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机的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278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电机的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的液体冷却的壳体,其中,该壳体具有一个轴承端盖。该轴承端盖具有一个轴承,该轴承可转动地支撑电机的转子轴。此外本发明涉及带有这样的液体冷却的壳体的电机和具有一个这样的电机作为使轨道车辆前进的驱动发动机的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电机的液体冷却的壳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方法制造。特别已知,通过浇铸制造壳体,在该壳体内后来设置电机。另一种可能性是烧结,其中壳体材料的粒料在高温和压力下被压制成型。无论在浇铸还是在烧结中都需要一种模具,它构成要制造的壳体或者壳体零件的一个反型。无论是反型的制造还是使用模具的壳体的制造耗费都很大,并且仅能由为此专门建立的专业工厂和受过训练的人员进行。此外在使用反型时提供冷却液的管道花费特别大。一种可能性在于,在浇铸或者烧结前在模具内装入一个或者多个冷却管并且通过浇铸或者烧结该管嵌入浇铸材料或者烧结材料内。但是这有缺点,该管能够通过冷却液的横截面较小,并且难于避免在管和浇铸材料或者烧结材料之间不希望的空腔。这样的空腔极大地使传递给冷却液的热传导变差。在每一种情况下热量必须既通过浇铸材料或者烧结材料也通过管壁散出,以便由冷却液吸收,由此热传导变差。此外已知通过单个零件的连接来制造发动机壳体。例如形式为管的钢护套可以构成壳体的内表面,并且可以在该管的外侧上焊接板条以便机械加固。在这种情况下把轴承端盖旋在管的端侧,也就是说特别在与管连接的加固零件上固定旋紧。通过连接单个零件制造护套具有这样的优点,即不需要任何反型而且也省去了花费很大的浇铸或者烧结处理。在用于制造液体冷却的发动机护套的设备上的投资因此大大减少,这使得能够在不同的地方分散加工发动机护套的较大件数。然而借助冷却液在电机运行时由之流过的通道的液体冷却需要防止不希望的液体流出的密封性。这在围绕壳体内空间的护套圆周面和轴承端盖之间的过渡区内尤其如此。一种可能性在于,如在上面浇铸和烧结的情况下提到的,使用附加的管作为冷却液的通道。这些管可以熔焊或者钎焊在壳体的其他零件上。但是由此由于上面已经提到的理由使对于冷却液的热传导变差。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带有轴承端盖的液体冷却的壳体、带有这样的壳体的电机、以这样的电机作为驱动发动机的轨道车辆和用于制造至少上述一种物体的方法,该方法允许用单个零件制造带有液体冷却的壳体,而仍然能够有效地冷却尤其是轴承端盖。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在于,轴承端盖和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围绕壳体内部空间的护套(下面称圆周护套)通过接合、特别是熔焊或者钎焊彼此连接成一体(另外的表述不可拆分)。由于轴承端盖不是旋拧在沿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壳体上或者以其他方式可拆分地与壳体连接,而是实现一个带轴承端盖的一体式护套,因此能够改善通常被加热的轴承端盖和其他的壳体零件之间的热传导。尽管如此,优选轴承端盖和圆周护套两者都装备液体冷却。圆周护套和轴承端盖的一体式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这样的优点,至少在圆周护套和轴承端盖之间的材料过渡的部分区域内,但是优选甚至在围绕圆周护套的端侧的端部的部分区域内实现液密的材料过渡。因此能够在不用附加使用管的情况下将液体从圆周护套引导至轴承端盖和/或反过来。因此特别建议一种用于电机的壳体,其中该壳体具有-圆周护套,其在圆周方向上围绕用于容纳电机的壳体内空间,-轴承端盖,用于支撑电机的转子轴,-通道,用于通过冷却液,其中,-圆周护套与轴承端盖彼此成一体连接,-在圆周护套上和/或内以及在轴承端盖上和/或内各存在至少一个通道,用于通过冷却液,以及-在圆周护套向轴承端盖的过渡区域内构造至少一个从圆周护套的通道到轴承端盖的通道的液体转移部和/或从轴承端盖的通道到圆周护套的通道的液体转移部。