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压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3913阅读:3022来源:国知局
电机转子压装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压装工装。



背景技术:

电机转子压装是电机生产组装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传统的压装方法是将电机转子待压装部件人工放置在液压机的操作台面并调整定位,再利用液压机的压力部将转子的转轴贯穿电机转子的各部件。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压装工装[专利申请号为201510639076.3],包括模架,具有上压板和底座,上压板上具有用于与压力机连接的模柄;设置于底座上的定位装置,与上压板联动的换向器座,换向器座用于定位电机转子的换向器,换向器开设有与电机转子的转子轴同轴的换向器压装孔。本压装工装是将转轴压入到转子内,由于工装制造精度存在误差,以及机床本身垂直度、平行度等几何精度误差,引起压装误差,压装后转轴变形大,不能有效的保证转子两轴承端的几何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压装变形小、压装简单的电机转子压装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电机转子压装工装,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上的下模座和设于下模座上方的上模座,所述的上模座与下模座同轴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座上固连有用于定位转轴的下模套,所述的下模套上具有与下模座同轴设置的定位孔,转轴穿设在定位孔内实现轴向和径向定位,所述的上模座上固连有用于将转子套入到转轴上的上模套,所述的上模套上具有与定位孔同轴设置的让位孔,所述的下模座与底板之间设有可消除变形的缓冲结构。

将底板安装到液压机的工作台面上,将上模座与液压机的液压柱连接,工作时将转轴放入到下模套的定位孔内实现径向定位和轴向定位,从转轴最上端套入转子,随后启动液压机,带动上模座与上模套下行,转轴逐渐伸入到上模套的让位孔内,上模套与转子的上铁芯面接触,机械下行至下模套与转子的下铁芯面接触,完成压装过程。由于压装过程中未直接对转轴施加轴向力,仅是转子的上铁芯面和下铁芯面受力,压装后转轴不变形,转子上铁芯面与下铁芯面平整,不会出现单边凸出等缺陷。其中定位孔与转轴的下端为紧配合,便于转轴的定位,让位孔与转轴的上端具有较大间隙。

在上述的电机转子压装工装中,所述的缓冲结构包括位于底板与下模座之间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下表面贴靠在底板上且与底板固连,所述的下模座作用在缓冲垫上且缓冲垫与下模座同轴设置,所述的底板与下模座之间还设有当挤压缓冲垫的下模座向下运动时用于使下模座保持平衡的平衡结构。其中,缓冲垫由橡胶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对下模座、下模套和转子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转子钢性压坏。

在上述的电机转子压装工装中,所述的平衡结构包括若干垂直且均匀固定在底板上的导柱和设于下模座上的若干与导柱一一对应设置的导套,所述的导柱穿设在与其对应的导套内,所述导柱的轴线与下模座的轴线平行。

在上述的电机转子压装工装中,所述的平衡结构包括若干垂直且均匀固定在下模座上的导柱和设于底板上的若干与导柱一一对应设置的导套,所述的导柱穿设在与其对应的导套内,所述导柱的轴线与下模座的轴线平行。

在上述的电机转子压装工装中,所述下模座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下模座的垫板,所述的垫板与下模座同轴设置,所述缓冲垫的上表面贴靠垫板设置,上述的定位孔为阶梯孔,所述下模座的中部具有与定位孔同轴的圆孔,转轴的下端穿过圆孔并抵靠在垫板上实现轴向下定位。

在上述的电机转子压装工装中,所述的导套设于垫板上。

在上述的电机转子压装工装中,所述的垫板上设有排屑孔。该处设置的排屑孔与设于下模座上的圆孔连通,方便排屑。

在上述的电机转子压装工装中,所述下模套的底部具有轴向延伸的定位凸起,上述的定位孔穿设在该定位凸起上,所述下模座的上部具有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台阶,所述的定位凸起抵靠在该定位台阶上实现轴向与径向定位。

在上述的电机转子压装工装中,所述下模套的上端具有轴向向上延伸的延伸部一,所述延伸部一与转轴同轴设置且延伸部一的外径小于转子下端环的内径。其中定位孔穿设在延伸部一上,这样设置在挤压时,延伸部一与转子下铁芯面接触,下模套不会对转子下端环造成影响。

在上述的电机转子压装工装中,所述上模套的下端具有轴向向下延伸的延伸部二,所述的延伸部二与转轴同轴设置且延伸部二的外径小于转子上端环的内径。同理,由于设置了延伸部二,上模套不会对转子上端环造成影响。

在上述的电机转子压装工装中,所述定位孔的上端具有由下往上向外倾斜的环形斜面,由所述的环形斜面构成一与定位孔同轴设置的喇叭孔,所述喇叭孔的外径大于转轴的直径。设有喇叭孔,方便将转轴装入到定位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机转子压装工装具有以下优点:

