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星形堆叠系统和方法

文档序号:7718722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星形堆叠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星形堆叠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堆叠是指将一台以上的交换机组合起来共同工作,以便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尽可 能多的端口。以太网交换机堆叠技术,可以将多台交换机互联在一起,形成分布式交换架 构,并作为一个逻辑交换实体运行。 从管理和配置的角度看, 一个分布式交换架构看起来就像一台交换设备;从性能 的角度看,分布式交换架构中的每台交换机都能针对其端口上的第二层、第三层流量通信 业务制定本地转发决策。 支持堆叠多台交换设备可以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联合设备",我们将这台"联 合设备"称为一个Stacking (堆叠),而将组成Stacking的每个设备称为一个Slot (成员)。 多个Slot组成Stacking后,无论在管理还是在使用上,就成为了一个整体。也就是说,用 户可以将这多台设备看成单一设备进行管理和使用。这样既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来扩展端口 数量和交换能力,同时也通过多个Slot之间的相互备份增加了整个Stacking的可靠性。
图1所示为5台设备环形堆叠系统,5台设备分别为Sl、 S2、 S3、 S4及S5,每台设 备具有两组外部堆叠口,分别为P1、P2(第一堆叠口与第二堆叠口 )。相邻两台设备之间必 须第一堆叠口与第二堆叠口连接,例如图1中S1-P1与S2-P2相连,即设备S1的堆叠口 PI 与设备S2的堆叠口 P2连接,5台设备通过P1、 P2连接组成环形堆叠。环形堆叠设备最多 支持两个堆叠口 ,每个堆叠口可以是单一的物理端口 ,也可以是物理端口的聚合组。
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在于 环形堆叠的堆叠设备之间的堆叠链路需要承载多台堆叠成员的流量,因此,堆叠 链路的流量承载能力成为流量转发瓶颈;同时,堆叠报文在堆叠系统内部转发路径过长,存 储转发时延大;环形堆叠成员加入与退出导致整个堆叠重新进行拓扑收集与计算,重计算 过程中,无法保证业务报文的正常收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形堆叠系统和方法,以实现对堆叠系统的高效扩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形堆叠系统,包括由主域以及多个从域组成的星形堆叠拓 扑;所述主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堆叠设备,主域内的堆叠设备通过主域堆叠口互联;所述 从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堆叠设备,通过所述主域的从域堆叠口与所述主域连接;所述主域 具有多组从域堆叠口 ,每一组从域堆叠口下挂一个从域;所述星形堆叠系统包括多个堆叠 域,每一堆叠域包括一个从域与所述主域;其中 所述堆叠域,用于在本堆叠域范围内进行拓扑收集,并在本堆叠域拓扑收集结束 时获取本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接收所述主域发送的全局拓扑收敛通知后,根 据到达所述主域的转发规则刷新到达其他堆叠域的转发规则;
所述主域,用于参与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并在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结束时 获取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在所有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敛时,发送全局拓扑收 敛通知。 所述主域还用于 当所述主域包括多个堆叠设备时,在所述主域内进行拓扑收集,并在所述主域拓
扑收敛后参与所述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当所有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敛时,判断全局拓
扑收敛,发送全局拓扑收敛通知。 所述主域内的堆叠设备具体用于 参与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时,与该堆叠域内的其他堆叠设备交互拓扑宣告报 文,根据配置的堆叠域标识信息获取与不同堆叠域对应的拓扑宣告报文,进一步根据拓扑 宣告报文获知对应的堆叠域的拓扑信息,在堆叠域域内拓扑收集结束后,计算堆叠域的域 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 所述主域内的堆叠设备还用于 与所述主域内其他堆叠设备交互拓扑更新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拓扑更新信息更新
