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发光装置和智能设备的制造方法_6

文档序号:9602934阅读:来源:国知局
元件3。即,进行在支承基板31上层叠阳极32、有机功能层33 和阴极34而形成的层叠工序。
[0235] 首先,准备支承基板31,在该支承基板31上以成为1μπι以下、优选地10~200nm 的范围内的膜厚的方式通过蒸镀、溅射等的方法形成由所期望的电极物质、例如阳极用物 质构成的薄膜,制作阳极32。同时,可在阳极32端部通过蒸镀法等的适当的方法形成与外 部电源连接的取出电极(图示略)。
[0236] 接着,在其上将构成有机功能层33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 层等依次层叠而形成。
[0237] 就这些各层的形成而言,由旋涂法、流延法、喷墨法、蒸镀法、印刷法等,但从容易 得到均质的层、且难以生成针孔等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真空蒸镀法或旋涂法。进而,每层 可应用不同的形成法。在这些各层的形成中采用蒸镀法的情况下,其蒸镀条件因使用的化 合物的种类等而不同,一般优选在舟皿加热温度50~450°C、真空度IX10 6~1X10 2Pa、 蒸镀速度0.01~50nm/秒、基板温度-50~300°C、层厚0. 1~5μπι的范围内适当选择各 条件。
[0238] 如上形成了有机功能层33后,在其上部通过蒸镀法、溅射法等的适当的形成法形 成阴极34。此时,就阴极34而言,通过有机功能层33对于阳极32保持绝缘状态,同时以从 有机功能层33的上方向支承基板31的周边引出了端子部分的形状进行图案形成。
[0239] 阴极34的形成后,将这些支承基板31、阳极32、有机功能层33和阴极34用密封 材料进行密封。即,在使阳极32和阴极34的端子部分露出的状态下在支承基板31上设置 至少覆盖有机功能层33的密封材料。
[0240] (2)光照射工序
[0241] 对于如上所述制作了的有机EL元件3,进行对规定区域照射光的光照射工序,由 此使有机功能层33中该规定区域的发光功能变化,可以制作以规定形状的图案进行发光 的有机EL元件3。
[0242] 在此,所谓通过光照射使发光功能变化,是指通过对有机功能层照射光,使构成有 机功能层的空穴传输材料等的功能变化,使该有机功能层的发光亮度变化。
[0243] 光照射工序中,就其光照射方法而言,只要可以通过对有机功能层33的规定图案 区域照射规定的光而使该照射部分的发光亮度变化,可以是任何方法,并不限定于特定的 方法,例如可列举采用掩模的图案化、采用激光的点描绘及线描绘等。
[0244] 就光照射工序中照射的光而言,只要可以使制作了的有机EL元件3的有机功能层 33的发光亮度变化,则可以是任何光,但从可以高效率地使有机功能层33的发光亮度变化 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紫外线。
[0245] 在此,在本发明中,所谓紫外线是指其波长比X射线长、比可见光线的最短波长短 的电磁波,具体地,是波长为1~400nm的范围内的电磁波。
[0246] 就紫外线的产生手段和照射手段而言,可通过以往公知的装置等产生紫外线、且 进行照射,不受特别限定。作为具体的光源,可列举高压水银灯、低压水银灯、氢(重氢)灯、 稀有气体(氙、氩、氦、氖等)放电灯、氮激光、受激准分子激光(XeCl、XeF、KrF、KrCl等)、 氢激光、卤素激光、各种可见(LD)_红外激光的高频波(YAG激光的THG(ThirdHarmonic Generation)光等)等。
[0247] 这样的光照射工序如果在将有机EL元件3密封了后进行,则简易,因此优选,但也 可在有机EL元件3的制作时、即上述的层叠工序中进行光照射工序。该情况下,优选在刚 刚形成了空穴注入层或空穴传输层后对于该层如上所述地照射光。由此可以不经由其他构 成层、密封材料地照射光而使发光亮度变化,因此可以使图案化的精度提高。
[0248] 另外,光照射工序中,调节对有机功能层33照射的光的光强度或照射时间等而使 光照射量变化,由此可根据该光照射量使光照射部分的发光亮度变化。光照射量越多,则发 光亮度越衰减,光照射量越少,则发光亮度的衰减率越小。因此,光照射量为〇、即、光未照射 的情况下,发光亮度最大。
[0249] 通过以上,可以制作以所期望的形状的图案进行发光的有机EL元件3。在有机EL 元件3的制作中,优选用1次的抽真空而一贯地由有机功能层33制作到阴极34,但也可在 中途从真空气氛中将支承基板31取出来实施不同的形成法。此时,需要考虑在干燥非活性 气体气氛下进行作业等。
[0250] 另外,在对这样得到了的有机EL元件3施加直流电压的情况下,对配置于使其发 光的有机功能层33的两侧的电极施加2~40V左右的电压时,可以观测发光。另外,也可 施加交流电压,施加的交流的波形可以是任意的。
[0251] 此时,由于电流只在图案部分流动,因此与将光导光至不需要的部分的LED相比, 可以使消耗电力减少。
[0252] 实施例
[0253]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应 予说明,实施例中使用" % "的表示,只要没有特别说明,表示"体积% "。
[0254]《有机EL元件的制作》
[0255] 作为阳极,对在30mmX60mm、厚0. 7mm的玻璃基板上将ΙΤ0(氧化铟锡)以150nm 的厚度制膜了的支承基板进行了构图后,将该带有ΙΤ0透明电极的透明支承基板用异丙醇 进行超声波清洗,用干燥氮气进行干燥,进行了 5分钟UV臭氧清洗后,将该透明支承基板固 定于市售的真空蒸镀装置的基板支架。