特别是壳体用多个单个零件制造,所述圆周护套和轴承端盖属于单个零件。这些零件优选通过熔焊或者钎焊以不可拆分的方式彼此连接。特别是圆周护套的通道和/或轴承端盖的通道通过使多个单个零件接合来制造。因此不需要任何附加的管道,所述管道会使向该管道内的冷却液的热传导变差。优选在圆周护套内集成圆周护套的至少一个通道。在优选的结构中圆周护套的内壁在其外表面与一个附加的通道壁连接(优选零件彼此被熔焊或者钎焊),使得无论是该内壁还是该附加的通道壁都构成液体通道。液体通道的这种结构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无反型地制造并且允许制造用于向通道内的冷却液进行热传导的非常大的热传导面。特别是热量能够通过内壁的外侧上的非常大的平面区域向冷却液传导。特别是圆周护套可具有内壁, 该内壁在圆周方向上围绕壳体内空间,其中,在内壁的外侧上至少一个附加的通道壁为了构成圆周护套的至少一个通道而与内壁连接,使得内壁和该至少一个附加的通道壁以及可选的其他零件限定圆周护套的这个或这些通道的边界。多个附加的通道壁可与内壁连接, 其中,至少一部分附加的通道壁是长形延伸的元件,其在壳体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在特别的结构中多个附加的通道壁在内壁的外侧与该内壁连接。特别是这些附加的通道壁是形式为隔板或者冷却肋的长形延伸的元件,它们优选在壳体的纵向上延伸(亦即以其纵向轴线在纵向上延伸)。该纵向方向由电机转子轴的转动轴线确定。因此该长形延伸的元件优选平行于转子轴的转动轴线延伸。这些长形延伸的元件的每一个优选距内壁的位于纵向的端侧的端部一定距离终结,使得通过这个或这些通道的冷却液能够从两个相邻的长形延伸的元件之间的中间空间通过一个长形延伸的元件和内壁的端侧的端部之间的中间空间流入该长形延伸的元件和另一个长形延伸的元件之间的一个相邻的中间空间。以这种方式优选构造一个通道,该通道以蜿蜒曲折状围绕内壁的外周。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冷却液的特别大的部分与内壁的外表面接触,使得向冷却液的热传导特别好。内壁与各附加的通道壁例如与隔板的边界面可以非常窄。与该至少一个附加的通道壁的具体的结构无关,优选在该附加的通道壁的从内壁看相对的一侧固定另一个零件,特别是圆周护套的外壁,这里该零件同样构成一个通道壁。 内壁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通道壁与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外壁连接,使得所述内壁、 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通道壁和所述外壁以及可选的其他零件限定圆周护套的这个或这些通道的边界。特别优选内壁和外壁分别为管形,这里管形状特别是圆筒形,并且这些管优选彼此同轴并且与转子转动轴线同轴地设置。然而也可以实现其他的管形状和非同轴的设置。在每一种情况下内壁和外壁都构成一个用于冷却液通过的中间空间。因此在该实施例中至少所述内壁、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通道壁和所述外壁限定圆周护套的所述至少一个通道的边界。所有这些零件优选液密地通过熔焊或者钎焊彼此连接。优选轴承端盖具有一个内壁,其构成壳体的内表面,亦即限定壳体内空间的边界。 在该内壁的外侧上至少一个附加的通道壁为了构成该轴承端盖的所述至少一个通道而与该内壁连接,使得该内壁和该至少一个附加的通道壁以及其他可选的零件限定轴承端盖的这个或这些通道的边界。关于优点和结构参阅圆周护套的说明,这里要注意圆周护套和轴承端盖之间的不同。轴承端盖不是在壳体的圆周方向上延伸,而是位于壳体的一个端侧。因此虽然对于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通道壁来说也优选的是其为一个长形延伸的元件、例如隔板或者冷却肋, 然而该长形延伸的元件不是在壳体的纵向延伸,而是优选至少部分地围绕电机转子轴的转动轴线。