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监控载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248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实时监控载具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具系统,且特别涉及一种实时监控载具系统。



背景技术:

过去十年来,许多与机器人密切相关的技术,例如人工智能、感测技术等都有显著的发展,更进一步来说,驱动服务用的机器人时代即将到来,许多先进国家及预测组织纷纷提出乐观的期待,更被许多国家视为“下一波具有杀手级应用的产业”。

在家庭服务上,用于打扫家庭卫生的自走装置,又称清洁性机器人,其本身就是一种清扫吸尘装置,不需用户操作便可自动移动于地板,于行走的过程中吸取地面上的灰尘,并回站待命或者充电。另外,对于清扫吸尘装置来说,近年来亦开发出以手持的方式来清洁的吸尘装置,其作用与清洁原理也与自走装置类似。

随着科技不断发达,人们需要处理的事物变得日益庞大并且复杂,而所要处理的时间也降低,换言之,现代人们需要有效率且能同时处理多种各式各样的事务。

现有技术中,虽然能遥控自走装置前往至家中指定地点进行扫地或清洁,再通过该自走装置中设置的摄影装置,从而使得用户可同时监视环境状况。然而,自走装置往往存在无法及时提供回报信息给使用者,也就是无法真实反映自走装置及现场状况给用户,无法让使用者立即去对自走装置及现场状况进行处理,如此降低使用上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监控载具系统,通过一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实时地让移动载具执行控制、提醒、安全监控等多功能。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实时监控载具系统,用于监控一受监控区域。实时监控载具系统包括一移动载具、一后端处理装置以及一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移动载具设置在受监控区域,移动载具包含一摄像模块,摄像模块用以撷取受监控区域的影像。后端处理装置以无线传输的方式电性连接移动载具。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以无线传输的方式电性连接后端处理装置,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通过后端处理装置操控移动载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通过后端处理装置发送一移动信号或一结束信号至移动载具,当移动载具接收移动信号时,该后端处理装置驱动移动载具行走,当移动载具接收结束信号时,该后端处理装置控制移动载具停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移动载具停止时,后端处理装置存取摄像模块撷取的受监控区域的影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实时监控载具系统还包括一充电站,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通过后端处理装置发送一回站信号至移动载具,以驱动移动载具返回至充电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通过后端处理装置发送一录像信号至移动载具,以驱动移动载具中的摄像模块摄影。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移动载具包含一收发模块,收发模块选择性地发送一电力指令、一充电指令、一影像指令或一错误指令至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当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影像指令时,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显示摄像模块撷取的受监控区域的影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移动载具包含一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用以监控受监控区域的环境状态并发送一环境监控信息至后端处理装置,后端处理装置将环境监控信息储存至该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移动载具包含一电器控制单元,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发出一操控指令并将该操控指令通过后端处理装置发送至移动载具,以启动移动载具中的电器控制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移动载具包含一信息提醒单元,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发出一信息提醒指令并将该信息提醒指令通过后端处理装置发送至移动载具,以启动移动载具中的信息提醒单元。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时监控载具系统中,可通过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操控移动载具,移动载具的信息亦可通过后端处理装置发送至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以达到双向互动的实时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时监控载具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移动载具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实时监控载具系统的内部架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50-受监控区域;100-实时监控载具系统;110-移动载具;110a-机体;110b-驱动模块;112-摄像模块;113-显示模块;114-收发模块;115-处理模块;116-联机模块;117-检测模块;118-信息提醒单元;119-电器控制单元;120-后端处理装置;130-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40-充电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限制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时监控载具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实时监控载具系统100用于监控一受监控区域50,实时监控载具系统100包括一移动载具110、一后端处理装置120、一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以及一充电站140。

受监控区域50例如为一室内环境的房间,移动载具110例如为一室内机器人,室内机器人例如为设有集尘装置的自走机器人,以清理并收集室内的灰尘,在此并未限制移动载具110的型态,移动载具110设置在受监控区域50并可在受监控区域50中移动。

