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114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的附件,尤指一种可减少磁阻、增加磁通导通效果的、增加转动扭力的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
参见

图1、2、一种习知的定子组构造,由一轴管901组接有上极片902、线圈座903及下极片904等构件构成,定子组由线圈座903上的线圈通以电流产生磁场,并经轴管901、上极片902、下极片904形成磁力通路,由上极片902、下极片904的端缘与转子的环形永久磁铁感应,使转子被驱动旋转。
此种习知的定子组,由于上极片902、下极片904端缘的厚度形成的感应面与转子的环形永久磁铁感应,因其感应面小,会产生转动扭力不足,转速不稳定的问题。
参见图3、4、为另一种习知的定子组构造,由轴管911组接有上极片912、线圈座913及下极片914等构件构成。在上极片912、下极片914上各有向线圈座913方向弯折延伸的侧墙915、916,因此,上极片912、下极片914可通过延伸的侧墙915、916形成较大的感应面与转子的环形永久磁铁感应,但上、下极片各由等厚的矽钢片弯折形成,因此延伸弯折的侧墙915、916虽具有加大的感应面,但上、下极片本身导磁通路的截面厚度仍无增加,因此转动力同样不足,转速仍会不稳定及产生飘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佳导磁效果,可增加马达转动扭力的、可平稳转动的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包括线圈座,绕有线圈及设组配孔;上极片,位于线圈座上方,设有极端及定位孔;下极片,位于线圈座下方,设有极端及定位孔,其特征在于一片以上的上导磁片,具有极端及定位孔,至少在一上导磁片的极端设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侧墙;一片以上的下导磁片,具有极端及定位孔,至少在一下导磁片的极端设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侧墙;导磁管贯接在上极片、下极片、上导磁片、下导磁片的定位孔,及结合在线圈座的组配孔。
本实用新型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上述导磁管分别由上极片、下极片的定位孔孔缘相向延伸而成;或由上极片或下极片的定位孔孔缘延伸而成,且可与另一极片结合;上述导磁管为单一管体,贯接有上极片、上导磁片、线圈座、下导磁片及下极片;上述上导磁片与下导磁片的侧墙朝相互接近或远离方向延伸;上述导磁管直径大于上导磁片、下导磁片的定位孔、线圈座的组配孔及另一极片直径;或大于上导磁片、下导磁片的定位孔及线圈座的组配孔直径,或大于上导磁片、下导磁片的定位孔、线圈座的组配孔及另一极片的定位孔直径,使导磁管可以紧密配合方式结合;上述上导磁片、下导磁片设在上极片、下极片与线圈座贴接面之间;或设在上极片、下极片与线圈座贴接面的另一边;上述导磁管具有大于导磁管直径的环唇。
现通过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习知构造(一)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习知构造(一)的组合剖面图。
图3、为习知构造(二)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习知构造(二)的组合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组合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组合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实施例(三)的组合剖面图。
图11、为实施例(三)的另一种组合剖面图。
参见图5、为较佳实施例1,一种直流无刷马达的定于组构造,主要由线圈座10、上极片11、下极片12、上导磁片13及下导磁片14等构件构成。其中,线圈座10可为习知各种直流无刷马达、散热扇等的线圈座,线圈座10上绕有线圈101及由一组配孔102与上极片11、下极片12匹配。
上极片11由导磁材质制成,具有极端111及导磁管112,导磁管112可伸入在线圈座10的组配孔102,用以形成导磁通路,且导磁管112内可容设轴承与转子的中心轴枢转。
下极片12由导磁材质制成,具有极端121及导磁管122,导磁管122可伸入在线圈座10的组配孔102,用以形成导磁通路,且导磁管122内可容设轴承与转子的中心轴枢转。
上导磁片13由导磁材质制成,设在上极片11与线圈座10之间,上导磁片13至少有一片以上,该上导磁片13具有极端131及定位孔132,定位孔132可与上极片11的导磁管112结合。导磁管112与上导磁片13的定位孔132可用大小径差的方式紧配合固定;又至少在其中一上导磁片13的极端131具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侧墙133,该侧墙133可朝接近或远离线圈座10的方向延伸。(图中朝接近线圈座方向延伸)。