正如也在圆周护套的情况下那样,优选除了该至少一个附加的通道壁之外还存在轴承端盖的一个外壁,其特别是平行于该内壁延伸。特别当圆周护套和轴承端盖都各具有一个内壁和一个外壁,在内壁与外壁之间构成一个用于冷却液的通道时,优选在圆周护套和轴承端盖之间的过渡区域内在这些中间空间之间存在至少一个通孔,使得同一冷却液要么能够既通过圆周护套的中间空间也通过轴承端盖的中间空间流动(通道的串联设置),要么能够为圆周护套和轴承端盖的通道设置一个公共的接头,其中在后一种情况下圆周护套和轴承端盖的通道(在流动技术方面)并联设置。此外属于本发明的还有带有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结构之一的壳体的电机。该电机的转子轴穿过轴承端盖延伸,并且由该轴承端盖的至少一个轴承这样支撑,使得其能够围绕其转动轴线旋转。此外属于本发明的还有带有上述电机作为驱动发动机的轨道车辆。转子轴通过相应的力传递装置驱动该轨道车辆的至少一个轮。此外属于本发明的范围的还有用于制造壳体、电机和轨道车辆的方法。特别建议一种用于制造电机壳体的方法,其中为壳体提供-圆周护套,其在圆周方向围绕用于容纳电机的壳体内空间,和-轴承端盖,用于支撑电机的转子轴,其中,-使圆周护套与轴承端盖彼此一体地连接,-通过单个零件的连接而在圆周护套上和/或内以及在轴承端盖上和/或内各形成至少一个通道,所述通道用于通过冷却液,以及-在圆周护套向轴承端盖的过渡区域内构造至少一个从圆周护套的通道到轴承端盖的通道的液体转移部和/或反过来。本方法的扩展从对于壳体结构的说明产生。为制造具有该壳体的电机,将电机设置在壳体内空间内并且把电机的转子轴穿过轴承端盖中的一个通孔,使得转子轴由轴承端盖可转动地支撑。此外为制造带有这样的电机作为驱动发动机的轨道车辆,提供力传递装置并且如此与转子轴连接,使得电机能够驱动该轨道车辆的至少一个轮。壳体例如固定在该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上。

现在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的各图中图1示出电机壳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纵剖面,图2示出按照图1的壳体的透视图,图3示出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壳体的端侧的视图,其中该端侧通过壳体的轴承端盖构成,其中与图2相同,省略壳体的部分,以便在这种情况下便于看到轴承端盖的内部,图4示出电机壳体的一个示意的、简化的侧视图,图5示出在图4中示出的壳体的轴承端盖的一个简化的端侧视图,图6示出在图4和图5中示出的壳体的轴承端盖的一个横剖面,其中该横剖面示出一个用于冷却液的通道,图7示出在图4到6中示出的壳体的上部的纵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到3中示出的用于电机(未示出)的壳体1具有一个在圆周方向上围绕内空间I的护套2,该护套基本上围绕电机转子轴的转动轴线R旋转对称地延伸。在一个端侧的端部(图1中在上面,图2中在前面,图3中在后面)上,一个带有法兰的壳体盖3与圆周护套2连接。壳体的单个零件之间的所有连接,只要未另外说明,优选都通过熔焊实现。在圆周护套2的另一端侧的端部上,轴承端盖4 (图1中在下面,图2中在后面,图 3中在前面)与圆周护套2连接。转动轴线R穿过一个用于电机转子轴的轴承13的一个关于该转动轴线R旋转对称的通孔11延伸。轴承13是轴承端盖4的一部分。该轴承与轴承端盖4的内壁17和外壁16的基本上圆形的内边缘连接。这里该轴承特别可通过一个关于转动轴线R旋转对称的环形元件(例如参见图7)与所述内边缘连接。在壳体的其他结构中也可以是这样。在内壁17和外壁16之间有一个中间空间,该中间空间构成冷却液的通道20,其中,附加的通道壁21以隔板方式从内壁17的外表面向外壁16的内表面延伸并且从而将通道20分为多个彼此相继的区段。轴承端盖的一个类似的、简化的结构还将根据图6说明。 图6中示出的通道导向装置可以特别是也在按照图1到图3的轴承端盖4中存在。为把冷却液导入到通道20中并且从通道20导出,在内壁17的边缘上存在一个第一通孔41和一个第二通孔42,它们允许在壳体1的纵向(图1中的竖直方向,图3中垂直于图平面的方向)上液体通过。这里图3未示出轴承端盖的构成通道20的通道壁的全部零件。内壁17 和外壁16基本上是环形板。