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耐折铝塑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9139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薄型耐折铝塑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的包装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薄型耐折铝塑膜。
【背景技术】
[0002]锂电池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钢壳包装的锂电池,后来是铝壳包装的锂电池,目前使用的是软包锂电池,由于软包装锂电池具有容量大、重量轻、安全性好等优点,已经成为锂电池的发展方向。目前,软包装锂电池使用的铝塑膜一般由外层的尼龙薄膜作为保护层,中间的铝箔作为绝缘层,以及内层的流延聚丙烯膜作为热封层,由于各层之间均是通过粘结层进行粘合,导致由此得到的铝塑膜的厚度增加,不利于锂电池的轻型、薄型化发展。同时,由于采用单层的尼龙层作保护层,尼龙耐冲击强度小,耐折性差,容易被强酸腐蚀,难以达到作为保护层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折性好,安全性更高的薄型耐折铝塑膜。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薄型耐折铝塑膜,包括外层的保护层、中间的铝箔层(AL)和内层的热封层,所述铝箔层(AL)的两面通过粘合剂分别与保护层和热封层结合,所述保护层为聚脂层(PET)与尼龙层(PA)的流延共挤膜,所述流延共挤膜的内部形成有由聚脂层(PET)与尼龙层(PA)相互熔合嵌入而成的复合层;所述尼龙(PA)的内表面与铝箔层(AL)的外表面通过粘合剂干式复合;所述热封层包括聚脂层(PET)和均聚丙烯层(PP),所述聚脂层(PET)和均聚丙烯层(PP)通过粘合剂干式复合;所述铝箔层(AL)的内侧面与聚脂层(PET)的外侧面通过粘合剂干式复合。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流延共挤膜厚度为20?70微米;所述铝箔层(AL)厚度为20?100微米;所述聚脂层(PET)的厚度为15?40微米;流延聚丙烯(PP)的厚度为20?80微米。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合层的厚度为3?10微米。
[0008]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将聚脂层(PET)与尼龙层(PA)采用流延共挤的方式结合,形成保护层:
1、使得聚脂层(PET)与尼龙层(PA)之间的结合更加稳固,贴合更加均匀,其材料应力更加均匀,有益于拉伸成型;2、通过采用流延共挤方式,不需要另外的粘结剂层,降低了铝塑膜的整体厚度,使得铝塑膜在增加聚脂层(PET)后可以做得很薄,很轻,符合锂电池的发展要求;3、使得铝塑膜获得了更高的耐电解液性能,具有更高的耐冲击强度和耐折性能,使得锂离子电池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保证了锂离子电池性能的稳定。
[0009]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 附图标识说明:
[0012]1、聚脂层(PET)2、复合层3、尼龙层(PA)
[0013]4、粘合剂5、铝箔层(AL)6、均聚丙烯层(PP)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一种薄型耐折铝塑膜,包括外层的保护层、中间的铝箔层(AL)5和内层的热封层,所述铝箔层(AL)的两面通过粘合剂4分别与保护层和热封层结合,所述保护层为聚脂层(PET) I与尼龙层(PA)3的流延共挤膜,所述流延共挤膜的内部形成有由聚脂层(PET)I与尼龙层(PA) 3相互熔合嵌入而成的复合层2。所述尼龙层(PA)3的内表面与铝箔层(AL) 5的外表面通过粘合剂4干式复合。所述热封层包括聚脂层(PET) I和均聚丙烯层(PP) 6,所述聚脂层(PET) I和均聚丙烯层(PP) 6通过粘合剂4干式复合,所述铝箔层(AL) 5的内侧面与聚脂层(PET)I的外侧面通过粘合剂4干式复合。
[0015]所述流延共挤膜厚度为20?70微米,所述复合层2的厚度为3?10微米。所述铝箔层(AL) 5厚度为20?100微米;所述聚脂层(PET) I的厚度为15?40微米;流延聚丙烯(PP) 6的厚度为20?80微米。
[00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聚脂层(PET) I与尼龙层(PA) 3采用流延共挤的方式结合,形成保护层:1、使得聚脂层(PET)I与尼龙层(PA)3之间的结合更加稳固,贴合更加均匀,其材料应力更加均匀,有益于拉伸成型;2、也使得铝塑膜获得了更高的耐电解液性能,具有更高的耐冲击强度和耐折性能,使得锂离子电池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保证了锂离子性能的稳定;3、通过采用流延共挤方式,不需要另外的粘结剂层,降低了铝塑膜的整体厚度,使得铝塑膜在增加聚脂层(PET)I后可以做得很薄,很轻,符合锂电池的发展要求。
[001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薄型耐折铝塑膜,包括外层的保护层、中间的铝箔层(AL)和内层的热封层,所述铝箔层(AL)的两面通过粘合剂分别与保护层和热封层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聚脂层(PET)与尼龙层(PA)的流延共挤膜,所述流延共挤膜的内部形成有由聚脂层(PET)与尼龙层(PA)相互熔合嵌入而成的复合层;所述尼龙(PA)的内表面与铝箔层(AL)的外表面通过粘合剂干式复合;所述热封层包括聚脂层(PET)和均聚丙烯层(PP),所述聚脂层(PET)和均聚丙烯层(PP)通过粘合剂干式复合;所述铝箔层(AL)的内侧面与聚脂层(PET)的外侧面通过粘合剂干式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耐折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延共挤膜厚度为20?70微米;所述铝箔层(AL)厚度为20?100微米;所述聚脂层(PET)的厚度为15?40微米;流延聚丙烯(PP)的厚度为20?80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耐折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的厚度为3?10微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薄型耐折铝塑膜,包括外层的保护层、中间的铝箔层(AL)和内层的热封层,所述铝箔层(AL)的两面通过粘合剂分别与保护层和热封层结合,所述保护层为聚脂层(PET)与尼龙层(PA)的流延共挤膜,所述尼龙(PA)的内表面与铝箔层(AL)的外表面通过粘合剂干式复合;所述热封层包括聚脂层(PET)和均聚丙烯层(PP),所述聚脂层(PET)和均聚丙烯层(PP)通过粘合剂干式复合,所述铝箔层(AL)的内侧面与聚脂层(PET)的外侧面通过粘合剂干式复合。通过采用流延共挤的方式结合,不需要另外的粘结剂层,降低了铝塑膜的整体厚度,同时也提高了铝塑膜的耐冲击强度和耐折性能。
【IPC分类】B32B27/36, B32B15/20, H01M2/10, H01M2/16, B32B15/082, B32B7/12, B32B27/08
【公开号】CN205028959
【申请号】CN201520786512
【发明人】王晓明, 张武林, 邬安江
【申请人】东莞市卓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