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4314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紧凑小型、信号间的隔离度更好的共面型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射频同轴连接器可以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板到板射频连接器在无线系统模块互联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通信基站,RRH(Remote Rad1 Head,用于移动宽带网络基站中的新技术设备),直放站,GPS设备以及其它类似应用等,具体可以用于电路板对电路板,电路板对射频模块或射频模块对射频模块的互连。随着无线产品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射频模块的信号互连已从传统的平行板间连接向共面板连接突破发展。同时要求两个被连接的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公差越来越大。
[0003]根据设备需要选择不同的数量,当连接数量多时,连接器本身的制造成本较高,而且当客户被连接电路板的布线空间限制,现有的板对板的连接方式不能解决该问题,传统的方式只能采用cable线缆组件的连接,成本会很高,安装不方便,而且现有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部件之间的连接越来越紧凑,cable线缆加上SMA(SmalI A Type,微波高频连接器)连接头的组件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更紧凑小型化及信号间隔离度更好的电连接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共面的两块电路板,包括上下相互扣合的顶部绝缘主体和底部绝缘主体、至少一个信号端子、至少一个接地端子、屏蔽壳,所述屏蔽壳盖合在顶部绝缘主体外,其中:
[0006]所述信号端子固定安装于所述底部绝缘主体上,且通过所述顶部绝缘主体压紧,所述信号端子包括两端的信号接触端及两信号接触端之间的固定部,所述信号接触端与其对应端的电路板相接触,用于传输两电路板之间信号,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底部绝缘主体上;
[0007]所述接地端子固定安装于所述底部绝缘主体上,且其一端连接所述信号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屏蔽壳。
[0008]优选地,所述底部绝缘主体上沿轴向方向设置至少一个用于安装信号端子的信号端子安装部。
[0009]优选地,所述信号端子安装部包括两端的信号端子安装槽位和位于两信号端子安装槽位之间的信号端子固定槽位,所述信号端子的信号接触端对应插入到所述信号端子安装槽位内,且穿出信号端子安装槽位与电路板弹性接触;所述信号端子的固定部对应固定于所述信号端子固定槽位内。
[0010]优选地,所述顶部绝缘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压紧信号端子的压紧凸台,所述压紧凸台在底部绝缘主体与顶部绝缘主体相扣合时压紧所述信号端子。
[0011]优选地,所述接地端子通过设置于底部绝缘主体上的接地端子槽位安装于底部绝缘主体上。
[0012]优选地,所述接地端子包括第一弹性端子、第二弹性端子和两者之间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底部卡位,所述底部卡位插入到底部绝缘主体上的接地端子槽位内。所述第一弹性端子、第二弹性端子可以呈半圆形或者C型。
[0013]优选地,所述接地端子的第一弹性端子与拱形信号端子接触,所述接地端子的第二弹性端子与屏蔽壳接触。
[0014]优选地,所述顶部绝缘主体和底部绝缘主体之间通过第一^扣组件相扣合,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包括设置于底部绝缘主体上的底部卡扣和设置于顶部绝缘主体上的与底部卡扣相咬合的顶部卡槽。
[0015]优选地,所述顶部绝缘主体上设置有用于限位接地端子的限位槽,所述接地端子的第二弹性端子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0016]优选地,所述顶部绝缘主体与屏蔽壳通过第二卡扣组件相扣合,所述第二卡扣组件包括设置于顶部绝缘主体上的卡合凸台和设置于屏蔽壳上的与卡合凸台相配合的凹槽。
[0017]优选地,所述信号端子的固定部与信号端子安装部的信号端子固定槽位之间通过至少一组第三卡扣组件相配合固定。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三卡扣组件包括设置在信号端子的固定部上的卡点及对应设置在信号端子安装部的信号端子固定槽位内的卡槽。
[0019]优选地,所述底部绝缘主体上的信号端子安装部内侧呈拱桥的流线型。
[0020]优选地,所述电连接器位于两块共面的电路板之间,且固定于靠近两块电路板的边沿位置处。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共平面信号传输,而且也可以将不同厚度的PCB板实现信号传输,也就是说可以实现两块PCB之间的高度容差的安装,且电路板信号间的串扰可以被接地端子很好的隔离开。
[0023]2、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更加紧凑型的Quas1-TEM模(准-横向电磁传输模块)的传输,信号能量更加集中闭合传输,连接器更加小型化,且本实用新型只需通过单通道即可传输共面射频信号,因此与现有的共面型连接器相比,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与连接器空间。
[0024]3、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性能高于现有的共面型连接器,几乎类似于传统的SMA+Cable线缆的组合件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固定到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原理示意图;
[00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0028]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未安装屏蔽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部绝缘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实用新型信号端子和底部绝缘主体组装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0031 ]图7是本实用新型信号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是本实用新型顶部绝缘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是本实用新型顶部绝缘主体反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是本实用新型顶部绝缘主体压紧信号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是本实用新型接地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2是图4中电连接器沿接地端子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37]图13是本实用新型顶部绝缘主体和底部绝缘主体相扣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4是图4中电连接器沿顶部绝缘主体的卡合凸台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39]图15是本实用新型屏蔽壳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41]附图标记:
[0042]100、电路板;
[0043]200、连接器;
[0044]300、底部绝缘主体,301、信号端子安装槽位,302、信号端子固定槽位,303、卡槽,304、接地端子槽位,305、接地端子槽位,306、底部卡扣;
[0045]400、拱形信号端子,401、信号接触端,402、固定部,403、卡点;
[0046]500、接地端子,501、第一弹性端子,502、第二弹性端子,503、安装部,504、底部卡位,505、底部卡位;
[0047]600、顶部绝缘主体,601、压紧凸台,602、顶部卡槽,603、限位槽,604、卡合凸台;
[0048]700、屏蔽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50]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固定连接在两块共面的电路板100之间,这两块电路板的厚度可以相同或者是存在一定的厚度差,结合图2所示,信号通过电连接器从一块电路板传输到另外一块电路板。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器是与电路板的边沿位置弹性接触,并以螺丝等固定件将连接器固定于两块电路板的边沿。
[0051 ] 结合图3、图4和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200主要包括底部绝缘主体300、至少一个拱形信号端子400、至少一个接地端子500、顶部绝缘主体600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