[0044]不仅这些壁16、17,而且壳体的所有彼此连接的零件,除了用于把壳体固定在其周围环境中的外部固定零件外,优选用金属尤其是钢或铝制造并且彼此熔焊或者钎焊。这点不仅对于按照图1到图3的壳体或者按照图4到图7的壳体,而且对于本发明的壳体的其他的结构和实施方式都适用。带有内壁和外壁(它们通过隔板式的附加通道壁彼此支撑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电机转子轴的转子轴承)的轴承端盖的结构是轴承端盖的一种非常稳定的并且同时可简单制造和节省材料的构造。这对于圆周护套的双壁式结构也相应地适用,这在下面说明。按照图1到图3的圆周护套2具有一个形式为管的内壁7和一个形式为管的具有比第一管的直径大的外壁6。内壁7的外表面通过隔板式的附加的通道壁8 (可在图1中左边看见)与外壁6的内表面连接。附加的通道壁8是长形延伸的、在壳体1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元件。图2示出外壁6内的长形延伸的缝隙88,其平行于所述附加的通道壁8延伸。优选给每一个附加的通道壁8分配一个这样的缝隙88。各附加的通道壁8的位于径向外侧的端部在其内侧至少部分地覆盖所分配的缝隙。为了使附加的通道壁8与外壁6连接,该缝隙88通过熔焊缝或者通过钎焊封闭,使得在熔焊缝或者钎焊料一方和通道壁8另一方之间不能通过任何冷却液并且也不会有任何冷却液穿过外壁6径向向外流出。这里附加的通道壁8在纵向上优选越过所分配的缝隙88的至少一端延伸。由于长形延伸的元件8分别相对于圆周护套2的端侧的端部有距离地终止,因此构成一个蜿蜒曲折形的通道10。流动方向在图2中通过两个弯曲的箭头部分表示并且示出通道10的附图标记10,尽管通道10在图2中被外壁6覆盖。图1中的左上部可以看到在两个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区域的过渡处的通道10的一部分,这两个区域在两个长形延伸的元件8之间延伸。图1中示出的通道10的过渡区在端侧在壳体盖3的法兰凸缘上终结。如还要对在图4到7的简化示出的实施例所说明的那样,该通道10优选通过至少一个通孔与轴承端盖4的通道20连接,使得通道10、20能够由冷却液在流动技术方面并联地流过(图 4到7的实施方式)或者能够由冷却液在流动技术方面串联地流过(未示出)。此外图1到3还示出附件5、25、35、36、37,它们用于固定壳体1和/或与附件(例如环27)连接。特别是吊环状附件35、36也可以用于壳体的运输。环27例如用于容纳力传递元件,通过该力传递元件将转子轴的驱动力传递给轨道车辆的至少一个轮,或者反之在发电机工况下将力传递给转子轴。全部附件5、25、35、36、37均可省略、修改或者通过其他的附件代替,只要这对于使壳体适应于或者固定在其环境中适宜或者需要。图1到图3 中示出的壳体的对于本发明具有重要意义的基本零件,至少参考优选的实施例,是轴承端盖的和圆周护套的内壁外壁以及附加的连接各内壁和各外壁的通道壁。此外图1和图2还示出环形零件14、15,它们从圆周护套2的内壁17的内表面向所述内空间I内突出。它们用于支撑电机和/或加固圆周护套。如图1另外所示,内壁7 的壁厚大于外壁6的壁厚。因此由多个元件组成的附件5固定在内壁7的外表面上。圆周护套或者轴承端盖的各内壁较大的壁厚在壳体的其他的实施方式和结构中也是优选的。因此内壁可以构成壳体的承载支架。外壁基本上用于通道的覆盖和向外的限界。不言而喻,外壁也可以附加地有助于稳定壳体。外壁的壁厚较小的优点在于能简单地建立与隔板式的附加通道壁的持久连接。另一个优点是改善了向外的热传导,特别是从被加热的冷却液,但是也通过隔板式的附加通道壁。[0051]此外图2和图3示出,在通孔41、42的区域内在圆周护套2的外部区域上构成一个突出的区域51,它特别用于供给和导出冷却液,如例如还将按照图4到图7要说明的那样。图4到图7示出的壳体的简化的实施方式用于特别是说明冷却液如何通过圆周护套2和轴承端盖4中的通道10、20。在图4到7中对于具有与图1到3的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零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由于该简化的图示,但是还因为它涉及一个确定的实施例,所以用同一附图标记示出的零件可能存在偏离和差别。