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C转盘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4892发布日期:2019-03-13 23:46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FPC转盘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设备,具体涉及一种FPC转盘折弯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移动电子设备功能升级和轻薄化,为适应电子设备内部构造,FPC的折曲形态也越来越复杂,单个工位已无法实现复杂产品上的所有折曲,若拆分为多机台折弯,多机台排成一排很占空间,人工转移产品效率低下,产品在转移过程中也易受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FPC转盘折弯机,简化了生产流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FPC转盘折弯机,包括机架、支撑平台、转盘、热风系统、折弯系统、转盘驱动装置、下料装置和上料Tray盘;所述上料Tray盘设置于机架的一侧;所述机架内设置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转盘;所述的转盘由设置在其下方的转盘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的转盘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的支撑平台上;所述的转盘沿其周向设置多个工作平台;所述机架内设置有折弯系统和热风系统;

所述支撑平台上,在转盘的外周设置有上料工位、热吹风工位、折弯工位和下料工位;上料工位处设置上料Tray盘;下料工位处设置下料装置;且热吹风工位与上料工位相邻设置;

所述的折弯系统包括多个折弯装置;所述的折弯装置设置于折弯工位上;所述的热风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吹气嘴。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吹风工位和所述的折弯工位相间设置;且所述的热吹风工位与上料工位相邻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折弯装置包括上模具、下模具、上模驱动气缸、下模驱动气缸、支架和滑块;支架固定在支撑平台上;所述的上模驱动气缸、下模驱动气缸分别固定在支架的上方和下方,位于转盘的两侧;所述上模具的上方与上模驱动气缸连接,由上模驱动气缸驱动其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的下模具设置于上模具的正下方,其下方与下模驱动气缸连接,由下模驱动气缸驱动其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的上模具和所述的下模具上设置有沿导轨移动的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和所述的上模具以及下模具上设置有限制上下模板高度的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模具和所述的下模具上均设置有定位销;转盘的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与定位销配套的导套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风系统包括热风枪、吹气管和吹气嘴;所述的热风枪安装于通过支架设置于机架内;热风枪的热风出口连接多个吹气管,每个吹气管的末端设置吹气嘴,所述吹气嘴通过支架安装于热吹风工位上方;且每个热风分支管路上均设置开关阀。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料装置包括直线模组、滑台气缸、吸嘴和吸嘴支架;所述的吸嘴安装于所述的吸嘴支架上;所述的吸嘴支架与所述的滑台气缸连接,由滑台气缸驱动其上下运动;所述滑台气缸与所述直线模组的滑块连接,由直线模组驱动其在水平面横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料装置还包括直线轴承和弹簧;所述的吸嘴支架上设置圆柱轴;所述的滑台气缸上安装有缓冲板;所述的缓冲板与所述的吸嘴支架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的缓冲板上设置有供圆柱轴穿过的导孔;所述的直线轴承安装于所述的缓冲板上,并且套设在圆柱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盘驱动装置为DD马达;DD马达安装于支撑平台上,与转盘连接,驱动转盘在水平面内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多工位折弯的自动化。无需人工取产品转移工位,节省了人工、减少了成本、减小了占地面积,提高产出效率,避免了产品工位间人工转移时受影响,提高了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8工位的排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10工位的排布图。

图4为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折弯装置的侧视图。

图6为另一中折弯装置的侧视图。

图7为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FPC转盘折弯机,包括机架1、支撑平台2、转盘3、热风系统、折弯系统、转盘驱动装置4、下料装置5和上料Tray盘6;上料Tray盘6设置于机架1的一侧;机架1内设置支撑平台2;支撑平台2上设置有转盘3;转盘3由设置在其下方的转盘驱动装置4驱动;转盘驱动装置为DD马达;DD马达安装于支撑平台2上,与转盘3连接,驱动转盘3在水平面内转动。

转盘3沿其周向设置多个工作平台;机架1内设置有折弯系统和热风系统;支撑平台2上,在转盘的外周设置有上料工位21、热吹风工位22、折弯工位23和下料工位24;如图2所示,热吹风工位22和所述的折弯工位23相间设置;且所述的热吹风工位22与上料工位21相邻设置。如图3所示,热吹风工位22与上料工位21相邻设置,其余工位均为折弯工位23,折弯装置5后面设置下料工位。上料工位21处设置上料Tray盘6;下料工位24处设置下料装置5;折弯系统包括多个折弯装置7;所述的折弯装置7设置于折弯工位23上;所述的热风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吹气嘴81。

本实用新型的折弯装置包括上模具71、下模具72、上模驱动气缸73、下模驱动气缸74、支架75和滑块76;支架75固定在支撑平台2上;所述的上模驱动气缸73、下模驱动气缸74分别固定在支架的上方和下方,位于转盘的两侧;所述上模具71的上方与上模驱动气缸73连接,由上模驱动气缸73驱动其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的下模具72设置于上模具71的正下方,其下方与下模驱动气缸74连接,由下模驱动气缸74驱动其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导轨77;所述的上模具71和所述的下模具72上设置有沿导轨移动的滑块76。如图5所示,支架75和所述的上模具71以及下模具72上设置有限制上下模板高度的限位块78。如图6所示,上下模板高度限位还可以通过滑台气缸自带的限位和上下模板上的限位块78进行限位。上模具71和所述的下模具72上均设置有定位销79;转盘的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与定位销配套的导套孔。

本实用新型的热风系统包括热风枪82、吹气管83和吹气嘴81;所述的热风枪安装于通过支架设置于机架内;热风枪的热风出口连接多个吹气管83,每个吹气管83的末端设置吹气嘴81,所述吹气嘴81通过支架安装于热吹风工位22上方;且每个热风分支管路上均设置开关阀。开关阀由控制系统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5包括直线模组51、滑台气缸52、吸嘴53和吸嘴支架54;所述的吸嘴53安装于所述的吸嘴支架54上;所述的吸嘴支架54与所述的滑台气缸52连接,由滑台气缸52驱动其上下运动;所述滑台气缸52与所述直线模组51的滑块连接,由直线模组51驱动其在水平面横向移动。下料装置5还包括直线轴承55和弹簧56;所述的吸嘴支架54上设置圆柱轴;所述的滑台气缸52上安装有缓冲板57;所述的缓冲板57与所述的吸嘴支架54通过弹簧56连接;所述的缓冲板57上设置有供圆柱轴穿过的导孔;所述的直线轴承55安装于所述的缓冲板57上,并且套设在圆柱轴上。直线模组51驱动滑台气缸52行至下料工位上方,滑台气缸52在驱动吸嘴支架54在动吸嘴下移吸附产品后滑台气缸52和直线模组51复位,将产品放置于机架右侧的皮带流水线上。此外为了防止吸嘴对产品58造成伤害,下料装置5增加弹簧和缓冲板,来缓冲吸嘴对产品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人工将产品放置于转盘上料工位,产品通过定位PIN定位,合上翻盖压住产品(翻盖头部镶嵌聚氨酯防止压伤产品)。DD马达驱动转盘转动,产品行至热吹风工位,通过热风枪引出的吹气管和吹气嘴对FPC折线处进行加热(以防止产品折曲时断裂、褶皱、分层并改善折弯成形效果)。 转盘再次转动,产品至折弯工位进行折弯(上下模芯子头部可加热)。转盘转动,产品依次走完所有加热和折曲工位,最后转至自动下料工位,由模组带动弹压吸嘴吸取产品放置于机台右侧的皮带流水线上。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