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5959阅读:1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电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伺服卷绕式电池入壳的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锂电池电芯入壳工序主要有两种作业方式,其一为人工入壳方式,另一种为机械入壳方式。然而,人工入壳方式存在下述缺陷:一、入壳精度靠人工控制,极易造成电芯损伤或隔膜破损,由于个人的差异,使得电芯质量参差不齐;二、重复的高精度定位易让员工眼睛疲劳,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虽然现有的全自动入壳机已解决了人工入壳方式存在的缺陷,但其存在必须配置绝缘垫片自动线设备、使用环境要求高、制造成本大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制造成本高、精度难以保证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包括移动机构、电芯入壳伺服组件,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完成电芯的自动上料、自动下料以及电芯在所述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中各工位之间的转移,所述电芯入壳伺服组件用于完成电芯的入壳功能;此外,其还包括电芯尺寸测量组件,所述电芯尺寸测量组件用于完成电芯厚度的测量功能,并将厚度合格的电芯通过移动机构转入电芯入壳伺服组件中,由电芯入壳伺服组件完成电芯的入壳功能,将厚度不合格的电芯通过移动机构转入电芯不合格品传送组件,由电芯不合格品传送组件运送出所述全自动电芯入壳机。
[0005]进一步地,所述电芯尺寸测量组件还可完成电芯宽度和高度的测量功能,并将厚度、宽度和高度均合格的电芯通过移动机构转入电芯入壳伺服组件中,完成电芯的入壳功能,将厚度或宽度或高度不合格的电芯通过移动机构转入电芯不合格品传送组件中,由电芯不合格品传送组件传送出所述全自动电芯入壳机。
[0006]进一步地,所述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还包括重量测量组件,用于完成电芯的重量测量功能,并将重量合格的电芯转移到电芯尺寸测量组件中,将重量不合格的电芯通过电芯不合格品传送组件传送出所述全自动电芯入壳机。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芯入壳机还包括铝壳上料机械手、铝壳除尘组件、电芯预入壳导向组件,所述铝壳上料机械手用于完成铝壳的自动上料,所述铝壳除尘组件用于完成装入电芯前的铝壳的除尘功能,所述电芯预入壳导向组件用于完成电芯的高精度定位,当电芯与销壳定位完成后,再由电芯入壳伺服组件将电芯推入销壳中,完成电芯的入壳功能。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芯为外围均贴有绝缘性宽胶带的电芯。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的电芯采用外围均贴有绝缘性宽胶带的电芯,所述宽胶带可以保护电芯,防止电芯损伤或隔膜破损;在电芯入壳前增加尺寸测量功能使得厚度符合要求的电芯装入电芯,即可保证电池质量的一致性,还可避免不合格电芯的无用操作,防止电芯入壳机因电芯厚度过厚而不能完成入壳产生的停机故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的俯视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的正视图;
[0013]11-上料机械手,12-第一转移机械手,13-合格品放置平台,14-第二转移机械手,15-下料机械手,16-下料拉带,21-重量测试组件,22-重量不合格品拉带,31-尺寸测量组件,32-尺寸不合格品拉带,41-铝壳上料机械手,42-铝壳除尘组件,43-电芯换向机构,44-电芯预入壳机械手,45-电芯预入壳导向组件,46-电芯入壳伺服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现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001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主要由移动机构、重量测试组件21、尺寸测试组件31、铝壳除尘组件42、电芯预入壳导向组件45、电芯入壳伺服组件46组成。所述移动机构主要由上料机械手11、第一转移机械手12、合格品放置平台13、第二转移机械手14、下料机械手15、下料拉带16组成。
[0016]本实用新型的待入壳的电芯为外围均贴有绝缘性宽胶带的电芯,所述宽胶带可以保护电芯,防止电芯损伤或隔膜破损。当电池电芯的外围均贴上绝缘性宽胶带后,所述上料机械手11自动获取所述电芯并将之转移到重量测试组件21中,重量测试组件21自动完成电芯的重量测量功能并判断电芯的重量是否合格。当电芯的重量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由第一转移机械手12将重量不合格的电芯转移到重量不合格品拉带22上,由重量不合格品拉带22将重量不合格的电芯运送处本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避免不合格电芯的入壳操作,从而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和电池的产品质量;当电芯的重量符合规定要求时,由第一转移机械手12将重量合格的电芯转送到尺寸测量组件31中,由尺寸测量组件32对电芯的厚度进行测量。由于电芯过厚,将导致电芯入壳困难,甚至造成入壳机停机,因而对电芯的厚度进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同理,也需对电池的宽度和高度进行测量。