图4示出壳体101的一个侧视图,其中在图的右侧示出壳体盖3,在图的左侧示出轴承端盖4。圆周护套2连接壳体盖3与轴承端盖4。图4的上方可看见一个突出的区域 51,其用于供给和导出冷却液。壳体101的上半部的纵剖面在图7中示出。那里可以看到, 突出区域51具有至少一个在图7中示出的向左开启的通孔59,其在该实施例中是冷却液进入壳体101内的入口。然而如图5所示,在入口 59的旁边平行地还有一个出口 60用于从壳体101内导出被加热的冷却液。突出区域51 (如图6所示)通过分隔壁67分成两个空间M、55。供入到壳体101 中的冷却液通过入口 59进入图6中右边示出的空间M内(还可参见图7),并且从那里通过圆周护套2的外壁6内的通孔69进入圆周护套2的外壁6和内壁7之间的中间空间内。在该实施例中冷却液(如通过图6中和图7中示出的箭头所示)不仅流到圆周护套2内部的通道10内而且(通过轴承端盖4的内壁17内的通孔52)流到轴承端盖4的内部的通道20内。因此通道10、20在流动技术上并联设置。在冷却液在本实施例中在通道10内以完全曲折地流过围绕内空间I的流动路径 (例如参见图2中的两个弯曲的箭头),而冷却液在轴承端盖4的内部(参见图6)流过通道20的围绕转子轴的转动轴线R延伸的区段。在图6的图示中,所述两个区段中的第一区段从通孔52首先径向向内然后在反时针方向上几乎完全围绕转动轴线R延伸。在那里第一区段过渡为第二区段,该第二区段以距转动轴线R较大的距离在图6的图示中顺时针围绕转动轴线R延伸,直到冷却液通过轴承端盖4的内壁17内的通孔53再次进入圆周护套 2的内壁7和外壁6之间的中间空间为止(未示出,但是相应于图7的图示)。从那里冷却液通过一个同样未示出的相应于图7中的通孔69的通孔进入突出区域51的空间55内并且穿过该空间从出口 60流出。同样,被加热的冷却液通过圆周护套2的外壁6中的未示出的通孔从圆周护套流出,该被加热的冷却液已经流过所述蜿蜒曲折形的路径。与来自轴承端盖4的被加热的冷却液混合的该冷却液也穿过空间55并且从出口 60流出。轴承端盖4内的通道20的上述区段通过不同的所谓的附加的通道壁构成,其使轴承端盖4的内壁17和外壁16彼此连接。此外流动通道20在轴承端盖的外圆周上通过圆周护套的外壁6的端部区段23限界(如图7左上突出区域51的下面所示)。此外,通道20 的位于径向靠内的第一区段的沿径向方向处于内部的边缘通过一个沿纵向方向非常短的、 相应于轴承端盖4的厚度的管形零件28 (也可以称为环)构成。该零件观也是一个附加的通道壁,但是它不仅在内壁17的外表面和外壁16的内表面之间延伸,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从内壁17的内表面一直延伸到外壁16的外表面。所谓的附加的通道壁(其在外表面上与内壁17连接并且在内表面上与外壁16连接)的隔板式的(只要在纵剖面内观察,例如图1)在图6中示出并且用附图标记18、19、20和沈标明。当观察按照图6的横剖面时,元件18、19直线延伸。在横剖面中,转子轴的转动轴线R垂直于图面延伸。两个元件18、19从圆周护套2的外壁6的环形端部区23出发径向向内(元件18)或者与其平行延伸,使得在它们之间构成通道20的第一区段的第一分段。在元件18的位于径向内部的端部上连接一个环形元件21,其把通道20的第一区段从第二区段分开。不过该环形元件21不围绕转动轴线R封闭,从而在第一区段到第二区段的过渡处敞开。直元件19在它的位于径向靠内的端部处过渡为另一个直元件沈,其中,所述元件1936在横剖面中观察到彼此成角度延伸。 图7中在短管观下面示出用于转子轴的转子轴承13。图5示出(作为圆的线示出)轴承13的外边缘13a和内边缘13b。
权利要求1.用于电机的壳体,其中,该壳体(1)具有-圆周护套O),该圆周护套在圆周方向上围绕用于容纳电机的壳体内空间(I),-轴承端盖G),用于支承电机的转子轴,-通道(10、20),用于冷却液通过,其特征在于,-圆周护套O)与轴承端盖(4)彼此成一体连接,-在圆周护套( 上和/或内以及在轴承端盖(4)上和/或内各存在至少一个通道 (10、20),所述通道用于冷却液通过,以及-在圆周护套O)向轴承端盖的过渡区域内构造至少一个从圆周护套O)的通道 (10)到轴承端盖⑷的通道00)的液体转移部(52)和/或从轴承端盖⑷的通道00) 到圆周护套⑵的通道(10)的液体转移部(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圆周护套(2)具有内壁(7), 