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40278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包括:第一极柱1、第二极柱2和顶盖组件;第一极柱I和第二极柱2均设置在顶盖组件上,且第二极柱与顶盖组件电绝缘;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还包括电阻8,电阻8附接到第一极柱I上,且将第一极柱I与顶盖组件电连接。其中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3、第一短路部件6和第二短路部件7 ;第一短路部件6和第二短路部件7被附接到顶盖片3上,并被设置为当动力电池内部压力增大时,第一短路部件6和第二短路部件7向上动作,以使第一极柱I和第二极柱2电连接形成保护回路;且在形成保护回路时第一短路部件6与电阻8呈并联关系,第一极柱与第二极柱可分别为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具体地,当第一极柱为正极极柱时,第二极柱为负极极柱;当第一极柱为负极极柱时,第二极柱为正极极柱,优选为第一极柱为正极极柱,第二极柱为负极极柱。
[0030]例如,顶盖片3两端上开有引入第一极柱I和第二极柱2的安装孔,第一极柱I和第二极柱2均安装在顶盖片3两端的安装孔内,且第二极柱2与顶盖片3之间设置有绝缘垫片,防止第二极柱2与顶盖片3电连接。第一极柱I和第二极柱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极柱导电块4和第二极柱导电块5 ;具体地,第一极柱I与第一极柱导电块4通过焊接或者铆接等连接在一起,第二极柱2与第二极柱导电块5通过焊接或者铆接等连接在一起,从而使第一极柱I与第一极柱导电块4电连接,第二极柱2与第二极柱导电块5电连接。而第二极柱2不能与顶盖片3电连接,所以在第二极柱导电块5与顶盖片3之间可以也需要安装有绝缘部件,使第二极柱导电块5与顶盖片3绝缘设置。电阻8设置在第一极柱导电块4与顶盖片3之间,用于将第一极柱导电块4与顶盖片3电连接。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电阻8可以为圆环状或者圆柱状。由于第一极柱导电块4与第一极柱I电连接,当电阻8为圆环状时,电阻8套在第一极柱I上,此时第一极柱I通过电阻8与顶盖片3电连接。当为圆柱状时,电阻8可嵌合在顶盖片3与第一极柱导电块4之间,此时顶盖片3通过电阻8与第一极柱导电块4实现电连接。
[0031]由于电阻8将第一极柱导电块4与顶盖片3电连接,电池的金属壳体与顶盖片3为电导通,所以第一极柱导电块4和电池壳体均与电池的第一极柱I电连接。当动力电池受到穿钉情况时,动力电池内部不会产生气体,但是金属钉子会穿过电池壳体进入电池内部,在动力电池内部,钉子又与第二极柱2电连接,因此在第一极柱I和第二极柱2之间形成保护回路,为了保证穿钉点不会起火,保护回路的电流应比较小,需要电阻8的阻值比较大。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设置满足需求阻值的电阻8,电阻8的个数不受限制,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具体地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0032]如图1所示,第一短路部件6设置在顶盖片3上的第一通孔A下方,第一通孔A设置在第一极柱导电块4下方;第一短路部件6与顶盖片3电连接,且第一短路部件6与第一极柱导电块4不接触;当动力电池内部压力增大时,第一短路部件6受到动力电池内部的压力,向上动作,能够穿过第一通孔A与第一极柱导电块4电连接。第二短路部件7设置在顶盖片3上的第二通孔B下方,第二通孔B设置在第二极柱导电块5下方;第二短路部件7与顶盖片3电连接,且第二短路部件7与第二极柱导电块5不接触;当动力电池内部压力增大时,第二短路部件7受到动力电池内部的压力,向上动作,能够穿过第二通孔B与第二极柱导电块5电连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短路部件6和第一极柱导电块4分别位于第一通孔A的上下两侧,二者不接触;第二短路部件7和第二极柱导电块5分别位于第二通孔B的上下两侧,二者不接触。
[0033]当动力电池过充情况下,动力电池内电解液分解,产生气体,气压增大,当达到预设的气压值后,第一短路部件6向上动作,穿过第一通孔A与第一极柱导电块4接触;第二短路部件7向上动作,穿过第二通孔B与第二极柱导电块5接触。而第一短路部件6和第二短路部件7分别与顶盖片3连接,进而使第一极柱1、第一短路部件6、顶盖片3、第二短路部件7和第二极柱2形成保护回路。
[0034]具体地,为了保证当动力电池发生过充等意外时能够停止过充,通常需要保护回路电流比较大。在过充时会形成两条回路,第一条回路由第一极柱1、电阻8、顶盖片3、第二短路部件7、和第二极柱2形成;第二条回路由第一极柱1、第一短路部件6、顶盖片3、第二短路部件7、和第二极柱2形成,两条回路为并联关系,而并联回路的电阻小于电阻8与第一短路部件6中电阻较小的阻值,因而使得整个回路中电阻更小,整个回路中的电流更大。由于电阻8的阻值比较大,通过的电流较小,过充时可以忽略电流流过电阻8所在的第一条回路,所以过充时的保护回路可以认为仅由第一极柱1、第一短路部件6、顶盖片3、第二短路部件7和第二极柱2形成的第二条回路,此时形成的保护回路不经过电阻8,因此在过充时电阻8的阻值不会影响保护回路的电流大小。因此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不仅能够满足在穿钉滥用的情形下保护动力电池,同时还能够满足在过充滥用的情形下保护动力电池。
[0035]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阻8的存在,第一极柱导电块4与顶盖片3是电连接的,因此本实施例中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极柱I的第一极柱导电块4与顶盖片3之间可以不安装绝缘部件。或者为了与第二极柱2 —侧结构对称,也可以在第一极柱导电块4与顶盖片3之间安装绝缘部件,但是需要在绝缘部件上设置过孔,便于电阻8穿过该过孔将第一极柱导电块4与顶盖片3电连接。
[0036]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通过在第一极柱I侧设置第一短路部件6,第二极柱2侧设置第二短路部件7,并在第一极柱I与顶盖片3之间设置电阻8,当动力电池在穿钉滥用情况下,由于内部不产生气体,第一短路部件6和第二短路部件7不起作用,动力电池的第一极柱I和第二极柱2通过电阻8形成保护回路,且本实施例中电阻8的阻值可设置较大,以保证穿钉滥用情况下,电流较小,穿钉点不会打火。而动力电池在过充情况下,动力电池内部气压超过预定值,第一短路部件6和第二短路部件7动作,动力电池第一极柱I和第二极柱2通过第一短路部件6、第二短路部件7形成保护回路,虽然此时第二短路部件7和电阻8也可形成回路,但是两个回路呈并联关系,由于电阻8的阻值远大于第一短路部件6,因而此时可以忽略回路中阻值较大的电阻8,由第一短路部件6和第二短路部件7所形成保护回路对动力电池进行过充保护。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动力电池在过充和穿钉滥用情况下分别形成独立的保护回路,对动力电池进行有效地保护,防止动力电池起火或者爆炸,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
[003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中,第一短路部件6和第二短路部件7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短路部件6和第二短路部件7可以采用可变形片或者活塞结构中的来实现。
[003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另一实施例的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