下导磁片14由导磁材质制成,设在下极片12与线圈座10之间,下导磁片14至少有一片以上,具有极端141及定位孔142,该定位孔142可与下极片12的导磁管122结合。导磁管122与下导磁片14的定位孔142可用大小径差的方式紧配合固定;又至少在其中一下导磁片14的极端141具有朝垂直方向的侧墙143,该侧墙143可以朝接近或远离线圈座10的方向延伸。(图中朝接近线圈座方向延伸)。
参见图6、为实施例1的组装情形,分别由上极片11、下极片12的导磁管112、122结合上导磁片13、下导磁片14后,该导磁管112、122均结合在线圈座10的组配孔102内成接触状,导磁管112、122则具有导通磁力的作用,且上极片11、下极片12与其叠接的上导磁片13、下导磁片14可形成较宽厚的磁力通路,因此,由上极片11、上导磁片13叠接在线圈座10上方而下极片12、下导磁片14叠接在线圈座10下方,及与上导磁片13、下导磁片14各延伸的侧墙133、143构成较大的感应面积,具有较佳的导磁效果。因此,转子的环形永久磁铁与之感应时,转子具有较大的转动扭力,以形成较稳定的旋转动作。
参见图7、为较佳实施例2、一种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由线圈座20、上极片21、下极片22、上导磁片23及下导磁片24等构件构成,其中,上极片21具有极端211及上导磁管212,导磁管212可贯接线圈座20的组配孔202及上导磁片23、下导磁片24、下极片22的定位孔232、242、222,并由导磁管212形成导磁通路,且导磁管212内可容设轴承供转子的中心轴枢转。
下极片22具有极端221及定位孔222,定位孔222可与导磁管212结合,导磁管212与下极片22的定位孔222可用大小径差方式,以紧配合方式固定。
上导磁片23、下导磁片24各为一片以上,上导磁片23、下导磁片24各有极端231、241及定位孔232、242,且至少在其一上导磁片23、下导磁片24的极端231、241设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侧墙233、243,该侧墙233、243各可朝接近或远离线圈座20方向延伸(图中是朝远离线圈座20方向延伸)。
参见图8、为较佳实施例2的组装情形,由上极片21的导磁管212贯接线圈座20的组配孔202及上导磁片23、下导磁片24、下极片22的定位孔232、242、222;上极片21的导磁管212贯接下导磁片24、下极片22的顺序,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该下极片22也可被夹置在下导磁片24与线圈座20之间。
因此,该导磁管212具有磁力导通作用,且上极片21、下极片22与其叠接的上导磁片23、下导磁片24可形成较宽厚的磁力通路,且上极片21、上导磁片23叠接在线圈座20上方,而下极片22、下导磁片24叠接在线圈座20下方,与一上导磁片23、下导磁片24各延伸的侧墙233、243构成较大的感应面积,具有较佳的导磁效果,因此转子的环形永久磁铁与之感应时,转子有较佳的转动扭力,形成较稳定的旋转。
参见图9、为较佳实施例3、一种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主要由线圈座30、上极片31、下极片32、上导磁片33、下导磁片34及导磁管35等构件构成。其中,线圈座30绕有线圈301及一组配孔302与导磁管35匹配,上极片31由导磁材质制成,具有极端311及定位孔312,该定位孔312可与导磁管35结合,导磁管35与定位孔312可用大小径差方式、紧配合方式固定。上极片31的极端311具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侧墙313,侧墙313可朝接近或远离线圈座30方向延伸。
下极片32由导磁材质制成,下极片32具有极端321及定位孔322,定位孔322可与导磁管35结合,该导磁管35与定位孔322可用大小径差方式,紧配合方式固定。下极片32的极端321具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侧墙323,侧墙323可朝接近或远离线圈座30方向延伸。
上导磁片33由导磁材质制成,可设在上极片31与线圈座30贴接的另一边(如图9、10所示),或上极片31与线圈座30之间(如图11所示),或同时在上极片31与线圈座30之间及与线圈座30贴接的另一边,该上导磁片33可为一片以上,该上导磁片33具有极端331及定位孔332与导磁管35结合,该导磁管35与上导磁片33的定位孔332可用大小径差方式,紧配合方式固定。
下导磁片34由导磁材质制成,设在下极片32与线圈座30贴接的另一边(如图9、10所示),或下极片32与线圈座30之间(如图11所示)、或同时在下极片32与线圈座30之间及与线圈座30贴接的另一边,该下导磁片34可为一片以上,下导磁片34具有极端341及定位孔342与导磁管35结合,该导磁管35与下导磁片34的定位孔342可用大小径差方式,紧配合万式固定。