[0256] 在真空蒸镀装置内的蒸镀用坩埚的各个中,以最佳的量填充各层的构成材料。就 蒸镀用坩埚而言,使用了用钼制或钨制的电阻加热用材料而制作了的坩埚。
[0257] 减压到真空度IX10 4Pa后,对装有化合物M-4的蒸镀用坩埚通电而进行加热,以 蒸镀速度〇.lnm/秒在透明支承基板蒸镀,设置了层厚15nm的空穴注入层。
[0258] 接着,同样地蒸镀化合物M-2,设置了层厚40nm的空穴传输层。
[0259] 接着,将化合物BD-1、化合物⑶-1、RD-1、化合物H-1和化合物H-2以化合物BD-1 成为5%、化合物⑶-1成为17%、RD-1成为0. 8%的浓度的方式以蒸镀速度0.lnm/秒进行 共蒸镀,形成了层厚30nm的第1白色发光层。
[0260] 接着,将化合物E-1以蒸镀速度0.lnm/秒进行蒸镀,形成了层厚30nm的电子传输 层。
[0261][化学式22]
[0263][化学式 23]
[0264]
[0267] 进而,在用LiF形成了厚1 · 5nm的电子注入层后,将铝进行蒸镀,形成了层厚1lOnm 的阴极。
[0268] 接着,用玻璃壳覆盖上述元件的非发光面,制作有机EL元件。
[0269] 接着,用玻璃壳覆盖如上述那样制作了的有机EL元件的蒸镀面侧,不使有机EL元 件与大气接触,在氮气氛下的手套箱(纯度99. 999%以上的高纯度氮气的气氛下)中进行 密封。
[0270] 接着,在支承基板的与设置有上述各层的侧相反侧的面上,在配置了图案掩模的 状态下使其减压密合,使用UV试验机(岩崎电气株式会社制造、SUV-W151 :100mW/cm2),从 支承基板侧照射紫外线3小时,进行构图。
[0271]《面发光装置的制作》
[0272] 作为固定基板,使用了将钠玻璃(青板玻璃)成形为板状、且对端部进行化学蚀 刻而增强了的固定基板。将该固定基板固定成水平状态,通过卷式层合将透明双面粘合片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的LUCIACS系列)贴合,经由该透明双面粘合片将圆偏振片贴合。 进而,在圆偏振片的与固定基板侧相反侧的面,通过卷式层合将与上述同样的透明双面粘 合片贴合,经由该双面粘合片将上述制作的有机EL元件的支承基板侧贴合。这样制作本发 明的面发光装置。
[0273]《面发光装置的评价》
[0274] 将如上述那样制作了的面发光装置进行驱动时,确认了:发光时能够确认形成了 的图案、非发光时光射出面可以作为黑色被看到、且与形成了图案对应的区域不能被看到。
[0275]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276] 如以上,本发明适合提供非发光时光射出面作为黑色被看到、且非发光时看不到 形成有图案的区域的面发光装置和具备了其的智能设备。
[0277] 符号的说明
[0278] 1 固定基板
[0279] 2 圆偏振片
[0280] 3 有机EL元件
[0281] 10面发光装置
[0282] 20液晶显示装置
[0283] 31支承基板
[0284] 32 阳极
[0285] 33有机功能层
[0286] 34 阴极
[0287] 100智能设备
【主权项】
1. 一种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支承基板上形成了的一对电极间夹持至少具有发光层的有机功能层、所述有机功能 层的规定区域通过光照射而被图案化了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与所述支承基板对置、支承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固定基板;和 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与所述固定基板之间设置的圆偏振片。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功能层中通过光照射而被 图案化了的层为空穴传输层或空穴注入层。3. -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发光装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非发光时光射出面作为黑色被看到、且非发光时看不到形成有图案的区域的面发光装置。该面发光装置(10)具备在支承基板(31)上形成了的阳极(32)、阴极(34)间夹持至少具有发光层的有机功能层(33)、上述有机功能层(33)的规定区域通过光照射而被图案化了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3);与上述支承基板(31)对置、支承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3)的固定基板(1);和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3)与固定基板(1)之间设置的圆偏振片(2)。
【IPC分类】H05B33/02, H01L51/50
【公开号】CN105359623
【申请号】CN201480035740
【发明人】山本夏树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6月23日
【公告号】US20160141556, WO2014208486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