本地存储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 所述堆叠域内的堆叠设备具体用于 与所述堆叠域内的其他堆叠设备进行拓扑收集; 在所述堆叠域域内拓扑收集结束后,计算所述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
接收全局拓扑收敛通知后,根据到达所述主域的转发规则刷新到达所述堆叠域以 外的堆叠设备的转发规则。
所述堆叠域还用于 若本堆叠域发生拓扑事件,只在本堆叠域范围内进行拓扑收集,并在本堆叠域拓 扑收敛后,通过所述主域向其他堆叠域发送全局拓扑收敛通知; 若其他堆叠域发生拓扑事件,本堆叠域不进行拓扑收集,在所述其他堆叠域拓扑 收敛后,接收所述主域发送的全局拓扑收敛通知,根据本堆叠域内到达所述主域的转发规 则刷新到达所述其他堆叠域的转发规则。 所述主域包括多个堆叠设备时,每一组从域堆叠口位于不同的主域内的堆叠设备 上。 —种应用于星形堆叠系统的堆叠方法,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堆叠域在本堆叠域范围内进行拓扑收集,并在本堆叠域拓扑收集结束时获取本堆 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 主域参与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在堆叠域拓扑收敛后获取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
与源过滤表;并在所有堆叠域拓扑收敛后发送全局拓扑收敛通知,通知堆叠域根据到达所
述主域的转发规则刷新到达其他堆叠域的转发规则。 所述主域参与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主域包括多个堆叠设备时,所述主域进行主域内拓扑收集,并在主域内拓
扑收敛后执行参与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的步骤。 所述主域参与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包括 所述主域与堆叠域内的其他堆叠设备交互拓扑宣告报文,根据配置的堆叠域标识信息获取与不同堆叠域对应的拓扑宣告报文,进一步根据拓扑宣告报文获知对应的堆叠域
的拓扑信息,在对应的堆叠域内进行拓扑收集。
所述主域发送全局拓扑收敛通知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域内的堆叠设备与所述主域内其他堆叠设备交互拓扑更新信息,根据接收 到的拓扑更新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 所述堆叠域在本堆叠域范围内进行拓扑收集,并在本堆叠域拓扑收集结束时获取 本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包括所述堆叠域内的堆叠设备与本堆叠域内的其他堆 叠设备进行拓扑收集;在所述堆叠域域内拓扑收集结束后,所述堆叠域内的堆叠设备计算 所述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 所述根据到达所述主域的转发规则刷新到达其他堆叠域的转发规则包括接收全 局拓扑收敛通知后,所述堆叠域内的堆叠设备查询所述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根据其中 到达所述主域的转发规则刷新到达所述堆叠域外的堆叠设备的转发规则。
还包括 当堆叠域发生拓扑事件时,所述堆叠域只在本堆叠域范围内进行拓扑收集,并在
本堆叠域拓扑收敛后,通过所述主域向其他堆叠域发送全局拓扑收敛通知; 当其他堆叠域发生拓扑事件时,所述堆叠域不进行拓扑收集,在所述其他堆叠域
拓扑收敛后,接收所述主域发送的全局拓扑收敛通知,根据本堆叠域内到达所述主域的转
发规则刷新到达所述其他堆叠域的转发规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中,通过构建多个堆叠域组成的星形连接拓扑,有效提高了堆叠链路带宽, 提高了主、从设备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增加堆叠成员数量;并简化了复杂堆叠拓扑下转发关 系的计算,以及堆叠事件对整个堆叠的影响,提高了整个堆叠的稳定性。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环形堆叠系统组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应用场景中提供的星形堆叠系统的具体实例组网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星形堆叠系统的主域组网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星形堆叠系统的堆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应用场景中提供的星形堆叠域1的等效图;
图6是本发明应用场景中提供的星形堆叠域2的等效图;
图7是本发明应用场景中提供的星形堆叠域3的等效图;