后端处理装置120以无线传输的方式电性连接移动载具110,亦即移动载具110与后端处理装置120之间以无线传输的方式彼此传输信息,无线传输的方式可为符合无线保真度(wirelessfidelity,wifi)、蓝牙(bluetooth)、宽带分码多任务(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wcdma)、近场通讯联机(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无线射频辨识(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或长期演进技术(longtermevolution,lte)等无线电信号标准的联机方式,根据实际实施方式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并不限定于上述。

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例如为一手持通讯装置、gps接收器或一平板计算机,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以无线传输的方式电性连接后端处理装置120,亦即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与后端处理装置120之间以无线传输的方式彼此传输信息,无线传输的方式可为符合无线保真度(wirelessfidelity,wifi)、蓝牙(bluetooth)、宽带分码多任务(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wcdma)、近场通讯联机(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无线射频辨识(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或长期演进技术(longtermevolution,lte)等无线电信号标准的联机方式,根据实际实施方式而 进行设置,但本实施例并不限定于上述所举例的态样,如此一来,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通过后端处理装置120即可操控移动载具110,使用者操控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即可达到操控移动载具110的目的。

图2为图1中的的移动载具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实时监控载具系统的内部架构示意图。移动载具110包括一机体110a、一驱动模块110b、一摄像模块112、一显示模块113、一收发模块114、一处理模块115、一联机模块116、一检测模块117、一信息提醒单元118以及一电器控制单元119,其中摄像模块112、显示模块113、收发模块114、联机模块116、检测模块117、信息提醒单元118与电器控制单元119分别连接于处理模块115,处理模块115例如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μp)、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μ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但本实施例并不限定于上述所举例的态样。

机体110a的头部连接摄像模块112,机体110a的底部连接驱动模块110b,驱动模块110b内包含行走轮及马达等驱动机构,可用以驱动移动载具110的机体110a行走。显示模块113设于机体110a前方的外表面,显示模块113包含显示面板,可用以显示信息,于其他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13亦可进一步包含触控面板,从而可使用触控技术进行输入,以提升操作上的便利性。

摄像模块112用以撷取受监控区域50的影像,在此不限制摄像模块112的类型,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影像感测模块,例如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等,具体来说,摄像模块112可包括影像撷取器和麦克风,其装设于移动载具110头部区域,用于收录移动载具110周边的影像。

收发模块114选择性地发送一电力指令、一充电指令、一影像指令或 一错误指令至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

在一应用实施例中,移动载具110通过驱动模块110b进行移动,由于移动载具110具有可移动性,再结合移动载具110上的摄像模块112,因而降低收录像像时位置和角度的限制,同时通过预设的追踪设定或排程,将能够使摄像模块112追随目标物移动并同时收录影像。

显示模块113可用于显示信息,可供远程使用者通过移动载具110进行视讯沟通或信息传达。例如,摄像模块112收录的影像能够通过一处理模块115传递至显示模块113,从而供用户观看收录的影像。显示模块113亦可进一步包含触控面板,从而可作为一触控显示面板,以提升操作上的便利性。此外,收发模块114发出一影像指令至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当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接收影像指令时,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的屏幕上显示摄像模块112撷取的受监控区域50的影像,使得用户能够在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上观看移动载具110录制的影像。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载具110的联机模块116例如为wifi网络模块,从而移动载具110与后端处理装置120之间能够以无线传输的方式彼此传输信息。如此一来,使用者可通过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内建的应用程序(app)来操控移动载具110。

具体而言,在一实施例中,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通过后端处理装置120发送一移动信号至移动载具110,换言之,使用者能够操作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而发送移动信号至后端处理装置120,后端处理装置120将移动信号传送至移动载具110中的收发模块114。当移动载具110中的收发模块114接收到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发出的移动信号时,收发模块114将移动信号发送至处理模块115,从而处理模块115能够发送驱动信息至驱动模块110b,以驱动移动载具110行走。

