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8860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元件,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它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引起电池模块内部的单体电池出现热失控现象,使得各个单体电池之间产生非常严重的不均衡温度分布,从而造成单体电池之间的性能不匹配,进一步导致电池模块过早失效。
[0003]目前,内置热管式电池模组可利用热管的导热特性将电池热量传导至电池包外进行散热,以达到降低电池温度、均衡电池之间温度的目的,但目前内置热管式电池模组的热管和液冷板的连接方式为通过过盈配合将热管插接在液冷板上,这就需要液冷板的卡槽足够深才能将所述热管稳固地安装在液冷板上,导致液冷板的厚度和重量都较大,不利于减小电池模组的体积和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旨在改变热管和液冷板的连接方式,减小液冷板的厚度和重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包括电池模块和传热装置,所述电池模块包括若干平行布置的单体电池,所述传热装置包括热管和液冷板,所述热管的一段管道与所述单体电池接触、另一段管道与所述液冷板一体设置,所述液冷板由两片金属片焊接或者粘合形成的。
[0006]优选地,所述一体设置为焊接连接、粘合连接、一体成型中的一种或多连接方式。
[0007]优选地,所述液冷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垂直于所述液冷板设置。
[0008]优选地,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出液口的异侧。
[0009]优选地,所述传热装置还包括液体栗和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出口依次和液体栗、进液口连接,所述出液口和储液箱的入口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热管呈扁平状。
[0011 ] 优选地,所述热管为拱门形,且两端向内弯折。
[0012]优选地,所述热管外设有一层导热硅胶层。
[0013]优选地,在所述液冷板在与所述热管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凹槽,所述热管的一段管道焊接或粘接在所述凹槽中。
[0014]优选地,所述液冷板设置有若干个使液流均匀流动的互通的回字形液槽,进液口和出液口与液槽相通,所述凹槽设置在各个液槽中央。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热管和液冷板的连接方式,将需要深度的过盈配合插接方式改为无深度要求的一体连接方式,减小液冷板的厚度和重量,进而减小了电池模组的体积
和重量。【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爆炸图;
[0018]图3为图2中传热装置的爆炸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为电池模块,10为单体电池,2为传热装置,20为热管,21为液冷板。
[0020]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参照图1-图3,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包括电池模块和传热装置,所述电池模块包括若干平行布置的单体电池,所述传热装置包括热管和液冷板,所述热管的一段管道与所述单体电池接触、另一段管道与所述液冷板一体设置,所述液冷板由两片金属片焊接或者粘合形成的;所述一体设置可为焊接连接、粘合连接等,或者制作时所述热管与所述金属片一体成型,所述热管设置在所述单体电池之间,优选的,为了使散热效果更好,所述热管之间间隔一个单体电池,或者,为了使每个热管的利用率更高,所述热管之间间隔两个单体电池;当所述电池模块只有一个时,所述热管焊接在所述液冷板的同一侧;当所述电池模块有两个时,所述热管焊接在所述液冷板的两侧;优选的,所述液冷板为钣金件。
[0023]制作时,可直接将所述热管焊接(或粘接或一体成型)在成型的液冷板上,或者为了降低热管与液冷板的连接难度,可先将热管焊接(或粘接或一体成型)在液冷板的金属片上,再焊接或者粘合金属片形成液冷板。
[0024]本实施例通过改变热管和液冷板的连接方式,将需要深度的过盈配合插接方式改为无深度要求的一体连接方式,减小液冷板的厚度和重量,进而减小了电池模组的体积和重量,并且由于采用一体连接的热管与液冷板之间消除了配合间隙,因此提高了热管与液冷板之间的传热效率,使得液冷板的散热效果更好。
[0025]所述液冷板紧贴所述电池模块的侧面设置;所述液冷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传热装置还包括液体栗和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出口依次和液体栗、进液口连接,所述出液口和储液箱的入口连接;为了减小安装电池模组所需的空间长度,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可垂直设置于所述液冷板上;根据安装的需求,所述进液口可设置于所述出液口的同侧或者异侧上;优选的,所述热管可为扁平状,厚度范围在3-5mm之间(包含),以节省空间,减小电池模组的体积;在所述热管外可设有一层导热硅胶层,所述导热硅胶层可加强导热效果,并且在单体电池漏电时隔绝单体电池和热管,防止电源通过热管以及液冷板泄露出去;优选的,所述热管为拱门形,且两端向内弯折或向内呈波浪形设置,这样便可增大热管与所述电池单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传热效率;优选的,在所述液冷板在与所述热管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凹槽,所述热管的一段管道焊接在所述凹槽中,这样可增大热管与所述液冷板的接触面积,提高传热效率;所述液冷板设置有若干个使液流均匀流动的互通的回字形液槽,进液口和出液口与液槽相通,所述凹槽设置在各个液槽中央;为了便于将所述热管插入单体电池间,所述热管可垂直设置在所述液冷板上。
[002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包括电池模块和传热装置,所述电池模块包括若干平行布置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装置包括热管和液冷板,所述热管的一段管道与所述单体电池接触、另一段管道与所述液冷板一体设置,所述液冷板由两片金属片焊接或者粘合形成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设置为焊接连接、粘合连接、一体成型中的一种或多连接方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垂直于所述液冷板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出液口的异侧。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装置还包括液体栗和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出口依次和液体栗、进液口连接,所述出液口和储液箱的入口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呈扁平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为拱门形,且两端向内弯折。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外设有一层导热硅胶层。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冷板在与所述热管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凹槽,所述热管的一段管道焊接或粘接在所述凹槽中。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设置有若干个使液流均匀流动的互通的回字形液槽,进液口和出液口与液槽相通,所述凹槽设置在各个液槽中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的传热结构,包括电池模块和传热装置,所述电池模块包括若干平行布置的单体电池,所述传热装置包括热管和液冷板,所述热管的一段管道与所述单体电池接触、另一段管道与所述液冷板一体设置,所述液冷板由两片金属片焊接或者粘合形成的;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热管和液冷板的连接方式,将需要深度的过盈配合插接方式改为无深度要求的一体连接方式,减小液冷板的厚度和重量,进而减小了电池模组的体积和重量。
【IPC分类】H01M10/6552, H01M10/6568, H01M10/625, H01M10/613, H01M10/6557
【公开号】CN204857899
【申请号】CN201520564998
【发明人】刘飞, 文锋, 张维戈, 刘银峰
【申请人】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