伸强度。
[0035]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端子连接结构进一步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以下(I)至
(4)的特征。
[0036](I) 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其中,金属端子连接到设置有由多条股线构成的导体的电线,
[0037]其中,所述端子具有多个夹持部,在所述多个夹持部中,彼此相对的表面充当夹持表面,
[0038]所述多个夹持部被压接成使得所述各个夹持表面大致互相平行,并且利用所述夹持表面夹持构成所述导体的所述股线。
[0039](2)根据以上(I)的端子连接结构,其中,在所述导体的一侧上的部分由夹持表面夹持,并且在所述导体的另一侧上的部分折回,并且在所述另一侧上的所述部分进一步由其它夹持表面夹持。
[0040](3)根据以上(I)或(2)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导体是由股线组成的纤维导体,该股线分别由通过在纤维的表面上进行金属电镀而被赋予了电导通性的镀金属纤维制成。
[0041](4)根据以上(I)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其中,每个所述夹持部的所述夹持表面在与所述股线相交的边缘部处倒角。
[0042]在具有以上(I)的构造的端子连接结构中,夹持部被压接成大致互相平行,并且因此,构成导体的股线以大致均一的厚度夹持并且保持。以这种方式,能够提供拉伸强度和可弯曲性优良的端子连接结构。
[0043]在具有以上(2)的构造的端子连接结构中,在导体的一侧上的部分由夹持表面夹持,并且在导体的另一侧上的部分折回,并且由其它夹持表面夹持,并且因此,折回导体也能够大致相等地受到夹持和保持。此外,导体折回,从而在两个位置处被夹持,并且因此,与端子的接触面积大致加倍,并且从而能够提高在导体与端子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的拉伸强度和电气性能。
[0044]在具有以上(3)的构造的端子连接结构中,使用纤维导体,并且因此,虽然端子具有更轻量化的特性,但是端子的拉伸强度并不由于抗剪切力低的纤维受损而降低,并且可靠地连接端子从而获得良好的机械和电气形成。
[0045]在具有以上(4)的构造的端子连接结构中,在夹持表面的与股线相交的边缘部上进行倒角,并且因此,当夹持部压接从而股线由夹持表面夹持时,能够抑制在夹持表面的边缘部处夹持力集中于股线。以这种方式,能够消除对股线的损害,夹持导体而没有诸如断开这样的缺陷,并且提高连接可靠性。
[0046]根据本发明的端子连接结构还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以下(5)或(6)的特征。
[0047](5) 一种将金属端子连接到电线的端子连接方法,所述电线设置有由多条股线构成的导体,所述端子连接方法包括:
[0048]将所述导体安置在设置于所述端子中的多个压接部之间的步骤;
[0049]使所述夹持部逐渐互相靠近,从而压接所述夹持部,使得由所述夹持部的相对表面构成的夹持表面大致互相平行,并且从而以大致相同的厚度夹持所述导体的步骤。
[0050](6)根据以上(5)的端子连接方法,其中,将在导体的一侧上的部分由夹持表面夹持,并且将在导体的另一侧上的部分折回,并且安置在夹持导体的一侧上的部分的夹持部与另一夹持部之间,并且使夹持部逐渐互相靠近,从而被压接成使得由夹持部的相对表面构成的夹持表面大致互相平行,并且从而以大致相同的厚度夹持导体。
[0051]在以上(5)的端子连接方法中,在导体安置在夹持部之间的状态下,夹持部逐渐互相靠近,从而能够在平行布置股线的同时,以大致均一的厚度夹持并且保持导体的股线。以这种方式,在维持拉伸强度和可弯曲性的同时,可靠地连接端子,并且从而能够获得良好的机械和电气性能。
[0052]在具有以上¢)的端子连接方法中,由夹持表面夹持的导体折回,并且在以大致相同的厚度平行布置的状态下由其它夹持表面夹持,并且因此,折回导体也能够大致相等地夹持并且保持。此外,导体折回,从而在两个位置处夹持,并且因此,与端子的接触面积大致加倍,并且从而能够提高在导体与端子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的拉伸强度和电气性能。
[0053]以上已经简要描述本发明。另外,通过参考附图通读下面描述的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细节将更加清晰。
【附图说明】
[0054]图1是电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位置的透视图,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