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剥线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108281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剥离电线绝缘片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的剥线机。

背景技术:
剥线机就是将电线等外包裹的塑料外皮与金属芯剥离的机器,由于线径大小及材料及组成不一样,有不同的适宜机型:短细线型、大平方型、排线型、护套线,同轴线型等电脑剥线机。是机械行业现在使用最广泛的机械,人们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依赖各种机械自动化,而剥线机就是现在最能帮助人们生产的机械。分类有:智能电脑剥线机、高速剥线机、自动剥线机、电动剥线机、气动剥线机、电缆剥线机、排线剥线机、护套剥线机、同轴线剥线机等。目前,市场上的剥线机,它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机架,机架上设有上滚筒和下滚筒,机架底部上设有电机驱动。这种剥线机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剥线效果,但是调节效果差,碾压分离的效果不好,以及操作时的安全系数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上下滚筒间距的效果好,分离电线效果好,操作安全系数高的新型剥线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剥线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机架,机架上设有上滚筒和下滚筒,机架底部上设有电机驱动,其特征是:所述机架的两侧设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设有用于调节上滚筒和下滚筒之间距离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固定螺母、移动块、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所述调节杆依次连接着固定螺母、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用于支撑上滚轮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圆直径和上滚筒的外圆直径相适配,支撑框架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均连接着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与第一平衡杆通过螺母相互连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与第二平衡杆通过螺母相互连接,调节杆上设有用于方便调节旋转的第一旋转手柄,第一旋转手柄与调节杆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加强区,所述连接加强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加强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旋转手柄相互连接,第二连接部与调节杆相互连接,连接加强部呈圆弧状,第一连接部、连接加强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架的两侧设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设有用于调节上滚筒和下滚筒之间距离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固定螺母、移动块、缓冲弹簧、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调节杆依次连接着固定螺母、支撑框架、缓冲弹簧和移动块,通过调节杆依次连接着固定螺母、支撑框架、缓冲弹簧和移动块,因为固定螺母置于支撑框架之上,固定螺母便可以在调节杆调节过后旋转固定螺母进行固定并通过支撑框架更有助于固定调节杆,调节杆上还设有用于限定缓冲弹簧位置的第一螺母,缓冲弹簧在调节结构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可以通过将缓冲弹簧置于移动块和支撑框架之间,调节杆在旋转调节的过程中,使移动块的移动得到缓冲,增加调节时的安全系数,移动块上设有用于支撑上滚轮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圆直径和上滚筒的外圆直径相适配,通过在移动块上设有用于支撑上滚轮的第一通孔,为了使上滚轮的移动得到进一步的缓冲,将上滚轮置于移动块的第一通孔上,使上滚轮的移动得到明显的缓冲作用,从而保证剥线机调节时的安全使用,支撑框架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均连接着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与第一平衡杆通过第二螺母相互连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与第二平衡杆通过第二螺母相互连接,为了保证在调节的过程中,使上滚筒和下滚筒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从而不影响剥线机的正常工作,通过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设有的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方便了在调节过程在若产生了与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不相平衡,便可以进一步的方便调节上滚筒的平衡性,使剥线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会因为上滚筒和下滚筒之间距离不等而造成剥线机的工作不便,调节杆上设有用于方便调节旋转的第一旋转手柄,第一旋转手柄与调节杆