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发热线的四段式减震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3236发布日期:2019-01-08 21:1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连接发热线的四段式减震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线束连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发热线的四段式减震端子。



背景技术:

电热线又名发热线,顾名思义,其通电后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发热的导线。类型很多,在基础的物理学中被称作电阻线、电阻丝。根据导体分主要有镍铬合金丝、康铜丝、碳纤维等,在西方解禁的基础碳纤维技术,我国开始大量低端应用的碳纤维加热等。根据绝缘体又分为硅胶、pvc、铁氟龙、玻璃纤维等。

而电热线需要与常规导线相连才能将家庭用电或工业用电传递到特定的发热体上。目前业界采用的传统三段式连接端子,故障率高,加工及使用过程中易出现高温熔断,所以使用很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稳定的连接发热线的四段式减震端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发热线的四段式减震端子,由金属片冲压而成,包括玻纤固定部、玻纤连接部、导线固定部以及导线稳定部,所述玻纤连接部设置在玻纤固定部与导线稳定部之间,所述导线固定部与导线稳定部相连,所述玻纤固定部、玻纤连接部、导线固定部以及导线稳定部围合形成连接玻纤线与导线的对接槽,所述玻纤连接部设有避免生产过程中断线的减震弹片,所述减震弹片设置在玻纤连接部的底部,且所述减震弹片沿对接槽槽心方向凸起,所述减震弹片的两端镂空;玻纤线与导线压合连接后,所述玻纤线的表皮包合在玻纤固定部内,所述玻纤线的线芯与导线的线芯的连接处包合在玻纤连接部内,所述导线的表皮包合在导线固定部内,所述导线的线芯包合在导线稳定部内。

其中,所述玻纤连接部包括叠包片以及吻合片,所述减震弹片设置在叠包片与吻合片之间,所述叠包片长度长于吻合片长度,且所述叠包片从玻纤线的线芯与导线的线芯连接处的一侧壁包覆到玻纤线的线芯与导线的线芯连接处的另一侧壁上并与吻合片贴合固定。

其中,所述叠包片的伸出端设有叠包尖头,所述叠包尖头为两面之间宽度变窄厚度逐渐变薄的锥形结构,所述叠包尖头的内表面与吻合片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且所述叠包尖头的外表面与吻合片之间无梯度对接。

其中,所述玻纤固定部包括第一玻纤三角片以及第二玻纤三角片,所述第一玻纤三角片以及第二玻纤三角片均为锐角三角形结构,且所述第一玻纤三角片与第二玻纤三角片以对接槽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形式分布,所述第一玻纤三角片与第二玻纤三角片相互错开的包合在玻纤线的表皮上,且所述第一玻纤三角片的一边与所述第二玻纤三角片的一边无缝对接。

其中,所述玻纤固定部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减震带,所述第一减震带与对接槽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减震带沿第一玻纤三角片的中心线延伸到第二玻纤三角片的中心线,且所述第一减震带沿对接槽槽心方向凸起。

其中,所述导线固定部包括第一导线三角片以及第二导线三角片,所述第一导线三角片以及第二导线三角片均为锐角三角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导线三角片与第二导线三角片以对接槽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形式分布,所述第一导线三角片与第二导线三角片相互错开的包合在导线的表皮上,且所述第一玻纤三角片的一边与所述第二玻纤三角片的一边无缝对接。

其中,所述导线固定部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减震带,所述第二减震带与对接槽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减震带沿第一导线三角片的中心线延伸到第二导线三角片的中心线,且所述第二减震带沿对接槽槽心方向凸起。

其中,所述导线稳定部包括第一稳定片以及第二稳定片,所述第一稳定片以及第二稳定片均为长方形结构,且所述第一稳定片以及第二稳定片以对接槽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形式分布,所述第一稳定片的伸出端以及第二稳定片的伸出端均设有稳定尖头,所述稳定尖头为两面宽度变窄厚度逐渐变薄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一稳定片以及第二稳定片分别向内卷绕并包合一半线材,所述两组稳定尖头相互接触并插入线材内。