图8是本发明应用场景中提供的星形堆叠域4的等效图; 图9是本发明应用场景中提供的应用于星形堆叠系统的堆叠方法的流程图示意 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星形堆叠系统,该堆叠系统包括主域以及与主 域星形连接的多个堆叠域,且主域与堆叠域分别由一台或多台堆叠设备组成,主域属于每 一堆叠域。进行拓扑收集时,各堆叠域内的堆叠设备进行域内堆叠拓扑收集,根据域内拓扑收集结果计算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并使用该堆叠域到达主域的转发规则更新到达其他 堆叠域的转发规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形堆叠系统,包括由主域以及多个从域组成的星形堆叠拓 扑;所述主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堆叠设备,主域内的堆叠设备通过主域堆叠口互联;所述 从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堆叠设备,通过所述主域的从域堆叠口与所述主域连接;所述主域 具有多组从域堆叠口 ,每一组从域堆叠口下挂一个从域;所述星形堆叠系统包括多个堆叠 域,每一堆叠域包括一个从域与所述主域;其中 所述堆叠域,用于在本堆叠域范围内进行拓扑收集,并在本堆叠域拓扑收集结束 时获取本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接收所述主域发送的全局拓扑收敛通知后,根 据到达所述主域的转发规则刷新到达其他堆叠域的转发规则; 所述主域,用于参与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并在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结束时 获取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在所有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敛时,发送全局拓扑收 敛通知。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应用场景提供的星形堆叠系统的具体示例。该星形堆叠系统 包括主域与堆叠域01、02、03和04,主域属于每一堆叠域。 其中,主域内包括主设备Master slotl,作为堆叠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堆叠拓扑 的计算、堆叠事件的管理、分配堆叠资源如Slot ID(成员设备标识)等。主域分别通过堆 叠口组Pl-l和P1-2、P2-1和P2-2、P3-1和P3-2以及P4_l和P4_2与主域外的堆叠设备连 接,组成堆叠域01、02、03以及04。主域内还配置堆叠域标识信息以区分不同堆叠域,例如 01、02、03以及04可以作为堆叠域标识信息用于区分各堆叠域。 各堆叠域中除包括主域外,还包括从域,各从域内包括单个或者多个堆叠设备。同 一堆叠域内各Slot之间互称为域内成员。对应同一堆叠系统,不同堆叠域之间的Slot互 称域外成员。各堆叠域内的堆叠设备可以构成链形或环形堆叠。 本发明应用场景提供的星形堆叠系统中,主域内可以包括多个堆叠设备,如图3 所示,主域内包矛舌Master slotl_l禾口 Master slotl—2,Master slotl_l禾口 Master slotl_2 通过主域堆叠口 PO-1和PO-2连接;主域通过多组从域堆叠口与从域内堆叠设备连接,每一 组从域堆叠口的两个堆叠口分别位于Masterslotl-l和Master slotl_2上。主域包括多 个堆叠设备时,每一组从域堆叠口位于不同的主域内的堆叠设备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星形堆叠系统的堆叠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进 一步包括 步骤401,堆叠域在本堆叠域范围内进行拓扑收集,并在本堆叠域拓扑收集结束时 获取本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 步骤402,主域参与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在堆叠域拓扑收敛后获取堆叠域的域 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并在所有堆叠域拓扑收敛后发送全局拓扑收敛通知,通知堆叠域根 据到达所述主域的转发规则刷新到达其他堆叠域的转发规则。 下面结合图2以及图3所示的堆叠系统对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星形堆叠系统的堆 叠方法进行介绍。 本应用场景中,为了方便对堆叠系统的拓扑收集,可以将星形堆叠系统等效成链 形或环形堆叠,即将域外成员与主域看作一个整体,域内成员与等效后的主域构成链形或环形堆叠。结合图2以及图3所示的堆叠系统,其中,堆叠域01可以等效为图5所示,堆叠 域02可以等效为图6所示,堆叠域03可以等效为图7所示,堆叠域04可以等效为图8所 示。 具体的,本应用场景中提供的应用于星形堆叠系统的堆叠方法如图9所示,包括 以下步骤 步骤901,堆叠系统初始上电时,各堆叠设备进行拓扑收集。 各堆叠域内的堆叠设备可以分为主域内堆叠设备与从域内堆叠设备,或者称为主 域外堆叠设备。主域属于每一堆叠域,在每一堆叠域内进行拓扑收集。对于堆叠域内主域 外的堆叠设备发送的拓扑宣告报文,主域获取接收该拓扑宣告报文的堆叠口 ,并通过该堆 叠口或者与该堆叠口同组的另一堆叠口发送对应的拓扑宣告报文,以使主域参与每一堆叠 域内的拓扑收集。