压装过程中未直接对转轴施加轴向力,仅是转子的上铁芯面和下铁芯面受力,压装后转轴不变形,转子上铁芯面与下铁芯面平整,不会出现单边凸出等缺陷,压装变形小,压装简单;有效的减少转子压装后转轴的变形,消除由于工装制造精度误差以及机床本身垂直度、平行度等几何精度误差所引起的压装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下模座;21、圆孔;22、定位台阶;3、上模座;4、下模套;41、定位孔;42、定位凸起;43、延伸部一;44、环形斜面;5、上模套;51、让位孔;52、延伸部二;6、缓冲垫;7、导柱;8、导套;9、垫板;91、排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电机转子压装工装,包括底板1、设于底板1上的下模座2和设于下模座2上方的上模座3,上模座3与下模座2同轴设置,下模座2上固连有用于定位转轴的下模套4,下模套4上具有与下模座2同轴设置的定位孔41,转轴穿设在定位孔41内实现轴向和径向定位,上模座3上固连有用于将转子套入到转轴上的上模套5,上模套5上具有与定位孔41同轴设置的让位孔51,下模座2与底板1之间设有可消除变形的缓冲结构。

将底板1安装到液压机的工作台面上,将上模座3与液压机的液压柱连接,工作时将转轴放入到下模套4的定位孔41内实现径向定位和轴向定位,从转轴最上端套入转子,随后启动液压机,带动上模座3与上模套5下行,转轴逐渐伸入到上模套5的让位孔51内,上模套5与转子的上铁芯面接触,机械下行至下模套4与转子的下铁芯面接触,完成压装过程。由于压装过程中未直接对转轴施加轴向力,仅是转子的上铁芯面和下铁芯面受力,压装后转轴不变形,转子上铁芯面与下铁芯面平整,不会出现单边凸出等缺陷。其中定位孔41与转轴的下端为紧配合,便于转轴的定位,让位孔51与转轴的上端具有较大间隙。

如图1所示,缓冲结构包括位于底板1与下模座2之间的缓冲垫6,缓冲垫6的下表面贴靠在底板1上且与底板1固连,下模座2作用在缓冲垫6上且缓冲垫6与下模座2同轴设置,底板1与下模座2之间还设有当挤压缓冲垫6的下模座2向下运动时用于使下模座2保持平衡的平衡结构。其中,缓冲垫6由橡胶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对下模座2、下模套4和转子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转子钢性压坏。

如图1所示,平衡结构包括若干垂直且均匀固定在底板1上的导柱7和设于下模座2上的若干与导柱7一一对应设置的导套8,导柱7穿设在与其对应的导套8内,导柱7的轴线与下模座2的轴线平行。

如图1所示,下模座2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下模座2的垫板9,垫板9与下模座2同轴设置,缓冲垫6的上表面贴靠垫板9设置,定位孔41为阶梯孔,下模座2的中部具有与定位孔41同轴的圆孔21,转轴的下端穿过圆孔21并抵靠在垫板9上实现轴向下定位。

如图1所示,导套8设于垫板9上。

如图1所示,垫板9上设有排屑孔91,排屑孔91与设于下模座2上的圆孔21连通,方便排屑。

如图2所示,下模套4的底部具有轴向延伸的定位凸起42,定位孔41穿设在该定位凸起42上,下模座2的上部具有与定位凸起42配合的定位台阶22,定位凸起42抵靠在该定位台阶22上实现轴向与径向定位。

如图2所示,下模套4的上端具有轴向向上延伸的延伸部一43,延伸部一43与转轴同轴设置且延伸部一43的外径小于转子下端环的内径。其中定位孔41穿设在延伸部一43上,这样设置在挤压时,延伸部一43与转子下铁芯面接触,下模套4不会对转子下端环造成影响。

如图1所示,上模套5的下端具有轴向向下延伸的延伸部二52,延伸部二52与转轴同轴设置且延伸部二52的外径小于转子上端环的内径。同理,由于设置了延伸部二52,上模套5不会对转子上端环造成影响。

如图3所示,定位孔41的上端具有由下往上向外倾斜的环形斜面44,由环形斜面44构成一与定位孔41同轴设置的喇叭孔,喇叭孔的外径大于转轴的直径,方便将转轴装入到定位孔41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平衡结构包括若干垂直且均匀固定在下模座2上的导柱7和设于底板1上的若干与导柱7一一对应设置的导套8,导柱7穿设在与其对应的导套8内,导柱7的轴线与下模座2的轴线平行。当在下模座2与底板1之间设有垫板9时,导柱7固定在垫板9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