其中,所述导线稳定部还包括多条散热沟道,多组散热沟道均匀分布,多条散热沟道与对接槽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散热沟道沿第一稳定片的伸出方向反向延伸至第二稳定片的伸出方向,且所述散热沟道沿对接槽槽心方向凹陷。

其中,该四段式减震端子由黄铜片、磷铜片或镀锡铜冲压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四段式减震端子通过玻纤固定部以及导线固定部实现了对玻纤线以及导线的固定,玻纤连接部上设置减震弹片,玻纤线的线芯与导线的线芯的连接处包合在玻纤连接部内,可有效避免在线材压合过程中出故障,导线的线芯包合在导线稳定部内使得导线固定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的四段式连接结构,玻纤连接部与导线稳定部可实现双保险稳定,减震弹片的设置具有一定缓冲作用,可以起到减震效果,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发热线的四段式减震端子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发热线的四段四减震端子的压合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发热线的四段四减震端子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发热线的四段四减震端子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发热线的四段四减震端子的玻纤固定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发热线的四段四减震端子的玻纤连接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发热线的四段四减震端子的导线固定部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发热线的四段四减震端子的导线稳定部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玻纤固定部 2、玻纤连接部

3、导线固定部 4、导线稳定部

11、第一玻纤三角片 12、第二玻纤三角片

13、第一减震带

21、叠包片 22、吻合片

23、减震弹片 24、叠包尖头

31、第一导线三角片 32、第二导线三角片

33、第二减震带

41、第一稳定片 42、第二稳定片

43、散热沟道 44、稳定尖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发热线的四段式减震端子,由金属片冲压而成,包括玻纤固定部1、玻纤连接部2、导线固定部3 以及导线稳定部4,玻纤连接部2设置在玻纤固定部1与导线稳定部 4之间,导线固定部3与导线稳定部4相连,玻纤固定部1、玻纤连接部2、导线固定部3以及导线稳定部4围合形成连接玻纤线与导线的对接槽,玻纤连接部2设有避免生产过程中断线的减震弹片23,减震弹片23设置在玻纤连接部2的底部,且减震弹片23沿对接槽槽心方向凸起,减震弹片23的两端设有空心散热带;玻纤线与导线压合连接后,玻纤线的表皮包合在玻纤固定部1内,玻纤线的线芯与导线的线芯的连接处包合在玻纤连接部2内,导线的表皮包合在导线固定部3内,导线的线芯包合在导线稳定部4内。

玻纤线包括玻璃纤维以及螺旋发热丝,螺旋发热丝以螺旋形式圈绕在玻璃纤维的外表面,在玻纤线的线芯与导线的线芯的连接处,螺旋发热丝与导线内的金属丝相接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四段式减震端子通过玻纤固定部 1以及导线固定部3实现了对玻纤线以及导线的固定,玻纤连接部2 上设置减震弹片23,玻纤线的线芯与导线的线芯的连接处包合在玻纤连接部2内,可有效避免在线材压合过程中出故障,导线的线芯包合在导线稳定部4内使得导线固定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的四段式连接结构,玻纤连接部2与导线稳定部4可实现双保险稳定,减震弹片 23的设置具有一定缓冲作用,可以起到减震效果,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进一步参阅图6,玻纤连接部2包括叠包片21以及吻合片22,减震弹片23设置在叠包片21与吻合片22之间,叠包片21长度长于吻合片22长度,且叠包片21从玻纤线的线芯与导线的线芯连接处的一侧壁包覆到玻纤线的线芯与导线的线芯连接处的另一侧壁上并与吻合片22贴合固定。通过在玻纤连接部2上设置叠包片21以及吻合片22,从而实现了叠包片21直接从玻纤线的线芯与导线的线芯的连接处一端包覆到另一端,无需将部分玻纤线线束与导线线束分离而实现二者之间的固定,从而更好的保证了在压合的过程中透明的玻璃纤维不会被卯断,能够很好的提高连接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叠包片21的伸出端设有叠包尖头24,叠包尖头 24为两面之间宽度变窄厚度逐渐变薄的锥形结构,叠包尖头24的内表面与吻合片2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且叠包尖头24的外表面与吻合片22之间无梯度对接。叠包尖头24的设置使得叠包片21与吻合片 22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不会轻易脱落,结构稳定。