每一堆叠域内主域外的堆叠设备与相邻堆叠设备之间通过堆叠口收发拓 扑宣告报文进行拓扑收集。 具体的,每一堆叠设备在本地记录自身已知的拓扑信息,并通过与堆叠域内直接 相邻的其他成员设备之间交互拓扑宣告报文来收集本堆叠域的拓扑关系。拓扑宣告报文中 携带拓扑信息,包括堆叠口的连接关系、成员设备编号、成员设备优先级、成员设备的成员 桥MAC等内容。 初始时刻,堆叠设备只记录了自身的拓扑信息。当堆叠设备的堆叠口状态变为up 后,堆叠设备将已知的拓扑信息通过拓扑宣告报文周期性的从up状态的堆叠口发送出去。 成员设备收到直接邻居发送的拓扑信息后,更新本地记录的拓扑信息。堆叠设备进行拓扑 收集时,具体以堆叠域为范围进行拓扑收集,即进行域内堆叠拓扑收集。堆叠设备将堆叠口 1收到的堆叠拓扑信息在拓扑序列尾,加上本设备信息向堆叠口 2转发,将堆叠口 2收到的 堆叠拓扑信息加上本设备信息向堆叠口 1转发,堆叠拓扑报文只在域内堆叠口发送。
在图2所示组网中,当主域内只有一个堆叠设备时,该主域内堆叠设备通过自身 堆叠口与主域外堆叠设备连接,接收每一堆叠域的拓扑宣告报文,收集每一堆叠域内的拓 扑信息。主域外的堆叠设备属于单一堆叠域,收集本堆叠域内的拓扑信息。特殊的,Master slotl在每一堆叠域内进行拓扑收集时,将该堆叠域外的堆叠设备作为自身组成部分进 行宣告,域外成员的拓扑跳数与本设备一致。主域内包括多个堆叠设备时,每一组从域堆 叠口位于不同的主域内的堆叠设备上,例如图3所示组网中,每一组从域堆叠口分别位于 Master slot l-l和Master slot 1_2上。进行拓扑收集时,主域内的堆叠设备首先在主域 内进行拓扑收集,并计算所述主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主域拓扑收敛后,主域内的堆 叠设备参与堆叠域的拓扑收集。具体的,主域内的堆叠设备通过从域堆叠口与从域内的堆 叠设备连接,并与从域内的堆叠设备一起进行拓扑收集。主域内的堆叠设备根据配置的堆 叠域标识信息判断接收到的拓扑宣告报文携带的拓扑信息所归属的堆叠域,在相应的堆叠 域进行拓扑收集。主域内堆叠设备连接不同的从域内堆叠设备时,主域内的堆叠设备计算 不同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语源过滤表,并在计算成功后,向主域内的其他堆叠设备发送拓 扑更新信息,主域内的其他堆叠设备根据该拓扑更新信息获取该堆叠设备获取的域内转发 表语源过滤表;同样,主域内的堆叠设备接收主域内其他堆叠设备发送的拓扑更新信息后, 根据拓扑更新信息获取其他堆叠设备计算得到的域内转发表语源过滤表。
步骤902,堆叠设备判断拓扑收集是否结束;如果结束,则执行步骤903 ;否则,继CN 101702678 A 续进行拓扑收集。 具体的,堆叠设备判断拓扑收集是否结束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本应用场景中提供3种方式判断域内拓扑收集结束 A、当堆叠设备所在堆叠域为环形拓扑、且通过第一堆叠口与第二堆叠口 (即堆叠口 1与堆叠口 2)收到成员一致、序列相反的拓扑数据时,判断域内堆叠拓扑收集结束;
B、当堆叠设备所在拓扑为链形拓扑时,若堆叠设备包括第一堆叠口与第二堆叠口,且通过第一堆叠口与第二堆叠口接收到包含端点设备的堆叠拓扑信息时,判断域内堆叠拓扑收集结束;若堆叠设备包括一个堆叠口 ,且通过该堆叠口接收到端点设备的拓扑信息,判断域内堆叠拓扑收集结束; C、超过预设的拓扑收集时间时,判断域内堆叠拓扑收集结束。 对于A方式,以图8中堆叠域04的等效示意图为例,Slot 8 Pl-2收到的拓扑数据为Slot8-Slot9-Slotl{Slot2, Slo3}-Slot7 ;Slot 8 Pl-1收到的拓扑数据为Slot8-Slot7-Slotl (Slot2, Slo3, Slo4, Slo5卜Slot9,由此,Slot 8可以判断堆叠域04域内拓扑收敛,即域内拓扑收集结束。其中,域外成员{...}数据,不参与域内拓扑收敛的判断。 对于B方式,仍以图8中堆叠域04的等效示意图为例,此时,Slot9没有与Slotl的P4-2堆叠口连接,当Slot 8通过P1-1与Pl-2都收到包含Slot9的拓扑信息时,Slot 8判断域内拓扑收集结束。当Slot 9接收到包含自身拓扑信息的拓扑宣告报文时,Slot9判断域内拓扑收集结束。 对于C方式,一般在用户错误配置或堆叠口故障时使用。 当堆叠设备为主域内堆叠设备,还需要判断全局拓扑收敛。具体的,当主域内堆叠设备配置本系统内的堆叠域标识信息,当每一堆叠域标识信息对应的堆叠域域内拓扑收敛时,主域内堆叠设备确定全局拓扑收敛,并在所有堆叠域内发送全局拓扑收敛通知。具体的,主域内堆叠设备可以参与每一堆叠域的拓扑收敛,在每一堆叠域域内拓扑收敛时,判断全局收敛;主域内堆叠设备还可以参与部分堆叠域的拓扑收敛,并接收其他主域内堆叠设备发送的拓扑更新通知,判断该拓扑更新通知对应的堆叠域拓扑收敛,在每一堆叠域域内拓扑收敛时,判断全局收敛。 步骤903,堆叠设备根据拓扑收集结果计算转发表与源过滤表。 具体的,转发表与源过滤表包括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以及域外转发表与源过滤
表。对于主域内堆叠设备,当主域内包括多个堆叠设备时,首先在主域拓扑收敛时,计算主
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由于主域属于每一堆叠域,所以主域内堆叠设备只需要获取
每一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主域外堆叠设备则需要计算本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
