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13113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在专利文献I中,具备与盖一体地形成的框架以及安装于框架并且相互并列地配置的2个连接器。从两连接器分别引出电线,将所引出的各电线以弯折的状态一并收纳到盖内。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50952号公报
[0004]然而,例如,在作为车载通信系统的通信线等而使用的屏蔽电线的情况下,为了消除电磁波所导致的噪声的影响,形成用屏蔽层包覆了外周的形态。但是,由于屏蔽层没有设置到电线的前端部,因此如果将该电线应用于上述连接器,则有时在盖内从两连接器引出的各电线的非屏蔽部分(未被屏蔽层包覆的部分)混在一起而相互接触,有在收纳于盖内的各电线的电路之间发生电磁波的相互干涉的危险。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基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防止在收纳于电线盖内的各电线的电路之间发生电磁波的相互干涉。
[0006]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第I壳体,引出第I电线;第2壳体,与所述第I壳体并列地配置,引出第2电线;以及电线盖,安装于所述第I壳体,能够在使从所述第I壳体、第2壳体引出的所述第I电线、第2电线在所述第I壳体、第2壳体的并列方向上向从所述第2壳体朝向所述第I壳体的一侧弯折的状态下收纳所述第I电线、第2电线,所述电线盖具有能够收纳所述第I电线的第I收纳室、能够收纳所述第2电线的第2收纳室以及将所述第I收纳室与所述第2收纳室隔开的隔壁。
[0007]在从第I壳体、第2壳体引出的第I电线、第2电线以在第I壳体、第2壳体的并列方向上从第2壳体向朝向第I壳体的一侧弯折的状态被收纳于电线盖内的情况下,在电线盖内有发生第I电线、第2电线的电路间的电磁波干涉的危险。然而,根据上述构成,电线盖具有将第I收纳室(能够收纳第I电线的空间)与第2收纳室(能够收纳第2电线的空间)隔开的隔壁,因此能够防止来自第I电线、第2电线的电磁波的相互干涉。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0009]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0010]图3是连接器的后视图。
[0011]图4是与对方连接器正对地配置的第I壳体、第2壳体的立体图。
[0012]图5是示出在第I壳体中安装下盖而划分出第I收纳室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3]图6是示出进而在第2壳体中安装包覆盖而划分出基端部收纳室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4]图7是示出进而在下盖安装上盖而划分出第2收纳室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5]图8是下盖的立体图。
[0016]图9是包覆盖的立体图。
[0017]图10是上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0019]所述隔壁能够使所述第I电线弯折而沿着所述第I壳体、第2壳体的并列方向。由此,能够通过隔壁来规定第I电线的布线方向。另外,能够抑制连接器在与第I壳体、第2壳体的并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变高。
[0020]在所述第2壳体安装有与所述电线盖分体的包覆盖,所述包覆盖具有能够收纳从所述第2壳体引出的所述第2电线的延出基端部的基端部收纳室。由此,第2电线的延出基端部也由包覆盖来保护。另外,电线盖与包覆盖相互分体,因此即使假设第I壳体、第2壳体的相对位置变动,通过将电线盖安装于第I壳体,将包覆盖安装于第2壳体,也能够将第I电线、第2电线无障碍地收纳到第1、第2收纳室中。
[0021]所述第2收纳室配置于在与所述第I壳体、第2壳体的并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比所述第I收纳室更远离所述第I壳体的位置,所述基端部收纳室在从所述第I收纳室侧到临近所述第2收纳室的位置的整个范围内配置。由于基端部收纳室在从第I收纳室侧到临近第2收纳室的位置的整个范围内配置,因此能够较大地获得第2电线的延出基端部的弯曲R(弯曲半径、弯折半径),能够降低对第2电线的过大的应力。其结果是,也能够应对第2电线是粗电线的情况。
