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及承载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8924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托盘及承载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盘及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图形化蓝宝石衬底(Patterned Sapphire Substrate,以下简称PSS)是目前较为主流的提高LED器件出光效率的衬底,通常采用干法刻蚀技术对存在掩膜图形的蓝宝石衬底进行刻蚀,以得到图像化的蓝宝石衬底。在进行PSS刻蚀工艺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单次工艺的产能,通常采用托盘承载多个基片并传送至反应腔室内的静电卡盘上,以能够同时对多个基片进行工艺加工。
[0003]图1为现有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托盘10包括托盘本体11和位于托盘本体11上的陶瓷体12,在陶瓷体1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承载基片S的多个承载位,在进行工艺之前,多个基片S —一对应放置在承载位上,并将承载有多个基片S的托盘10传入反应腔室内的静电卡盘上;在陶瓷体12内设置有平板电极层13,其厚度约0.01mm,其将陶瓷体12由上至下划分为上陶瓷体121和下陶瓷体122,在进行工艺时,将平板电极层13与直流电源DC电连接,通过等离子体起辉在基片上形成电压U(—般为对地电压),该电压U与直流电源DC提供给平板电极层13的电压之间存在电压差,因而托盘10与基片S之间存在静电引力,从而实现采用静电吸附的方式将基片S固定在托盘10上。
[0004]上述托盘10在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下述问题:由于基片S的材质为蓝宝石衬底,其静电吸附难度较大,需要很大的静电吸附力,因此往往需要直流电源DC的输出电压大于3000V,且为了进一步保证对基片S的吸附力,平板电极层13距离陶瓷体12上表面的厚度一般为0.1mm,这使得上陶瓷体121的耐压值一般在3000V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上陶瓷层121的与基片S对应的区域在工艺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片S的遮挡不容易被击穿,而上陶瓷层121的未被基片遮挡的区域(如图2中阴影区域)会承受上述大于3000V的电压,使其容易被击穿,因而造成托盘的使用寿命低,从而造成投入成本大和经济效益低。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托盘及承载装置,其可以提高绝缘体的未被基片遮挡的区域的耐压,因而在提高直流电源输出电压来保证静电吸附力的同时降低了绝缘体被击穿的可能性,从而可以提高托盘的使用寿命,进而可以降低投入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托盘,所述托盘包括托盘本体和位于托盘本体上的绝缘体,在所述绝缘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承载基片的工艺位,并且,在所述绝缘体内设置有吸附电极;所述吸附电极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基片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借助每个吸附电极在其下方与直流电源电连接,以采用静电吸附方式固定与之对应的基片,并且,所述基片的面积大于与之对应的所述吸附电极的面积,用以遮挡所述吸附电极。
[0007]其中,在各个所述吸附电极的下方还设置有平板电极层,每个所述吸附电极在其下方通过导线均与所述平板电极层电连接,借助所述平板电极层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以实现各个所述吸附电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
[0008]其中,各个所述吸附电极借助在其下方设置的导线实现各个吸附电极串联,所述导线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以实现各个所述吸附电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
[0009]其中,每个所述吸附电极与所述绝缘体上表面之间的间距的范围在0.1?0.3mm。
[0010]其中,每个所述吸附电极与所述平板电极层之间的间距> 0.4_。
[0011]其中,所述导线与所述绝缘体上表面之间的间距> 0.1mm且< 0.5mm。
[0012]其中,所述吸附电极和所述基片均为圆形。
[0013]其中,每个所述基片的直径和与之对应的所述吸附电极的直径的差值范围在0.3 ?2mm。
[0014]其中,所述基片包括蓝宝石衬底。
[0015]作为另外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承载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基片的托盘,所述托盘采用本发明上述提供的托盘。。
[0016]本发明提供的托盘,其对应每个基片设置一个吸附电极,使其与直流电源电连接,以实现采用静电吸附方式固定该基片,并且该基片的面积大于与之对应的吸附电极的面积,以使得基片可以遮挡与之对应的吸附电极,因此绝缘体的与基片对应的区域不会被击穿,另外,由于绝缘体的未与基片对应的区域的抗击穿能力(即,耐压)与该吸附电极距离该区域上表面的距离成正比,与现有技术中吸附电极距离该区域上表面的距离为二者之间的垂直距离相比,本发明中吸附电极距离绝缘体的未被基片遮挡的区域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二者之间的倾斜距离,其大于上述垂直距离,因此,本发明可以提高绝缘体的未被基片遮挡的区域的耐压,因而在提高直流电源输出电压来保证静电吸附力的同时可以降低绝缘体被击穿的可能性,从而可以提高托盘的使用寿命,进而可以降低投入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0017]本发明提供的承载装置,其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托盘,同样可以提高托盘的使用寿命,因而可以降低投入成本,从而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现有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托盘的俯视图;
[0020]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区域I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0022]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托盘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提供的托盘及承载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0024]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区域I的局部放大图。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托盘20包括托盘本体21和位于托盘本体21上的绝缘体22。其中,绝缘体22采用陶瓷材料制成,在绝缘体2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承载基片S的工艺位,并且,在绝缘体22内设置有吸附电极221,吸附电极221的数量和位置与基片S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如图3所示,借助每个吸附电极221在其下方与直流电源DC电连接,以采用静电吸附方式固定与之对应的基片S,并且,基片S的面积大于与之对应的吸附电极221的面积,用以遮挡吸附电极221,具体地,如图3所示,基片S和吸附电极221均为圆形,并且,基片S的直径D1大于与之对应的吸附电极221的直径D2,每个吸附电极221和与之对应的基片S同心设置,这可以实现静电吸附力均匀,从而实现将基片S稳定固定。
[0025]在本实施例中,在各个吸附电极221的下方还设置有平板电极层222,平板电极层222为圆盘结构,每个吸附电极221在其下方通过导线223均与平板电极层222电连接,即,实现多个吸附电极221串联,借助该平板电极层222与直流电源DC电连接,以实现各个吸附电极221与直流电源DC电连接,从而实现采用静电吸附的方式固定各个吸附电极221对应的基片S。
[0026]由上可知,由于基片S的面积大于与之对应的吸附电极221的面积,以使得每个基片S可以遮挡与之对应的吸附电极221,因此绝缘体22的与基片S对应的区域不会被击穿;另外,由于绝缘体22的未与基片S对应的区域的抗击穿能力(S卩,耐压)与电极距离该区域上表面的距离成正比,在本实施例中,电极包括吸附电极221和平板电极层222,吸附电极221与绝缘体22的未与基片对应的区域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1,由于吸附电极221与绝缘体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与现有技术相同,以实现将基片稳定固定,H1为吸附电极221与绝缘体上表面之间的倾斜距离,并且平板电极层222设置在吸附电极221的下方,平板电极层222与绝缘体22的未与基片对应的区域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2,这与现有技术中电极与绝缘体的未与基片对应的区域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垂直距离相比,距离H1和H2均大于该垂直距离,即,本实施例提供的托盘增大了电极与绝缘体22的未与基片S对应的区域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提高绝缘体22的未被基片遮挡的区域的耐压,因而在提高直流电源DC输出电压来保证静电吸附力的同时可以降低绝缘体被击穿的可能性,从而可以提高托盘的使用寿命,进而可以降低投入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0027]容易理解,吸附电极221与绝缘体22上表面之间的距离L1的大小与对基片S的静电吸附力的大小成反比;并且,吸附电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