导磁管35由导磁材质制成,导磁管35可贯接上极片31、下极片32、上导磁片33、下导磁片34及线圈座30的各定位孔312、322、332、342及组配孔302,该导磁管35的直径可略大于定位孔312、322、332、342的直径,使其可用大小径差方式,紧配合方式固定。
上述导磁管35设有环唇351,用以限制各构件不可脱出;导磁管35可形成导磁通路,且导磁管35内可容设轴承供转子的中心轴枢转。
参见图10、为较佳实施例3的组装情形,由导磁管35贯接上极片31、下极片32、上导磁片33、下导磁片34及线圈座30,导磁管35具有磁力导通作用,且其上极片31、下极片32与其叠接的上导磁片33、下导磁片34可形成较宽厚的磁力通路,因上极片31、上导磁片33叠接在线圈座30上方,而下极片32、下导磁片34叠接在线圈座30下方,并与上极片31、下极片32各延伸的侧墙313、323构成较大的感应面积,具有较佳的磁通效果,故转子的环形永久磁铁与之感应时,转子具有较大的转动扭力,形成较稳定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具有可叠接的上导磁片、下导磁片,而上导磁片、下导磁片可为一片以上,各被贴接在上极片、下极片上,因此,定子组除了可由延伸的侧墙与转子的环形永久磁铁有较大的感应面积外,还可因其叠接的上导磁片、上极片及下导磁片、下极片而增加磁力通路,使转子具有较佳的转动扭力,转动时不会有飘浮情形,故形成较稳定的旋转。
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包括线圈座,绕有线圈及设组配孔;上极片,位于线圈座上方,设有极端及定位孔;下极片,位于线圈座下方,设有极端及定位孔,其特征在于一片以上的上导磁片,具有极端及定位孔,至少在一上导磁片的极端设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侧墙;一片以上的下导磁片,具有极端及定位孔,至少在一下导磁片的极端设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侧墙;导磁管贯接在上极片、下极片、上导磁片、下导磁片的定位孔,及结合在线圈座的组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磁管分别由上极片、下极片的定位孔孔缘相向延伸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磁管由上极片或下极片的定位孔孔缘延伸而成,且可与另一极片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磁管为单一管体,导磁管贯接有上极片、上导磁片、线圈座、下导磁片及下极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导磁片与下导磁片的侧墙朝相互接近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导磁片与下导磁片的侧墙朝相互远离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磁管直径大于上导磁片、下导磁片的定位孔、线圈座的组配孔及另一极片直径,导磁管以紧密配合方式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磁管直径大于上导磁片、下导磁片的定位孔及线圈座的组配孔直径,导磁管以紧密配合方式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磁管直径大于上导磁片、下导磁片的定位孔、线圈座的组配孔及另一极片的定位孔直径,导磁管以紧密配合方式结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导磁片、下导磁片设在上极片、下极片与线圈座贴接面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导磁片、下导磁片设在上极片、下极片与线圈座贴接面的另一边。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磁管具有大于导磁管直径的环唇。
专利摘要一种直流无刷马达的定子组构造,包括:线圈座,绕有线圈及设组配孔;上极片,位于线圈座上方,设有极端及定位孔;下极片,位于线圈座下方,设有极端及定位孔,其特征在于:一片以上的上导磁片,具有极端及定位孔,至少在一上导磁片的极端设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侧墙;一片以上的下导磁片,具有极端及定位孔,至少在一下导磁片的极端设有朝垂直方向延伸的侧墙;导磁管贯接在上极片、下极片、上导磁片、下导磁片的定位孔,及结合在线圈座的组配孔。
文档编号H02K1/12GK2464004SQ0120122
公开日2001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6日
发明者洪银树, 洪庆升, 尹佐国 申请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