[0022]所述电线盖由下盖和上盖构成,所述下盖被安装于所述第I壳体,并且划分所述第I收纳室,所述上盖以在与所述第I壳体、第2壳体的并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叠放于所述下盖的方式配置,并且在该上盖与所述下盖的背板之间划分所述第2收纳室,所述下盖的背板构成所述隔壁。由此,能够通过将下盖安装于第I壳体,将第I电线收纳到第I收纳室,并且通过以叠放于下盖的方式配置上盖,将第2电线收纳到第2收纳室,因此能够有序且顺利地进行分别将第I电线、第2电线收纳到第1、第2收纳室的作业。另外,只要是这样由下盖的背板构成隔壁的结构,则作为隔壁也不需要新设特别的构造。
[0023]在所述上盖中开设有能够探视所述第2收纳室内的窗部。通过从窗部探视第2收纳室内,能够确认是否适当地收纳了第2电线。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预先用色彩区分第I电线、第2电线,能够避免错误地将第2电线收纳到第I收纳室的情形。
[0024]<实施例>
[0025]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具备:第I壳体10、第2壳体11 ;安装于第I壳体10的电线盖12 ;以及与安装于第2壳体11的电线盖12分体的包覆盖13。第I壳体10、第2壳体11分别在宽度方向上并列地配置,能够嵌合到对方连接器14。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在两连接器开始嵌合时彼此相向的面侧设为前侧。另外,在各图中,显示了前后、上下以及左右的各方向。
[0026]如图4所示,对方连接器14具有在左右(宽度方向)上并列地配置并向前方开口的一对筒状的罩部15、以及将两罩部15的后端彼此连结而向左右延出的板状的连结部16。罩部15以及连结部16均为合成树脂制并且相互一体地构成。在罩部15的左右两侧面(宽度方向两侧壁的外表面),突出地设置有一对大致圆柱状的凸轮从动件17。
[0027]在两罩部15内,分别突出地配置了多个销状的阳端子配件18。然后,在两罩部15内,将第I壳体10、第2壳体11嵌合,伴随着标准嵌合,在第I壳体10、第2壳体11收纳的未图示的阴端子配件与阳端子配件18电连接。另外,对方连接器14被组装于在车辆中搭载的未图示的ECU (电子控制单元)的电路基板上,在组装的状态下,各阳端子配件18与电路基板电连接。
[0028]第I壳体10、第2壳体11为合成树脂制,如图4所示,具有彼此相同的构造。因此,下面,仅说明第I壳体10的构造,关于第2壳体11,仅说明称呼上的不同点。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也有针对第I壳体10、第2壳体11,进一步地在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并列地配置其他壳体,而作为整体并列设置3个以上的壳体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任意的2个壳体设为第I壳体10、第2壳体11。
[0029]如图4所示,第I壳体10形成大致块状,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多个腔室19。在各腔室19中,插入并收纳有未图示的阴端子配件。阴端子配件与第I电线20(参照图1?图3等)的末端部连接。第I电线20是屏蔽电线,从第I壳体10的后表面(电线引出面)被引出。第I电线20中的、从第I壳体10的后表面被引出之后的预定范围被设为在外周未设置屏蔽层的未图示的非屏蔽层。第I电线20的非屏蔽层被电线盖12覆盖地收纳。
[0030]在收纳于第2壳体11的阴端子配件连接有与第I电线20构成不同的电路的第2电线21。第2电线21的非屏蔽层被包覆盖13以及电线盖12覆盖地收纳。并且,对第2电线21施加了与第I电线20不同的配色。
[0031]在第I壳体10的左右两侧面,突出地设置有一对大致圆柱状的支轴22 (参照图2以及图4)。在两支轴22,能够转动地支撑有杆23。杆23为合成树脂制,如图3所示,作为整体而形成为门形板状,具有沿着宽度方向的操作部24以及从操作部24的两端相互大致平行地突出的一对凸轮部25。杆23以横跨第I壳体10的方式安装。如图2以及图4所示,在两凸轮部25设置有承托支轴22的轴承孔26。
[0032]另外,如图5所示,在两凸轮部25的内表面,设置有凸轮槽27。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