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转子、电动机和空调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872653阅读:来源:国知局
座34的部位与连结托座34彼此的部位相比向径向外侧扩张。即,托座连结部33中的有托座34的部位的外周面与托座连结部33中的托座34之间的部位的外周面相比位于径向外侧。而且,托座连结部33中的托座34之间的部位的外周面与托座34的外侧面相比,位于径向内侧。
[0076]接着,说明转子磁体3。
[0077]本实施方式的转子磁体3通过如下方式得到:将轭铁4收纳在设置在立式成型机中的模具下模(未图示)中,在轭铁4的外周,将含有例如稀土类的钐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磁体进行注塑成型,使树脂磁体5与其一体化。
[0078]在使树脂磁体部5成型时,在模具的形成树脂磁体部5的外周的部分的外侧,配置强力的磁体来设置取向磁场,由此树脂磁体部5中含有的磁粉在磁极方向上各向异性地取向。
[0079]在用于使树脂磁体部5成型的模具的下模(未图示)中,形成被插入到轭铁4的中空部80的芯部。从轭铁4的具备凹部6的轴向端面,将该芯部插入到中空部80中,从而将轭铁4装入到模具中。
[0080]在轭铁4装入到模具中的状态下,树脂磁体部5成型的下模的芯部的端面为轭铁4的具备托座34的端面位置。
[0081]此外,通过将与在轭铁4的凹部6—侧轴向端面具备的切口7嵌合的凸部(未图示)设置在使树脂磁体部5成型的模具的芯部(下模),实现相对于生成取向磁场的磁体的、在圆周方向上位置的定位。
[0082]此外,通过确保芯部的嵌合于切口7的凸部与树脂磁体部5的外周同轴,并在紧固模具时将其压向切口7,由此确保树脂磁体部5的外周与轭铁4同轴。
[0083]在使树脂磁体部5成型的模具的芯部(下模)的端面形成的环状流道36上,设置用于树脂磁体部5成型的树脂注入部。该树脂注入部的数量是磁极数量的一半(这里为10极的一半5个)。此外,树脂注入部在周向上大致等间距地设置。用于使树脂磁体部5成型的树脂注入部作为树脂注入部痕迹36a残留在环状流道36。树脂注入部痕迹36a在相邻的肋状流道35的大致中间,沿着周向每隔I个地形成。
[0084]环状流道36以大致为轭铁4的托座34的高度(轴向)从树脂磁体部5或轭铁4的端面向托座34—侧凸出。即,环状流道36配置在轭铁4的内侧,其轴向端面与托座34的上端面为相同的高度。
[0085]此外,与磁极数量相同数量(这里为10个)的肋状流道35从环状流道36的外周呈放射状地延伸。肋状流道35设置与托座34的数量相同的数量,各环状流道35朝向对应的托座34延伸。肋状流道35形成为与环状流道36大致相同的高度(轴向)。
[0086]如上所述,用于使树脂磁体部5成型的树脂注入部(树脂注入部痕迹36a)设置在相邻的肋状流道35的大致中间位置。
[0087]由于环状流道36和肋状流道35用上模形成,所以通过采用从芯部(下模)的端面向着轴向外侧变小的锥形,使得在开模时环状流道36和肋状流道35与上模的粘付减小。
[0088]而且,对于环状流道36,通过从芯部(下模)的端面以预先设定的深度(轴向)笔直且呈凹状地挖入,在起模时阻止环状流道36粘付在上模,因此上模与环状流道36顺利地分离。
[0089]从环状流道36呈放射状延伸的肋状流道35,从使树脂磁体部5成型的模具的芯部(下模)的轴向端面经过轭铁4的托座34—侧的轴向端面,到达托座34的内周侧的开口部34b。而且,肋状流道35在托座34的外周侧的开口部34b的外侧,在树脂磁体部5的轴向端面上,从轭铁4的外周延伸到预先设定的位置。
[0090]将树脂磁体注入到环状流道36的树脂注入部(树脂注入部痕迹36a)中。树脂磁体在未图示的流道(轴向流道)中沿着轴向流动到树脂注入部(树脂注入部痕迹36a),在树脂注入部(树脂注入部痕迹36a)使流动的方向改变90°。即,树脂磁体沿着与轴正交的方向分成两路。然后,分成两路的树脂磁体分别流入最靠近树脂注入部(树脂注入部痕迹36a)的肋状流道35,进一步使流动的方向改变90°,流入树脂磁体部5。
[0091]此时,能够使改变树脂磁体的流动方向的部分(树脂注入部(树脂注入部痕迹36a),S卩,在轴向流道中沿着轴向流动过来并在与轴正交的方向上分成两路的部分)位于模具内。这是由于具有树脂注入部(树脂注入部痕迹36a)的环状流道36位于轭铁4的内周的内侧。
[0092]例如在轭铁4的轴向端面改变了流动方向的情况下,有可能因在轴向流道中沿着轴向流动过来的树脂磁体的注入压力,而造成在轭铁4的端面开孔等损伤。
[009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模具内存在改变树脂磁体的流动方向的部分(树脂注入部(树脂注入部痕迹36a),即,在轴向流道中沿着轴向流动过来并在轴正交方向上分成两路的部分),所以在轴向流道中沿着轴向流动过来的树脂磁体对轭铁4等造成损伤的可能性较小。由此,能够提尚制造水准。
[0094]此外,通过使轭铁4的中空部80的从托座34—侧的端面到合模面痕迹46为止的部分成为其圆形横截面的直径大致相同的直线部44,以及使其与嵌合于直线部44的、用于成型树脂磁体部5的模具的芯部(下模)的间隙尽可能地小,从而能够抑制树脂磁体泄漏到直线部44与模具的芯部(下模)之间的间隙,能够提高制造水准。