该内壁在圆周方向上围绕壳体内空间(I),其中,在内壁⑵的外侧上至少一个附加的通道壁⑶为了构成圆周护套⑵的至少一个通道(10)而与内壁(7)连接,使得内壁(7)和该至少一个附加的通道壁(8)限定圆周护套O)的这个或这些通道(10)的边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机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多个附加的通道壁(8)与内壁(7)连接,其中,至少一部分附加的通道壁(8)是长形延伸的元件,其在壳体(1)的纵向方向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电机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内壁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通道壁(8)与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外壁(6)连接,使得所述内壁(7)、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通道壁(8)和所述外壁(6)限定圆周护套O)的这个或这些通道(10)的边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轴承护套(4)具有内壁(17), 该内壁构成壳体⑴的内表面,其中,在内壁(17)的外侧上至少一个附加的通道壁(18、19、 21,26)为了构成轴承端盖的所述至少一个通道00)而与内壁(17)连接,使得内壁 (17)和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通道壁(18、19、21、26)限定轴承端盖的这个或这些通道 (20)的边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机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多个附加的通道壁(18、19、 21,26)与内壁(17)连接,其中,至少一部分附加的通道壁(18、19、21、26)是长形延伸的元件,其至少部分地围绕电机转子轴的转动轴线(R)。
7.根据上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电机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内壁(17)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通道壁(18、19、21、26)与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外壁(16)连接,使得所述内壁 (17)、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通道壁(18、19、21、26)和所述外壁(16)限定轴承端盖⑷的这个或这些通道00)的边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的壳体(1),其中,该壳体(1)具有圆周护套(2),该圆周护套在圆周方向上围绕用于容纳电机的壳体内空间(I);轴承端盖(4),用于支承电机的转子轴;通道(10、20),用于冷却液通过。圆周护套(2)与轴承端盖(4)彼此成一体连接。在圆周护套(2)上和/或内以及在轴承端盖(4)上和/或内各存在至少一个通道(10、20),所述通道用于通过冷却液。在圆周护套(2)向轴承端盖(4)的过渡区域内构造至少一个从圆周护套(2)的通道(10)到轴承端盖(4)的通道(20)的液体转移部(52)和/或从轴承端盖(4)的通道(20)到圆周护套(2)的通道(10)的液体转移部(52)。
文档编号H02K5/20GK202309336SQ20112011414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9日
发明者E·莫泽, M·甘斯特, W·采帕克 申请人:邦巴尔迪尔运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