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加强区,连接加强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加强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旋转手柄相互连接,第二连接部与调节杆相互连接,通过在调节杆上设有用于方便调节旋转的第一旋转手柄,使调节杆在旋转调节的过程中更加的方便快捷,为了增加第一旋转手柄和调节杆之间的连接强度,在第一旋转手柄和调节杆之间的连接处上设有连接加强区,连接加强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加强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旋转手柄相互连接,第二连接部与调节杆相互连接,连接加强部呈圆弧状,第一连接部、连接加强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体连接,通过将连接加强部置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并且连接加强部呈圆弧状,使第一旋转手柄和调节杆之间的表面应力得到分散,从而增加第一旋转手柄和调节杆之间的结构强度,并且第一连接部、连接加强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为一体连接,进一步增加了连接加强区的强度,从而保证了第一旋转手柄在调节的过程中与调节杆之间的强度得到保证。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滚筒包括第一工作表面,第一工作表面上设有用于碾压电线的第一纹路,第一纹路呈“一”字状排开于第一工作表面,所述第一纹路呈“V”字状,第一纹路的“V”字开口方向朝进料方向,所述下滚筒包括第二工作表面,第二工作表面上设有用于碾压电线的第二纹路,第二纹路呈“一”字状排开于第二工作表面,所述第二纹路呈“V”字状,第二纹路的“V”字开口方向朝出料方向,第一纹路与第二纹路错位排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滚筒包括第一工作表面,第一工作表面上设有用于碾压电线的第一纹路,第一纹路呈一字状排开于第一工作表面,所述第一纹路呈“V”字状,“V”字状的第一纹路开口方向朝进料方向,通过在第一工作表面上设有的呈“V”字状的第一纹路,并且第一纹路的“V”字开口朝向进料口方向,并且呈“一”字状排开于第一工作表面,增加了如上述设置,保证剥线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上、下滚筒之间的碾压使电线充分的分离,保证了在工作剥线时的稳定性,下滚筒包括第二工作表面,第二工作表面上设有用于碾压电线的第二纹路,第二纹路呈“一”字状排开于第二工作表面,所述第二纹路呈“V”字状,“V”字状的第二纹路开口方向朝出料方向,通过在下滚筒的第二工作表面上设有的呈“V”字状的第二纹路,并且第二纹路的“V”字开口朝向与第一纹路相反,使第一纹路和第二纹路之间的配合更方便对电线的碾压分离,为了进一步增加剥线机对于电线的分离效果,第一纹路与第二纹路错位排布,通过第一纹路和第二纹路之间的错位排布,使得“V”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一纹路和第二纹路之间存在了间隙,从而增加了剥线机对于电线的剥离效果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框架的进料口一侧还设有用于限定电线位置的限位框架,限位框架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交替设置于限位框架上,相邻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形成第一限位区,第一限位区上设有第一平滑区,所述第一平滑区呈圆弧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框架的进料口一侧还设有用于限定电线位置的限位框架,限位框架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交替设置于限位框架上,相邻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形成第一限位区,为了保证方便电线的进入,在支撑框架的进料口一侧设有限位框架,并且在限位框架上设有交替设置的于限位框架上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形成第一限位区,各个第一限位区都能保证电线的分散进行加工,并且防止操作加工多根电线时发生缠绕的现象,增加了安全系数,第一限位区上设有第一平滑区,第一平滑区呈圆弧状,通过设有的第一平滑区,并且第一平滑区呈圆弧状,这样方便了长电线的通过,减小了加工时的阻碍。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剥线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剥线机实施例的图1-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剥线机实施例的滚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剥线机实施例的图1-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支撑框架,10-调节杆,11-固定螺母,12-缓冲弹簧,13-移动块,130-第一通孔,14-第一平衡杆,15-第二平衡杆,16-第一旋转手柄,17-连接加强区,170-第一连接部,171-连接加强部,172-第二连接部,2-上滚筒,20-第一工作表面,201-第一纹路,3-下滚筒,30-第二工作表面,301-第二纹路,4-限位框架,40-第一限位块,41-第二限位块,43-第一限位区,44-第一平滑区。