与源过滤表,并获取域外转发表与源过滤表。 堆叠设备计算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的方式包括 当堆叠域为环形拓扑时,堆叠设备通过最短路径法,计算转发表与源过滤表;当堆叠域为链形拓扑时,堆叠设备将通过堆叠口 1接收的拓扑数据作为本堆叠口的单播转发表表项,并作为同组另一堆叠口 2的源过滤表;同理,堆叠设备将通过端口 2接收的拓扑数据作为本堆叠口的单播转发表表项,并作为同组另一堆叠口 1的源过滤表。
堆叠设备接收全局拓扑收敛通知,计算域外转发表与源过滤表。该域外转发表与
9源过滤表的计算方式为 将域外成员的拓扑转发与源过滤与主域内堆叠设备同样看待,即直接按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中主域内堆叠设备的转发与源过滤规则刷新域外成员的拓扑转发与源过滤表。堆叠设备使用主域内堆叠设备的拓扑信息、转发与过滤规则更新域外成员的拓扑信息、转发与过滤规则。 步骤904,堆叠设备根据转发表与源过滤表进行报文转发。 具体的,主域内的堆叠设备接收到主域外的堆叠设备发送的报文时,根据该报文携带的目的MAC地址查找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向对应堆叠设备进行报文转发;主域外的堆叠设备根据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在本堆叠域内进行报文转发,根据域外转发表与源过滤表向目的地址为其他堆叠域的堆叠设备的报文向对应的主域内的堆叠设备进行报文转发。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场景中,当主域内的堆叠设备发生拓扑变化时,每一堆叠域发生拓扑变化,整个堆叠系统需要重新进行拓扑收集,该拓扑收集的过程同上述步骤901-903所述,不再赘述。当主域外的堆叠设备发生拓扑变化时,该堆叠域内的堆叠设备进行拓扑收集,其他堆叠域不需要进行拓扑收集。该堆叠域内的拓扑收集结束后,主域内的堆叠设备可以向各堆叠域发送全局拓扑收集结束通知,其他各堆叠域内的主域外堆叠设备根据主域内堆叠设备的转发规则刷新域外堆叠设备的转发规则。 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构建多个堆叠域组成的星形连接拓扑,有效提高了堆叠链路带宽,提高了主、从设备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增加堆叠成员数量,并且,基于域的拓扑收集方法简化了复杂堆叠拓扑下转发关系的计算,以及堆叠事件对整个堆叠的影响,提高整个堆叠的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星形堆叠系统,包括由主域以及多个从域组成的星形堆叠拓扑;所述主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堆叠设备,主域内的堆叠设备通过主域堆叠口互联;所述从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堆叠设备,通过所述主域的从域堆叠口与所述主域连接;所述主域具有多组从域堆叠口 ,每一组从域堆叠口下挂一个从域;所述星形堆叠系统包括多个堆叠域,每一堆叠域包括一个从域与所述主域;其中 所述堆叠域,用于在本堆叠域范围内进行拓扑收集,并在本堆叠域拓扑收集结束时获取本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接收所述主域发送的全局拓扑收敛通知后,根据到达所述主域的转发规则刷新到达其他堆叠域的转发规则; 所述主域,用于参与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并在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结束时获取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在所有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敛时,发送全局拓扑收敛通知。 具体的,所述主域可以包括单个或者多个堆叠设备,当所述主域包括多个堆叠设备时,所述主域还用于在所述主域内进行拓扑收集,并在所述主域拓扑收敛后参与所述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当所有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敛时,判断全局拓扑收敛,发送全局拓扑收敛通知。 所述主域参与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时,所述主域内的堆叠设备具体用于与该堆叠域内的其他堆叠设备交互拓扑宣告报文,根据配置的堆叠域标识信息获取与不同堆叠域对应的拓扑宣告报文,进一步根据拓扑宣告报文获知对应的堆叠域的拓扑信息,在堆叠
10域域内拓扑收集结束后,计算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 当所述主域包括多个堆叠设备时,所述主域内的堆叠设备可以连接不同的从域内堆叠设备,主域内的堆叠设备计算不同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此时,主域内的堆叠设备与主域内其他堆叠设备交互拓扑更新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拓扑更新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通过向其他堆叠设备发送的拓扑更新信息使其他堆叠设备获取本地计算得到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 所述堆叠域内的堆叠设备还用于与所述堆叠域内的其他堆叠设备交互拓扑宣告