进一步参阅图5,玻纤固定部1包括第一玻纤三角片11以及第二玻纤三角片12,第一玻纤三角片11以及第二玻纤三角片12均为锐角三角形结构,且第一玻纤三角片11与第二玻纤三角片12以对接槽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形式分布,第一玻纤三角片11与第二玻纤三角片12相互错开的包合在玻纤线的表皮上,且第一玻纤三角片11的一边与第二玻纤三角片12的一边无缝对接。将玻纤固定部1 的包合片设置为三角形形状,一方面两三角形在包合的过程中互补,没有任何缝隙,包合紧密,另一方面三角形可有效减少原材料的使用。所以三角片的设置可以在保证稳定连接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玻纤固定部1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减震带13,第一减震带13与对接槽中心线相互垂直,第一减震带13沿第一玻纤三角片11的中心线延伸到第二玻纤三角片12的中心线,且第一减震带 13沿对接槽槽心方向凸起。第一减震带13的设置为线材提供了多余的延展空间,在压合过程中可以缓冲冲击力,起到减震保护作用。

进一步参阅图7,导线固定部3包括第一导线三角片31以及第二导线三角片32,第一导线三角片31以及第二导线三角片32均为锐角三角形结构,且第一导线三角片31与第二导线三角片32以对接槽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形式分布,第一导线三角片31与第二导线三角片32相互错开的包合在导线的表皮上,且第一玻纤三角片 11的一边与第二玻纤三角片12的一边无缝对接。将导线固定部3的包合片设置为三角形形状,一方面两三角形在包合的过程中互补,没有任何缝隙,包合紧密,另一方面三角形可有效减少原材料的使用。所以三角片的设置可以在保证稳定连接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导线固定部3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减震带33,第二减震带33与对接槽中心线相互垂直,第二减震带33沿第一导线三角片31的中心线延伸到第二导线三角片32的中心线,且第二减震带 33沿对接槽槽心方向凸起。第二减震带33的设置为线材提供了多余的延展空间,在压合过程中可以缓冲冲击力,起到减震保护作用。

进一步参阅图8,导线稳定部4包括第一稳定片41以及第二稳定片42,第一稳定片41以及第二稳定片42均为长方形结构,且第一稳定片41以及第二稳定片42以对接槽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形式分布,第一稳定片的伸出端以及第二稳定片42的伸出端均设有稳定尖头44,稳定尖头44为两面宽度变窄厚度逐渐变薄的锥形结构,第一稳定片41以及第二稳定片42分别向内卷绕并包合一半线材,两组稳定尖头44相互接触并插入线材内。第一稳定片41与第二稳定片 42形状大小相同,在压合过程中,同时向中间插入线材中,每个稳定片夹持一部分线材,这样线材的夹持更加紧密、稳定,达到的双重保险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导线稳定部4还包括多条散热沟道43,多组散热沟道43均匀分布,多条散热沟道43与对接槽中心线相互垂直,散热沟道43沿第一稳定片41的伸出方向反向延伸至第二稳定片42的伸出方向,且散热沟道43沿对接槽槽心方向凹陷。

在本实施例中,该四段式减震端子由黄铜片、磷铜片或镀锡铜冲压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采用黄铜片冲压一体成型,黄铜具有一定的散热功能以及金属延展性,能够很好的实现发热线与导线之间的连接,同时也可以将连接处的热量及时散出;采用磷铜就使得端子弹力更好,硬度更强;当电流过大时,就需要将铜片上镀锡。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