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剥线机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新型剥线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机架,机架上设有上滚筒2和下滚筒3,机架底部上设有电机驱动,其特征是:机架的两侧设有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上设有用于调节上滚筒2和下滚筒3之间距离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10、固定螺母、移动块13、缓冲弹簧12、第一平衡杆14和第二平衡杆15,调节杆10依次连接着固定螺母11、支撑框架1、缓冲弹簧12和移动块13,通过调节杆10依次连接着固定螺母11、支撑框架1、缓冲弹簧12和移动块13,因为固定螺母11置于支撑框架1之上,固定螺母11便可以在调节杆10调节过后旋转固定螺母11进行固定并通过支撑框架1更有助于固定调节杆10,调节杆10上还设有用于限定缓冲弹簧12位置的第一螺母,缓冲弹簧12在调节结构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可以通过将缓冲弹簧12置于移动块13和支撑框架1之间,调节杆10在旋转调节的过程中,使移动块13的移动得到缓冲,增加调节时的安全系数,移动块13上设有用于支撑上滚轮的第一通孔130,第一通孔130的内圆直径和上滚筒2的外圆直径相适配,通过在移动块13上设有用于支撑上滚轮的第一通孔130,为了使上滚轮的移动得到进一步的缓冲,将上滚轮置于移动块13的第一通孔130上,使上滚轮的移动得到明显的缓冲,第一通孔130的内圆直径和上滚筒2的外圆直径相适配,从而保证剥线机调节时的的安全使用,支撑框架1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平衡杆14和第二平衡杆15均连接着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与第一平衡杆14通过第二螺母相互连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与第二平衡杆15通过第二螺母相互连接,为了保证在调节的过程中,使上滚筒2和下滚筒3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从而不影响剥线机的正常工作,通过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设有的第一平衡杆14和第二平衡杆15,方便了在调节过程在若产生了与第一平衡杆14和第二平衡杆15不相平衡,便可以进一步的方便调节上滚筒2的平衡性,使剥线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会因为上滚筒2和下滚筒3之间距离不等而造成剥线机的工作不便,调节杆10上设有用于方便调节旋转的第一旋转手柄16,第一旋转手柄16与调节杆10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加强区17,连接加强区17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70、连接加强部171和第二连接部172,第一连接部170与第一旋转手柄16相互连接,第二连接部172与调节杆10相互连接,通过在调节杆10上设有用于方便调节旋转的第一旋转手柄16,使调节杆10在旋转调节的过程中更加的方便快捷,为了增加第一旋转手柄16和调节杆10之间的连接强度,在第一旋转手柄16和调节杆10之间的连接处上设有连接加强区17,连接加强区17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70、连接加强部171和第二连接部172,第一连接部170与第一旋转手柄16相互连接,第二连接部172与调节杆10相互连接,连接加强部171呈圆弧状,第一连接部170、连接加强部171和第二连接部172一体连接,通过将连接加强部171置于第一连接部170和第二连接部172之间,并且连接加强部171呈圆弧状,使第一旋转手柄16和调节杆10之间的表面应力得到分散,从而增加第一旋转手柄16和调节杆10之间的结构强度,并且第一连接部170、连接加强部171和第二连接部172之间为一体连接,进一步增加了连接加强区17的强度,从而保证了第一旋转手柄16在调节的过程中与调节杆10之间的强度得到保证。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滚筒2包括第一工作表面20,第一工作表面20上设有用于碾压电线的第一纹路201,第一纹路201呈一字状排开于第一工作表面20,所述第一纹路201呈“V”字状,“V”字状的第一纹路201开口方向朝进料方向,通过在第一工作表面20上设有的呈“V”字状的第一纹路201,并且第一纹路201的“V”字开口朝向进料口方向,并且呈“一”字状排开于第一工作表面20,增加了如上述设置,保证剥线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上、下滚筒3之间的碾压使电线充分的分离,保证了在工作剥线时的稳定性,下滚筒3包括第二工作表面30,第二工作表面30上设有用于碾压电线的第二纹路301,第二纹路301呈“一”字状排开于第二工作表面30,所述第二纹路301呈“V”字状,“V”字状的第二纹路301开口方向朝出料方向,通过在下滚筒3的第二工作表面30上设有的呈“V”字状的第二纹路301,并且第二纹路301的“V”字开口朝向与第一纹路201相反,使第一纹路201和第二纹路301之间的配合更方便对电线的碾压分离,为了进一步增加剥线机对于电线的分离效果,第一纹路201与第二纹路301错位排布,通过第一纹路201和第二纹路301之间的错位排布,使得“V”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一纹路201和第二纹路301之间存在了间隙,从而增加了剥线机对于电线的剥离效果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框架1的进料口一侧还设有用于限定电线位置的限位框架4,限位框架4设有第一限位块40和第二限位块41,第一限位块40和第二限位块41交替设置于限位框架4上,相邻的第一限位块40和第二限位块41之间形成第一限位区42,为了保证方便电线的进入,在支撑框架1的进料口一侧设有限位框架4,并且在限位框架4上设有交替设置的于限位框架4上的第一限位块40和第二限位块41,第一限位块40和第二限位块41形成第一限位区42,各个第一限位区42都能保证电线的分散进行加工,并且防止操作加工多根电线时发生缠绕的现象,增加了安全系数,第一限位区42上设有第一平滑区43,第一平滑区43呈圆弧状,通过设有的第一平滑区43,并且第一平滑区43呈圆弧状,这样方便了长电线的通过,减小了加工时的阻碍。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