报文,进行堆叠域的拓扑收集;在所述堆叠域域内拓扑收集结束后,计算所述堆叠域的域内
转发表与源过滤表;在系统全局拓扑收敛时,接收主域发送的全局拓扑收敛通知,根据到达
主域的转发规则刷新到达本设备所属堆叠域以外的堆叠设备的转发规则。 本发明提供的星形堆叠系统中,所述堆叠域还用于 若本堆叠域发生拓扑事件,只在本堆叠域范围内进行拓扑收集,并在本堆叠域拓扑收敛后,通过所述主域向其他堆叠域发送全局拓扑收敛通知; 若其他堆叠域发生拓扑事件,本堆叠域不进行拓扑收集,在所述其他堆叠域拓扑收敛后,接收所述主域发送的全局拓扑收敛通知,根据本堆叠域内到达所述主域的转发规则刷新到达所述其他堆叠域的转发规则。 本发明提供的星形堆叠系统中,所述主域包括多个堆叠设备时,每一组从域堆叠口位于不同的主域内的堆叠设备上。 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堆叠系统,构建多个堆叠域组成的星形连接拓扑,有效提高了堆叠链路带宽,提高了主、从设备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增加堆叠成员数量;同时,基于域的拓扑收集方法简化了复杂堆叠拓扑下转发关系的计算,以及堆叠事件对整个堆叠的影响,提高整个堆叠的稳定性。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星形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主域以及多个从域组成的星形堆叠拓扑;所述主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堆叠设备,主域内的堆叠设备通过主域堆叠口互联;所述从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堆叠设备,通过所述主域的从域堆叠口与所述主域连接;所述主域具有多组从域堆叠口,每一组从域堆叠口下挂一个从域;所述星形堆叠系统包括多个堆叠域,每一堆叠域包括一个从域与所述主域;其中所述堆叠域,用于在本堆叠域范围内进行拓扑收集,并在本堆叠域拓扑收集结束时获取本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接收所述主域发送的全局拓扑收敛通知后,根据到达所述主域的转发规则刷新到达其他堆叠域的转发规则;所述主域,用于参与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并在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结束时获取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在所有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敛时,发送全局拓扑收敛通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形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域还用于 当所述主域包括多个堆叠设备时,在所述主域内进行拓扑收集,并在所述主域拓扑收敛后参与所述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当所有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敛时,判断全局拓扑收 敛,发送全局拓扑收敛通知。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星形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域内的堆叠设备具体用于参与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时,与该堆叠域内的其他堆叠设备交互拓扑宣告报文,根 据配置的堆叠域标识信息获取与不同堆叠域对应的拓扑宣告报文,进一步根据拓扑宣告报 文获知对应的堆叠域的拓扑信息,在堆叠域域内拓扑收集结束后,计算堆叠域的域内转发 表与源过滤表。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星形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域内的堆叠设备还用于与所述主域内其他堆叠设备交互拓扑更新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拓扑更新信息更新本地 存储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星形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域内的堆叠设备具体 用于与所述堆叠域内的其他堆叠设备进行拓扑收集;在所述堆叠域域内拓扑收集结束后,计算所述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 接收全局拓扑收敛通知后,根据到达所述主域的转发规则刷新到达所述堆叠域以外的 堆叠设备的转发规则。