另一方面,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通过后端处理装置120发送一结 束信号至移动载具110,当移动载具110接收结束信号时控制移动载具110停止。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当移动载具110停止时,后端处理装置120存取摄像模块112撷取的受监控区域50的影像,用户能够在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下载此存取摄像模块112撷取的受监控区域50的影像,以监控在此时段移动载具110的状况,若发生移动载具110被移动的状况时,能够通过此影像来得知移动载具所在的位置。当然,此摄像模块112撷取的受监控区域50的影像亦可存在移动载具110内建的存储卡中,用户可以拆卸移动载具110,从而取出存储卡。

在一实施例中,可利用影像移动侦测的方式实时发现有异物或外人入侵的状况。举例而言,于受监控区域50的窗户、门等容易遭受小偷入侵的特定位置装设一收发装置,收发装置内建有地址信息及收发模块114,如此一来,通过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设定移动载具110经由上述特定位置(如受监控区域50的窗户、门等)时,对此特定位置进行拍摄并存盘。如此一来,当小偷或犯罪分子入侵特定位置(如窗户)时,通过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如内建app)实时通知用户或启动保全系统,并通过前述拍摄的影像来观察到小偷或犯罪分子进入的时间点,如此能达到安全控制的目的,进而提升破案的几率。

在一实施例中,收发模块114发出一电力指令至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当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接收电力指令时,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的屏幕上显示移动载具110的电力,以让使用者便于监控移动载具110的电力。

当移动载具110的电力不足时,收发模块114发出一充电指令至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于此同时,使用者能够操作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从而使移动载具110充电,以本实施例而言,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通 过后端处理装置120发送一回站信号至移动载具110,以驱动移动载具110返回至充电站140。此外,设定移动载具110返回充电站140的一时间门坎值,当移动载具110返回充电站140的行走时间超过所述时间门坎值,移动载具110即停止移动,接着摄像模块112对移动载具110所在的邻近区域环境拍摄并存盘,从而使用者能够通过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下载摄像模块112拍摄的影像。如此一来,移动载具110找不到返回站的路程而可能导致返回充电站140的行走时间过久时,通过移动载具停止移动并拍摄邻近区域环境的影像的方式,有效减少用户找寻移动载具110的时间。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设定移动载具110的一电力门坎值,当移动载具110的电力低于所述电力门坎值时,摄像模块112对移动载具110所在的邻近区域环境拍摄并存盘,使用者可通过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下载摄像模块112所拍摄的影像,以便找寻移动载具110并能藉此有效减少使用者找寻移动载具110的时间。在一实施例中,当移动载具110发生驱动模块110b(例如行走轮)绞到电线、移动载具110碰撞到物体、移动载具的集尘盒过满而无法收容灰尘或者移动载具110本身被取起等状况时,收发模块114发出一错误指令至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以及时提醒使用者需要尽快去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载具包含检测模块117,检测模块117用以监控受监控区域50的环境状态并发送一环境监控信息至后端处理装置120,后端处理装置120将环境监控信息储存至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内建的应用程序(app),以向使用者提供受监控区域50的环境监控信息,进而确保受监控区域50内的环境安全。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制检测模块117的种类,上述检测模块例如可以为红外线传感器、酸碱值传感器、导电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浊度传感器、空气污染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化学含氧量计、溢位计或压力传感器至少其中之一,视受监控区域50的环境需求可以进行置换,以检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温 度、湿度等环境监控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载具110包含信息提醒单元118,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发出一信息提醒指令,从而通过后端处理装置120将信息提醒指令发送至移动载具110,以启动移动载具110中的信息提醒单元118。

具体而言,在一实施例中,使用者可通过操作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发送一定时清扫的信息提醒指令,通过后端处理装置120将该定时清扫的信息提醒指令发送至移动载具110,移动载具110中的收发模块114接收到定时清扫的信息提醒指令时,信息提醒单元118便通过处理模块115发送驱动信息至驱动模块110b,以驱动移动载具110进行清扫,直到清扫结束。