[0095]在轭铁4的外周形成稀土类的树脂磁体部5的情况下,由于材料(稀土类树脂磁体)价格较高,所以优选尽可能使树脂磁体部5的壁厚变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对树脂磁体部5直接注入树脂磁体的树脂注入部来说,需要与树脂磁体部5的壁厚相对应地变小。如果树脂注入部变小,则成型压力增大。
[0096]与此相对,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只要由环状流道36和与磁极数量相同的数量的从环状流道36的外周呈放射状地延伸的肋状流道35形成流道,并在环状流道36上设置树脂注入部(树脂注入部痕迹36a),就能够任意地设定树脂注入部的浇口直径,能够提高制造水准。
[0097]此外,通过将树脂磁体的树脂注入部(树脂注入部痕迹36a)的数量减少到磁极数量(10极)的一半(5个),与以磁极数量设置树脂磁体的树脂注入部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流道数量相对于制品(树脂磁体部5)的比率。
[0098]流道数量是环状流道36、肋状流道35和未图示的其它流道(轴向流道)的合计数量。
[0099]“流道”定义为树脂磁体部5与模具的树脂磁体注入部之间的不会成为制品(树脂磁体部5)的部分,具体而言是指环状流道36、肋状流道35和未图示的其它流道。
[0100]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子磁体3的情况下,肋状流道35的一部分(从托座34的内周面到径向前端为止的部分)成为制品。即,环状流道36、肋状流道35(从托座34的内周面到径向前端为止的部分除外)、以及未图示的其它流道,在转子磁体3成型结束后被切除。
[0101]本实施方式的流道(环状流道36、肋状流道35(从轭铁4的托座34的内周面到径向前端为止的部分除外)、以及未图示的其它流道),与以磁极数量(这里为10个)设置树脂磁体的树脂注入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大致30 %左右的流道数量。
[0102]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是未图示的其它流道数量相对于全部流道数量的比率与环状流道36及肋状流道35相比较大。因此,如果减少树脂注入部,则全部流道数量也减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磁体的树脂注入部是5个,与以磁极数量(这里为10个)设置树脂注入部的情况相比,全部流道数量减少。
[0103]此外,在对不会成为制品的流道进行再利用的情况下,以磁极数量的一半设置树脂磁体的树脂注入部的结构,与以磁极数量(这里为10个)设置树脂磁体的树脂注入部的情况相比,由于流道数量减少而再利用比率也减少,能够抑制树脂磁体的特性(主要是机械强度)的下降,从而能够实现产品质量的提高。
[0104]而且,虽然树脂注入部是磁极数量的一半,但是由于肋状流道35与磁极数量相同,所以对于各个磁极,树脂磁体的注入状况相同,取向的状态也能够均匀化,能够提高制造水准。
[0105]环状流道36、肋状流道35(从托座34的内周面到径向前端为止的部分除外)、以及未图示的其它流道,在转子磁体3成型结束后被切除。肋状流道35中从环状流道36到托座34的内周面为止的部分被切除。
[0106]因此,托座部50由托座34的凸出部34a和从凸出部34a之间(开口部34b)向径向外侧延伸的肋状流道35的非切除部分35a(非去除部分)构成。详细而言,非切除部分35a的、将开口部34b填埋到凸出部34a的上端为止的树脂磁体向径向外侧延伸,其前端部与树脂磁体部5的上端面连成一体。此外,非切除部分35a在其前端部具备向轴向外侧突出的位置检测用磁体保持凸起35b。
[0107]如上所述,位置检测用磁体11在托座部50的位置检测用磁体保持凸起35b的内侧,配置在托座34和肋状流道35(作为制品残留的部分)的上表面(大致水平的状态)。而且,在位置检测用磁体11在树脂成型之前载置在托座部50上的状态下,如果例如以预先设定的旋转速度旋转180°,则离心力作用于位置检测用磁体11。然而,由于在位置检测用磁体11的周围存在位置检测用磁体保持凸起35b,所以位置检测用磁体保持凸起35b防止其在径向上的位置偏移,其从转子磁体3脱落的可能性变小。由此,提高生产率。
[0108]此外,将形成在树脂磁体部5上的肋状流道35的、轭铁4外侧的部分作为定位凸起加以利用,该定位凸起在用热塑性树脂17将转子磁体3与轴I 一体成型时进行周向上的定位。
[0109]例如在仅用树脂磁体形成定位凸起(肋状流道35的、轭铁4外侧的部分)、位置检测用磁体保持凸起35b和托座34的情况下,在切除了环状流道36和肋状流道35后,它们仅由通向树脂磁体部5的树脂注入部连结,所以具有强度较弱的缺点。
[0110]然而,通过在轭铁4上形成托座34,而且将托座34的中央部分开口而设置开口部34b,并且使肋状流道35与托座34—体化,由此强度得以提高,能够提高制造水准。
[0111]此外,在改变电动机的性能时,需要使树脂磁体部5相对于定子的轴向中心位置不变而改变轴向长度,但是存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