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形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域还用于 若本堆叠域发生拓扑事件,只在本堆叠域范围内进行拓扑收集,并在本堆叠域拓扑收敛后,通过所述主域向其他堆叠域发送全局拓扑收敛通知;若其他堆叠域发生拓扑事件,本堆叠域不进行拓扑收集,在所述其他堆叠域拓扑收敛 后,接收所述主域发送的全局拓扑收敛通知,根据本堆叠域内到达所述主域的转发规则刷 新到达所述其他堆叠域的转发规则。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形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域包括多个堆叠设备时,每 一组从域堆叠口位于不同的主域内的堆叠设备上。
8. —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形堆叠系统的堆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 步包括堆叠域在本堆叠域范围内进行拓扑收集,并在本堆叠域拓扑收集结束时获取本堆叠域 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主域参与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在堆叠域拓扑收敛后获取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 过滤表;并在所有堆叠域拓扑收敛后发送全局拓扑收敛通知,通知堆叠域根据到达所述主 域的转发规则刷新到达其他堆叠域的转发规则。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域参与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之前, 还包括当所述主域包括多个堆叠设备时,所述主域进行主域内拓扑收集,并在主域内拓扑收 敛后执行参与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的步骤。
10.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域参与堆叠域的域内拓扑收集 包括所述主域与堆叠域内的其他堆叠设备交互拓扑宣告报文,根据配置的堆叠域标识信息 获取与不同堆叠域对应的拓扑宣告报文,进一步根据拓扑宣告报文获知对应的堆叠域的拓 扑信息,在对应的堆叠域内进行拓扑收集。
11.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域发送全局拓扑收敛通知之前 还包括所述主域内的堆叠设备与所述主域内其他堆叠设备交互拓扑更新信息,根据接收到的 拓扑更新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域在本堆叠域范围内进行拓扑收集,并在本堆叠域拓扑收集结束时获取本堆 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包括所述堆叠域内的堆叠设备与本堆叠域内的其他堆叠设 备进行拓扑收集;在所述堆叠域域内拓扑收集结束后,所述堆叠域内的堆叠设备计算所述 堆叠域的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所述根据到达所述主域的转发规则刷新到达其他堆叠域的转发规则包括接收全局拓 扑收敛通知后,所述堆叠域内的堆叠设备查询所述域内转发表与源过滤表,根据其中到达 所述主域的转发规则刷新到达所述堆叠域外的堆叠设备的转发规则。
13.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堆叠域发生拓扑事件时,所述堆叠域只在本堆叠域范围内进行拓扑收集,并在本堆 叠域拓扑收敛后,通过所述主域向其他堆叠域发送全局拓扑收敛通知;当其他堆叠域发生拓扑事件时,所述堆叠域不进行拓扑收集,在所述其他堆叠域拓扑 收敛后,接收所述主域发送的全局拓扑收敛通知,根据本堆叠域内到达所述主域的转发规 则刷新到达所述其他堆叠域的转发规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形堆叠系统,包括由主域以及多个从域组成的星形堆叠拓扑;所述主域由一个或者多个堆叠设备组成,主域内的堆叠设备通过主域堆叠口互联;所述主域具有多组从域堆叠口,每一组从域堆叠口下挂的一个或者多个堆叠设备组成一个从域;所述主域内的堆叠设备与下挂的从域内的堆叠设备组成一个堆叠域,每一堆叠域的堆叠设备在本堆叠域内进行拓扑收集,按主域拓扑收敛,从域拓扑收敛,全局拓扑收敛顺序完成设备的堆叠过程。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堆叠链路带宽,提高了主、从设备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增加堆叠成员数量。
文档编号H04L12/44GK101702678SQ200910223350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9日
发明者梁学伟, 祁正林 申请人: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