当尺寸测量组件31对电芯的厚度、宽度和高度依序进行测量,当发现电芯的厚度或宽度或高度任意一项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即通过第一转移机械手12将电芯转移到尺寸不合格品拉带32上,当发现电芯的厚度、宽度和高度均符合规定要求时,才通过第一机械手12将电芯转移到合格品放置平台13上。尺寸测量的目的同重量测量的目的相同,均是为了提高电池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减少不必要的次品入壳操作,从而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此外,尺寸测量还可起到减少电芯入壳失败造成的入壳机停机故障。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移机械手12也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用于完成电芯从重量测量组件21到尺寸测量组件31之间以及重量测量组件21到重量非合格品拉带22之间的转移,另一个用于完成电芯从尺寸测量组件31到合格品放置平台13之间以及尺寸测量组件31和尺寸不合格品拉带31之间的转移。第二转移机械手14从合格品放置平台13上抓取重量和尺寸均符合规定要求的电芯,然后将之移送到电芯换向机构43中,电芯换向机构43将电芯由平躺放置转换为竖直放置。与此同时,铝壳上料机械手41完成铝壳的自动上料并将之转移到铝壳除尘组件42中,所述铝壳除尘组件42完成铝壳的除尘操作,并将除尘后的铝壳转移到电芯预入壳导向组件45处,电芯预入壳机械手44夹取电芯换向机构43中的电芯并将之移送到电芯预入壳导向组件45处,由电芯预入壳导向组件45完成电芯和铝壳的精确对位操作。当电芯和铝壳位置确定后,由电芯入壳伺服组件46推动电芯进入铝壳,完成电芯的入壳操作。当电芯完成入壳工序后,下料机械手从电芯入壳伺服组件45处将电芯取出并移送至下料拉带16上,上料拉带16带动完成入壳工序的电芯移出本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
[0017]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对环境的要求不高,可极大程度地提高电池的产品质量,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
【主权项】
1.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包括移动机构、电芯入壳伺服组件,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完成电芯的自动上料、自动下料以及电芯在所述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中各工位之间的转移,所述电芯入壳伺服组件用于完成电芯的入壳功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芯尺寸测量组件,所述电芯尺寸测量组件用于完成电芯厚度的测量功能,并将厚度合格的电芯通过移动机构转入电芯入壳伺服组件中,由电芯入壳伺服组件完成电芯的入壳功能,将厚度不合格的电芯通过移动机构转入电芯不合格品传送组件,由电芯不合格品传送组件运送出所述全自动电芯入壳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尺寸测量组件还可完成电芯宽度和高度的测量功能,并将厚度、宽度和高度均合格的电芯通过移动机构转入电芯入壳伺服组件中,完成电芯的入壳功能,将厚度或宽度或高度不合格的电芯通过移动机构转入电芯不合格品传送组件中,由电芯不合格品传送组件传送出所述全自动电芯入壳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量测量组件,用于完成电芯的重量测量功能,并将重量合格的电芯转移到电芯尺寸测量组件中,将重量不合格的电芯通过电芯不合格品传送组件传送出所述全自动电芯入壳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铝壳上料机械手、铝壳除尘组件、电芯预入壳导向组件,所述铝壳上料机械手用于完成铝壳的自动上料,所述铝壳除尘组件用于完成装入电芯前的铝壳的除尘功能,所述电芯预入壳导向组件用于完成电芯的高精度定位,当电芯与铝壳定位完成后,再由电芯入壳伺服组件将电芯推入铝壳中,完成电芯的入壳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外围均贴有绝缘性宽胶带的电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包括移动机构、电芯入壳伺服组件,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完成电芯的自动上料、自动下料以及电芯在所述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中各工位之间的转移,所述电芯入壳伺服组件用于完成电芯的入壳功能;此外,其还包括电芯尺寸测量组件,所述电芯尺寸测量组件用于完成电芯厚度的测量功能,并将厚度合格的电芯通过移动机构转入电芯入壳伺服组件中,由电芯入壳伺服组件完成电芯的入壳功能,将厚度不合格的电芯通过移动机构转入电芯不合格品传送组件,由电芯不合格品传送组件运送出所述全自动电芯入壳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机对环境的要求不高,可极大程度地提高电池的产品质量,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特别适用于卷绕式锂电池的入壳工序。
【IPC分类】H01M6-00, H01M10-04
【公开号】CN204424380
【申请号】CN201520094570
【发明人】李新宏, 张托盈, 范方才
【申请人】东莞市骏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