在一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以设定任一事件而让移动载具110提醒,举例而言,使用者可通过操作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发送一吃药时间的信息提醒指令,通过后端处理装置120将该吃药时间的信息提醒指令发送至移动载具110,移动载具110中的收发模块114接收到吃药时间的信息提醒指令时,信息提醒单元118便通过处理模块115发送吃药时间的信息提醒指令至驱动模块110b,当用户吃药时间到时,移动载具110的信息提醒单元118便会启动如语音的方式来提醒用户该吃药。

在本实施中,移动载具包含电器控制单元119,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发出一操控指令,从而通过后端处理装置120将该操控指令发送至移动载具110,以启动移动载具110中的电器控制单元119。与此同时,电器控制单元119驱动移动载具110发射出红外线发射信号,以关闭位于受监控区域50内的一电器。如此一来,使用者能够通过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并通过移动载具110来关闭电器,从而无需使用电器的遥控器来关闭电器,如此提升整体实时监控载具系统的使用便利性。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移动载具110设置收发声音装置(如麦克风与喇 叭),从而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130亦可对应设置收发声音装置(如麦克风与喇叭),以增加对话机制,从而提升本发明的使用多样性。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时监控载具系统中,可通过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操控移动载具,从而移动载具的信息亦可通过后端处理装置发送至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以达到双向互动的实时监控。

在一应用例中,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通过后端处理装置发送如移动信号、结束信号、回站信号或录像信号至移动载具,以驱动移动载具移动、停止移动载具、让移动载具回至充电站或让移动载具摄影,从而具有不同的功能。

在一应用例中,移动载具能端视实际情况而选择性地发送电力指令、充电指令、影像指令或错误指令至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如此一来,使用者可通过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监控移动载具的电力,从而能实时让移动载具返回站充电。另外,移动载具的电力不足且使用者未能察觉时,移动载具亦可自行发送充电指示来提醒使用者,从而使用者能够操作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而使移动载具充电,以避免发生移动载具因无电力而无法工作的情况。进一步地,当移动载具在低电量或者找不到充电站的状况时,移动载具即停止移动,摄像模块对移动载具所在的邻近区域环境拍摄并存盘,通过移动载具停止移动并拍摄邻近区域环境的影像的方式,有效减少用户找寻移动载具的时间。

此外,使用者亦可通过移动载具发送的影像指令来观看移动载具撷取的影像,当用户接收到移动载具发送的错误指令时,可实时处理如移动载具发生绞到电线、移动载具110碰撞到物体、集尘盒过满或者移动载具本身被取起等状况。

在一应用例中,移动载具可以通过检测模块监控受监控区域的环境状态,从而能为使用者提供受监控区域的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温 度、湿度等环境监控信息,进而确保受监控区域内的环境安全。

在一应用例中,使用者能够通过操作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并通过移动载具来关闭电器,从而无需使用电器的遥控器来关闭电器,如此提升整体实时监控载具系统的使用便利性。

在一应用例中,使用者可以设定任一事件而让移动载具提醒使用者,例如同时作为吃药提醒装置,以提醒用户该吃药。或者是,使用者可通过操作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发送一定时清扫的信息提醒指令,让移动载具能执行清扫的动作。

在一应用例中,当移动载具停止时,后端处理装置存取摄像模块撷取的受监控区域的影像,用户能够在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下载此存取摄像模块撷取的受监控区域的影像,以监控在此时段移动载具的状况,以获知移动载具被移动后所在的位置。此外,此摄像模块撷取的受监控区域的影像亦可存在移动载具内建的存储卡中,用户可以拆卸移动载具而取出存储卡。

在一应用例中,使用者能够设定移动载具移动至特定位置时,对此特定位置进行拍摄并存盘,如此一来,可利用影像移动侦测的方式实时发现是否有外人入侵的情况。当小偷或犯罪分子入侵特定位置(如窗户)时,通过可携式无线通信装置(如内建app)实时通知用户或启动保全系统,并通过前述拍摄的影像来观察到小偷或犯罪分子进入的时间点,如此能达到安全控制的目的,进而提升破案的几率。

以上所述仅记载本发明为呈现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的较佳实施方式或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专利实施的范围。即凡与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文义相符,或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保护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