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144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桩,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环境恶化、雾霾多发,原因之一在于汽车尾气的排放,传统汽车业以石油为动力,消耗了大量宝贵的资源。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利用电能驱动汽车,能使污染降低到零,因此推广汽车充电站的问题便越发显得紧迫。电动汽车的能源主要由充电桩提供,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或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相比于普通充电电源,特别是一些支持快充的充电桩,充电过程中电源基板会产生大量热量,如不及时将这些热量排出设备之外,将会加速设备的老化,一旦设备老化,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就会缩短,使用安全性也无法得到保障,故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其具有能够对充电桩进行散热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包括充电桩本体和位于充电桩本体内的基板,所述充电桩本体内位于基板上方沿充电桩本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散热间隙,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两个侧面贯穿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充电桩本体内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置有吹气扇和排气扇,所述吹气扇和排气扇分别朝向和背离散热间隙。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可拆卸设置有罩盖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气孔。

优选的,所述盖板位于充电桩本体内的表面设置有透气滤网。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内位于基板与散热翅片之间设置有与基板贴合的金属导热管。

优选的,所述金属导热管为为铜导热管,所述散热翅片沿上下方向共同贯穿有让位孔,所述铜导热管一端向下延伸至让位孔内。

优选的,所述铜导热管包括受热端和冷凝端,所述受热端贴合于基板上,所述冷凝端位于让位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散热翅片,能够将基板工作产生的热量吸收,通过设置金属导热管,导热管一端插入散热翅片上的让位孔内,使基板上的热量能更好的被导入散热翅片内,并在散热翅片上形成热对流;铜导管内装有少量液态氟利昂,铜导热管位于基板上的一端为受热端,位于让位孔内一端为冷凝端,用于快速吸收基板上的热量,并在散发至散热翅片上;在在吹气扇和排气扇同时作用下,散热翅片上的空气与充电桩本体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有效提升散热效果,盖板上的透气滤网能保持通气的同时,减少灰尘的进入量,盖板可拆卸,便于对内部的散热装置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电桩本体;11、进气口;111、吹气扇;12、出气口;121、排气扇;13、盖板;131、气孔;14、透气滤网;2、基板;3、散热翅片;31、散热间隙;32、让位孔;4、铜导热管;41、受热端;42、冷凝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参照图1,其包括充电桩本体1和位于充电桩本体1内的基板2,充电桩本体1内位于基板2上方沿充电桩本体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3,散热翅片3之间形成散热间隙31,用于将基板2上的热量吸收并形成对流,加快散热;充电桩本体1的两个侧面贯穿设置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充电桩本体1内位于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处分别设置有吹气扇111和排气扇121,吹气扇111和排气扇121分别朝向和背离散热间隙31,吹气扇111用于对散热间隙31内进行吹气,排气扇121用于将散热间隙31内的热量吹出充电桩本体1,加快与外界的热交换,提升散热效果;充电桩本体1通过卡扣可拆卸设置有盖板13,以用于罩盖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的,实现挡雨的效果,盖板13上设置有气孔131,使空气能够流通;盖板13位于充电桩本体1内的表面设置有透气滤网14,透气滤网14由金属丝网制成,能保持换气的同时,用于减少杂质的进入量。

充电桩本体1内位于基板2与散热翅片3之间设置有金属导热管,金属导热管为铜导热管4,具有较好的导热性,铜导热管4为密闭的真空导管,内装有少量易蒸发液体,如氟利昂液体,铜导热管4的一端与基板2贴合,为受热端41,用于吸收热量,另一端为冷凝端42,用于冷凝时放出热量;散热翅片3沿上下方向共同贯穿有让位孔32,铜导热管4一端向下延伸至让位孔32内,从而更易于将热量传递至散热翅片3内。

本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包括充电桩本体和位于充电桩本体内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内位于基板上方沿充电桩本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散热间隙,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两个侧面贯穿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充电桩本体内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置有吹气扇和排气扇,所述吹气扇和排气扇分别朝向和背离散热间隙,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散热翅片用于吸收基板上产生的热量,吹气扇用于对散热间隙内进行吹气,排气扇配合吹气扇将散热间隙内的热量吹至充电桩本体外,加快与外界的热交换,提升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徐良;凌建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聚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6
技术公布日:2018.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